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露天展示不保护!1989年从山西捞的唐代黄河大铁牛,怎么不怕锈?

露天展示不保护!1989年从山西捞的唐代黄河大铁牛,怎么不怕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936 更新时间:2024/1/21 10:26:54

人们将这些东西称为“物”,并通过之去还原研究其所处时代的特点。很多出土文物所用的工艺其实都非精湛和特殊,比如说1989年考古学家在山西捞出来的4尊唐代黄河大铁牛。

众所周知铁器会锈蚀,但对于这些黄河大铁牛,考古专家却表示可以露天展示,不用特意保护,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黄河大铁牛被打捞上岸

黄河大铁牛相比于我国经出土的众多铁铸品文物,一经现世就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毕竟这可是我国铁铸文物中重量最重,工艺最好,历史最悠久的存在。

上世纪八十年代,永济博物馆馆长樊旺林行至黄河沿岸蒲津渡一带时,偶尔听说当地曾发生过盐船奇案。

案件发生于晚清时期,那时候山西盐商的生意遍布全国,盐商的盐船一般都会从蒲津渡发出去,不过不管盐商如小心,总是有一些盐船出现破洞漏水的问题,甚至还有一些会直接沉没。

为了搞清楚盐船受损的原因,盐商多次派人下水查看,但都无功而返,事情传出去后,人们以之为奇,而蒲津渡也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樊旺林听完这个故事后内心一惊,他觉得这个总是让盐船受损的东西,大概率是传说中的“黄河大铁牛”。《唐书志》曾有记载:

“于蒲津关两河岸开东西门,各造铁牛四,及前后铁柱三十六,铁山亦四,夹岸维舟,河梁用成。”

原本很多史学家都以为《唐书志》所载的铁牛早已被锈蚀干净,但樊旺林在听了盐船奇案之后大胆猜测,唐代所铸的黄河大铁牛或许沉到了黄河里,而那些盐船莫名沉损,约莫就是这铁牛顶破的。

为了找到黄河大铁牛的踪迹,樊旺林开始四处走访,最后终于从一个老人那里,得知铁牛应当在黄河沿岸一带。经过实际考察之后,考古专家将铁牛所在位置确定在距离黄河沿岸一公里的地方。

但这个范围实在是太大了,樊旺林便在附近的村子里找了十几个人,三人一组,各自拿着探杆探查铁牛具体所在。耗费了整整一年时间,樊旺林等人终于发现了传说中的黄河大铁牛。

经过艰难的打捞之后,考古队于1989年得到了四尊大铁牛、四尊铁人、七根铁柱、两座假山以及铁夯墩,与史料中记载的基本一致。对于此次出土的黄河大铁牛,有人提出将之好好保护起来,但考古专家却说:露天展示不保护。

且即便是后来铁牛出现了一定锈蚀,工作人员仍然没有将之特地保护起来,而之所以如此,与曾经我国在河北省沧州市东南郊发现的镇海吼有一点关系。

河北镇海吼

河北的镇海吼也被一些人叫成是“沧州铁狮子”,铸成于后周广顺三年(953年)。镇海吼身长6.264米,体宽2.981米,通高5.47米,重约32吨。

它在1803年的时候被大风吹倒,虽然在80年后被重新立了起来,但下颌、腹部等地却严重损毁。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因为季涝雨,镇海吼受损更为严重。

1956年,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沧州文保所修了八角亭遮住镇海吼,此举导致雨后积水无法快速蒸发扩散,从而加速了镇海吼的锈蚀,于是在1975年的时候,我国果断拆除了八角亭。

等到了1984年,人们又建了2米高的隔水台座,将镇海吼吊起来放上去,而装吊期间为了避免腿部挤压,负责人拍板在其中灌注了硫磺锚固合剂,其凝固后体积膨胀,反而加速了腿部断裂。

总之因为各种原因,河北镇海吼反而更加凄惨,有这样一个反面案例,面对好不容易找到的黄河大铁牛,考古专家更加谨慎,至少不能再像“保护”镇海吼那样保护黄河大铁牛。

保护黄河大铁牛

彼时我国国内已经有了一批相当专业的文物保护工作者,他们协商良久,决定将黄河大铁牛原地提升12.2米,尽可能在地面上恢复其原来的样子,并露天展示不做保护。

对此永济市文联主席孟冬说:

“铁牛和一般的文物不同……铁牛让人的手触摸以后,因为人的手上有油脂,反而起到一种更好的保护作用,使铁牛更加光亮,恢复往日的风采。”

时至今日,黄河大铁牛依旧被露天展示着。为了更好地保护铁牛,有关部门在铁牛周围安装了大量监控,由30多名员工昼夜轮流看护着这些文物。

若是遇到雨雪天,工作人员会在第一时间擦掉铁牛身上的水,这样细致地对待让铁牛仍然好好地伫立在蒲津渡遗址。

我们在感慨铁牛的恢弘、唐朝铸铁工艺的高超精绝之,也忍不住开始想,倘若当时我们使用这样的方法去保护河北镇海吼,或许镇海吼不会落得个毁损严重的结局。

2011年,沧州新铸了一个镇海吼,虽然形貌仍然是那个形貌,但其含蕴却不复从前,实在令人叹惋。这里我们也希望黄河大铁牛可以永远保存下去,可以让我们透过它,感受唐朝的魅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镇节度使军队,轻松攻进长安,唐军真的这么不堪一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军九大节度使为何会败得这么惨,忠武军节度使,节度使相当于什么官

