2001年,《华尔街日报》做了“千年来世上最富之人”的调查,和珅入选最富有的前50行列。在报道中,和珅拥有2.2亿两白银的财富。
可是,这远不是和珅身家的各种记载中数额最多的一次。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教师纪连海为了上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讲述和珅的故事,曾经做过一个调查。
他在已有的历史资料中竟然查到三份不同出处的和珅抄家清单,而从这三份清单中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差异——和珅拥有的土地数量。
纪连海认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的《和珅犯罪全案档》是研究和珅家庭财富的正史依据。
随后他又查阅了关于这一时期的其他史料,包括《清实录》、《清史稿》、《清史列传》等著作,表示和珅拥有的土地加在一起(不重复计算)也只有1200顷左右。
我们在感叹和珅的财富的同时也不禁感叹,他到底是如何贪污如此巨额的财富的?
这就要从他的身边人说起了
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和珅,他的圈子无疑是庞大的。
那么,他的圈子中都有些什么人呢?
虽然和珅的圈子很庞大,但凡事都有一个主次,他的圈子中主要有这么几个人或者可以说是他的骨干成员。
其一是汪如龙。
汪如龙科举落榜后,做了一个盐商,成为江南首屈一指的富翁。
汪如龙很想巴结和珅走入仕途,那次和珅陪同乾隆南巡的时候,汪如龙听说乾隆因走了一个香妃心情不好,他立马撒开眼线,找到了一个和香妃长相十分相似的美女,通过和珅献给了乾隆,于是龙颜大悦。
和珅当然高兴,夸奖说:“你小子还真会讨皇上欢心!”
汪如龙当即提出拜和珅为师。乾隆对和珅办的这件事太满意了,也要提拔汪如龙当官,问和珅你说给他个什么官,和珅说让他管盐,让他当两淮盐政。
两淮,淮南、淮北,整个安徽的盐都归他管。汪如龙太高兴了,立马给和珅送20万两白银。
从此,汪如龙成了和坤最忠实的骨干。
和珅的圈子中也多有一些金榜题名却能力平庸的人,这类人中的代表性人物就是苏凌阿。
苏凌阿其实比和坤大很多岁,是乾隆六年时的举人。
但是因为他没太大本事,所以在官场上一直久不得志,苏凌阿攀附和珅,先走了一个“曲线救国”的路子,跟和珅的弟弟结成了儿女亲家。
这人年纪大了,心急呀,再不弄个像样的官就没几年活头了,于是又让女儿纳兰拜和珅做了干爹,纳兰实为和珅的相好。
纳兰跟了和珅之后,和珅本想把纳兰娶过来,但一时又改不了口,加上怕人背后说三道四,就一直以于女儿相称。
和珅也果然没有令苏凌阿失望,他奏明了乾隆皇帝,说苏凌阿为官如何清廉,办事如何精明干练,足以担当一方大任。
果然,不久以后,乾隆就委任年迈无能的苏凌阿为两江总督。
苏凌阿心满意足地到了任上,当地的提督、学政、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员一齐前来拜见这位新任的总督,苏凌阿厚颜无耻,对每位前来拜见他的属员,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我蒙皇上抬举,到这里给我讨点棺材板钱。”
明着向属下索要钱财。
最后,在和珅的圈子中,不能不提他的管家刘全。
刘全早在和珅发迹之前就跟随在他左右,当年刘全为了替主子寻求资助,只身前往河道总督嘉谟的居所求见,在寒冬腊月只穿着一件单衣冻得瑟瑟发抖。
因此和珅对刘全另眼看待,在他得势发财的同时,也没有忘了这位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奴才。
刘全也仗着和珅的势力为非作歹,营私谋利,到处招摇撞骗,家产达到了20余万两白银。
和珅不愧是一个有极高才能的小人,以他为核心,形成了巨大的小人圈子。
和珅的圈子中,除了他的家人和琳、家奴刘全之外,还有汪如龙、吴省钦、吴省兰、苏凌阿、福长安、国泰、伊江阿等,这些人都是和珅的骨干力量。
欧阳修的《朋党论》中说,“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所以当和珅垮掉后,不仅圈子散了,他也再没有什么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