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39岁的成年人斗不过7岁的孩子,不是李自成没本事,而是连犯大忌

39岁的成年人斗不过7岁的孩子,不是李自成没本事,而是连犯大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273 更新时间:2023/12/14 3:24:33

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

这一年也是永昌二年。

同是皇帝,却是不同的遭遇。

三十九岁的大顺永昌皇帝李自成,此刻正站在一个湖北通城九宫山的某处小山坡上。一年前,他率大顺军攻克北京城,一屁股坐稳了紫禁城的龙椅,而那时,大明崇祯皇帝的尸骨还未寒。

现在,满清的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坐在尚未修建完成的皇宫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尽管他还是个七岁大的小孩子,对国家大事完全不懂,但他有一个好母亲和好叔叔,还有一大帮能征善战的八旗军将领。所以,汉人的江山迟早是他的。

兴许是上天对人不公,至少李自成这么认为。但是他没有想过,他为什么会失败。

输给了一个小孩子,李自成实在不甘心。

不管怎么说,他是农民出身。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农民起义向来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虽然明太祖朱元璋也是农民,可是朱元璋身边的谋士和将领,都是元末的士族,都是一群有治国谋略的人才。

其实上天给了李自成一个机会,那就是大将李岩。

说起这个李岩,确实是一个非同一般的人物,他原名李信,河南开封府杞县人,天丁卯年举人。其父李精白是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崇祯初年在魏忠贤逆案中被定以“交结近侍,又次等论,徒三年,输赎为民”的处罚。在明末官场中,这其实算不了什么,因此,李精白在家乡的名声并不坏,虽被削职为民,但李家仍是杞县的数一数二的乡绅财主。

简单地说,李岩是官宦子弟,正因为他是官宦子弟,又有文化,所以他看待问题,要比李自成他们那些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民,要透彻得多。

李自成以饥民造反起家,所过之处烧杀劫掠,实际上和流寇兵无两样,在他遇上李岩之后,听了李岩的话,以“迎闯王,不纳粮”这六个字,忽悠了无数热血青年,于是起义军的队伍像爆米花一样瞬间庞大起来。他得以拥百万之众进逼北京城。

义军进城是个什么概念?

满目的高墙大屋,街边店铺林立,街上美女如云。

最初的几天,只有干瞪眼的份。

几天之后,一个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终于爆发了出来:“抢呀!”

大顺军的将领们以为进了北京城,整个天下就是他们的了。他们露出了原来的本性,大肆欺男霸女,拷掠明官,四处抄家掠财。

义军此刻成了土匪。

大将刘宗敏为了榨取钱财,命人制作了五千具夹棍,“木皆生棱,用钉相连,以夹人无不骨碎。”于是北京城中恐怖气氛逐渐凝重,人心惶惶,“凡拷夹百官……夹打炮烙,备极惨毒,不死不休……”

将领如此,手下的士卒更是放开胆子抢掠,北京城顿时成了人间地狱,“杀人无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

躺在龙榻上,搂着宫女睡觉的李自成对外面发生的事情不闻不问。

不久,西长安街出现告示:“明朝天数未尽,人思效忠,定于本月二十日立东宫为皇帝,改元义兴元年。”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大顺军一旦失了民心,就什么都失去了。别忘了,南边还有明朝的势力,北边有虎视眈眈的满清鞑子,而就在离北京城不远的山海关,还有一个手握重兵,尚未归顺的前明总兵吴三桂呢!

面对这样的情况,一向深谋远虑的大将李岩心急如焚,他一再进宫谏言,要李自成出榜安民,约束将领和士兵,可李自成不但不听,还认为李岩多虑了。

这个时候,他不听李岩的话了。

正如李岩所预料的那样,吴三桂在心爱的女人陈圆圆被刘宗敏抢走,家人被大顺军将领杀害后,率部直逼北京城,要为家人报仇。

双方在山海关附近的一片石(今河北省临邑县北七十里的九门口)展开一场大战。

关宁铁骑虽然勇猛,可大顺军的战斗力也不是吹出来的。战斗开始没多久,吴三桂就支撑不住了,为了保命,他毅然与满清达成协议,引清兵入关。

李自成与吴三桂两人打得精疲力竭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生龙活虎的多尔衮。李自成自然顶不住了,下令撤退。

多尔衮审时度势,立即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命他属下的关宁铁骑作先导,一路追杀,直扑京城。

