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干女儿”周莹:清末陕西女首富,历史上她的结局却非常凄凉

慈禧“干女儿”周莹:清末陕西女首富,历史上她的结局却非常凄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953 更新时间:2024/1/27 14:16:18

善于经商的周莹乐善好施,她曾因捐资给清军、助力他们剿灭民间义军势力而引起了慈禧太后的留意。

后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慈禧在避祸西逃之时因为盘缠不足而导致捉襟见肘、落魄不堪,为人慷慨豪义的周莹听说后便主动向慈禧提供了10万两白银救急。

慈禧接受周莹的好意之后深为感动,不但亲书“护国夫人”的牌匾赠与周莹,还将她收作了干女儿。

翻开史册我们会发现,清末陕西女首富周莹的头衔和名号林林总总、数目极多,看上去既风光无限又荣耀无比,而实际上她的结局却非常凄凉,毕生无子的她因为此前年复一年地过度操劳,仅仅活到42岁就不幸病逝了。

周莹——清末一位用聪明智慧演绎了毕生别样传奇的秦商女首富

同治八年,一个女婴降生在了陕北三原县鲁桥镇孟店村一户周姓商人家庭中,父母见她活泼可爱、白皙莹润,便为其取名为周莹。

周家的先祖乃是大清刑部员外郎、地方盐商周梅村,按辈分来说,周莹应该尊称已逝的周梅村为太爷爷。

偌大一个世代从商的家庭传到周莹父亲这辈的时候便没落了起来,不过好在周莹幼时家里还能够为她请得起家塾先生,教授了周莹许多文化知识以及算数之法。

周莹机敏聪慧,对所学的知识基本上过目不忘,她的记忆力究竟强悍到什么程度呢?

举例来说,只要是与数字相关的信息,周莹只要看过一遍之后便会牢牢印刻在脑海中,之后的2年之内,只要是向周莹问起她看过的书目、账本中的内容,周莹肯定会对答如流、丝毫不差。

因为家道逐渐没落至贫,相继失去双亲的周莹便只好跟着哥哥和嫂子一块生活。

后来,当地一户吴姓巨富人家委托的媒人来找周莹的哥哥和嫂子说媒,意指周家和吴家曾经互通往来,算是知根知底了,如今吴家三代单传的少爷吴聘快到了娶亲的年纪,本来嫁娶之事也不十分着急,但那位少爷身体一直特别孱弱,因此吴家希望周莹能够尽快嫁过去,好给吴家冲冲喜、带去一份好运。

周莹的哥哥和嫂子一见吴家资产丰厚、买卖兴隆,而且还情愿出一大笔聘礼给周家,便马上同意了这门亲事。

成婚之夜,身体羸弱的吴聘在揭开新娘盖头之前如实将自己的病情告知了新娘子周莹,他不希望日后连累周莹一直陪着自己这个病秧子,没有正常的欢乐可享。

而一向开朗豁达的周莹却对未来生活抱有无限的希望,她立刻表示自己情愿与吴聘成为结发夫妻,还好言劝慰吴聘不要太过悲观,一定要坚定信心与自己共同直面命运、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周莹的聪颖与大度赢得了吴家上下一致的认同与赞叹,她更是以自己真诚的关爱呵护着吴聘、照料着吴聘,换来了吴聘对她的信爱与感激。

为了表示对周莹的重视和信任,吴家不仅将一部分生意交给周莹全权打理,而且还斥巨资为周莹捐得了一个“三品诰命夫人”的荣称。

周莹16岁嫁进吴家,成婚后便一手细致无比地照料丈夫的饮食起居、一手打理家中的一部分生意往来,尽显一个贤惠儿媳的勤劳本色。

然而天不遂人愿,吴聘虽与周莹十分恩爱,但因为老公公在一次外出经商的途中不幸蒙难而亡,留给了吴聘一场沉重的精神打击。

成婚1年半之后,体弱多病的吴家少爷便撒手人寰,令17岁的周莹成了一个年轻的孀寡之妇,同时又是吴家长房嫡脉的唯一合法继承人。

偌大的吴氏商业国此前一直是由周莹的老公公在操持打理,其余的4房叔公以及他们的子孙都懒散惯了。

他们不但几乎从不出力赚钱,而且还在吴家群龙无首之际挤兑、威逼看似柔弱无依的侄媳妇周莹,要她必须交出吴氏家族的生意经营权和财产管理权。

勇敢的周莹并没有就此而退缩消沉下去,她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说服了那些“不学无术”的叔公们,还成功赢得了一大批夫家人以及管家仆从的全力支持,力主将吴家产业分成5份并逐一分出一份给各房叔侄亲属,总算平息了吴家内部的财产纷争。

