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的陪葬墓里,埋着一位死于非命的男人?

武则天的陪葬墓里,埋着一位死于非命的男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977 更新时间:2024/2/19 13:42:10

在陕西乾县的梁山上,长眠着两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唐高宗与武则天。而在主陵东南方向,又分布着十几座大大小小的陪葬墓,一千多年来,他们安息于此,陪伴着李治夫妇二人,可谓不离不弃。按理来说,死后可以陪葬皇陵,那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墓主人要么是国家的大功臣,要么是皇帝的血缘至亲,君臣二人愿意百年之后埋在一起,私交方面应该是相当铁的。可是在乾陵,例外、尴尬的事情却发生了。有的人非但不是武则天的忠实下属,还是被她活活整死的。若干年后,竟然被埋进了乾陵陪葬墓,仇人再见,继续眼红,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1960年,考古队员在乾陵周边进行野外调查时,发现一座墓葬已严重塌陷,为保护文物,立即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经过一番努力,发现这座墓葬早已被盗,因为墓室北壁东北方向有一个盗洞。墓主人的级别不算太高,因为天井只有三个。出土文物有陶鸡、陶狗、陶碟、陶罐、陶马,开元通宝五枚,铜钉、铜帽若干,最关键的是墓志铭,透露了一段辛酸凄凉的千年往事。

墓志开篇第一句,就点名了主人身份:“公讳濬,宇德深,汴州尉氏人也”、“尚书左丞相司空文献公之子”,他的爸爸是尚书左丞相、司空这样的正国级干部,爵位是公爵,百年之后还追谥“文献”,可谓生荣死哀。据史书记载,乾陵共有十七座陪葬墓,《旧唐书》明确提及唐玄宗开元年间,刘仁轨被朝廷立碑,谥曰文献。所以这座墓葬的主人是刘仁轨的儿子刘濬,正常来说,以他的级别、功劳,是没有资格陪葬帝陵的,但因为爸爸刘仁轨级别较高,又为唐王朝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死后获准陪葬乾陵,刘濬由于是刘仁轨的儿子,按照当时的政策,子孙想要随葬父祖也是允许的,因此刘濬墓作为刘仁轨的祔葬墓埋入了乾陵,和薛元超、高侃、李谨行、章怀太子、懿德太子、永泰公主等人做了邻居,在当时可以吹很久了。

在两唐书中,对刘濬的介绍非常简短,只是在刘仁轨传记后面稍稍提了一下,打了个酱油,而且记载内容是有错误的。《新唐书》:“子濬,官太子舍人。垂拱中,为酷吏所杀。中宗即位,以仁轨有东宫旧,再赠司空。濬子晃,开元中,为给事中,表请立碑,追谥曰文献。”《旧唐书》:“子濬,官至太子中舍人。垂拱二年,为酷吏所陷,被杀,妻子籍没。中宗即位,以仁轨春宫旧僚,追赠太尉。濬子冕,开元中,为秘书省少监,表请为仁轨立碑,谥曰文献。”两者内容相近,都说刘濬官至太子舍人,垂拱年间被酷吏杀害。

两唐书编写时,距离刘濬所处的时代已有两三百年了,对于他生平事迹的完整性、真实性,显然是没有墓志更清楚的。因为墓志铭是当时人写当时事,家属都看过,像出生时间、去世时间、履历都比较详实,出错概率较低。从铭文看,刘濬具备一定的文韬武略,他十七岁就跟着爸爸刘仁轨征讨朝鲜半岛,担任熊津都督府参军;朝廷选拔十学士,刘濬考核成绩第一,出于顶尖行列。徐敬业在扬州发动叛乱,武则天任命刘濬为江佐五州简募宣劳使,在他的努力下,叛军纷纷倒戈归附朝廷,为平定徐敬业的反政府集团立下了功劳。这些都是两唐书未曾提及,却在墓志铭中大书特书的亮点。

结局这方面,墓志铭与史书在大方向是一致的,细节上却有很大出入。缘由是武则天野心膨胀,想要推翻唐朝,自立为帝,“太后俾宗族之臣,崇吊问之礼。 拟为改革,潜欲禅篡”,那满朝文武支不支持呢?武则天想出了一个方法试探,让大家写劝进表。愿意写,说明是拥护武则天的,不愿意写,说明是忠于李唐的。刘濬的态度非常鲜明,拒绝劝进,要做唐朝的忠臣,所以他很快就倒霉了。“便被密奏,长流岭南,终于广州,春秋卌有七”,拥武派秘密告发刘濬,朝廷将其流放岭南,最终死在了广州,享年四十七岁。

