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杂谈-多尔衮在清朝前期的历史作用

历史杂谈-多尔衮在清朝前期的历史作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981 更新时间:2024/1/26 3:57:01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最终在慈禧太后的手中逐渐从一个世界第一的强国演变成了一个不断签订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慈禧太后死后清朝由隆裕太后与摄政王爱新觉罗·载沣临朝称制,

但是最终逃不过历史的车轮,因此清朝有了“兴于太后摄政王,亡于太后摄政王”的说法,兴于太后摄政王中的太后和摄政王不用多说,

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庄皇太后以及摄政王多尔衮。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摄政王对于清朝的兴盛也有着至关重要的贡献。

睿亲王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年仅十七岁的时候就跟随其兄皇太极前往征讨蒙古的察哈尔部,并且在此战当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被赋予称号“墨尔根戴青”

就是“聪明的统帅”的意思,并且一战成名被封为镶白旗的旗主。

皇太极死后他支持年幼的福临继位大统,自己则身为摄政王与孝庄皇太后一起临朝称制,在他执政期间颁布了一系列符合时代潮流的政策,并且通过审时度势化解了清朝立国初期的很多尖锐矛盾,

为清朝能够在中原地区立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他也被称为清朝承上下的第一人。

南征北战,开疆拓土

自从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由开始正式进攻大明的时候,大清就开始了无休止的战争。

不仅要面对他们的主要敌人大明,还有周边的许多蒙古部族以及朝鲜半岛大明的藩属国等,因此努尔哈赤的儿子们大多很小就开始跟随八旗铁骑四处征战,多尔衮也不例外。

多尔衮十五岁的时候父亲努尔哈赤就去世了,他的母亲也被其他皇子逼得殉葬,因此多尔衮就开始跟着兄长皇太极生活。

蒙古的察哈尔部一直以来就是蒙古较强的部落,而且从努尔哈赤时期就一直与大清不对付,

为了在南下攻打大明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皇太极即位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率军攻打蒙古察哈尔部,多尔衮也一同随军前往。

在对蒙古察哈尔部的作战当中,年仅十六岁的多尔衮表现异常勇猛,率领八旗铁骑在敖穆楞大破蒙古军队,

也因此被皇太极格外看重,被赐予“墨尔根戴青”的称号,可见在少年时期多尔衮就将自己在军事上的天赋展现的淋漓尽致。

随后皇太极御驾亲征大明,多尔衮亦随军前往。

多尔衮率军一马当先,亲自率军突破明军防线大军直逼明朝首都北京。

明朝大将祖大寿与袁崇焕迅速率领关宁铁骑回援京师,

但是没想到再次被多尔衮击败,明朝山海关的援军还没有到达京师就在蓟州遭遇了多尔衮的截击,一战之后明朝山海关的援军被全部歼灭。

最后由于多尔衮战线拉得太长,只能先行回师盛京。

在回军路上再次遭遇了明军,多尔衮快刀斩乱麻迅速歼灭之后扬长而去。

皇太极后来派遣多尔衮攻打锦州,大凌河之战中多尔衮不顾明朝守城士兵的猛烈进攻,仍旧一直冲锋陷阵,

清军在多尔衮的鼓舞之下也军心大增,尽管最终没有取得胜利但是为后来锦州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之前努尔哈赤就是在锦州被明军的红衣大炮轰的奄奄一息,最终撒手人寰。

多尔衮如今再次率军攻打锦州,在清军计谋之下多尔衮一举击溃了锦州的明军,取得了锦州之战的是胜利,也为其父努尔哈赤报仇雪恨。

蒙古察哈尔部一直以来就是大清的后顾之忧,每次在清军出征大明的时候总会出兵与大清周旋,因此皇太极派多尔衮率领数万精兵企图一战打服蒙古察哈尔部。

在声势浩大的清军之下,多尔衮对察哈尔部的贵族们实行了招抚政策,林丹汗的妻子囊囊福晋、苏泰福晋、林丹汗的儿子额尔克孔果尔额哲等都投降了多尔衮,

更重要的是多尔衮在此战中还获得了元朝的传国玉玺,并且将其献给了皇太极,这让皇太极龙颜大悦,次年就在盛京称帝,

多尔衮也因为他的赫赫战功被封为和硕睿亲王,同时掌管清朝六部的行政事务,

在清朝的地位举足轻重,他镶白旗旗主的身份也让他权势日益见长,逐渐成为了清廷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势力。

皇位之争,大局出发

皇太极死后,谁能够继承清朝的大统成为了一个难题。

自古以来,皇位之争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情,并且每次这样的争斗总会搅得国家天翻地覆。

例如在秦始皇死后扶苏被杀,直接导致了秦朝的灭亡,还有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的皇位之争,

最终唐太宗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这一场流血政变才平定了大局,但是这也让刚刚建立的唐朝再次摇摇欲坠,可见皇位之争对于一个国家的根基伤害有多大。

起初,豪格作为皇太极的长子也参与到了这场皇位之争中,而且豪格多年也是战功赫赫,在清廷也有较大的影响力。

而且他作为皇太极的长子,刚开始就有了正黄旗与镶黄旗两大旗的支持,鳌拜作为正蓝旗的代表人物一直以来就与多尔衮不和,

因此也站到了豪格这一边,豪格有着三大旗的支持,皇位可以说是近在咫尺。但是他还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人,那就是他的十四叔和硕睿亲王多尔衮。

