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华夏第一相”管仲的才能有多强?换换衣服灭一国

“华夏第一相”管仲的才能有多强?换换衣服灭一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346 更新时间:2024/2/7 7:51:03

说起像神仙打架般的春秋战国史,大家马上就会想到那些驰骋疆场的大将、势不可挡的军队和运筹帷幄的谋士,而如果一个国家能有一个有大才的谋士助阵,无异于如虎添翼,要说谁是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才能最强的谋士,那一定是“华夏第一相”管仲,他曾经只用一件衣服,便灭了一个强大的国家!

[var1]

华夏第一相管仲

那管仲是怎么做到的呢?最根本的原因是管仲不仅精准地把握住了人的心理,还用了鲜有人能理解的经济战,最后更是把“认清真相,制造假象”这种超前的认知运用到了帝王霸业中。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个精彩的故事。

其实管仲在刚就任齐国国相的时候,齐国还比较弱小,那时的齐国国君齐桓公公子小白刚刚坐上王位,国内尚未安定,边境局势同样吃紧,强国林立,尤其是邻居鲁国,对齐国的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所以对于当时的齐国来说消除来自鲁国的威胁迫在眉睫。齐桓公本想对鲁国出兵,但默默估算了一下,发现如果出兵齐国不一定打得过鲁国,而且更重要的是即便打赢了,也势必两败俱伤,让其他国家坐收渔利。

于是齐桓公头疼的问管仲说:有没有啥办法在不出兵的情况下收服鲁国呢?这种问题要搁一般人,肯定就翻个白眼让齐桓公哪凉快哪待着去。但管仲是谁?他可不是一般人!

[var1]

齐桓公公子小白

没过几天,管仲就想好了计策,他对齐桓公表示,只要齐桓公按照他说的做,就一定能兵不血刃收服鲁国,然后经过他的一番秘密布置,计划开始了。

大约过了一个星期,齐桓公穿上了一身奇特的衣服。这种衣服是由一种叫作“绨”的布料做成的,由多种丝线混合而成,而绨正是鲁国的特色产物。

与此同时,齐桓公对全国下了一道指令,不允许齐国人织绨!其实本来齐国人就不织绨的,哪怕是穿绨的人都很少,但这道禁令一下,使得人们对绨的好奇心暴增,再加上国君穿了一身绨做的衣服,使得绨这种布料一下子在齐国变成了流行品,高档品。

这下可把鲁国的商人们给乐坏了,这绨可是鲁国的特产啊,都想趁此机会大赚一笔。于是这些商人就到每家每户去收绨,再高价卖到齐国去。

而管仲呢,又把这些商人召集到一起,告诉他们说:你们弄来绨之后,不仅可以卖掉赚钱,还有赏金可以领。运来千匹绨者,赏三百金;运来万匹绨者,赏三千金。弄得越多,就赏得越多。

这些商人听后就更加高兴了,不停地往齐国运绨。鲁国国君鲁庄公也很高兴,心想:这下可以狠狠地赚齐国一笔了,于是开始命令百姓停止劳作,家家户户开始织绨。

[var1]

布料 绨

这样过了一年多,管仲派人到鲁国查看,看到鲁国繁荣异常,城中到处都是来往的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十米内都看不见人。见此情形,管仲知道已经大功告成了,便告诉齐桓公说:主公可以把衣服脱掉了,鲁国已经被咱们拿下了!

齐桓公听后,乖乖地照做,换上了绸布做的衣服,再也不穿绨了,同时封锁了齐鲁两国之间的关口,不再从鲁国进口绨,也不再向鲁国出口粮食。

这下,鲁国的大难来临了。由于先前百姓们沉浸在织绨的巨大利润下,土地的耕作已经荒废了一年多,存粮几乎都已经消耗了个干净,粮价飞涨,在齐国卖十钱一袋的粮食,在鲁国要花上千钱才能买的到。

而先前囤积的绨,除了齐国之外,在别的国家根本就卖不出去,原先的“高档品”一夜之间而变成了废品。鲁庄公急忙下令让百姓停止织绨,改去种田,但粮食哪会是一朝一夕就能种出来的?

十个月后,鲁国早已饿殍遍野,百姓纷纷逃到了齐国。两年后,鲁国的百姓只剩下来不到四成。又过了一年,鲁庄公姬同投降于齐国。就这样,管仲不费一兵一卒就解决了齐国的心腹大患。

[var1]

鲁庄公姬同

鲁庄公其实错在他被假象蒙蔽了双眼,一心认为这是一件偶然事件,就是齐王穿了绨,不想让百姓也穿,于是才下令禁止织绨穿绨来彰显君王的与众不同,根本就没想到阴谋就裹挟在这件看似非常平常的小事中。

管仲的这套方法可以说是所向披靡。解决鲁国后不久,管仲还用类似的套路收拾了强敌楚国。后来齐桓公想收服代国时,都不用多说,只问了管仲一句代国有什么特产,管仲就立刻安排人去代国收狐狸皮去了……

齐桓公用管仲的计谋,先后兵不血刃地收服了鲁国、莱国、莒国、楚国、代国等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原霸主。

轻尘认为,在三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就能想出这种心理战、经济战的方法来对付敌国,实在是超前了不止一星半点,而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极少见有人使用这种经济战,当真是不可思议,也难怪在那个时代齐国能够横行于天下。而管仲,实乃当之无愧的“华夏第一相”!

