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王朝:康熙重用墙头草隆科多背后,不是老糊涂而是要稳住老八

雍正王朝:康熙重用墙头草隆科多背后,不是老糊涂而是要稳住老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260 更新时间:2024/1/19 6:55:35

雍正王朝电视剧之中,隆科多可以说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他当过逃兵,欠过国库银子,甚至还卖了宝刀来还欠款,可以说经历很是丰富。当然还有一个关键在于,他最大的标签就是在于“墙头草”三个字。

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隆科多代表了古代官场上很大一部分人,那便是这部分人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心中是无国无民,只有自己的个人利益。所以是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如同墙头草一般随风倒。

那么今天宋安之来分析一个有意思的剧情,康熙在位61年,可以说是一个老狐狸式的政治人物了,他难道老糊涂了吗,为什么会重用隆科多这种墙头草呢,使其成为九门提督,后来更是进封为上书房大臣呢?

在这里依旧老生常谈的说一次哈,本分析文章只谈剧不说史,并非是将电视剧当成正史的说。只是分析分析雍正王朝这部经典电视剧蕴含的各种人生道理和职场道理,所有分析都是基于雍正王朝电视剧的剧情而言。

其实康熙并非是真正的重用隆科多,也并非是老糊涂了,看不出隆科多是一个墙头草。而是为了平衡朝局打算,是为了稳住老八,甚至可以说是骗老八,给老八有希望的感觉,所以才一步步重用隆科多。为什么这样说呢,接下来宋安之分两步来说。

一、隆科多刚开始被重用在于佟氏家族与爱新觉罗休戚与共

在一废太子之后,议举新太子之际。康熙叫上佟国维一起吃饭,说到佟氏一族与爱新觉罗休戚与共,并且还叫佟国维在佟家找一个小辈出来当差。佟国维举荐的是隆科多,因此康熙让隆科多担任九门提督。

康熙为什么这样做呢,其实说白了这是一场交易。因为康熙要收拾老八一党,所以佟国维这个百官之首身为老八最大的支持者,必须要下台。

但毕竟佟氏一族出了两位皇后,可以说是围绕在康熙身边最重要的外戚势力之一,所以康熙不能一下子将佟氏一族打到谷底,因此饭局中与佟国维达成交易,就是你下去,你的侄子隆科多上来。

可以说隆科多刚开始的重用,就是康熙为了平衡佟氏家族之举。

不过毕竟隆科多之前当过逃兵,当时也就是一个理藩院的牢头,能不能坐稳九门提督之位也是个未知数。可见这个主动权还在康熙手中,看似是平衡了你佟氏一族,但最终能不能行还是我说了算。

不过佟国维和隆科多叔侄两个密谋一番以后,来了一出双簧戏,就是隆科多出卖,甚至可以说是诬陷佟国维要让他支持老八当太子,以这种大义灭亲方式来立功,果然是坐稳了九门提督之位。因为隆科多当着百官的面“揭发”了叔叔佟国维以后,康熙对他说道这个九门提督之位是非你莫属。

二、后九子夺嫡时代,隆科多是康熙平衡老八一党的重要棋子

隆科多这个人可以说身份很特殊,他佟氏一族与老八交往密切,他本身自然与老八有些紧密联系。同时他还是老十三的旧部,可以说表面上属于老四一党。

正因为隆科多这个敏感身份,所以康熙后来继续重用隆科多,让他一直担任九门提督。

因为按照雍正王朝的设定来看,为了突出剧情紧张,历史上老八及其一党根本威胁不到康熙的统治。在剧中则是成为老八是反派一号,而八爷党是最大的反动势力。

正因为老八及其八爷党势力太大,加之晚年的康熙重视亲情不忍心对儿子下手,所以一直是力求稳住老八一党,使老八一党不至于狗急了跳墙。再在驾崩之际示意老四放出老十三,打了老八一党一个措手不及,最后是顺利继位。

而九门提督隆科多就是康熙稳住八爷党的一颗重要棋子。

因为隆科多不只是老十三旧部,还因为家族原因,与老八交往很深。

而事实也证明康熙的安排很成功,按照雍正王朝设定中,影响京城大局的,不过是京城中九门提督掌握的步兵统领衙门,还有京城外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两营。

