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冷说出四个字,让人感叹世事无常

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冷说出四个字,让人感叹世事无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716 更新时间:2024/1/22 0:49:16

[var1]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韩信先是投奔了项梁,可无奈只能当一个小兵,一直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项梁战死后,韩信又跟随了项羽,却依旧没有受到重用。韩信对此非常愤懑,于是又改随到了刘邦麾下,随后在夏侯婴的推荐下做了一个治粟都尉,依然没有得到重用,因为治粟都尉只是一个管仓库的小官。直到在萧何的力荐下,韩信才被刘邦拜为大将军,韩信这才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所以说萧何就是韩信的伯乐。

[var1]

韩信成了刘邦麾下的大将之后,充分的展现出了自己在军事上的才能。楚汉战争中,破魏平赵屡战屡胜,最终在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于乌江河畔。可以说,韩信为西汉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功高震主,韩信立下的军功越多越是容易受到刘邦的猜忌。

项羽被灭之后,刘邦便对韩信十分忌惮,并想方设法削弱韩信的影响。于是刘邦先是将韩信调离齐地,改封他为楚王,后来又假借巡游云梦泽的机会,夺走了韩信的兵权,并且降了韩信的职,最后还直接将韩信带回长安,软禁了起来。

[var1]

韩信也是一个非常能忍耐之人,这从著名的“胯下之辱”一事就可以看出。当时的韩信深知刘邦此举的用意,为了自保,他谎称自己生病,不去上朝议政,展现出对权力的豁达态度,以为这样刘邦就能放过自己,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他依旧没能躲过灾祸。

因为刘邦知道韩信此人能屈能伸,且对人宽容,这从他宽恕曾经侮辱自己之人就可以看出。所以刘邦认为韩信此举是在以退为进,况且韩信的军事才能太高,即使没有了兵权,也是一大威胁,必须除掉。

[var1]

公元前197年,阳夏侯陈豨反叛,刘邦率军亲征,却没有带上韩信。这时,便传出了韩信与陈豨里应外合企图谋反传言。吕后对此心照不宣,因为她知道只要韩信存在一天,就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于是他让萧何招韩信进宫议事。由于萧何对韩信有知遇之恩,他的话韩信自然不会怀疑,但韩信没有想到,这一次自己栽在了萧何的手里。韩信一进宫,吕后便命令武士将韩信捆住,最后韩信死于长乐宫钟室。

[var1]

韩信死后,萧何对着他的遗体冷冷的说了四个字:“为国除奸!”韩信为了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到了最后反而成了奸臣,即便早就知道帝王无情,也不禁让人感叹世事无常,韩信如此豪杰也逃不过被杀的命运。

其实,萧何如此做也是无奈之举,天下初定,百姓再也遭不住战乱的侵袭了。虽然韩信有可能不会反叛,但韩信的威胁太大了,萧何赌不起,因此只能选择杀了他,否则天下苍生又要受苦受难。君臣之间可以有难同当,却不能有福同享,这也是一种悲哀吧。

[var1]

总的来说,韩信当年或许真的有过反叛的念头,也或许他真的只是想功成身退却奈何身不由己,但这些都不重要了。面对自己伯乐对自己的欺骗,韩信当时或许就已经明白,容不下他的不止刘邦一人,更是天下苍生。韩信能够得到重用,离不开萧何的力荐,最终死于长乐宫,也离不开萧何的谋划,不得不让人感慨世事无常。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是也!

史海心语,话古今,了人物,学精髓,晓世事,仅此而已。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中的墨家消失了,墨家思想却没有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墨家思想为什么叫墨家,百家争鸣时期的墨家的思想,百家争鸣墨家

    墨家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非常有名的,在百家思想中占据不少份额。[var1]法家代表韩非子称儒家和墨家为“世之显学”,而儒家代表孟子也曾说“天下之言,不归杨(杨朱,道家代表人物)则归墨(墨子)”等语,这些都证明了墨家思想曾经在中国的辉煌。随着历史的发展,在秦国统一后,法家、道家、和儒家并存发展,此起彼伏

  • 少年天才军事家马服子赵括的自信与决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赵括为何叫马服子,赵括的精神品质,纸上谈兵的赵括有哪些品质

    长平之战,赵国朝堂上对是否替换廉颇为赵括争吵不休,赵孝成王意未决,乃招赵括上朝问对。“廉颇将军长平之用兵,马服子以为然乎?”“不然。”“何以?”“兵法曰:‘夫兵久而国有利者,未之有也。故兵贵胜,不贵久。’臣以为长平之战,当速战速决!”“善!既如此,卿能为我击秦军乎?”“臣若与白起对垒,胜负居半,如王

