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晚潮杜甫“诗圣”雅号最早在宣平叫响

晚潮杜甫“诗圣”雅号最早在宣平叫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923 更新时间:2024/2/18 20:06:52

若问第一个尊杜甫为“诗圣”的人是谁?或许大多数人会知道:明代浙江鄞县人王嗣奭,因为是他穷三十余年之功撰写成《杜臆》,对杜诗意旨颇有阐发,推崇杜甫为“诗圣”,并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那么,王嗣奭是在什么地方开始撰写《杜臆》并尊称杜甫为诗圣的?下面且听我慢慢道来。

王嗣奭(1566—1648),字右仲,号于越、偊翁、艰贞居士等,浙江鄞县人。万历举人,曾任宣平县教谕。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宣平县志·教谕》中记载:“署教谕,夙负交名,多所著作,修学较萟,人知向往。”乾隆《宣平县志》亦载,王嗣奭是天年间宣平县第一位教谕。之后清代的道光、光绪、民国《宣平县志》均载有其事迹。在宣平任教谕期间,王嗣奭边教学,边建设校舍崇圣祠、文昌阁,“改建教谕宅,额曰:春风堂。”写有碑记《文明山池碑》《重修儒学改建崇圣祠碑》;诗《占鳌头山》《石门岭》等。

王嗣奭著《杜臆》。

但更具影响力的是他刻苦研究杜甫的诗,每首仔细作注释,著作《杜臆》。他在《杜诗笺选旧序》中说:“岁己未,吏隐宣平,复披杜集阅之。且阅且选,全瑜者收,瑕瑜不掩者亦收,唯瑕者置之,大约存十之七。间有管窥,附笺其后。”

王嗣奭对杜诗推崇备至,似乎冥冥之中与杜甫有缘。《浙江通志》载有“尝梦舆把臂共吟”。曾说在万历壬寅年(1602年)梦见杜甫于草堂,解衣沽酒,相对谈诗,作五古一首。之后,服父丧期间对杜诗“愈阅愈深愈远,若探渊海,洶然不得其涯,靓然不见其底”,至终老而未有离身懈怠。

这次,他在宣平撰写《杜臆》的同时,还写成了《杜诗笺选》的序文。此专著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成书,共为十卷,注释杜诗近千首,浩浩28万多字。

在这部专著中,他不乏与前人不同的研究,采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对杜甫的政治生活、思想感情、时代背景都有较为清晰的脉络和极有说服力的推论和揣度。如他解《北征》说:“‘不问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回护泯然。”“‘园陵固有神,洒扫数不缺’,余为此语美中有刺。”王嗣奭非常了解杜甫的志不得展,理想幻灭后的悲愤心情,与他自己的的遭遇有类似的地方,故笔端带有激情。

《杜臆》的注释还表现了一定的科学性和学术价值。如《曲江二首》“浮名”,他加注说:“浮名非名誉之名,乃名器之名之,固用‘绊’字有味”。同时他对杜甫的思想局限性也有一些批评。在说诗中也难免存有一些主观臆测的毛病,但瑕不掩瑜,王嗣奭的《杜臆》对后世研究杜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受到学界充分肯定。

王嗣奭《旧序》。

在宣平研杜诗的岁月,王嗣奭只是一介县衙教谕,还不属正品官,所以他自称为“吏”。生活过得清平素淡,他把自己常居之所,名为“澹宁居”,并作《澹宁居铭》云:“主者焦劳,督者奔奏。翦伐荆榛,绸缪户牖。敢云传舍,弗图永久。艰不独创,而亦在守。敬告将来,克念厥后。勿替引之,庶其不朽。”

王嗣奭在宣平任教渝期间,基本完成了杜甫诗选的框架,并写成《杜臆》大部分书稿。天启五年(1625年),王嗣奭离开宣平,升任江苏宿迁知县,后降福建建州,置建安、顺昌、永福诸县;崇祯六年(1633年)升任四川涪州知州。逢张献忠农民起义。后与上官意见相左,被遣置浙江会稽。清兵南下,他成遣民,坚拒不出,不肯剃发,不穿清服。《鄞县通志》说他:“迫遣登舟谒见贝勒,至慈溪,趁潮遁。”

在离开宣平后宦海沉浮十余年以及晚年归隐家乡期间,王嗣奭仍坚持反复修改、精心打磨他的书稿,直至八十而《杜臆》成书。他一再修改补订,到临死前不久还有增改。他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思想与深受杜诗影响分不开的。

晚唐时期,以元稹白居易韩愈为代表的一批著名诗人,开始推崇杜甫,选唐诗的集子中,才有了杜诗的身影。此后,杜诗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评注杜诗的著作也越来越多,直到明末清初大学者仇兆鳌(1638—1717)编著《杜诗详注》。仇兆鳌对王嗣奭推崇备至,采摭了《杜臆》中的不少精义,他自己曾说:“宋元以来,注家不下数百,如《分类千家注》所列姓氏,尚百有五十人,各有所长。其最有发明者,莫如王嗣奭之《杜臆》。”才有了为后来学人提供宝贵的资料以及可供借鉴的方法,也为杜诗的名声渐起有了应有的肯定。