康熙驾崩前夕,明知继位无望的老八,只是掌握了京城外的丰台大营,就打算以兵变方式篡位,并没有狗急了跳墙。

就是因为隆科多是九门提督,所以老八认为不只是丰台大营,就连九门提督也是自己人,认为是大局已定,所以才打算以兵变方式来控制大局乃至篡位。不然老八不会在康熙驾崩的时候,进宫时对左右说道:“我和九爷十爷,有隆科多的人保护万无一失”。

而同一时间,老四面对护送他进宫的步兵统领衙门之人,在王府内就很是犹豫。甚至对邬先生说道“我怀疑隆科多是老八的人”,意思是自己不敢出去,害怕一去不回。不过还好的是,康熙也知道隆科多不靠谱,所以还派了张五哥护送老四进宫。

所以说隆科多刚开始成为九门提督,是康熙为了平衡佟氏一族。后来一直在九门提督任上,是因为他同时与老八和老四两方交往紧密,所以康熙需要以隆科多来平衡或者说麻痹老八一党,给老八一种错觉,认为自己掌握了局势,可以改天换地,防止了老八一党狗急了跳墙。

当然康熙既然知道隆科多是墙头草,自然留了后手。那便是驾崩前夕,密召隆科多,让张廷玉宣读了两道诏书,一道是隆科多与老八还有老十四交通,所以赐死他的诏书。一道是进封隆科多为领侍卫内大臣,上书房大臣加太子太保衔,赐爵一等公的诏书。

这两道诏书可谓是恩威并施,重点不是重用隆科多,而是预防隆科多进行政治投机,倒向老八一方。所以让张廷玉拿着这道诏书,如果隆科多真交通了老八,就赐死隆科多。

正因为如此,所以康熙驾崩前夕老八错误认为京城外丰台大营是自己控制了,京城内九门提督隆科多也是自己人,因此没有狗急了跳墙而是打算见机行事,不论康熙传位老十四还是老四,都可以自己先通过兵变控制了京城,自己来说了算。

但隆科多在关键时刻并没有响应老八,而是开始坐山观虎斗,明明从畅春园去紫禁城取遗诏,要比老四派人去释放老十三,再让老十三去丰台大营夺兵权要快,但他偏偏迟迟不出现。直到老十三率领大军到来,大局已定之下,才马上出来宣读遗诏。

如果老八占据上风,控制了老四并且杀掉张廷玉,那么隆科多这个墙头草肯定会站队老八。

所以说虽然康熙的两道诏书并没有使隆科多死心塌地的支持孤臣老四,但最起码使隆科多不敢明目张胆的倒向老八,为老四关键时刻放出老十三逆转大局提供了机会。

因此最后总结来说,虽然雍正王朝中演绎的有些脱离历史,比如说过度加强老八一党的势力,使康熙都投鼠忌器,不得不想办法稳住他们。

但毕竟是电视剧,自然是需要强大的反动势力,才可以突出主角雍正的聪明和强大。而且关键是这些设定之下逻辑很缜密,透露出康熙帝王心术的精彩一面。

诸如隆科多这个墙头草的被重用,就并非是康熙老糊涂了,而是康熙需要重用这个墙头草,来达到平衡朝局,稳住老八一党的目的。可以说在这方面表达上,是将康熙的帝王心术展现的是淋漓尽致,简直是精彩至极。

雍正王朝电视剧的精彩,想必大家现在看明白了吧。能被称之为经典之作,里面蕴含的诸多职场道理,其实还是值得挖掘和深思的。

第306期宋安之独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

下期再见!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有不同看法欢迎评论出来和谐交流,觉得分析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咸丰的三个嗜好让他身体严重透支,31岁驾崩,留下年轻的慈禧乱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咸丰皇帝是一个早产儿,他的身体从小就不好。咸丰是道光皇帝的第四个儿子,在咸丰皇帝之前其实有三个哥哥,可是他的三个哥哥全部都早早就去世了,尤其是他的大哥甚至还没活过两个月。皇位的继承人没有着落,道光皇帝也是非常心急,因此在咸丰皇帝的母亲怀孕时,道光皇帝就表示谁先生下皇子,这个孩子就是未来皇室的继承

  • 清朝照片:清军双手持刀无腹肌,白富美嫁给荷兰人,骑驴的童养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01、拍摄于1885年的清朝老照片,照片中是一位年轻的男子和他的童养媳去逛完集市回来的路上。童养媳在封建社会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有的女子还未出生就已经被父母安排好了婚姻,说实话这在封建社会是不尊重女性权利的一种落后制度。这位骑在驴子身上的女子看起来并没有多大,但是她的人生从一生下来就已经注定了。