李自成在大明皇宫的被褥还没有睡热,多尔衮和吴三桂就逼着他离开北京城。带着那份遗憾、那种仇恨,还有别的很多想法,他走得很狼狈,也很仓皇。

虽然他在北京城内前后呆了仅四十二天,但是他的随军队伍中,却多了许多箱子和包裹。

想当年,崇祯皇帝立志中兴大明,不耽犬马、不好女色、生活简朴、悯恤黎民疾苦,经常平台招对,咨问政之得失,与臣下论讨兴亡之道,为政察察,事必躬亲。按理说,这样的一位好皇帝,实乃万民之福呀!但他刚愎自用,不能做到虚怀纳谏,且求治心切,责臣太骤,以致人心恐慌,言路断绝常谓所任非人。因而,风雨飘摇之下,他就算再怎么有本事,不要说六道罪自诏,就是六十道,也不能挽回明朝的覆灭。

他只有在煤山上掩面自杀,向大明的前15个皇帝谢罪。

于是,农民发财了。

据后世历史考证:李自成进北京后,单从宫中搜出“银三千七百万锭,金一千万锭”,这还不包括劫掠明官和老百姓的。

如果李自成肯像朱元璋接纳朱升的建议那样对待和重用李岩,说不定天下还真会姓李。

可他偏偏不!

所以他注定会输!

离开北京城后,从北到南,他几乎都是被多尔衮和吴三桂撵着跑。

由于李岩的特殊身份和远见卓识,阻挡了别人的财路,令其在农民起义军中树敌颇多,为他的死埋下了伏笔。

大顺军在定州失利后,李岩提出新的战略计划,但是李自成根本听不进去。牛金星乘机落井下石,向李自成进谗,说李岩有二心。失去理智的李自成,根本不听李岩的辩解,将其杀害。

李岩一死,红娘子愤而领着一支义军离去。众将离心,大顺军江河日下。

李自成彻底失去了最后挽回大局的机会,在清军的追击下,他采避战的方式,经襄阳入湖北,试图与武昌的明朝总兵左良玉联合抗清。左良玉病死后,李自成趁机进入武昌,可他的脚跟还没站稳,就被清军赶了出来。原想退到江西建立根据地,可是多尔衮和吴三桂根本不给机会。

用“流窜”来形容他的处境,是最合适不过的。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李自成一路流窜,但他手底下还是有不少将领,还有十几万人供他使唤。

在江西的九江,他听从了侄子李过的建议,他、李过、高夫人三人各率一支义军往西退却。奇怪的是,李过和高夫人的那两支义军,沿途几乎未遭到清军的追击,倒是他所率领的这支义军,在湖北通山的九宫山一带,遭到多尔衮的弟弟——满清靖远大将军阿济格,以及吴三桂的重兵围剿。

历史是没有如果的,李自成就这样在湖北的通城九宫山一带失踪了。不管她是做了和尚还是被人打死,留给世人的只是遗憾。

也许他根本没想到,他这个皇帝之所以会败,就是因为“民心”这两个字。崇祯皇帝的尸骨,还是人家爱新觉罗氏给收拾安葬的。现在民心,已经到满人那边去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明朝不能安稳蒙古,但是清朝却能让蒙古听他们的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明朝的时候所采取的措施就是打,打的蒙古人落花流水,因为明朝就是在元朝的基础上发家的,他们之间的仇恨是非常的强。明朝的将领最喜欢练手的敌人就是当时的蒙古,在明朝初期的时候小编就不用多说了,那可是把蒙古人快打哭了。再后来的时候还曾经打过蒙古,像我们知道的土木堡大败当时打的就是蒙古的一个分支。所以说明朝

  • 你知道大明王朝的异姓王有多难当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大明王,大明各王辈分表,主角穿越大明被封为一字并肩王

    明朝的汉族异姓王,明蒙战争贯穿整个明朝的始终,明朝还封过蒙古族的异姓王用于加强北地的统治,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明成祖朱棣发起第四次北伐,在抵达上庄堡时,金忠率妻子部属来降。当时鞑靼远避不战,明军了无战果,朱棣方耻无功,见其来归,大喜。赐其姓名“金忠”,封忠勇王,赐冠带、织金袭衣,命坐列侯下,

  • 宋代划分的这个行政区,同属吴语片区,如今经济高度繁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代三级行政区变化,举例说明宋代商业繁荣,宋代科技繁荣的原因

