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时有一种“谜”样的长枷,为何它最后消失了,原因让人想不到

宋朝时有一种“谜”样的长枷,为何它最后消失了,原因让人想不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584 更新时间:2024/2/7 18:00:03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古代封建社会,法律制度和刑罚制度都不完善,因此也就催生出了许多的刑具,它们不仅起到惩罚犯罪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因其过度使用也成为了摧残人性的工具。在众多刑具中,最常见的就是枷,即一种束缚犯罪之人自由的刑具,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如《周易噬嗑》中有记载:“校,枷也,罪重械其首也”。

研究表明,枷有多种类型,使用时间最长的是方枷,顾名思义就是四方四正的枷板,中间有圆孔卡在犯人颈部;还有圆枷,也叫做盘头枷,它与方枷类似,只不过从方形变成了圆形,另外在重量比有所增加;还有适合流放犯人的行枷,这种枷锁重量轻,长途行走不会有过重的负担,但却要束缚双手,以防犯人半路逃走;不过,最残忍的还是立枷,它是一架囚车,用枷板卡着颈部吊在囚车中,完全无法动弹。

小小的枷就有如此多的类型,其他的刑具也可见一斑。在该经的绘画中,有人还发现了一种少有的特殊枷锁,它窄而细长,不同于我们印象中的枷锁。后来,查阅了史料的记载才知道,这类特殊的枷锁叫做长枷,如《魏书》中记载:“(枷)长一丈三尺,喉下长一丈”,如果换算成现在单位差不多3.6米,比两个成年人还高。

此外,在文学小说《水浒传》中也提到长枷,比如林冲武松和宋江等,他们在被押运的过程中都佩戴过长枷。专家们表示,长枷起源于魏晋,发展于唐宋,到明清时期就基本上消失了。

长枷因其长度也让囚犯闻风丧胆,专家们推测长枷的意义在于防止囚犯逃走,因为三米多长的枷锁带在颈部,不管是在哪里都不便行走,就更别说逃跑了,比如在闹市的街头巷尾,囚犯也跑不进去,到了荒郊野外想躲在树林中也根本不可能。此外,对押运囚犯的差吏来说,他们将绳索系在长枷上拉着囚犯快速行走,如果囚犯想趁机偷袭差吏逃走也有反应时间,因此差吏都喜欢给犯人佩戴长枷。不过,这对囚犯来说就是折磨了,让他们逃跑不能,行走不便,就连睡觉都是困难。

看到这里,或许您也明白了长枷的严厉性,以为它最后消失了也是为此,但其实不然,它消失的原因一般人根本想不到。在《水浒传》中有提到“一枷梢打个正着”,说的是插翅虎雷横获罪被带上了长枷,结果在游街示众的时候,雷横竟然用长枷将仇人白秀英打死了。由此,长枷从刑具变成凶器,还有解珍解宝逃出登州大牢的时候,也用长枷作为武器打死了好几个官差。不仅仅在小说中提到长枷变成武器,宋代的《洗冤集录》中也提到了被长枷打伤,或者打死后留下的症状。

谁都想不到,长枷作为刑具,却误打误撞成为了武器,因此当时的官吏哪里还敢继续使用长枷惩罚囚犯,说不定什么时候自己就成了囚犯长枷下的孤命亡魂了。到了明代中后期,长枷就基本上就已经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其他的枷锁,比如带有铁索和钢钉的枷锁,它重量更大,也能对犯人起到惩罚作用;还有同时束缚双手和双脚的枷锁,一般适用于罪大恶极的囚犯,以防止他们逃跑。这些各式各样的枷锁,它们都最大限度的惩罚了违法犯罪,并且对官吏也没有潜在危险。

社会在发展,文明也要不断的进步,到清代之后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很多刑具也都在慢慢的消失,包括各种枷锁也是。在如今的法治社会,我们有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以及更加科学,规范和人性的管理方式,不仅能有效惩罚违法犯罪的人,还能保护人性,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温暖。

参考资料:

《中国法制史》作者:邓建鹏,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江并不独霸专行 经常主动听取下级意见(53)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江的典型动作,宋江在梁山独霸一方,宋江在梁山上不敢招惹的四个人

    李逵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从萧让手中抢过诏书扯的粉碎。第一次招安宣告失败。送走陈司令员,宋江回到山上责怪众人不讲武德。吴用笑着解释,目前条件不成熟,双方意见差别太大。只有打痛了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才能招安,到那时他们才会让步,也才能为梁山争取到更大的利益。宋江贵为老大并不独霸专行,经常主动听取下级意见。

  • 崇祯上吊自杀前,留下短短68个字,看过的人无不流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崇祯上吊有多厉害,崇祯上吊在哪儿,崇祯自缢遗书

