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嘉庆道光时期,清朝对青海民族贸易的管控,为何出现多种形式?

嘉庆道光时期,清朝对青海民族贸易的管控,为何出现多种形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15 更新时间:2024/1/14 6:59:29

嘉庆道光时期,青海的民族贸易达到鼎盛,商贾云集,青海地区出现了多个贸易中心,西宁地区更是出现了客商辐辏,河西莫及,羽齿革、珠玉布帛、茗烟豆麦等商品交错于道路,可见青海商业的繁盛,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问题涌现。

首先是通事人等私入番地,勾结番族,透露内地消息或者是指示内地道路,合伙借以诓骗财产牲畜,导致贼番肆虐。

其次是奸商私贩盛行。奸商私贩夹带违禁器物前往蒙古游牧贸易,对边陲稳定大有危害。又奸商私贩贪图重利,私买茶叶火药,剥削民众,导致民众苦累。

自青海叛乱被平定之后,清政府在青海地区实施“蒙藏分治”和“扶番抑蒙”政策。清政府将属于蒙古族势力的藏族划分出去,另行安插,使藏族脱离了与蒙古族的关系,将藏族部落划归清政府衙门管辖,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蒙古族的势力。

此后清政府重新划定蒙古地界,将蒙古划为二十九旗。又依照内蒙古札萨克制度,将原各部首领设为札萨克,札萨克下设佐领、管旗章京等官职,都由朝廷直接任命,受清政府设立的西宁办事大臣管辖。

清政府制定朝贡贸易章程。青海诸台吉必须赴京师恭请圣安,显示对清朝的尊重,使他们知晓尊重清朝的重要性。清政府这一系列的措施确实达到了削弱蒙古在青海的势力,稳定国家的统治,但对青海的发展带来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

这就导致到了嘉庆道光时期,形成蒙古积贫积弱的局面,没有能力购买粮茶,食不果腹,蒙古族人口锐减。在蒙藏纠纷之间,蒙古族一直处于势弱的一方。清政府在青海地区一直实施蒙藏分治,河北地区,水草肥美,由蒙古部落占据,藏族则是占据河南地区。

随着藏强蒙弱,“野番”因河南土地狭窄、人口众多而觊觎河北水草的茂盛,所以河南“野番”就一直渡河抢占河北土地,抢劫河北蒙古部落的牲畜什物带交奸商私贩贸易,导致河北蒙古部落民不聊生。

虽然清政府采取军事行动极力遏制藏族部落的抢掠活动,以及奸商私贩的问题,但是收效甚微,致使青海蒙藏民族社会局面混乱,还一度影响到了青海周边地区。

为了尽快稳定青海地区的乱局,打击奸商私贩,清政府派遣官员前往西宁管理青海蒙藏民族,制定政策管理青海的民族贸易,以及对蒙藏民族实施经济管控。

第一,在贸易往来道路安设卡隘、官兵,严拿奸商私贩。“且恐汉奸由河南偷运粮茶军火,渡河接济贼番,不可不先事预防”。

青海的循化、贵德两地靠近“野番”,清政府又担心奸商偷运粮茶、军火接济“贼番”,所以派遣贵德营兵二百名,民兵二百名,循化营兵三百六十名,分立卡隘,严密巡防,减少了河州在循化迤东的“野番”骚扰闹事的情况。

清政府还在山辟小路、贸易往来通道以及“野番”出没要路,安设卡隘,驻兵防守。这样遍设防兵卡隘,既可以防堵“野番”,又可以防止内地奸商私贩茶叶、火药、军器、粮食等。

第二,制定商民与蒙古贸易章程,禁止商民随意进出口青海地区贸易。商民前往蒙古贸易来由西宁办事大臣衙门给票出口,但商民前往贸易,既不指定地方,贸易也没有时间期限,导致奸商私贩混杂,出现夹带违禁器物的情形。

然而如果将羊客禁绝,禁止商民前往蒙古贸易,又担心蒙古生产生活日益艰难。因此“那彦成等奏请定商民与蒙古贸易章程”,于是清政府“严厉章程,明定地界,自应如此覆实办理,嗣后无论州县羊客,与河北蒙古及河南蒙古番子交易,即以现定地界为限,不许径赴蒙番游牧处所收买。”