  • “嘴炮”达人姚贾:凭一张嘴破四国合纵,是秦国一统天下的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姚贾对秦国到底有多重要,秦国姚贾,秦国合纵四国完整版

    比如像说白起、廉颇等等这样的乱世之名将,帮助自己的国家在战场中无往不胜,立下赫赫战功,在天下彰显着自己的威名。但很多人觉得战国时代那么混乱,那肯定是以武将为主,文臣对于各国之间的争霸作用就相对小一点,其实这种观点是非常片面的,在战国时代外交官作为文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var1]我们所熟知的著名外

  • 此人何德何能竟然与商鞅、屈原并称为战国三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何德何能经典语录,屈原商鞅,屈原与商鞅有交集吗

    [var1]那么,您知道战国三杰是哪三位吗?第一位是商鞅,这个没得说,主持变法,为秦统一六国打下了根基。第二位是屈原,投汨罗江的那位,咱们现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能放假一天,还得感谢他老人家呢。[var1]至于第三位,大鹏相信知道的人一定不多。他就是辅佐赵武灵王实施胡服骑射的重要助手肥义。公元前325年

  • 曾侯乙墓中藏着楚国复国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楚国黑棺墓主人,曾侯乙的墓出土什么文物,曾侯乙大墓完整版

    主笔:闲乐生公元前506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而被吴军攻破了老窝的楚昭王,则带着他留在郢都难舍的情结,以及一帮文武大臣,徒步渡过雎水(位于今湖北当阳市),流亡在楚国西北部的荒泽之中。吴军统帅伍子胥当然不会放过他们,他派出了追杀部队,四处围追堵截楚昭王,一定要将这个极具威胁的流亡政府扼

  • 越王无疆一路从江浙打到湖南,却为何转身就被楚国反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越王无疆祖先简介,越王无疆后代,越王复仇以后怎么会被楚国灭

    战国中后期,虽然越国在中原人的眼里地位一天不如一天了,不过无颛死后,其子无疆(或称无强)继位,越国又一次焕发青春了。不过越国主要的战略,还是联魏制齐楚,或者说,是主要敲打齐国,而非楚国,毕竟孙膑都讲过:“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国在田氏代立以后,改国号为“田”(金文作上陈下土),至齐威王时才恢

  • 五张羊皮从楚国换回来的一个奴隶,竟然成为之后秦国大一统的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到了秦国以后,还是个奴隶的百里奚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就跑了。一路逃着也没干停下,不知不觉得就跑到了一个叫宛邑的城市,没想到他这一跑,直接就跑到了楚国的地界。也不知道是因为脸上有记号还是怎么的,反正这百里奚跑了一路,到了楚国,还是被当做奴隶抓了起来,还给他一个放牛的活儿干。[var1]得,

  • 不老名将自夸远超廉颇,愿马革裹尸,大战神犬部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抗日神犬,中华抗日神犬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年十二月数九寒冬之际,志在马革裹尸的伏波将军马援奉命出屯襄国(今河北邢台),阻击胡虏。然而当大军赶到襄国,匈奴人和乌桓人早撤走了。马援没找着仗打,只好悻悻而归。事情却没完,第二年秋天,匈奴又与乌桓、鲜卑联兵入寇北边幽州一带,以至郡县损坏,百姓流亡,边陲萧条,无复人迹。马援再请出征,

  • 这把剑从春秋大墓中出土时,专家面面相觑:怎么可能在这里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已出土的最好的剑,古墓出土毒剑,干将莫邪剑出土虎丘

    在1989年1月,河南三门峡上村岭政府接到群众举报,当地的古墓葬群被一伙盗墓贼说破坏,而且情况十分危险。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赶到并且制止了这起盗墓案件,但有处墓葬已经被挖出了长、宽均为3米多,深为11米的大坑。其实,这处墓葬为春秋时期虢国贵族墓群,早在1956年修建三门峡水电站时已经被发现了。此前保存比

  • 齐桓公的一家太奇葩,堪比现代伦理剧,身居高位却个个丧失道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齐桓公视频,齐桓公的成语典故,齐桓公是什么人物

    但是很多人只知道齐桓公这个人,对他的家人却不是很了解,如果要放到现代的话,光是他那些兄弟姐妹都不知道能拍多少部狗血家庭伦理剧。[var1]齐桓公此人在介绍齐桓公那些奇葩的家人之前,先来说说齐桓公这个人。能成为霸主之一,可见齐桓公很是有些本事的。他厉害的地方在哪些呢?齐国的礼仪被当时的各个诸侯国当做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