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墓:难解的谜团

曹操墓:难解的谜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717 更新时间:2024/2/18 17:21:56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

曹操被誉为三国时最大的奸雄,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建立了当时三国最大的魏国势力。但是无论是谁都无法逃过时间长河的屠杀,曾经建立一番功勋的曹操也被迫走入了历史的烟尘之中。

但是生性狡诈多疑的曹操却担心起自己的身后事,为了让自己死后能够安稳长眠、曹操布下了七十二疑冢。但曾经以为能安稳长眠的曹操,也在随着高陵的发掘被世人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线。

随着考古进程的发展,曹操墓这个最难解的谜团也一步一步被揭开、走入了人们的视线,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与三国有着一定出入的曹操。

一、挟天子以令诸侯,奸雄落幕

曹操生于宦官家庭,因为这一出身他被当时的士大夫所不齿。但是从小机灵的曹操却并没有因此消沉,反而是凭借自己的出色能力开始在官场上混得如鱼得水。经过年少时的一番官场运作,曹操德语积攒下了一批属于自己的子弟兵,在当时军阀割据的时代里占据一席之地。

年少机警的他也有着谋划一番大事的愿望,当时不为士大夫所接受的曹操在和王允的努力下、计杀国贼董卓

在之后,曹操通过官渡之战消灭了当时北方威胁最大的袁绍、顺利统一了北方。有了稳定的地盘,曹操便开始寻找正统的政治地位。他接受了手底下的谋士的意见,将当时困于长安的汉献帝迁到了许都。

从这一时候开始,曹操看才走上自己的政治巅峰。当时的汉献帝可以说是作为曹操手里一把万能钥匙,凭借着汉家天子的名义,曹操开始大肆分封诸侯;同时给自己加官进爵,顺利地成为了汉家天下的一个重要掌权者。

然而时间不给任何人以多余,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于洛阳、终年66岁。这个在三国里搅动风云的奸雄,也落下了一生的帷幕。

但是因为曹操的生性狡诈多疑,哪怕在那时候也给世人留下了一个难解的谜团,便是他的墓在哪里?

二、多疑处理身后事,曹氏七十二疑冢

作为当时的魏王,曹操在自己身后事的安排上也有着自己详细的考量。为了防止自己建立下来的天下因为自己死后崩溃,曹操还专门弄了一份《遗令》。

此《遗令》大意,婢妾和歌伎都很辛苦,我死后就让他们居住在铜雀台。在铜雀台的大厅上放一张六尺的床,挂上带穗的帐子,早晚都要准备干肉、干果、干饭之类供俸,每月初一、十五从早上到中午,还要朝着帐子歌舞。

婢妾和歌伎要时常登铜雀台,看望我西陵墓田。多余的香分给诸位夫人,不必用来祭祀。各房没事可做的人,可以学作衣带、鞋子去卖。

在将自己死后如何安葬的安排上,曹操也做了与众不同的决定。当年曹操凭借着挖别人的墓获得不菲的回报,他为此还成立了摸金校尉这样的盗墓部队。同时他也害怕自己的墓葬被别人盗取。

因此,在他死后他下令将邺城所有城门洞开,从里面抬出了整整七十二口棺材、分别涌向四面八方。之后这七十二口棺材的安葬地方在史书上也没有任何的记载。通过这样的秘葬制度,曹操的后顾之忧得以顺利解决。

但是曹操的这七十二疑冢却让后世的盗墓贼和考古专家非常头痛。为了真正确定曹操高陵的位置,考古专家不惜花费大周折,对于高陵进行了合理性的发掘。

三、终被发掘,奸雄的另一面被揭开

首先采取这样迷惑盗墓贼的密葬制度,曹操的七十二疑冢开始被逐一排除。同时,为了减弱对于盗墓者的吸引力,曹操还采取了薄葬制度。作为三国时最有权限的王者,他在自己的墓葬里却只是留下了微薄的陪葬品。这在考古专家对于高陵陵源的发掘过程当中有着资料的证实。

当时负责发掘高陵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表示,在这次发掘的陵墓当中所能获得的证明墓主人的材料非常有限。同时在前后几次发掘的过程当中发现的陪葬品也满足了薄葬的条件。

但是专家们在墓穴当中一共就找到了8件比较拿得出手的陪葬品,其它都是一些刻字的物件,虽然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不值钱。

但是因为曹操的七十二疑冢,这让专家对于墓主人身份的确定不禁陷入了僵局。为了确定墓主人的身份,专家甚至在全国发起了曹氏后人寻找通过确定性的曹操后人进行DNA比对,最终确立了当时正在发掘的高陵确实属于曹操。

也是在这次发掘的过程当中,也进一步证明了曹操确实采用了薄葬制度,同时也并没有采取人殉。虽然作为三国时期最大的奸雄,曹操在战场上可以说是双手沾满血腥。

但是战争向来都是满地死人,而作为封建王朝的王者,此时的曹操却并没有采取人殉制度,足以证明这个乱世奸雄有着崇高人格的一面。人殉一直以来都有,一直到明朝时高宗皇帝才真正废除这一制度。

在后续对于高陵的发掘过程中,专家也开始对于当时曹操留下的《遗令》内容进行相互验证,最终确定了曹操墓里面所带有的难题都开始被一一解开。这个最难解的谜团也开始一步一步被人们所熟知。

四、史书流传,终是皇权霸业成空

三国时期是因为汉室衰弱导致军阀混战,最终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而曹操作为最不被看好的宦官家庭出身的人,却成为了当时最大势力的掌权者。这不得不说,曹操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成为史书流传的豪杰。