《宣平县志》载王嗣奭《澹宁居铭》。

至于“诗圣”称号,明代文学家王稚登(1535—11612),在《合刻李杜诗集序》里面说:“余曷敢言诗,问诸言诗者有云,供奉之诗仙,拾遗之诗圣。”

更多文章

  • 比项羽还猛,曾经一个人追着一千人砍,刘裕的这段经历是否可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有一个人曾经比项羽还牛,根据历史书上的记载,他曾经在绝境之下一个人追着上千人跑,而敌人也被他的举动给吓跑了,最后他也因功得到了别人的赏识。那么此人究竟是谁呢?他的历史记载是否真实可靠呢,别不信,此人在历史当中还赫赫有名,他就是那个创造了“七分天下而有其四”的宋武帝刘裕,辛弃疾在

  • 三国之中被低估的武将,吕布:他若年轻20年我也打不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最强武将吕布,真实的三国吕布有多强,三国时期的吕布有多厉害

    黄忠是一位全能型的武将,他不仅可以近战,还可以远攻,三国中他最有名气的便是弓箭可百发百中。当年关羽就曾差点死于他的弓箭之下,若不是黄忠非常欣赏关羽,所以故意射中他的帽子,关羽早就命丧于此,又怎么会在后来的麦城之战中被敌人取了首级呢。黄忠当年和关羽对战时已经是高龄了,他们两个单挑过三次,关羽因为有赤兔

  • 元朝和五胡乱华时期都很黑暗,为何都说五胡乱华更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这两这个时期虽然都很黑暗,但还是有区别的,元朝虽然也黑暗,但只限于压迫汉人,和五胡乱华的黑暗还是不能比的,五胡乱华时期是要完全消灭汉人。元朝把汉人当奴隶,五胡时期把汉人当牲畜、粮食。一个是压迫,一个是消灭。元朝的黑暗是指它有着种族歧视,把人分为四个类别,蒙古人最高级,色目人其次,接着是汉人(这里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忘了杀一个人,一年后此人差点毁掉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但李渊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在处理皇位继承人问题上却犯了大错误。一方面,他遵从立嫡以长的惯例,把长子李建成立为皇太子。但另一方面,他又非常看重次子李世民杰出的军事才能,委以重任,结果李世民屡立战功,威望日益增高,深得军心与民心。如此一来,李世民与太子建成之间,不可避免地要爆发皇位继承人之争。在这场争端中

  • 从《长安十二时辰》徐宾用竹造纸,来看唐朝的黑科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看着看着,剧情就变成了“把新竹子,放在水塘里泡上一百天”,“杀青以后送到这里,用石灰水煮上八个昼夜”,“然后取出来漂洗,反复多次,经过二十天左右的功夫,成粗料”,“再把这个竹子捣成细泥”“只取纤维,过长过短过粗过细都不成”“摇动竹帘上的纤维均匀,晾晒成型”。老子要看的反恐,捉狼卫,干仗的片,结果你给

  • 北族风云系列之五·中原王朝与突厥人的“三国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是时中国北方当时处于分裂对峙的状态,无法集中实力,西魏北周,东魏北齐政权纷纷屈身奉献,以致突厥人更加跋扈,但随着隋王朝的建立和中国统一进程的推进,中原王朝对于突厥人便改弦更张,中国与北方便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和战,就像一千多年前的匈奴人那样,而这一次剧情却更加的精彩,除了战争之外,各种战略、计谋也被施展

  • 杨贵妃帮安禄山洗澡,被抓伤隐私部位,唐玄宗亲自观看不怒还赏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倾国娇容启色荒,能移帝主堕三纲。”直接点出杨贵妃秀色天仙,能够让帝王为其疯狂,仍至丧失坚守伦理纲常的心。杨贵妃和唐玄宗的风流,不但从侧面说明唐朝风气的开放,同时也说名伦理道德对他们的约束力并不大。据野史传说,安禄山虽是唐玄宗的养子(杨贵妃是其养母),但曾接受杨贵妃侍候,专为他洗澡。过分的是,安禄山

  • 蜀汉后期的一员大将,镇守永安,见证了蜀国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就笔者今天要说的宗预,就是蜀汉后期的一员大将。宗预不仅受到了诸葛亮器重,还曾镇守蜀汉的门户永安,并在出使东吴的时候获得了孙权的称赞。一具体来说,宗预出自荆州之地。公元208年,刘备联手孙权打赢了赤壁之战,并在荆州站稳了脚跟。在此期间,宗预跟随了刘备。公元211年,在益州牧刘璋的邀请下,刘备率领

  • 【洛阳春节研学课】来古都研学,过一个唐朝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本次研学活动面向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小童活动中,孩子们可以参与兔年变装秀、画兔爷、制作萌宝年兽、“年”的故事、唐装体验、投壶等传统年味十足的课程;中大童活动中,将推出古境奇缘、壁画制作、钟鸣鼎食、射箭、航天设计师、初识无人机、组装显微镜等多项集文化、趣味于一体的课程;而在亲子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们可以

  • 西汉军队70万以上,威震东亚,东汉军队为何只有29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我国历朝历代的军队数量问题,例如明朝和清朝的军队对比。今天,我们聊聊汉朝。众所周知,汉朝分为了西汉、东汉。在西汉统治时期,军队总数大约在60万到80万之间,各个时期的情况不同。但是,东汉统治时期,军队只有不足30万。那么,为何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