商民与蒙古贸易时有明确的章程和地界,不能随意前往蒙古游牧处买卖。

雍正乾隆时期,发给商民照票,即可外出贸易,到了道光时期,则是需要分别发给大票、小票,逐一注明,严定期限,由西宁府知会各提镇,告知守卡弁兵,据实查验。

清政府随后又规定蒙古羊只,每年定以四月至九月,按照指定处所售卖,贸易结束后不准逗留,以免出现弊端,杜绝奸商私贩,商民前往河南番族出售羊只,循、贵两厅的官员,在贸易的时候,依照给票之例办理。

第三,制定易换粮茶章程,规范蒙藏民族与内地商人之间的贸易。

此前蒙古请票易粮期限一年销票,每张票可以易粮多次,所以蒙古将票张卖给“野番”,私相接济。蒙古买茶,清政府也是漫无稽查,又不予以限制,蒙古就会多买粮茶,接济“野番”。

基于上述这种情况,清政府制定了新的章程,清政府制定了新的蒙番易换粮茶章程,规定,蒙番易换粮茶需要请票易换,每年只准用票一次,请票易换粮食的时候,需要注明粮食数量、人口数量及牲口数目,并且官员还需要问清路途远近,规定期限,在卡伦处呈缴办理,该处兵弁需要在当日禀明缴销,以杜绝“野番”偷买的弊端,所以易换粮茶的票只能用一次。

并且,为了防止蒙古族多买粮茶偷买给“野番”,清政府还规定:“各旗蒙古请票易粮之时,每粮一石配茶二封,并于粮票内注明”。

藏族易换粮茶章程依蒙古例。蒙藏民族对于粮食的需求很大,加强对蒙藏民族易换粮茶的控制,间接地也加强了对青海蒙藏民族的控制。

同时,减少了奸商私贩偷卖粮茶,整顿和规范了青海的民族贸易。纵观清代青海地区的民族贸易,与清政府在青海的管理分不开,从顺治到道光时期,青海的民族贸易都是在政府官员监视下展开的,对茶叶、粮食、马匹、军器等重要商品的管控一直十分严格。

清政府和青海的关系影响着青海民族贸易的发展。不同时期,由于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一样,民族贸易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清初由于清廷与青海属于藩属的关系,所以清廷与青海的贸易更多的是朝贡贸易,双方贸易处在不对等的关系中,清政府对民族贸易的管理更为严格。

雍正三年(1725年),自平定罗卜藏丹津之乱后,青海被纳入到了清朝统治范围之内,成为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青海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为了安抚当地的各少数民族,清政府适当地放宽了青海的民族贸易。

贸易也不再局限于上层领导之间,民间民族贸易开始兴盛。随着青海的逐渐“内地化”,到了嘉庆道光时期,青海的民族贸易发展到鼎盛时期,蒙藏民族与内地商人之间贸易往来密切。

民族贸易相对于清初有了一定的自由度,但自雍正至道光时期,清政府在青海民族贸易中还是充当了管理者和调节者的角色。

更多文章

  • 和珅救灾时往粥里撒沙子,乾隆对此称赞不已,几百年后被专家肯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和珅救灾放沙子为啥,纪晓岚与和珅救灾对话,和珅救济灾民时故意往粥里扔沙子

    和珅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贪官,虽说他在后期为了敛财干了不少坏事,但他其个人能力确实非常强。据传和珅在一次救灾过程中,抓起地上的沙子撒进了粥里,此举令乾隆皇帝称赞不已,那么你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吗? 救灾 彼时乾隆得到急报,称某地发生灾情,要是再拖延下去,恐怕回到易子而食的地步。为了尽快让灾区的难民安定下

  • 吴三桂造反为什么不学朱棣直捣黄龙?原因让人不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好日子没过多久,康熙做了皇帝。这一下好多东西不对路了。别看人家年纪小,但人家是坚定了削藩的念头,没办法,最终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起兵造反。 吴三桂造反时,声势浩大,手握四十万精兵强将,很快就占据了半壁江山,形势一片大好。而此时的他却陈兵长江南岸,不过长江,白白失去了大好时机,给了康熙从容布置反击

  • 叛徒有多可恶?正是因为此人的叛变,太平天国彻底败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在成为一个叛徒之前,苗沛霖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苗沛霖出生于嘉庆时代。当时,康熙和乾隆的壮丽景象已荡然无存。他从小就生活在贫困之中。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和整个家庭的命运,为了承担起养妻子和儿子的责任,他在贫困中努力。但是科举太难,以至于他直到30多岁考上。然而,这也没有使他的生活更好一点。孩子们

