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中期,齐国最为强势,但是六国合纵,乐毅把齐国打成了筛子,齐国从此再无实力争雄天下。
战国后期,秦国强势崛起,推行“军功爵制”的秦军战斗力非常剽悍,杀神白起打的其余六国噤若寒蝉。白起一生大小七十余战,甚至没有一场平局,全胜。此时的六国中,能和秦国抗衡的,只有赵国和楚国。
[var1]
秦灭楚之战
秦灭赵,历经秦国两代帝王,前后共损失秦军约50万之众,杀神白起也因此战而陨落。秦灭赵之战在我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已有过详细的论述,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阅读。今天我们来看一看白起死后,秦始皇一统七国时打的最艰难的一场硬仗,双方投入的兵力超过了100万,就是秦灭楚之战。
秦楚两国的积怨很深,伍子胥率领吴军几乎打的楚国亡国,楚国向盟友秦国求援。秦国派兵击败了吴军,帮助楚国复国,但是楚国对秦国却没有任何感谢之举,既没有土地上的回报,也没有兵马钱粮上的回报,堪称是标准的白眼狼。
公元前278年,白起在世时,曾经奉秦昭襄王之命攻打楚国,凶狠的白起一战打得楚国迁都。白起把楚国的都城郢都(今江陵)占领了,这不算完,白起还一把大火把楚国历代先王的庙宇和陵墓烧了个干干净净。白起这个做法,给楚国上下造成了不可磨灭的打击,也跟楚国结下了不解的怨仇。
[var1]
初战不利
秦始皇即位后,奋六世之余烈,大展宏图,先后灭掉了韩、赵、魏。到了公元前225年,燕国已经是苟延残喘,秦国问鼎中原的最大绊脚石,就是楚国。于是,在秦国扫平魏国之后,刀锋立即转向楚国,开始灭楚之战。
白起死后,秦国的头号猛将非王翦莫属。秦始皇想让王翦率军征讨楚国,王翦说不给我60万兵力,打不下楚国。而秦将李信认为,打楚国20万兵力足够。秦始皇相信了李信,认为王翦年事已高,胆气不足。王翦因此称病辞官,告老还乡。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嬴政派蒙武和李信两人分别带领10万秦军攻打楚国。楚国的优势在于人多面积大,战略纵深广,兵马钱粮丰硕有余。所以秦始皇想靠20万秦军就拿下楚国,很不现实。果然,楚国名将项燕大败20万秦军,还斩杀了秦军七名都尉。这一仗是秦灭六国时少有的惨败,李信和蒙武狼狈逃回秦国。
[var1]
王翦灭楚
秦始皇不愧为千古一帝,看到李信惨败后,他亲自到王翦家里道歉,请老将王翦出战楚国,还答应了增兵60万的要求。王翦此时却接连五次张口向秦始皇索要良田美宅,秦始皇也答应了。王翦为何要这么做?秦始皇给了他60万秦军啊!有了60万秦军,天地之间王翦还怕谁?所以王翦这是在告诉秦始皇:我只要良田美宅,颐养天年,别无二心。这就是王翦高明的地方。
公元前224年,秦军以王翦为主帅,蒙武为副帅,率领60万秦军征讨楚国。楚国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倾国出兵,项燕带领50万楚军迎战王翦。这一战双方的兵力总和超过了100万,无论结果如何,都必将载入史册。
[var1]
古代战争达到了100万兵力的规模,双方几乎是势均力敌,此时拼的已经不是双方士卒的勇猛,将帅的谋略,拼的是资源。王翦如果带着60万秦军和50万楚军硬碰硬,即便是是胜了也是大损元气。
那怎么办呢?一个字,耗,耗尽楚国的粮草,耗尽楚国的资源。王翦带着60万秦军到达楚境后,整整一年坚守不战,反而是屯兵种田,农闲了就搞个射箭比赛之类的娱乐娱乐。楚国每天看着玩耍不疲的秦军,逐渐松懈下来。
一年后,王翦暗中派蒙武迂回至楚军后方,打下了彭城,切断了楚军的粮道。前方的楚军没有了粮草,军心大乱,王翦率秦军以泰山压顶之势大败楚军,斩杀了楚军主帅项燕,活捉了楚王负刍。楚国,就此灭亡。
但历史的轮回往往出人意料,秦灭楚国之后20年,西楚霸王项羽推翻了秦朝,验证了那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