可是在正史中,刘濬是在垂拱年间被酷吏杀害的,时间上与墓志铭产生矛盾。铭文还记载,延载元年,也就是公元694年,刘濬的灵柩被葬在了河南午桥东原,当时他的夫人李氏听说丈夫死在岭南,带着孩子们从中原出发,边哭边走,翻山越岭,终于找到了丈夫的遗骸,最终运回河南安葬。这个过程漫长而又艰辛,“寒暑四年,江山万里,一朝至止,谁不嗟伏”,整整花了四年时间,才完成了任务,只为把客死他乡的丈夫接回来,落叶归根。

据此推算,刘濬的死亡时间应该在公元690年,也就是载初元年,至少不会晚于这个时间点。另外一个证据是刘濬十七岁跟随父亲征讨东北,唐高宗向百济用兵最早是在显庆五年,公元660年,所以刘濬出生的时间不会早于644年,墓志铭又明确说他享年四十七岁,推算完毕,应该是死于690年及其之后。两者综合,应该是690年无疑,并非《新唐书》说的垂拱年间(公元685年-公元688年),也不是《旧唐书》说的垂拱二年。至于被酷吏所害,死于非命,只能说有这种可能性,被流放广州后,武则天仍然不愿意放过他,派出爪牙把刘濬害死了,导致夫人不远万里,一边抚养小孩一边赶路,终于把亡夫接回。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刘濬死于政治迫害,他没有与武则天站在一起,初葬地是河南。可问题也随之而来,这样的反对派为什么会葬在乾陵?还和武则天葬在同一个陵区?仇人相见,双方不尴尬吗?在阳间,两人你死我活,到阴间了,还要朝夕相处,继续干架?

刘夫人李氏从岭南回来后,更加痛恨武则天,要求儿子们决不能在武周做官。“汝祖父忠贞,亡身殉国,吾食周粟,已愧明灵。汝傥事伪朝,如何拜扫?”你们的父亲为大唐殉国了,我如今生活在武则天的统治下,没有杀身成仁,已经有愧于他的在天之灵,如果你们还当武则天的官,以后有何颜面祭拜祖先?在她的眼里,武周是不合法的伪政权,只有大唐才是正统。

等到神龙政变,武则天垮台,李氏昨天晚上刚收到消息,第二天就带着儿子们跑到洛阳给皇帝上书,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二十多年后她临终时,按照惯例,家人要拿东西盖住死者的脸,怕生前有失德之事,亡魂见到祖宗后遭到责怪。李氏特意交代,不要在她的脸上盖东西,因为她对得起祖宗,没有向伪政权屈服。

朝廷得知李氏病故,派人送来布匹,并询问归葬之地。刘家人向朝廷申请,说刘濬夫妇生前的意愿,就是在百年之后陪伴刘仁轨继续尽孝,唐玄宗批准了。刘濬能够葬入皇陵,首先是武周已经灭亡,天下回到李家手中,在武则天时期,他是罪臣,能够葬在河南已是大恩大德;在唐玄宗时期,他和父亲刘仁轨都是唐朝的功臣,需要大力宣传的正面典型,允许他入葬乾陵,是在鼓励更多人向刘濬学习,为李唐王朝成仁取义。你牺牲了自己,朝廷是不会忘记的。

其次是武则天虽然葬在了乾陵,但去帝号,以唐高宗皇后的身份随葬的。乾陵的主人是唐高宗,不是武则天,李治才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一把手,武则天只是皇后,李家的儿媳,决不能喧宾夺主。刘仁轨父子是为李治陪葬,并非为篡唐自立的武则天陪葬。像懿德太子、永泰公主、章怀太子也都是迁葬过来的,为这些曾经的罪人平反,并风光大葬,号墓为陵。是李唐皇室在神龙政变后拨乱反正,重树权威的重要举措。

图片来源于网络

-END-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朝女性的婚姻自主权:离婚和再嫁都由自己说了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女性地位一直远远不如男性,而且随着礼教束缚和封建思想的不断发展,中国古代的女性地位越来越低下,到明清时期已经极为严格的礼俗约束女性多方面的自由。而这个源头有多方面,其中大家比较普遍地认为是宋朝理学思想的提出,才导致男尊女卑的思想再一次加深,让中国古代在这个思想方面反而是越来越落后