在当时许攸对于曹操的评价中,便有着“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时间一晃过去千年,曹操建立的天下只能存于历史的书页当中。或许曹操早该想到,无论如何自己的皇图霸业,最终也只有会成为一场空梦。

魏国统一天下不久,便被臣下司马家族夺取了政权,成为了昙花一现。三国统一归司马。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在决定是否处死吕布时,刘备为何要急匆匆站出来建议杀掉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先来看看《三国志》和《后汉书》关于这两件事的记载。《三国志.吕布传》:布与其麾下登白门楼。兵围急,乃下降。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太祖曰:“缚虎不得不急也。”布请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刘备进曰:“明公不见布之事

  • 曹操去世,许褚为何也销声匿迹了?你看看曹丕怎么“安排”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历史上以“奸雄”著称,同时也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鼻祖。曹操这人似乎是一个矛盾体,他坚持“用人不疑”的方针,广收天下人才为己用。同时他却又不相信任何人,如杀吕伯奢一家,如扬言自己“好梦中杀人”等。当然,除了他身边先后两个保镖,典韦、许褚,曹操对他俩是百分百的信任。 典韦被曹操称为“古之恶来”,

  • 曹操到底有多难演?一人过于正派,一人过于奸险,唯有他演活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三国那样的乱世之中,无数英雄猝然而起有如凌空浪花,但大多仅一起风的时间,便又坠入海中,再无踪影。而能够屹立史海之上化为千古礁石的,曹操必是其一。 无论是从正史《三国志》来看,还是以小说《三国演义》来看,曹操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一方面他胁迫天子恪令诸侯,有“宁我负人

  • 曹操共有7个女儿,个个美貌如花,却为何都被许配给同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有几个女儿简介,曹操为何让多个女儿嫁给一个人,曹操七个女儿都嫁给一个人吗

    曹操的祖父曹腾,乃是中国唯一一个太监皇帝,虽然是被追封的;他一手创立的曹魏政权,是三国中第一个称帝的政权,并且也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他儿子曹丕与曹植之间的明争暗斗,以及对于甄宓之间的抢夺战,也一直在古代情感八卦榜单上面久居不下;却唯独他的女儿少有人提及。 是曹操没有女儿,或者他的女儿太丑了吗?并不

  • 妲己发明了一个东西,中国人用了几千年,每家每户都不可缺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妲己一生三大发明,镜花风月妲己,妲己新照片

    商纣王为了让妲己开心,不管妲己提出什么,他都要去满足。在《妲己本事考》中,认为妲己是姬昌安排在商纣王身边的间谍,在商纣王被推翻之后,迫于舆论的压力,周王朝只能牺牲了妲己。神话故事总是有着夸张的手法,但是妲己这一形象确实在我们心目中是个蛇蝎心肠之人。但是妲己却发明了一款让我们世世代代都受益的东西,那就

  • 我们人常用的工具,却是古代最残忍的刑具,纣王曾用来逗妲己开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苏妲己发明三大酷刑,妲己迷惑纣王吻戏片段,范冰冰妲己纣王吻戏

    与电视剧有些不同的是,炮烙其实是由商纣王研发的,也并不是为了博妲己一笑才折腾出来。纣王昏庸残暴,本就喜欢草菅人命,对于他来说,全天下的百姓都是他一个人的,他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他要害伤一个人,就跟碾伤一只蚂蚁一样简单。而炮烙之刑,其实就是他拿来惩罚一些他人的,在妲己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之后不过是借

  • 女娲找纣王报仇,却被两个凡人吓退,至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封神演义的第一回就是商纣王前去敬拜女娲,但是就是因为这次敬拜为商朝的覆灭埋下了引子。原来商纣王竟然在女娲像的面前亵渎女娲,面对自己的清誉被如此伤害,女娲气得自然要去找纣王报仇,但是最后女娲却无功而返,被两个凡人拦住了。为此她留下了一句俗语,至今还家喻户晓。纣王上完早朝,刚要回去,被首相商容拦住了去路

  • 破解一字奖十万!西方屡破“死文字”,甲骨文为何难以破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在西方屡破“死文字”之时,不是“死文字”的中国甲骨文破解却举步维艰。百年殷墟考古中,一共出土16万片甲骨文,其中包含的单字大约有5000个,但无数顶尖语言学家的百年探索,迄今还有3000个没能破解。2016年,为了吸引更多的天才破解甲骨文,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了一则“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奖励计划”

  • 《封神演义》:纣王死后,也被封神了!他的神位居然是“这个”!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而妲己的这个计策,自然而然地被纣王所采纳。姬昌看到肉包子之后,自然知道那是自己的儿子。但是为了覆灭商朝的大计,姬昌还是吃了。姬昌在被放出去后一阵反胃,逃回西岐后吐出了一只兔子,刚好和“吐子”谐音一样,之后姬昌的名望反而更高了。武吉也因为大哥的死去忍无可忍,最终发动起义,与姜子牙率领军队一路杀到了朝歌

  • “纣王听用妇人之言而亡天下,我以不用妇人之言而亡其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是宁王朱权。宁王的第四代传人叫朱宸濠,是宁康王朱觐钧庶子。最初受封上高王,朱觐钧无嫡子,朱宸濠得以继承宁王之位,封国在江西南昌。朱宸濠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王位,反而听信术士南昌“有天子气”的胡言乱语,开始对皇位产生了觊觎之心。朱宸濠先后贿赂皇宫的官宦刘瑾,大臣钱宁,伶人臧贤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