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莫高窟的一幅壁画,揭露了王昭君在匈奴的结局,事实让人难以直视

莫高窟的一幅壁画,揭露了王昭君在匈奴的结局,事实让人难以直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525 更新时间:2024/1/25 1:27:28

无论是拥有沉鱼落雁传说的西施昭君,还是拥有闭月羞花姿容的貂蝉和杨贵妃。无可否认的是,她们个个都美的倾国倾城,我见犹怜。但却无一例外成为权力的牺牲品,不得善终。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女子的地位都或多或少比男子低,在古代更是一度沦为男子的附庸。哪怕是拥有倾城容颜的四大美女依旧逃不开被人支配的命运。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国与国之间通常会以联姻或者和亲作为建立友好和平关系的有效途径。王昭君自愿请求出塞和亲匈奴,更是为促进两国之间的友好来往做出了巨大贡献。

自古以来,国与国之间为了争夺资源和人口,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战争。而联姻就是最好的缓和两国之间关系的桥梁。

这意味着安稳康定的日子即将来临,人们不用在战火中奔波劳苦。但是对于那些即将被送去联姻的女性来说,她们被迫地成为权力的牺牲品,面临着陌生而未知的生活,余生极有可能再也无法回到自己的家乡。

作为自愿请求出塞和亲的王昭君,在人们的眼中就是那样一个悲惨的奇女子,作为权力牺牲品,过着悲催的生活。但是在莫高窟的一幅壁画,却揭露了匈奴人对待王昭君的真相,那结果真让后来的人难以直视。

众所周知,敦煌莫高窟自古以来作为东西方化交流的产物,不仅拥有着精美绝伦的壁画,更是迄今为止保存得最为完好石窟,在我国石窟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而在敦煌莫高窟中最举世闻名的当属其中的壁画,不仅记载着那个时代的生活习俗更是描绘着舞蹈音乐,令人叹为观止。而其中的一副名为《弟子举哀图》的壁画,则令人寝食难安。

从作品的内容可以推断出其中的主人公是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壁画中的她,四周围绕着与中原服饰完全不同的人,而在她的身边则是一些残缺的人体器官。

而令人吃惊的是,这些残缺的器官却是那些围绕在她四周的人身上的,他们将其割下,放在王昭君身边,场面过于血腥,不禁令人头皮发麻,无法入眠。

但根据相关的文献记载,这种血腥又残忍的祭拜方式却是胡人最为尊贵的葬礼礼节,这样的情况,不仅出现在王昭君去世后,更是在《王子举哀图》中,信徒们就已经对涅槃的佛祖葬礼进行过此礼。由此不难看出,匈奴人对于王昭君的推崇。

当时的汉王朝与匈奴之间更是连年征战,双方不仅没有得到好处,更是损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而战争更是让边境的两国百姓苦不堪言。为了及时止损,双方只能无奈地选择停止战火,结束战争,最终经过协商选择了和亲这条道路。

作为女子,在那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社会,王昭君在得知自己被匈奴选为和亲人选之后,毅然而然地出塞匈奴。

虽然和亲匈奴后,因水土不服的原因,王昭君经常是一直生病,在病中,思念着自己的故乡,父母,以及当时匈奴明显区别于汉朝的婚俗观念: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如果丈夫去世,还要继续做儿子或者丈夫兄弟的妻子,无一不在挑战王昭君从小接受的观念。但哪怕如此,王昭君依旧记得自己此次和亲的使命,致力于促进汉朝和匈奴的友好往来,也用自己的能力,辅助单于治理草原。

从王昭君接受和亲这个任务起,她就已经在为促进汉朝文化在匈奴的传播做准备。在其陪嫁当中,可以看到除了金银器等贵重物品,还有大量的工具、书籍、特产、种子等。

王昭君在匈奴生活的一生,并不只是以一个花瓶的形象存在。她有才情,更是有一份责任始终萦绕在心头。

在和亲出塞的岁月中,王昭君为匈奴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教会妇女织布纺纱,等等,为促进匈奴与汉朝的和平一直努力着。

在丈夫在世期间,王昭君极得宠,当时的单于在得知王昭君食欲不振后,专门为王昭君请来中原的厨师,开辟小食堂,为其做家乡菜。

当丈夫去世后,王昭君依旧与儿子女儿们,为促进汉朝与匈奴的和平共处做出了许多努力。哪怕是后来,王昭君想回归中原的请求被汉成帝拒绝之后,王昭君依旧用自己的余生为促进两国的和平继续奋斗。

在王昭君有生之年,她不仅将自己所有的才学教授给匈奴人,还真心真意地为匈奴人创造财富,爱护匈奴人视同同族子弟一样。

王昭君,一个中原女子,和亲匈奴本不是她本意,但她的到来却是实实在在地为匈奴带来了汉朝的文化,更是给予了匈奴人应有的尊重。因此,在王昭君去世之后,匈奴人才能够给予她如此崇高的礼节。

在汉朝统治者的眼中,王昭君只是博弈的牺牲品,从她出塞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她这辈子无法再次重新回到自己的家乡。

但是在在匈奴人眼里,王昭君像天神一样的存在,匈奴人把最高的礼遇都给了王昭君。他们称王昭君为“宁胡阏氏”,意思就是带来和平与安详的王后。

总结:昭君出塞虽然只是当时汉朝国力薄弱之时的无奈之举,但王昭君和亲匈奴却实实在在地给匈奴带来了汉朝的文化,促进匈奴经济的发展,为两国的和平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王昭君的历史功业,这是不亚于任何一个开明君王所能达到的历史功绩。即使千百年来依旧有人抨击昭君出塞事件,但却没有人能够否认王昭君为促进民族和平发展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此人若不服你就杀了,太子答:服的话咋办?李世民:升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宣布李治为太子,魏征建议太子杀李世民,大唐情史李世民杀太子哪一集