  • 杨贵妃的面容还原,气质是真的出众,明星也比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古代的四大美女,人们都充满了好奇,这些人到底是有多美,才能被天下皆知,被后世之人津津乐道。她们的容貌相信毫无疑问都是当世顶尖的,不过这其实还不足以让她们名气如此之大,主要还是在于她们对于政治的影响。毕竟如今如果哪个国家有个女强人的总统,还有明星的美貌,肯定也会被称之为第一美女。不过女性的弱势也决

  • 明朝初期诗人,张羽与高启齐名,他这十首诗,阴郁又含蓄,太赞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张羽出生在元朝末期的一个官宦之家,祖父官至刺史,父亲同样入朝为官。在他出生的时候,元朝社会还未稳定,矛盾滋生,民族受尽压迫,民族之间充满强烈的不满,朝廷的混乱与腐败,加之天灾频发,声讨朝廷的起义军风起云涌。在这种成长环境下,张羽的内心饱受煎熬,也奠定了其一生的内心状态。由于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入朝为官,

  • 朱元璋问一死囚姓什么,死囚说姓范,为何朱元璋就赦免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是历史上一个厉害的君王,他在位期间,心系百姓,扩展疆土。朱元璋十分痛恨贪官,历史上著名的胡庸案,朱元璋杀了很多贪官污吏,连他最信任的李善长,朱元璋也没有放过。却唯独放过了这个死囚,《范从文》。范从文是明朝初期的一个官员,他才华横溢,能够引经据典,也不畏强权敢于直言纳谏。但这是这样的原因,有一次

  • 朱元璋有26子,为何无人敢跟朱标争太子?看看他背后的势力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百年来无数人曾设想过,如果朱标不死,大明朝也许会有另一番景象,“仁宣之治”也许会提前到来,大明朝的国力将比“永乐盛世”更加强大。而影响明朝历史的“土木堡之变”或许根本不会发生,甚至之后的嘉靖信道、万历怠政、倭寇犯边也不会发生。而史学界更为普遍的一种认知则是朱标如果没有英年早逝,燕王朱棣根本不会更不敢

  • 朱元璋的能力是否被高估了?我认为这是最好的回答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也都知道朱元璋当过和尚要过饭,然而许多人对朱元璋的成长经历却了解甚少,如果你知道了朱元璋是如何一步步统一了天下,你就会明白朱元璋到底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了。不需要多么夸张的描写手法,只是简单的叙述,便能让人感受朱元璋的威武和霸气。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凤阳县的一个贫苦家庭,在家中排行老四

  • 隋唐时期粮仓被发现,仓内粮食保存千年而不腐,还能生根发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若要说起古代粮仓囤粮的顶峰,就不得不说起隋炀帝杨广了,杨广即位后便下令广设仓库、大力囤粮,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含嘉仓了。含嘉仓始建于公元605年,修建工程十分浩大,顶峰时曾动用数万人左右,历时十多年才得以完成。在盛唐时期,当朝又对这里进行了大范围的扩建,总占地达43万平米,到了公元750年,含嘉仓在当

  • 宋朝的间谍活动,有哪些独特之处?高层政治间谍机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是间谍活动具有战略性。譬如宋太祖赵匡胤在对后蜀、南汉、北汉、南唐的作战前,均派出战略间谍进行情报活动;南宋间谍获取金兵修造兵船、训练水师的情报,断定他们将从海路侵袭其腹地江浙一带;金人派秦桧为内间,从根本上摧毁了南宋王朝;种世衡以法崧为间,绝妙地除掉了西夏两员猛将,激起了西夏内乱,保卫了边境的安

  • 唐玄宗唯爱“胖女人”?杨玉环不仅美,冬天一习惯让皇帝无法自拔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唯爱“胖女人”?杨玉环不仅美,冬天一习惯让皇帝无法自拔他们都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特点,他们对于娱乐生活非常的擅长,除了皇帝当的不太顺畅,其他都会。中国历史上的宋氏皇帝们,写诗画画踢球,做木匠都特别的6,但对朝政大事没有任何兴趣。在古代皇帝就是主宰,很多人的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在宋朝只要你会点让皇帝

  • 唐朝公主陵被挖开,唐朝皇室丑闻曝光,武则天为什么杀死自己孙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主体:在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我国考古人员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把唐朝的公主墓发现并挖掘了出来,而这座墓虽然很早以前就被扫光了,但是也露出了一些不为人知且羞耻的一些历史,也就是唐朝时期皇宫里边的一些丑历史。武则天这个女人我们应该都特别的清楚了。是古代第一任的女皇帝,也是唯一一个从温柔善良到一步步逼着自己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