    在占大多数的“睥睨过之”者中,最过分的当数一个叫周钟的庶吉士。此人数次从崇祯的遗体前经过,不仅不拜不哭,竟然连马也不下。在崇祯皇帝的衣襟上他留下了这样的遗言:一行是: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貎恭,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

  • 明朝没钱怎么办?李太后:抄张居正的家,就有钱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居正李太后私下关系,张居正与李太后有声小说,李太后训诫张居正视频

    明朝末期,风雨飘摇,朝廷动荡不安。万历皇帝年间,有一位闻名天下的大臣,名叫张居正,此人的名字即使是放在今天,知名度也是非常高的。张居正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更是辅佐了万历皇帝。万历皇帝亲政之前,张居正曾经把持朝政多年。张居正死后,他的党羽和家人的好日子就到头了。万历皇帝开始对这位曾经的功臣进行清算,此

  • 明朝第一忠臣于谦死得有多冤?抄家时锦衣卫落泪,侩子手陪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于谦这个名字,大部分人想到的是现如今的一位相声演员,不可否认这位演员实在是太火了。其实历史上名叫于谦的还有一位,此人是明朝时期的忠臣,更是明朝时期的权臣。明朝时期的这位于谦,是明朝的大忠臣。当时明朝有说法为“西湖三杰”,其中有岳飞、张煌言和于谦。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民族英雄不在少数,最为知名的就

  • 崇祯自杀后,明朝百万大军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崇祯为何无法挽救明朝,崇祯导致明朝灭亡,崇祯是明朝能力最差的皇帝吗

    直到崇祯临死之时,大明王朝在各地的的军队,累计超过了百万。崇祯死后,这些军队又都去哪了呢?崇祯皇帝死后,位于南京的明朝备用领导班子立即开始运转起来。福王朱由崧即位,成为南明的第一任皇帝。当时南明的主要军事力量有坐镇武昌的左良玉军队和“江北四镇”。其中仅左良玉就拥兵达八十万,“江北四镇”也各自拥兵数十

  • 大清铜币如何鉴别?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大清铜币版本鉴别,大清铜币真假鉴别直播,怎么鉴别大清铜币的年份

    大清铜币是能够带给我们不少钱财的藏品,因为它是清光绪二十六年间所流通的货币,具有比较高的收藏价值,收集这些有文化价值得藏品,一般都能够带给我们很多财富的。大清铜币的价钱要根据自己所在的当地收藏市场以及该藏品的品相来进行决定,因为大清铜币是很早以前所流通的货币,品相难免会出现一些影响,所以品相越是好的

  • 顺治通宝当前市场好不好出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早期顺治钱保留了明朝制钱工艺,使其版式具有明显的明朝钱币特征,而后期彻底从明朝制钱体系中脱离出来,建立了独有的清代制钱风格。“顺治五式”在明清钱币演化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顺治通宝的历史悠长,从清朝皇帝顺治帝开始进行该古钱币的铸造,虽然经历时间的磨砺,古钱币的数量在逐渐减少,但又因其包含帝王之气,

  • 《雍正王朝》的焦皇和《康熙王朝》的陈道明,你心目中的康熙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焦黄在《雍正王朝》中饰演康熙。主要场景从五十岁左右到近七十岁,时间跨度不足二十年。主要围绕“九子夺继”展开,讲述了君臣父子、家庭、国家、社会的故事。其实这两部经典电视剧都是取材于二月河的小说。有趣的是,《雍正王朝》于1999年首次发布,发布后反响空前。主要讲述康熙九子多帝和雍正帝晚年的生平。这部分内

  • 如懿传:难怪寒香见肯和乾隆“圆房”,你看如懿是怎么劝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皇上在宴会上见到寒香见的第一眼便一见倾心,后宫多少女人渴望得到皇上的青睐,可寒香见却不领皇上的情,她知道进了这深宫就代表这一生都要在这里度过,她不愿意束缚于此,她宁愿去死,这样还可以与寒企重聚。皇上为防止她自尽收了她宫里所有的利器,还为她建造了宝月楼,施恩于寒部子民,请来寒部的厨子和寒香见从前的侍女

  • 果郡王接甄嬛回宫时,偷偷做了个亲密的动作,还好雍正没看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甄嬛从甘露寺霸气回宫,雍正爱不爱甄嬛,甄嬛从甘露寺霸气回宫全部过程

    导语:“果郡王接甄嬛回宫时,偷偷做了个亲密的动作,还好雍正没看到!”终于甄嬛将是要回宫了,皇帝为了让甄嬛开心,顾虑到甄嬛的面子,便让果郡王去接甄嬛回宫。不知道甄嬛和果郡王私情的雍正,就直接让果郡王去了,但是却不知道在果郡王的心中,是多么的不想去做这件事情,而甄嬛看到果郡王之后,心中也是苦楚。甄嬛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