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四个儿子都当过皇帝,成吉思汗的小儿媳到底有多厉害?

四个儿子都当过皇帝,成吉思汗的小儿媳到底有多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29 更新时间:2024/1/23 0:17:11

拖雷的全名,叫做孛儿只斤·拖雷,他是成吉思汗的第四个儿子,从小就英武过人,有勇有谋,经常跟着成吉思汗到处征战。1203年,成吉思汗灭了克烈部之后,拖雷就娶了克烈部首领弟弟的女儿克烈·唆鲁禾帖尼为妻。

这个女人可不一般,她一共为拖雷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而这四个儿子都做过皇帝,分别是蒙古第四任大汗蒙哥、第五任大汗忽必烈、伊利汗国大汗旭烈兀,还有自立为帝,和忽必烈争夺了4年王位的阿里不哥,唆鲁禾帖尼因此也被后世称为“四帝之母”。

可正是这样一个优秀的母亲,在丈夫死后,却差点被要求嫁给自己的侄子。

1232年的夏天,拖雷听说哥哥窝阔台生了大病,不顾酷热的天气,班师回朝,一回去就看到窝阔台卧床不起,面色苍白,只有一个萨满巫师正在床边念咒。

突然,巫师念叨了一些奇怪的话,执行了复杂的仪式后就说,已经将导致窝阔台生病的根源全部收集到了杯中,要拖雷将此水喝下,窝阔台才能痊愈。

《元史》记载,拖雷当时立马跪在地上向天地祷告,然后端起水杯一饮而尽。

而奇特的是,这水一喝下去,窝阔台真的没几天就痊愈了,拖雷很是开心,接着就回了军营,可三个月后却突然暴毙。

《史集》中清楚地记载,在拖雷死后,唆鲁禾帖尼曾多次说拖雷是“为可汗而死”,居然无人反驳,可见的拖雷的死与那杯水肯定脱不了干系。

至于但杯水是窝阔台有意为之,还是兄弟俩都被巫师愚弄,至今仍是个谜。

不过窝阔台早就将弟弟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却是不争的事实。

历史记载,成吉思汗在生前,就决定将第三子窝阔台定为继承人,之后窝阔台还跟着父亲一起去攻打了花剌子模国。

可是,在成吉思汗离开人世之后,窝阔台却没能成功继承汗位。

因为当时蒙古传统的部落议事会制度并没有废除,需要等宗王和大臣们商议之后,才能选择出新的大汗。

而不少大臣都觉得,应该由幼子拖雷继承汗位,因为根据旧制度,蒙古有“幼子守灶”的传统,也就是让最小的儿子来继承家产。

当初成吉思汗西征时,就曾将蒙古本土的所有账殿、帑藏、牧场和军 队全都分封给了拖雷,而且拖雷还掌握着蒙古八成以上的军 队,由他继位,合情合理。

不过,拖雷势单力薄,二哥察合台全力支持窝阔台,和二哥不对付的大哥早已去世,因此两年后,拖雷不得不用拥窝阔台为大汗。

但窝阔台依旧对拖雷不放心,毕竟拖雷势力强大,在战场上还表现非凡,因此,窝阔台很有可能为了铲除威胁,谋杀兄弟。

而他死后,窝阔台就打起了拖雷一家的主意。

当时窝阔台的大儿子贵由已经26岁了,可待人接物很不得体,又体弱多病,神经敏感,窝阔台想着,唆鲁禾帖尼管家有方,儿子也都成器,不如按照“收继婚”的习俗,让她嫁给贵由。

何况,唆鲁禾帖尼当时才40岁,依然貌美,对儿子来说一点也不亏。

但唆鲁禾帖尼却不愿意,当时她的大儿子蒙哥也才23,还没贵由年纪大,小儿子更是才13岁,离不开母亲教导,因此拒绝了窝阔台的安排。

窝阔台对此十分不满,最后一气之下,竟不跟任何王族大臣商量,擅自将拖雷的三千户军民全部送给了二儿子阔端。

这一举动引起了拖雷旧部的不满,但唆鲁禾帖尼却没有阻止窝阔台,反而对阔端更加友好。

本来阔端和蒙哥的年龄就相仿,关系也好,经过此事后,他与拖雷一家更为亲近,再加上从不参与汗位争夺,后来蒙哥和窝阔台家族争斗时,他还站到了蒙哥这边。

等窝阔台去世之后,由于本该继位贵由正在远征,于是窝阔台的妻子脱列哥那代为执政。

就在这段时期里,许多贵族大肆收敛财物,法纪混乱。唯有唆鲁禾帖尼的领地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

这是因为她一直都严格要求子女,不准他们作威作福,对下属也奖罚分明,而且对各种教派的学者都一视同仁,尊敬优待,拖雷家因此获得了不少支持。

后来唆鲁禾帖尼知道贵由要去攻打术赤的儿子拔都,她便偷偷报信,又成功获得了术赤家族的支持。拔都可谓是后来蒙哥继位的头号功臣。

但蒙哥继位,根基不稳,唆鲁禾帖尼便雷厉风行地处置了所有反对者,为儿子铺平道路。

1252年,唆鲁禾帖尼因病去世,享年60岁,谥号庄圣皇后。

唆鲁禾帖尼一生可谓精彩,10岁部落被灭,被父亲当做礼物献给蒙古,成为拖雷的妻子。

虽然中年丧夫,她却并未自怨自艾,反而凭着自己的能力和魄力,守护了丈夫的领地、获得了无数拥戴、培养出了4个皇帝。

她严格要求儿女、爱护下属、尊重智者,正是因为她明白,德行之力,十倍于身体之力。精神的力量比人的臂力要更加雄伟,也更能征服人心。

更多文章

  • 唐高祖李渊收服人心的手段,你来投我赐姓,他选了哪些名将赐姓?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接受隋恭帝杨侑的“禅让”,建立了唐朝。唐朝是建立在天下大乱的基础上,建国后又花了好几年时间消灭隋末兴起的各路诸侯,然后才统一天下。在剿灭各路诸侯的战争中,免不了要招降纳叛,要人来投就要给好处,常见的封爵、封官、联姻、赏赐财物是主要手段。也有比较特殊的个别降将,李渊采取了有别于