其后,周莹便充分发挥头脑中的经商天赋,彻底放开了手脚去经商赚钱,真正地支撑起了资财庞大的吴氏商业王国。

吴家庞大的家业在周莹手上被打理得分毫不差、风生水起,人人都夸周莹思维敏捷精准、头脑冷静清晰,能力完全不亚于一个男子。

在通盘了解了吴家生意的整体架构之后,周莹还大刀阔斧地对吴家的商业结构进行了适度的调整:

她叫吴家全国各地的掌柜们轻租赁、少囤田,重质量、多入股,不仅解放了很多闲置的壮劳力、让入股到吴家产业中的伙计们都对工作产生了积极性与向心力,还以诚信重品的理念打动了无数大客户、老百姓,让自家经营的商品越来越多地占据了各地市场,可谓销路大开、广受欢迎。

失去丈夫之后,忙忙碌碌、奋勇担当的周莹为吴家的商业王国日夜操劳、不知疲倦,一直都没有考虑改嫁之事,身边只是有一个从吴家旁支里过继而来的一个养子,名叫吴怀先。

春去秋来,那个当初年仅17岁的年轻孀妇经历了重重磨砺与种种奇遇,不但保住了吴家的富贵还以一己之力持续扩大了吴家的生意,硬生生从一个寻常的江湖儿女最终成长为了一介蜚声全国的秦商女首富。

周莹的慈善义举让她成为了慈禧的干女儿、百姓口中的活菩萨

发家致富后,周莹没有忘记身边的父老乡亲、邻里百姓,她扶贫济困、捐资助学、兴修水渠、善待佃户,用善心和义举常年温暖着那些需要扶助的困难群体。

周莹是个懂得感恩与回馈的“有心人”,当年,她在与恶棍发生生意纠纷时,身为教育家的味经书院创办者柏景伟毅然站出来仗义执言,慷慨地替周莹免费书写诉状,使得这个无夫可倚的年轻孀妇得到了法律的支持。

后来,周莹一直对柏景伟的帮助念念不忘,当她听人说柏景伟毕生“惟愿慧及众生、兴学宣教”之后,便拿出一笔不菲的巨资协助昔日的恩公扩大办学、印书兴教。

清末之时恰逢国内战乱频仍,很多受战乱所累的流民拖家带口涌入关中多地,当周莹乘车出巡各地分店的时候,经常会看到那些饥肠辘辘的流民面如菜色、皮瘦骨削。

于是,心地善良的周莹便决定用自己的一点心意来帮那些流民度过眼前的饥荒困顿:

她一边拿出自己的钱财让随从去买来米粮、炊具,在郊野较大的路口搭建粥棚,给流民们免费施粥。一边命令各地的粮店商号定期开仓放粮,以保证当地那些最为穷苦的百姓得以免于饿毙。

有几年陕西的天气较为极端,酷热难耐,周莹见家乡的百姓连喝水都非常困难,就拿出了一大笔钱财请人在县域之内打出了二十多口水井,保证了家乡父老取水喝水能够又方便又安全。

后来,周莹又亲眼看见不少家乡的农田由于深受盐碱土质所累而导致收成不高,因此她就请人来“对症施策”,毅然慷慨出资开挖排水渠,并鼓励佃户们一起动手,将盐碱地下的积水成功引入了渭河,从而积极地保护了很多值得长期耕种的田地。

周莹的热忱和善良不仅关照着家乡的父老,还惠及了朝廷与国家。

1900年,因八国联军嚣张地攻入了北京,慈禧太后害怕身遭不测便带着光绪帝、隆裕皇后等人出城西逃。

还没走到山西境内,仓促外逃的慈禧一行人就已经囊中羞涩、缺吃少穿了。

等到慈禧逃难到了陕西西安,周莹不但做尽了地主之谊,还慷慨地向慈禧太后呈上了10万两白银供其傍身之用。

1901年秋,《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整个大清王朝复又陷入了内忧外患之中,苦不堪言。

心怀国家的周莹见朝廷倍加艰辛,便再次进贡了二十万两白银,以资助清军继续内剿民间匪患、外杀入侵仇敌。

周莹在向朝廷进贡白银之前,曾经多次捐资给家乡的清军部队,而她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豪爽捐资却引来了很多吴家族人的不满,他们甚至准备阻拦周莹疯狂向外捐钱的举动。

面对着家人的误解和不满,周莹却淡然地说:如果没有了地方军队的保护,我们的生意和日子不会好过。如果这个朝廷消失了,国将不国,那么我们这些百姓还能指望由谁来保护呢?