    唐代有浙西观察使、浙东观察使。浙东、浙西的划分以钱塘江为界,浙西主要包括润、常、苏、湖、杭、歙六州,包括今天的苏南、上海和浙北和徽州,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南京只是润州的一个县;而浙东包括绍兴、宁波、温州等城市。唐朝末年,钱鏐被封两浙节度使,名义上管辖两浙十三州。后来秀州得以建置,两浙十三州也就变成了十

  • 明朝有个奇葩皇帝,沉迷炼丹不能自拔,还先后折磨死3个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最会隐忍的皇帝,明朝皇帝为何喜欢炼丹,明朝最奇葩的三位皇帝

    明武宗死的时候因为儿子,只能从选择了他弟弟的儿子朱厚熜继承了皇位,他就是嘉靖皇帝。要说这个嘉靖皇帝也没有那么不堪,至少在刚继承皇位的时候还是做了不少好事的。比如说他整顿吏治,给老百姓减小负担,还对沿海的倭寇坚决剿灭。在他的治理下,国家欣欣向荣,甚至在很多人看来他就是中兴大明的皇帝。不说谁也没有想到嘉

  • 明朝末年,清兵入关后为何能横扫李自成和南明,迅速统一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明王朝对李自成评价,李自成怎么打败南明的,李自成与明朝势力分布

    南明从崇祯十七年开始,就没完没了的党争,搞得朝堂上下一片乌烟瘴气。东林党和弘光帝完全不管怎么布置防线,对于他们来说先掌权是重要的事情。而且出于对李自成的恨意,大部分大臣都希望和清朝联合,先处理李自成,此时多尔衮没有把刀架在明朝脖子上,所以一些明朝官员对多尔衮心存幻想。但是多尔衮是什么人,等你发觉不对

  • 魏忠贤不死明朝就不会灭,他到底何德何能,明明就是个人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何德何能经典语录,明朝不杀魏忠贤后果,魏忠贤不死大明真的不灭吗

    但是平心而论,魏忠贤为了巩固个人的权势,也由其党同伐异、歹毒残忍的罪恶一面,但是从他曾经力排众议、大胆的起用辽阳战败后遭受谗言的熊廷弼,抛开了私怨、违心推荐孙承宗、赵南星、等一批直臣能臣等许多方面,可以看出来,魏忠贤还是心系大明江山的。在他主政期间,国内形势基本良好,辽东局势也算平稳,就此而论还是应

  • 小人物影响历史,明朝的灭亡竟然始于一个小小书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灭亡300万残兵去哪了,明朝灭亡连环画,第17课明朝的灭亡

    这个人在历史上籍籍无名,我们甚至不知道他的姓名,只知道他是明崇祯时期兵部尚书陈新甲的书童。这个书童眉清目秀,聪明机变,深得陈新甲的喜爱,平时陈新甲有什么想法,哪怕是一个眼神,他都能会意,很快形成文字材料,放到现在应该也是一名出色的机关秘书。一天,陈新甲因为着急上朝议事,他将一封信件随手放在几案之上。

  • 朱元璋:这个国家不能打,朱棣登基后,硬是把它打成了一个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文|明明了解历史的朋友,应该对于朱元璋都不陌生,他是历史上十分有名的一个皇帝,也是平民出身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坐上帝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称帝之后在治国方面确实做得非常不错也十分的有作为。不过,他也做了和刘邦一样的事情,那就是他处决了大部分的开国功臣,虽然这种做法使他在历史中留下了不是很好的名声,可是

  • 中国历史上最霸气的7大帝王,宋朝没人上榜,明朝独占2位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最帅皇帝排行,宋朝最辉煌的皇帝都是谁,宋朝最好的五个皇帝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7位既帅气又霸气的帝王,其中宋朝没有人上榜,唯独明朝独占2人,让人敬佩不已。下面的7位帝王排名没有先后顺序,不存在排名的问题。第一位帝王:嬴政,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千古第一帝。秦始皇的功绩对于中国来说太重要了,他横扫六国,完成了大一统,奠定了中国疆域的基础,否则现在的中国

  • 《封神演义》中为何要封神?为何又要姜子牙代理封神大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封神榜大结局姜子牙封神,姜子牙为啥自己没封神,郭德纲单口姜子牙封神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姜子牙为何要封神的原因:一、阐教十二金仙未曾斩却三尸,犯了杀劫,必须要去完杀劫。意思就是不是他杀人,就是人杀他,必须如此。二、又因昊天上帝命十二仙俯首称臣。这个时候,昊天上帝(玉帝)这里缺乏人手,想让十二金仙成为自己手下,作为十二金仙的师傅元始天尊自然不答应。于是元始天尊(阐教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