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七雄之韩国的历史,第一个被秦灭亡,竟是如此不堪一击

战国七雄之韩国的历史,第一个被秦灭亡,竟是如此不堪一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770 更新时间:2024/1/24 1:17:12

战国七雄之一的

韩国

是第一个被秦灭亡的。韩国从公元前403年韩景侯建立诸侯国到公元前230年韩王安时被秦灭亡,共历经了11代11个王173年。

韩国的先祖

韩武子

,在春秋时期侍奉的是晋国的国君,封地在韩原(今陕西韩城)。到了晋景公十一年(公元前589年)时,后代

韩厥

因战功被升成了六卿之一,号献子。晋景公十七年,韩厥相助“赵氏孤儿”赵武重新获得了赵家原来的封地,韩、赵两家自此结盟。

[var1]

晋出公时,掌握晋国政权的主要是智伯氏、赵氏、韩氏、魏氏、范氏和中行氏六卿,以智伯氏为首。智伯就联合赵、韩、魏共同瓜分了范氏和中行氏的封地,这样六卿实则就剩下了四卿。

晋哀公时,智伯专政,日益骄横。公元前455年,智伯假借晋国国君之命,向赵、韩、魏三家索地,赵襄子不予,智伯就率

韩康子

、魏桓子三家一起攻赵襄子的封地晋阳,并

“引汾水灌其城”

。紧要之时,赵襄子策反韩、魏共同攻取智伯,灭了智伯氏。这样晋国只剩三卿,而以赵氏最强。

[var1]

晋烈公十七年(公元前403年),卿大夫

韩虔、赵籍、魏斯

三家自立为诸侯,公元前401年,周威烈王赐韩、赵、魏为诸侯,从名义上承认了三家的诸侯地位,晋国名存实亡。

晋静公二年(公元前376年),

韩哀侯、赵敬侯、魏武侯

废掉晋静公,将其迁于端氏(今晋城市沁水县),三家共同瓜分了晋国的土地,称为

“三家分晋”

。从此,历史的车轮驶向了战国的开端。第二年,韩国灭掉郑国,将都城迁到了新郑(今河南新郑)。

[var1]

韩昭侯

八年(公元前351年),韩国任用法家代表申不害为相,实施变革,国势强盛。十五年内,各诸侯国不敢侵犯韩国。申不害死后,韩国基本处于各诸侯国吊打状态。

韩国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就是在公元前323年,在纵横家公孙衍的撮合下,韩国与赵、魏、燕、中山进行了“五国相王”,由原来的“侯”进阶为“王”,即为

韩宣王

此时,七国在公孙衍、张仪的“合纵连横”策略下,打得是异常的火热。夹在各诸侯间的韩国为了在夹缝中求生存,一会儿倒向了秦国,一会儿又倒向了其他五国,便宜没占着,地盘却愈来愈小。

[var1]

韩桓惠王

十年(公元前263),秦军在太行山进攻韩国,韩国的上党郡不愿降秦,投靠了邻近的赵国。由此引发了公元前260年的秦、赵“长平之战”,经此一役,赵国损失兵力四十五万,强势地位一落千丈。

此后,秦国不断蚕食韩国。公元前247年,酷好权谋的韩桓惠王以

“疲秦之计”

派水工郑国前往秦王,企图疲劳秦人,使秦无法伐韩。不料帮助了秦成功西引泾水东注洛水,灌溉土地四万余顷,于是

“关中沃野,秦以富强”

,此渠被命名为

“郑国渠”

[var1]

公元前234年

韩王安

五年时,为阻止秦国攻韩,韩王派韩国公子著名的法家代表

韩非子

出使秦国,欲劝谏秦王嬴政存韩灭赵,由于遭到同窗李斯的嫉妒,韩非子被下狱毒死。

公元前230年,秦派内史腾南渡黄河突然攻韩,一举攻下了韩国的都城新郑,俘虏了韩王安,韩国领土全部归秦,秦设颍川郡,韩国自此灭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赵飞燕姐姐受刘敖宠幸无子?汉成帝刘敖有后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飞燕刘骜,汉成帝与赵飞燕吻戏,汉成帝赵飞燕年轻照片

    关于为什么没有孩子有很多理论。第一种说法是两姐妹为了保全颜值,不愿意生育。但是很多人对这个说法并不服气,因为那个时候娘比儿贵,只要是后宫的女人,都想生个皇子来确立自己的地位。而如果赵飞燕生了孩子,以后很有可能当上皇帝,赵飞燕就能够成为太后。这样的机会,他们怎么可能放过?所以,第二种说法的可能性更大,

