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武安君白起
白起从小熟读兵法,善于用兵。秦昭襄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白起过三旬已经升到了十爵左庶长,从此步入历史大舞台。当时的秦国尊商君之法来治国,创立了军功爵制。军功爵有二十爵位,最小为公士,最高为彻候(汉朝改为列候,为了避讳汉武帝的名字)。
[var1]
军功20爵
我们来看看白起如何从左庶长晋升为武安君。
初登历史舞台—魏冉举荐升左更
史书没有记载白起如何从公士怎么样升为左庶长的,这也是一大遗憾,但我们能从后面的战况来看,他从当兵开始就是个狠人,而且还很会用兵。秦朝在当时也是一个国力蒸蒸日上的时期,秦昭襄王十四年(公元前293年),韩魏周三国不满秦国做大,联合攻秦。
[var1]
当时的丞相是魏冉,魏冉以前和白起是好友,魏冉也知道白起善用兵,就向秦昭襄王举荐白起领军反击韩魏联军(韩魏周三国组成的联军,周国的兵力太少可以忽略掉,主力部队为韩魏的军队)。白起在魏冉的举荐下直接升了两级为十二爵的左更,将前线的主将向寿替换为白起,让他全权负责这次战役。好家伙,开局连升两级。
伊阙(que)之战—一战成名晋国尉
秦军和韩魏联军在伊阙对垒,史称伊阙之战。当时秦军只有10多万人,韩魏联军有30万左右。韩魏联军兵力占优武器装备也要比秦军好的多,就是这样以少打多的战役中,白起多收集情报,发现韩魏联军内部并不团结,让白起钻了空子,白起运用了避实击虚的策略,用一支虚假的军队迷惑韩魏联军佯攻韩军,分散了韩魏联军的注意力,他另命一支绕到魏军后方奇袭魏军,随后魏军大败,导致韩军这边也来不及反应,韩军也开始溃逃。
[var1]
伊阙之战
这是白起开启了运动战的一种战法影响后世。最后白起不负众望,斩获韩魏联军24万人,杀了魏国的主帅犀武,俘虏韩魏联军的最高统帅--公孙喜,大获全胜。随后白起在此战中崭露头角,名声大噪,并因此晋升为国尉(此爵位为秦昭襄王特别设立,比十六爵的大良造小一级,随后演化为太尉,专门掌管国家军队)。
东出崤函—再升一级
秦昭襄王十五年(公元前292年)白起乘势攻占魏国更多的土地,取城六十一座,秦国从此有了从崤(xiao)函东出的通道,为秦国可以想东边扩张奠定了基础,白起爵位再升一级为十六爵大良造。
攻城拔寨破楚都—占郢封侯
秦昭襄王十六年(公元前291年)白起与客卿司马错一起攻克韩国的宛城。
秦昭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82年)白起攻打赵国,占据两座城池。
秦昭襄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1年)白起又攻打赵国,夺取石城。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白起再次攻打赵国,斩首2万,攻取代郡,占领光狼城。客卿司马错攻打楚国,占领黔中。楚国求和割让汉水以北上庸之地给秦国。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白起攻打楚国,占领鄢(yan)城、邓县、西陵等地。
[var1]
攻郢之战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白起又攻打楚国,直接占领楚国国都郢(ying),火烧楚国夷陵陵墓,楚国兵力溃散不能反击,楚国迁都到陈丘。此战之后,白起完成了二十爵彻候的蜕变封为武安君,位列卿大夫。
秦赵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余人,杀神封神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白起攻打赵国,在长平开战,史称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使得白起坐上杀神地位。
[var1]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结束后有40万余士兵投降秦国,白起下令全部坑杀一个不留,赵国举国震惊,其他五国也为之震慑。长平之战的经过很耐人寻味,赵国君主不相信名将廉颇却听信谣言选了名不见经传的赵括来当主帅,将国家的安危全系于一个纸上谈兵的毛头小子,心真大啊。
[var1]
赵括纸上谈兵
这次的换将也导致了秦国丞相范雎所使用的的内间计奏效了,使得秦军这边也将主帅王龁(yi)偷偷换成了白起,这可想而知这赵国输得要多惨有多惨。白起知赵括是进攻性武将,诱骗其倾巢出动后在城外瓮中捉鳖。使得赵国经此战役后一蹶不振,后战国时期已经无国敌秦。白起见此情形准备进攻赵国国都邯郸,而这个时候白起遭遇了自己人生的滑铁卢。
一生从未败绩—高傲而死也不愿尝试一败只就是白起
白起想乘着赵国孱弱,一战而定。但这个时候,秦国内部出现不同意见,再三令下,让白起退兵回国。白起不得不班师回朝,白起对秦昭襄王的此次决定极为不满,但也不敢脱口说出,只能隐忍。赵国经此一战差一点就灭亡,很快赵国恢复元气,他联合其他五国合纵攻秦。此时秦昭襄王请白起出山再去攻打赵国邯郸,白起死活不去,并分析了种种原因只要是和赵国打上肯定会失败。而前方攻打赵国的军情屡屡失败,秦昭襄王着急了,下达死命令一定要白起着甲参战。白起也是一根筋就不愿意参战,还是向秦昭襄王分析了种种原因,并说起当初在长平之战后明明有机会可以一战灭掉赵国,可是现在没有那种机会了,赵国已经恢复元气并联合了其他五国的力量,现在要和赵国打不是一种明智之举,只会是失败的结果。听了白起的一通分析,秦昭襄王根本听不进去,以为白起故意让他难堪下不来台。之后的败绩纷至沓来,秦昭襄王看到这样的情况非常后悔自己之前所作的决定,希望白起能给自己一个下得了台阶的机会。
[var1]
范雎
最后白起还是因为自己的倔强不愿意出兵,还冷言道:“秦不听臣计,进如何矣?”,秦昭襄王听到这话两眼充满怒火,旁边的范雎看到眼下情形,故意在秦昭襄王边上煽风点火尽说白起坏话,最终秦昭襄王在怒火中烧时,刺死白起。白起为了自己百战百胜的名声勇敢就义。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白起因不服从命令被秦王嬴稷(ji)免去官职降为士兵,最后逼宫自尽。一代战神就此陨落。
[var1]
秦昭襄王赢稷
下一期为大家带来更深度的解密—白起之死。看看白起长平之战后进攻赵国邯郸为何突然退兵?白起真的只是因为自己的傲气和自己百战百胜的功绩而不参加战斗吗?白起之死是秦王嬴稷真心希望的吗?关注我不迷路,带你了解更多的古代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