  • 历史上真实的尔晴:与傅恒恩爱有加,为乾隆生了个家喻户晓的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尔晴死后傅恒的表现,傅恒尔晴婚后续写小说,乾隆与尔晴

    因为他们总是居功自傲,认为自己那是皇亲国戚,即便是皇上也不会杀害他们,可是最终他们却往往因为此事而死。傅恒则不是如此,他位高却不自负,从不恃宠而骄,知分寸、懂进退,还有一位恩爱的夫人尔晴,可是就是这样,尔晴还为乾隆生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孩子,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尔晴 历史上真

  • 明朝和清朝的海禁有何不同?最大区别一个坑国一个坑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海禁什么时候解除,明朝为什么要海禁政策,明朝后期解除海禁

    海禁是我国明清时期实行的一系列限制海事活动的政策,这种政策造成了中国与世界的隔绝和脱轨。虽然两个朝代的海禁大同小异,不过两者还是有很多明显区别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朝实行海禁主要是为了防止倭寇和金银外流,而不是禁止国际贸易。明朝的海禁禁止的是民间互市贸易,以此来推行官方主导的朝贡贸易。

  • 女真满万不可敌!大清百万雄兵为何打不过数千英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日本vs女真,女真圣祖,为什么80万清军打不过7000英军

    女真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素以勇敢善战、骑射无双著称。在古代,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说法: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意思就是说,女真人战斗力强大,上万女真战士天下无敌。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夸大,但女真人战斗力的确非常强悍,最直接的就是数万八旗军竟然入主中原,统一了中国,这在中国历史上堪称奇迹。但清军如此厉害

  • 努尔哈赤到底因何而死,真相竟是这个,跟袁崇焕没一毛钱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努尔哈赤是怎么死的,袁崇焕与奴儿哈赤,努尔哈赤死了有遗照吗

    病死说出自《清史稿》,据记载,十一年。秋七月,上不豫,幸清河汤泉。八月丙午,上大渐,乘舟回。庚戌,至爱鸡堡,上崩,入宫发丧。 重伤致死说出自朝鲜人李星龄所著的《春坡堂日月录》,据该书记载,努尔哈赤是在宁远之战中受了“重伤”,并由于宁远兵败,精神上也受到很大的创伤,整日悒悒不自得。在肉体和精神受到双重

  • 谁最像5“慈禧”?那一年,慈禧一出,刘晓庆斯琴高娃就甘拜下风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晓庆 慈禧,刘晓庆慈禧垂帘听政图片,慈禧和刘晓庆谁漂亮

    当我们看今天的影视剧再现慈禧太后的魅力时,所有入选的演员都有最好的颜值和演技。在银幕上饰演慈禧的五位女演员都很优秀。两种造型,尤其是《那年花开月正圆》慈禧,连刘晓庆和斯琴高娃都甘愿自卑。5《慈溪》第一个扮演慈禧的是刘晓庆,他在《一代妖后》中饰演慈禧。她在剧中饰演的慈禧,是个狠毒的女人,一生为权势而战

  • 清廷很看重身份,苏麻喇姑只是个侍女,为何康熙对她那么敬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康熙有多爱麻喇姑,苏麻喇姑在康熙心中有多重要,苏麻喇姑和康熙差多少岁

    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后宫等级森严,很多妃子既使努力一辈子也得不到皇帝的垂青,那为何康熙如此敬重苏麻喇姑呢?她到底何德何能呢?苏麻喇姑,孝庄的贴身侍女,参与设计清朝开国冠服。康熙帝的启蒙老师,老年时,又抚养康熙的第十二子爱新觉罗·胤裪。这样的苏麻喇姑,在后宫的地位会不高吗?她在后宫地位如此之高,又是

  • 乾隆为何要去朱棣的陵墓,盗取金丝楠木?以下3点告诉你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棣的陵墓被盗过吗,朱元璋和朱棣的墓被盗过吗,朱棣皇帝之墓

    乾隆为何要这么干呢?我们还得从做棺材用的金丝楠木说起,话说当时乾隆为了能够得到金丝楠木,竟然不惜一切代价,忘记自己皇帝身份去明朝朱棣皇陵中盗墓取得,也许说出来你会不信,那我就从以下3个方面再跟你仔细讲一讲。金丝楠木十分稀少楠木生楚蜀者,深山穷谷不知年岁,百丈之干,半埋沙土,故截以为棺,谓之沙板。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