  • 宫女深夜给朱元璋送瓜,见她脚后杀了她,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文/少女阅读史不言而喻,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但也因为朱元璋的遭遇,朱元璋的性格也比较可疑,而这件事发生在他的原配妻子马皇后去世之后。宫女深夜给朱元璋送瓜,见她脚后杀了她。为什么?我们知道,马皇后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很高,同时也是他的第一任妻子。从一开始,朱元璋加入起义军的时候,马皇后就只是一个孤儿

  • 末代波斯王子:曾得到大唐皇帝册封,并去世于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波斯王子得到大唐天子的册封,其背后,也隐藏着波斯人的一段血泪史。1、卑路斯的想法西元622年,这一年,中国的大唐帝国彻底结束了隋末以来的战乱,统一了中国。与此同时,阿拉伯帝国的前身——麦地那王国也随之建立。谁也不会想到,一百多年后,大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这两个看似遥不可及的国家,会在中亚爆发遭遇

  • 大明朝最长命的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朱元璋活了71岁,在古代皇帝中已经算得上高寿了。朱元璋原名朱仲巴,后名兴宗。因为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领巾军,后来改名为朱元璋。朱元璋派兵推翻了元朝的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他在应天府(南京)登基,名大明,名洪武。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病死,死后葬于

  •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出身寒门,为何能成为东晋极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夔深知陶侃的品德和才干,去拜访庐江太守张夔时,对陶侃大加赞赏,因此受到张夔的重用。有一次,张夔的妻子生病了,当地的医生也治不好,只好跑到百里外去接诊。众人闻言都是一脸的羞愧,随即纷纷用钦佩的目光看着陶侃。后来,他被推荐为孝廉,好名声就这样传开了。谁都知道,此人才华横溢,忠心耿耿。西晋末年,天下大乱,

  • 贾静雯版的武则天最美,刘嘉玲的眉毛太新奇,没人记得李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嘉玲武则天最霸气一句话,贾静雯武则天剧照高清,李湘版的武则天电视剧

    2003年,相信很多网友都看过贾静雯、赵文卓、保剑锋主演的《至尊红颜》。凭借精湛的演技和出色的形象,贾静雯饰演的武则天成为了众多80后、90后心中最经典的武则天形象,也是武则天最美的版本。在2011年开播的《武则天秘史》中,殷桃饰演了少年时代的武则天。虽然此时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武则天,但这身穿搭是怎么

  • 为什么战败被俘投降契丹的宋朝将领后来得到了宋真宗的赏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宋真宗简介,赵德昌宋真宗,宋真宗劝学诗原文

    这个人叫黄继忠,从宋真宗当封臣王的时候就一直跟着他,因为他比较谨慎,做事也很好,所以宋真宗很宠爱他。宋真宗继位后,多次升迁。没想到咸平六年,契丹一路南侵宋朝,他才被派去增援边境。然后他一到康村就和契丹人大战,一开始就占了一些优势。但第二天,敌军找到突破口,对他的弱点发起猛攻,还切断了他的粮道,王超三

  • 贪图美色害国,隋炀帝死谁?其实,他并没有上吊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炀帝功过小结100字,是谁杀的隋炀帝,炀帝指什么

    说到隋炀帝,大家可能都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但是说到杨广,谁都知道,对于这样一个杀父杀兄的男人,没有其他人有好感。杨广是独孤迦罗的儿子。独孤迦罗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生出这样一个贪图美色,弑父杀兄的人。杨广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在临死之际死去,但在民间,他是一个可恶可恨的人。年轻的时候,杨广把自己伪装成一只闲

  • 《跟着唐诗去旅行》:大唐诗人的游历远超我们的想象丨导演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大学士李伯游历唐朝辞别圣地。初衷:他们是为中国山河命名的人《跟着唐诗去旅行》历时三年,分五组。拍摄团队采访了64位专家学者,考察了58个地点,走遍了陕西、甘肃、四川、新疆、重庆、湖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拍摄了大量发现了大量的唐诗遗址和历史遗迹。《跟着唐诗去旅行》找到了李白

  • 诗人李白出生于吉尔吉斯斯坦水野市,他是胡人还是汉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白与广西的历史渊源,李白祖籍在四川江油吗,李白的诗关于胡人酒肆

    其实,李白自己也说过,自己的祖先,当初是为了躲避战乱,所以在隋末逃亡到突厥境内。也有人说,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不便,汉朝与突厥没有来往。如果当时李白和他的祖辈去了突厥领地,其实很难在那里生存,所以有人认为,从这一点来看,李白的说法其实是难以相信的。其实,至于李白这番说法的可信度,我国知名历史学家一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