慈禧太后回紫禁城重掌大权后,因十分感念周莹的护国义举,遂亲书了“护国夫人”的牌匾赠与周莹,还将她收作了干女儿。

其后不久,慈禧太后又被周莹体恤国家的拳拳之心所打动,干脆封赏了“一品诰命夫人”的称号给周莹,表达了对周莹种种义举的褒扬之情。

名利双收又如何,清末陕西女首富周莹的真实结局可谓异常凄凉

当我们翻开有关周莹的史料便会发现,这位义薄云天的女首富的确头顶着“女商圣”、“慈禧义女”、“护国夫人”、“一品诰命夫人”等诸多旁人可望而不可及的荣耀光环。而这些光环的背后,注定了它的主人、陕西女首富周莹拥有着跌宕起伏、多变传奇的一生。

自从吴聘少爷身故后,周莹一直奋力操持着吴家的商业王国,不是走在巡视全国各地分店、商号的路上,就是待在查账核盘的账房、监督商品品质提升的工坊里,无暇顾及其他。

她没有再婚,更没生下自己的亲骨肉,既是一个无有子嗣的要强女寡妇,同时又是一个富甲一方的孤独女首富。

即便是一个铁骨铮铮的女寡妇,周莹也用浩然的正气和慷慨的胸怀为自己、为吴家带来了诸多无上的荣誉,吴家的生意深受朝廷眷顾,而周莹也有了朝廷的封号护身,真可谓苦而有得、名利双收。

可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因常年的奔波与劳顿,为事业和国家呕心沥血的女强人周莹最终还是病倒了。

积劳成疾的周莹因为精神和身体都熬到了极限,所以在缠绵病榻后不久便撒手西去,终年才42岁而已。

尽管守寡一生的周莹费尽心思将吴家的生意做得辉煌盛大、也花费了不少心思将吴家陵园修建得异常豪华精致,但吴家族人最终以周莹没有子嗣为由,不许周莹的棺椁葬入吴家陵园。

最后,人们把周莹的棺椁葬在了距离吴家陵园200米远的一处空地上,以慰其辛劳终生的孤寂灵魂。

后来,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因思念这位有情有义的女强人,还特意为周莹造了一座庙来供奉她,而且常年有人自发到庙里去进香添油、贡上鲜果,以祭拜这位福泽乡邻的大善人。

周莹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吴家和吴家的事业,但她最后却落得了一个遭人排斥的结局,实在令人感到寒心。

对堪称豪门巨贾的吴家族人子嗣来说,周莹只不过是漫长家族史里一个财富的缔造者、经手人而已。

最后,周莹的坟冢因为历经了大小战乱以及岁月的变迁而逐渐消失不见,据当地人说,那里后来便成了一片乱葬岗。

#头条创作挑战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文旅筑梦浙川聚力当成都崇州遇上绍兴陆游:绍兴男儿的蜀地情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陆游与四川文化,成都南宋古镇旅游,浙江文旅特点

    图片由四川罨画池博物馆提供近千年前的南宋时期,绍兴人陆游在成都担任蜀州通判。住在罨画池(现位于四川成都崇州罨画池)的22个月里,展现出爱旅行、爱美食、重情义、善自嘲等诸多生活家的一面。为纪念这位绍兴诗人,崇州罨画池博物馆还专门修建了一座陆游祠。崇州罨画池博物馆里的陆游像跨越千年,成都休闲、安逸、丰富

  • 皇帝向他下跪,慈禧独宠他53年至死离不开,李莲英三大绝活有多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时期有一位叫做李莲英的总管太监,伺候了慈禧太后53年的时间,二人也一起度过了大半生。可以说李莲英与慈禧太后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厚,亲厚到他甚至都可以自由地出入大清皇太后的卧室。那么在云谲波诡的晚清朝堂中,李莲英究竟是凭借着什么,才能够始终站在权力最高峰的身边,而没有被拉下马呢?李莲英和所有的太监一样