    安史之乱前期安禄山的军队打的唐军毫无还手之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逼洛阳、长安,唐军是仓皇失措。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一、自打安禄山萌生了举兵作乱、夺取唐朝天下的野心,便一直在做着准备,一边刺探朝廷情报,一边贮备大量兵仗器械和粮草,马匹。而且起兵后诈称奉朝廷密旨,率兵入朝讨伐杨国忠,因而,起兵后取得了突

  • 古代帝王陵:武则天乾陵,唯一没有被盗取过的唐朝陵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则天乾陵图片,武则天乾陵为何至今无人敢盗掘,陕西乾陵武则天墓碑

    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历史上的盗墓者多次动手却未能成功,是唯一没有被盗取过的唐朝陵墓。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历史上的盗墓者多次动手却未能成功,是唯一没有被盗取过的唐朝陵墓。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历史

  • 唐朝的三位荒唐帝王全无心肝跟他们相比,刘禅还算是有道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禅射哭安琪拉,刘禅生母,唐朝最出色的五个皇帝

    说起刘禅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扶不起的阿斗”,用现在的话就是形容一个人不争气,没有出息。“乐不思蜀”也是形容刘禅这个人在蜀国忘记了亡国之恨,沉迷于玩乐之中。假如刘禅如果真的没出息的话,那么为什么在刘禅的执政期间国家基本是非常平稳的也从来没有耽误过政事?接下来介绍三个唐朝昏庸无能的皇帝,对比起来简直

  • 李宪把太子之位让给李隆基,是害怕玄武门之变重演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李宪在父亲李旦第一次做皇帝的时候就是太子,可李旦没多久就被撵下了台。武则天死后,李显继位,本来也跟李旦没有什么关系,但李显复位没几年就被韦皇后和李裹儿合谋下毒暴毙身亡。韦皇后此人野心不小,也想重演武后的故事,结果李旦的三儿子和自己的姑姑发动了政变,带兵肃清了韦氏,之后佣立了自己的父亲李旦登了皇位,是

  • 韩国人说李白是韩国的,但唐代大诗人李白却是是个外国人?说来这还得怪大清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白的简介资料李白被人称作什么,李白打李白,李白与唐明皇

    据多家学者考证,郭沫若称,李白生于苏联境内碎叶河上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托克马克市);陈寅恪考证李白不是汉人而是“胡人”。另有专家指出,李白有着胡人血统,有着胡人的身体特征,所以他才会对西域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胡怀琛先生曾经详细调查了李白的国籍,最后对李白的相貌提出了质疑。李白的超级追随者魏

  • 司马懿的后代建立的晋朝,为什么这么短暂?竟丝毫没有存在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懿晋朝后期,司马懿为什么能统一晋朝,司马懿晋朝为何最差

    为什么晋朝这么短暂?三国归晋后,两晋总历时仅仅一百五十六年,相当短暂。司马懿的后代努力统一了三国,实现了大一统,但很快又被覆灭,给人感觉很弱,虽然很快又建立东晋,但司马家族已经没有了威望,而且内部不团结。不难发现,晋朝从诞生到覆灭,犹如上山和下山,那速度简直像坐过山车。究其原因,不外乎统治阶级的昏庸

  • 上官婉儿墓葬打开后,专家不淡定了,她竟然还藏着另一个惊人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上官 婉儿,上官婉儿墓发现时间,上官婉儿的墓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当墓葬被打开之后,不仅没能解开这些谜团,反而更多的谜团随之而来。古墓被大面积破坏,随葬品和棺椁都没了,甚至于尸体也消失了,显然已经是一座空墓了,见到如此现象,在场的专家都不淡定了。经过仔细勘察,专家排除了空墓的可能,因为专家发现了大规模破坏的痕迹,那么究竟是谁对上官网儿的墓葬大肆破

  • 法门寺地宫内,不光出土了武则天的裙子,还有一件第一无二的珍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墓是法门寺吗,武则天法门寺出土视频,武则天的裙子

    就比方说法门寺地宫中出土的2499件珍宝,便是因为法门寺内宝塔的坍塌,得以重现人间。在这些珍宝中,不光有武则天的石榴裙,还有一件宝贝堪称世界独有,那么你知道这个宝贝是什么吗?法门寺地宫现世时值1981年8月24日,陕西省扶风县迎来了一场滂沱大雨。这场大雨让当地百姓的生活受到了明显影响,而法门寺唯一的

  • 唐代平阳昭公主:天下第九关用她来命名,带兵打仗的公主古今少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平阳昭公主,平阳昭公主阵亡小说,平阳昭公主墓被发掘了吗

    她回到老家庄园,打扮成男儿,将自己家的产业卖掉接济灾民,很快就召集了一支近百人的小队。很不久,父亲起兵的消息传来,她听到这个消息,就下定决心要招募更多的人作为父亲的助力。在之后的几个月,三公主四处奔走,很快就召集起来了数支有相当规模的起义队伍。而在此期间,朝廷不断派兵去攻打她,她便率领着自己的军队破

  • 26吨的唐朝石棺被盗,盗墓贼首次下去只拍照,流落海外终被找回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墓被盗8次完整视频,唐墓被盗考古队,唐陵墓被盗案纪实

    杨彬就是一个有着丰富知识的盗墓贼,也因为这样,他成为了很多盗墓贼的老大,被很多人称呼为“掌眼”。可以说,正是因为他如此高超的文物鉴别能力,让很多人都找他帮助出售文物,通过他这里,一般文物都不会出问题。而他在盗墓方面,也有着自己一套和别人不同与众不同的办法。就是他在发现古墓之后,并不是进去就把其中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