[var1]

华夏第一相管仲

好啦,我是轻尘,今天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如果你也喜欢历史,可以在下方留言,跟轻尘一起讨论历史趣事。咱们下期见,拜拜~

更多文章

  • 韩信为何必须死?三个原因证明,他不死刘姓江山不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这种欺负也源于韩信与常人的不同。韩信对于各种兵书都非常的感兴趣,整天带着自己的木剑四处招摇。那些人看到韩信如此异常自然就去欺负他。可韩信忍受住了这些欺负,加上对于军事的痴迷,果真变成了一个军事史上著名的人物。虽然韩信熟知各种谋略,但是对为人处世却一窍不通,可以说韩信的死也源自于自己。韩信死因有以

  • 安徽出土战国“合葬墓”,墓主却头颅神秘消失,另一墓却更加诡异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诡异黑棺诡异黑墓2011年4月,安徽省六安市一处正在施工的游乐园内,施工人员意外在其中挖出了与周围泥土颜色差别极大的泥土,很明显这时有人在此处挖坑又埋上才会形成这个现象,感觉不对劲的挖掘人员向上级汇报了此地的情况,却没想到他当时若是在往下挖个几米,便能挖出一座战国双墓。收到消息的考古工作

  • 如果是赵云镇守荆州,能守住吗?易中天:天下将归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易中天讲赵云守荆州,假如赵云帮关羽守荆州,赵云跟黄忠能守荆州吗

    荆州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地区,它是中国九州之一。也是诸葛亮一展宏图的开始。刘备曾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更是留下了经典的隆中对。诸葛亮主张夺荆州、益州,从荆州、益州两路出兵,平定中原。但很可惜,最终丢了荆州。其实在三国之前,荆州已是兵家必争之地了。三国期间,荆州更是曹操、刘备、孙权都眼红的地方。在东汉末

  • 秦国太惨了!丧权辱国条约、六国分秦、秦孝公血染“国耻”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孝公国耻石是真的吗,秦国乱政,秦国的三次变法

    当年的秦国在秦献公赢师隰的连年征战下已经贫弱的再也经不起一场战争了,秦国百姓冻死饿死的国民数以千计,面对当时的霸主魏国的虎视眈眈,秦孝公嬴渠梁被逼欠下了这丧权辱国的条约。[var1]这些条约不仅仅意味耻辱,还有随时倾覆的危险秦国北失河西,失去了猛火油产地;东失函谷关,没有了几百年的屏障;中沙失骊山十

  • 真实潜伏有多残酷?为安插特工,韩练成忍痛处决疑似地下党的军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潜伏最深的军统特工,潜伏在党内的最深最大的特务,国民党潜伏特务暴露身份

    韩练成将军作者兰台这些年出品了不少精品谍战剧,比如《潜伏》、《风筝》。不可否认,《潜伏》、《风筝》在电视剧层面是100%精品电视剧,但是也仅仅是电视剧层面。在历史层面,不得不说《潜伏》、《风筝》这两部电视剧极大的淡化了情报战线的残酷性,又添加了大量的精巧的情报工作者之间的互相试探的花招。真实的历史里

  • 三国24名将,马超排第5,他真打不过前4位?网友:至少赢2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24名将的前6名排序是这样的: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刘张飞,意思是吕布排名第一,赵云排名第二,典韦排名第三,关羽排名第四,马超排名第五,张飞则排名第六。但是按照“金吕布、银马超”的说法,马超又是一个不逊色于吕布的高手,连刘备这种见惯了高手的人都惊叹于马超的武力,可见马超的武功确实非常厉害,那么

  • 商鞅在秦国玩的那一套,才是真正的辟邪剑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商鞅不死秦国是否能提前统一六国,秦国商鞅是怎么死的,商鞅是怎么被发现的

    那商鞅的套路到底有多深?既能让秦国翻倍变强,还能阻止山东六国抄作业,而且历史上其他朝代也没再简单继承过。[var1]后面的朝代,最多也就是星星点点的继承其中的一部分,那“商鞅变法”到底牛在哪?如果仔细看下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用一个形象的比喻的话,可以这么讲:商鞅在秦国玩的那一套,才是真正的辟邪剑谱。

  • 关羽被杀前,曾多次向孙权请求投降,为何都被孙权一口气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权杀关羽的严重后果,关羽为何被孙权所杀,孙权不让吕蒙杀关羽

    在《三国志》里记载,关羽和曹仁作战时,东吴派吕蒙,将荆州给偷了。此时的关羽前后受敌,只能前往麦城。而东吴大军乘胜追击,将关羽包围,关羽无计可施,所以“后羽在麦城,使使请降”。虽说关羽派人前去投降,但东吴孙权却不领情,根本不给关羽机会。有人就会好奇,东吴不是和刘备结盟了吗?为何会落井下石?其实在赤壁之

  • 诸葛亮离开茅庐时,曾告诉小童一句话,注定了自己北伐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离开茅庐,诸葛亮的茅庐在哪里,诸葛亮对茅庐的态度

    作者:阿飞传播学诸葛亮的一生,可以用水镜先生的一句话形容“得其主而未得其时”。诸葛亮的一腔热血不会轻易挥洒,他需要的是一个贤主,有很多人认为诸葛亮跟随曹操或许曹魏早就一统天下了。但诸葛亮的性情和曹操有一点点相似,那就是凡是都喜欢藏着掖着,说话只说半句,而且洞察力极强,能够轻易揣摩出来主上的想法,还记

  • 战国时的燕国原名叫“燕”,有争议?考古猜想,你更支持哪种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燕国为什么坐拥60万大军,燕国遗址,沧州属于燕国还是赵国

    客观来说,战国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说它好是因为战国时代思想开放,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学术宗师,诸子百家,光耀千古。说它坏是因为战国时代没有了春秋时代的仁义,个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用儒家的话说就是“ 礼崩乐坏,瓦缶雷鸣。”那么,战国时代是怎么出现的呢?大约在3000多年前,周武王分封诸侯,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