  • 安徽一小县城,听名字就感觉很长寿,藏有近千年历史的宋代古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这么多省份中,要说名气不高的,那江西和安徽算是一对难兄难弟了,省份不出名,省会还经常被大家弄混。之前给大家介绍安徽省的时候,说过安徽分为皖南、皖中和皖北的,而这淮南市就属于皖北城市。在皖南有这么一座小县城,里面居然藏着近千年的宋代古城,就是不怎么出名。这座县城的名字听起来就感觉很长寿,是座历史名

  • 此人名气不大,却是康熙朝第一宠臣,死后康熙令皇子代行跪拜礼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这位大臣去世的时候,康熙正在南巡。听到消息后,就立马派他的皇长子前去祭奠。不仅下旨让皇子代他跪拜,而且还为这位大臣举办了特别隆重地跪拜礼。所以这位大臣到底是谁呢,为何能得到皇帝如此看重呢?一、不为私利,挺身而出其实这位大臣是汉人,叫做王熙。说到他,大家可能就有所耳闻,那就是因为《罪己诏》。曾经顺

  • 多尔衮大权在握,为何一生没有称帝?看看他的对手是谁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在后来的皇位争夺战中,多尔衮天纵英才却两次错失良机,最终只做到了摄政王。他无法成功的原因,并非自身不够优秀,而是对手实在过于强大。劲敌之一,皇太极在皇位的争夺中,往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朝堂上血雨腥风,能在其中脱颖而出的都是佼佼者。清朝最著名的皇位争夺战当然是九子夺嫡,主角是康熙与他那九个优秀的儿子。

  • 嘉庆问和珅:你贪的钱,能花完吗?和珅的回答,让嘉庆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那当时的皇帝乾隆为何能容下这等贪官?又为何乾隆死后,上位的嘉庆没有犹豫直接就把和坤抄家了,并且很快花完了这笔巨财?这还要从“康乾盛世”说起。所谓康乾盛世 ,实则只有雍正治贪有方所谓康乾盛世,就是指从康熙到雍正再到乾隆这三代皇帝的统治时期,但这长达130年的历史到底属不属于盛世,其实一直饱受争议。后来

  • 和珅被抄家时,嘉庆帝唯有一件东西不敢动,至今仍保留在恭王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但这一切在新帝继位后就发生了变化,嘉庆皇帝继位后不久就清算了和珅全家,他不仅人死了,辛苦建造的府邸也没了。但是嘉庆带人去抄和珅家的时候,在他家发现了一样自己也不能随便拿走和移动的东西,这样东西究竟有什么作用?它又有什么来头?一、得乾隆宠爱和珅为官几十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这期间,他贪来的钱财已经富

  • 朱元璋故意乔装乞丐路边要饭,3天后,下令将7个一品大官问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在明朝初年天下疆土都经历了战火的摧残,基本无一完好之地,当时朱元璋上任不久,想选取一块地方定为首都,宣告天下百姓创建明朝。哪位当朝皇帝没有一支属于自己的官僚系统呢,有这些官员的执行力,才能有皇帝的命令和意志力,才能完全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天下。虽然大家在朝堂上都是一副为官清廉的样子,看起来两袖

  • 康熙最偏爱的固伦温宪公主,太后养大,嫁满人表哥,却只活了20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公主出生受重视温宪出生于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这一年康熙的后宫格外热闹,因为先后有5个孩子降生。六月十九日皇贵妃佟佳氏生皇八女,八月二十七宜妃生皇九子胤禟,九月二十二日德妃乌雅氏生皇九女,十月十一日温僖贵妃钮祜禄氏生皇十子胤䄉,十一月二十三日,宜妃妹妹郭贵人生皇子胤礻禹。半年里喜得三子两女

  • 康熙为什么在朱元璋陵前三跪九叩,还写下一块“治隆唐宋”赞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而汉朝他军力非常强,汉朝的军力之强大表现在在汉朝快要灭亡时,北方有牧民族都不敢入侵汉朝。有一句话说的是其他朝代都是因为太弱而灭亡,但是汉朝在灭亡时都非常强,因此只有汉朝是以强大灭亡。康熙为什么在朱元璋陵前三跪九叩,还写下一块“治隆唐宋”赞碑!而唐朝事业鼎盛而被后世所记载,唐朝的盛世流传千秋,因此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