    文|明明李世民在历史中可以说是非常有名的一位有为之君,虽然他是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坐上皇位的,但他称帝之后也是为唐朝做出了许多的贡献,是历史中十分有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等,他在晚年时期,为了帮助他的儿子能够巩固江山,曾对儿子推心置腹的说希望他在继承大位之后能够将一个大将贬职,若是这个大将怀有二心的话就

  • 17岁称帝,诛杀权臣,开创盛世,功绩堪比李世民,却死于儿子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杀宰相最狠的皇帝排名,历史上被皇帝处死最惨的奸臣,中国历史上奸臣篡权的事件

    如此功绩为后人传颂,但有一个人在位时的功绩却可以与之相媲美,可是却被自己的儿子杀死。这个人就是宋文帝刘义隆,一代明君最后却如此下场未免让人唏嘘不已。刘义隆是宋武帝刘裕的儿子,在他的兄弟刘义符被废黜后由徐羡之等重臣拥立而登上王位的。刘义隆4岁的时候就被自己的父皇送去镇守京口,长大后的刘义隆饱读诗书才华

  • 李世民战功赫赫,李渊想出这一官职封赏他,成了他争夺皇位的助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世民率领唐军,历时近一年的苦战,于虎牢关大决战中,一战击败唐朝的两大劲敌王世充和窦建德,一举统一中国北方。此战的胜利对唐朝夺得天下起了决定性作用。李世民在虎牢关之战前,已位居秦王、太尉,还兼着尚书令,地位尊崇之极。为了彰显李世民的辉煌战绩,在封无可封的情况下,李渊发挥了自

  • 李渊的一句话把他逼上梁山,连克大唐六员虎将,还差点干掉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此人号称神勇大将,是河北的一个大军阀,他原来只不过是乱世中一个随波逐流的人物。隋朝灭亡之后,他先后跟过瓦岗军、王世充,当时的人对他的评价是:他骁勇善战,并且诡计多端,打仗的时候神勇无比,因此军队中的士兵称呼他为“神勇”,他神勇大将的名号也是来源于此。他曾长时间窦建德,后来看到窦建德被李世民干掉了,他

  • 李世民去世前问武则天:我死后,你自己怎么办?她8个字躲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想给大家讲一个繁盛朝代的故事,大唐盛世,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吧。不管和哪个朝代相比,唐朝的各个方面的规模几乎都达到了顶峰时刻,实力自然不用过多阐述。即使国家发展的如此之好,但是唐朝也没有高傲自负、端着架子,反而很愿意与他国交流往来,整个朝代都是满满的生机。再来聊一下这个朝代的皇帝,很有名望的就

  • 杨贵妃1.6米体重却有138斤,凭何能让唐玄宗独宠多年?皆因这3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据一些历史记载,杨贵妃身高160,但体重居然足足有130多斤,这在现在简直就是一个大胖墩,又矮又胖,可以称作矮冬瓜了。但是,杨贵妃可是被称作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啊,无论是史书对他的评价,还是遗留下来的画像那都是很上佳的,而且我们知道唐玄宗可是对其迷恋至极。难道唐玄宗会对一个矮冬瓜如此痴迷?那杨贵妃当然

  • 中国3大皇帝设立的特务组织:武则天的最神秘,朱元璋的最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武则天谁最厉害,朱元璋时期的武则天,朱元璋为什么告别武则天

    当然这些特务机构最出名的还算是锦衣卫了,主要的原因就是明朝离得现在比较近一些,而且锦衣卫的名字听起来比较有感觉。当然最重要的是,锦衣卫的业务能力真的很强,他们都是皇帝的心腹,直接听命于皇帝。朱元璋设立锦衣卫的目的就是不放心手下的大臣和将军,让锦衣卫就监视他们的一言一行。正是因为直接听命于皇帝,因此锦

  •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中了声东击西之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玄武门之变后李渊的状况,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后怎么样了,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有多少人死

    李渊是谁?不就是两个儿子人脑子打成狗脑子他却优哉游哉傻逼一样跟一帮老头还在公园划船的那个二货么。最后被李世民像赶猪一样赶下了台,过起了太上皇的半软禁生活。于是大家有个疑问,李渊的支持者是谁,一个个都跑哪儿去了,难道这么大的帝国他连一个支持者都没有?如果没有的话他的皇帝咋当这么多年的。这么多年他都干了

  • 武则天为什么那么喜欢和尚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的母亲是一位忠实的佛教信徒,日日焚香膜拜,武则天自幼受其耳濡目染,也对佛教产生了特殊的情感,她后来自称“朕幼崇释教,夙慕皈依”。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作为皇后的武则天支持他举办了大量崇尚佛教宣扬佛法的活动。一、武则天实在压抑得太久了。武则天三十多岁时,李治就病倒了,武则天长期帮助李治打理政务,并

  • 1986年一女子模仿武则天“称帝”,招男宠建后宫,最终结局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野史趣闻武则天,历史上女人模仿武则天,山东一女子模仿武则天称帝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许多个封建王朝,这些封建王朝都会有自己的皇帝,这些皇帝或者平庸无能或者荒谬残暴,或者贤明聪慧,她们一起组成了一部帝王史,诗书读,她们就可以了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目前总共在中国历史上出现600多位帝王,这些帝王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过人之处,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勾勒出了一幅壮美的史诗话剧。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