  • 战国时期的秦昭王,在位长达56年,究竟耗死了多少六国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国昭襄王历史简介,秦昭襄王是秦国最强的王,战国时期的最强王者昭襄王

    [var1]而说起古人寿命的话题,都知道古代社会医疗和饮食安全管理上并不发达。现在常见的一些小感冒,在古代都是会取人性命的,所以古人寿命都是普遍比较短,能活个四五十岁的,那都算高寿了,一国之君也同样。[var1]秦昭襄王嬴稷出生于公元前325年,逝于公元前251。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活的最久的帝王之一

  • 战国四大将的军事能力究竟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var1]白起:战国时秦国将领,为秦国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军事基础,白起所到之处敌军皆闻风丧胆。白起绰号“杀神”,在白起的领导下,秦国与东方六国发生了一系列战争。最为著名的就是“长平之战”了:白起率领军队攻打在上党地区的赵国军队,赵国兵败,秦国坑杀赵卒四十五万人。这一役,使东方六国中最强的赵国军事损

  • 吕布糊涂一生,临死前倒聪明一回,怒喊6字,当场拆穿刘备真面目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糊涂一生的吕布虎牢关之战,吕布大战关羽张飞不落下风;濮阳之战,吕布被曹操评为“非一人可胜”,这两战直接奠定了吕布天下第一的名号!按照常理来说,以吕布这么高的武功,无论投靠哪个主公,都应该混得不错,不过吕布的志向乃是: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所以吕布不想成为别人的棋子,而是想要成为诸侯一

  • 张飞粗中有细,体现在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飞粗中有细的例子,张飞简介,张飞卖西瓜粗中有细典故

    他勇敢、残忍、直率。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强者。但随着慢慢了解历史,张飞的形象在我心中也慢慢发生了变化。历史上说他其实出身好,家世丰厚,才华横溢。他又擅长书画,又喜欢和文化人打交道,所以他肚子里的墨汁还是不少的。最让我感悟到张飞大智慧的,是桥排水断桥的那一幕。平巴西是张飞第一次率军独立作战,但率军

  • 战国时匈奴也只是一个部落,但汉朝时期匈奴经整合后变成大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代的匈奴只是草原众多游牧部落中的一支,综合实力在草原部落中不拔尖,军事实力也一般。有时不时骚扰秦、赵、燕的能力,但也就仅此而已了。秦朝统一中原时,匈奴实力所有加强,与东胡和月氏三分漠北。不过此时的匈奴,仍然是实力相对最弱的。用《史记》的话说,当时匈奴东边是强大的东胡,西边是凶悍的月氏,匈奴人可

  • 三国时期刘备是如何一步步成功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张角造反,却毫无军功,被打得七零八落,三兄弟身败名裂;何进懦弱,想要动董卓,却羞辱地死在宦官之手;董卓胡作非为,肆意废除建制,污秽宫廷,屠宰大臣,掠夺百姓,结果以小计,把这禽兽的性命给灭了;吕布勇愚,恃强凌弱,不顾信仰,重色轻友,对部下不留情面,结果被斩首;袁绍多优柔寡断,兵多粮少,不懂得速战速决,

  • 战国时全程打酱油的韩国,根本不算强国,为何能够并列战国七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自赵魏韩三家分晋开始,掀开战国的序幕,魏文侯变法使得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超级大国,所向无敌,还曾经吊打秦国。魏国衰弱之后,逐渐形成秦、齐、楚三国横强的局面,在秦昭襄王十九年的时候,秦齐还并称“东西二帝”。[var1]主要的争霸对手也是秦、齐之间,齐闵王联合韩国和魏国攻打秦国,迫使秦国割让河东之地,随后

  •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后代显赫千年,与皇帝共天下,子孙遍布全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国八大名将名单,战国四大名将多少人,战国八大名将排名及绰号

    [var1]王翦应该算是励志之典范,他能成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并且成为第一位一统中华的统帅,彪炳史册,是他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并不是靠父辈的荣光。在战场上,善于捕捉战机,运筹帷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政治生涯中,又懂得如何处理与嬴政的关系,解除嬴政对自己的猜疑;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秦始皇尊他为帝师,他

  • 曹操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为何要处死许攸?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为什么不怀疑许攸,曹操光脚迎接许攸成语,三国中的曹操为什么要杀许攸

    从某种意义上说,曹操扭转战局可以说是因为许攸,所以直到后来许攸才口口声声说自己的功劳有多大。最后他会被杀,后话可以说,他自己也没有真正看清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曹操不会说因为一时之功而受到特别的款待,尤其是那一战之后,许攸的价值已经用光了。毕竟,曹操是一个非常狡猾的人。如果他不狡猾,他就不会被称为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