  • 雍正登基为何将不关心政治的老三囚禁致死?有些人的野心藏不住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皇三子胤祉,是康熙皇帝众多儿子里相当出色的一位,他的文学造诣和书法水平极高,并且弓马骑射样样精通,就连康熙皇帝度曾对他赞不绝口。而在“九子夺嫡”闹得轰轰烈烈时,由于胤祉没有过多参与其中,所以在外人看来,胤祉好像不太关心政治的样子。但实际上,这都是胤祉的精心伪装,他真正的野心,丝毫不比他的其他兄弟小。

  • 清朝唯一死因不详的皇后, 备受宠爱子女众多, 去世后皇帝为其破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颐龄去了苏州当将军,也把女儿给带了去。钮祜禄氏就在苏州长大成人,天生的聪明伶俐再加上苏州水土文风的滋养,长成的钮祜禄氏平添了几分灵气。除了刺绣诗书,钮祜禄氏还学会了江南女子雅好的七巧板拼字游戏,她在这方面还格外出色,能用木块拼出“六合同春”的字样,难度很高。除此之外她还在随父游历中开阔了眼界,凡

  • 清朝知县升官究竟有多难,熬到退休大概是几品官?说来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大多数官员来说,他们虽然靠着科举进入仕途,可是由于没有非常出众的政绩以及政治资源,所以仕途升迁无望故而只能大肆敛财以期能有一个安详的晚年。那么在当时的清朝究竟升官有多难呢?清朝的选官方式自隋唐之后,中国的选官方式不再是以家室品行为标准,而是以科举考试的成绩来进行品评,只要你能够努力读书高中进士那

  • 晚清“绝色”珍妃究竟有多美?竟能气哭慈禧,网友直呼:太惊艳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道珍妃,她绝对是光绪心头的白月光了,在没有实权,一直被摆布,屈辱的日子里,活泼可爱善解人意的珍妃,无异于是光绪心中仅剩的光明,根据晚清的历史记载,光绪也是十分宠爱珍妃的,可由于年代过于久远,我们只能通过仅存为数不多的图片和文字记录,对这位皇帝宠爱的姑娘进行一定程度的历史还原,那么,珍妃究竟有多美?

  • 孝庄太后停灵37年,康熙为何不愿将祖母下葬?不是不想,是他不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如题,这里的“不敢”有两层含义:一是康熙不敢,第二是孝庄不敢。孝庄文皇后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女性。1688年1月27日,经历了三朝帝王,辅佐了顺治与康熙两代皇帝的孝庄皇后,最终走完了她传奇的一生,享年75岁。祖母的去世,让康熙悲痛不已,不过,更悲剧的是,孝庄在去世之前,还给康熙留了一个世纪大难题。孝庄临

  • 清朝名案:恶少“采花”无数,侠女洞房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黄少爷最是好色,他吩咐手下一帮家丁到处给他“寻访”美貌女子,一旦被他看上,不管是未出嫁的黄花大闺女,还是已为人妻的美貌妇人,他都要想方设法的一定弄到手。或是好言哄骗,或是金钱诱惑,如若不成,就威逼利诱,或者直接强迫,事后扔下银子了事。受害女子的家人多数畏惧黄家,光黄家家丁就几十个,黄老爷子和官府的人

  • 清朝穷人娶不上老婆,该如何延续香火?他们的办法官府屡禁不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在我们国家的古代时期是非常重视传承后代的,他们将之称之为是香火,毕竟在古代科技水平不太发达的情况下,人口就意味着劳动力只有劳动力足够才能发家致富,饿不死自己一家老小。唯有一个家族变得枝繁叶茂,家族里的每一个人才会得到庇佑,才能在乱世之中有所依靠。但在清朝的时候,却时常会有那些连饭都吃不起的

  • 清朝人口为何会出现爆炸式增长,从7000万猛增到4亿,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在清朝,一个封建时期为什么会发生人口暴涨的这种情况,其实原因也特别的容易理解,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清代的人口发展的具体原因。闭关锁国让本应该强大地清朝一步步走向衰落清朝时期,经过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代帝王的不断努力下使清朝迎来了盛世之年,史称康乾盛世,就在这盛世之年国富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