多尔衮有着自己的亲兄弟阿济格与多铎的大力支持,而且自己多年来执掌六部在朝廷之中也有很深厚的根基,

更何况手中还有着军事实力较强的镶白旗与正白旗,因此多尔衮与豪格在皇位面前势如水火,最终甚至到了刀兵相见的地步。

在皇太极死后不久,各位旗主王爷在崇政殿中对大清皇位继承人再次展开了讨论,但这一次的形势变的更为严峻。

这是因为两黄旗的军队已经身披坚执锐包围了诸位王爷所在的崇政殿,一场流血政变好像即将爆发。

索尼作为两朝老臣,而且还是两黄旗的代表,明确表示自己支持豪格继位。

但没想到豪格简单推脱了一下就被多尔衮钻了空子,豪格也因为自己的一时失言丧失了继承皇位的机会。

接下来代善被众人推上了风口浪尖,但是久不经政事的代善表示自己年老体衰无力继承大统,主动退出了这次皇位之争。

在这时两黄旗的将领表示必须立皇太极的儿子们为皇帝,否则就以死明志,

这样的危急情况之下,多尔衮迅速调整状态并且提出立皇太极之子福临为帝,自己与济尔哈朗同朝辅政,并且在殿内立誓一定会好好辅政,绝不会行叛逆之举。

多尔衮的提议迅速得到了两黄旗的赞同,豪格无奈之下也只能接受这样的安排,这场暗地里腥风血雨的流血政变也被多尔衮巧妙的化解。

倘若多尔衮坚持己见与豪格相争,清朝一定会被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刚刚稳步发展的清朝也必定会停滞不前,

甚至还有可能被明朝趁机进攻,这对于清朝来说可能是一场十分危险的事情。

但是还好多尔衮有比较高明的政治嗅觉,使初立的清朝幸免于难,完成了皇位之间的和平过渡,

为清朝前期政坛的稳定奠定了基础,也将清朝内部十分尖锐的势力矛盾逐渐缓解,为清军能够顺利展开后来的军事行动营造了十分稳定的内部环境。

清军入关,临朝称制

自古以来,封建王朝之间的政权更迭无非就是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此时的明朝早已不是原来社会稳定的明朝,现在的明朝国内社会矛盾尖锐,导致了李自成等人的农民起义,而且李自成还一举攻下了北京城,灭亡了明朝。

以前的清军进攻明朝都是以烧杀抢掠、掠夺金银财宝为主要目的,但是多尔衮迅速整改了清军的军绩,

因为他深刻的明白,此时只有在中原地区笼络人心,才能够达到自己入主中原的最终目的,也能完成王朝之间的平稳过渡,不会引起不必要的战争。

在清军对北方流离失所的人民进行的安抚政策下,迅速笼络了大量人心,为后来入主中原奠定了基础。

恰好此时扼守山海关的明朝将领吴三桂对清军投降,让清军轻而易举的就进入了中原之地。

进入中原的清军如入无人之境,迅速清剿了各地的农民军,公元1644年清朝正式取代明朝,成为了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入关之后朝政大权仍旧是由多尔衮所掌握,为了先稳定国内混乱的局势,多尔衮颁发了许多与民休息的政令,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久经战乱人民的压力。

而且入关之后的多尔衮迅速接受了中原王朝延续千年的汉族文化,并且还效仿历代中原王朝尊崇孔子,提倡儒家学说,积极接受许多先进的汉族文化和制度,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满蒙汉三族人民的大融合。

因此多尔衮也被冠以清朝初期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等称号,被载入史册。

多尔衮尽管死后遭到了顺治皇帝的报复,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对于清朝初期政权的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于清朝来讲多尔衮的确是一位有着重大意义的人物,也难免在百年后能够被乾隆皇帝平反,其对于清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杂谈-吴三桂一个明朝末年精致利己的“汉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吴三桂为什么不救明朝,大汉奸吴三桂有几个老婆,明朝吴三桂最后怎么样了

    说他是卖国求荣的汉奸一点都不为过。那他到底为什么要出卖自己的国家呢,这其中有没有什么隐情?他在背叛明朝投靠清朝之后又会有一个什么样的下场?山海关是明朝最重要的防线,也是苟延残喘的明朝能与清朝抗争26的原因。清军对于进关并没有把握,明清之间的战争必将还会持续很多年,而满清只有十几万人口,又是善野战不善

  • 孙中山商议离婚,写信给原配夫人,原配夫人高兴回复一个字:可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1910年,孙中山在新加坡发起反清起义筹款,卢慕贞听到孙中山到新加坡的消息后,激动不已。因为离得比较近,卢慕贞连忙带着两个女儿赶往新加坡去寻找孙中山。 时间悄然过去了三个月,因为孙中山在南洋过于活跃,南洋殖民当局联合清廷对孙中山进行通缉,并将孙中山驱逐出境。孙中山不得已又回到欧美。 卢慕贞母女在新

  • 和珅贪的钱,比清政府15年收入还多,为何嘉庆花了1年就没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15年的财政总收入还多一些,在整理和坤的钱财之时,计算下来他贪污的总额达到8亿~12亿白银之间。当年清朝每年总收入也就在8000万银元左右,而和坤贪图的钱财达到清朝年总收入的15倍。 这些钱财尽数都进了皇宫里,虽然这比钱财的数额非常之大,但是嘉庆皇帝在拿到手之后,很快就把它用完了。 嘉庆帝为了弥补国

  • 和珅的银子还需要定期晒太阳?这是他用来帮助自己穷亲戚的妙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在嘉庆皇帝查封了和珅之后,上缴的资产总量,居然可以相当大清15年的税收。可见和珅贪的数量之大,超出一般的想象,他的故事也逐渐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民间关于和珅的故事很多,不过大部分也都是杜撰的笑谈,没有在正史中记载。可是历史上是否真的发生过这些传闻,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有可能有些就是真实的故事

  • 和珅为何被嘉庆赐死,财产不是关键,主要有3件事做得太不留后路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和珅被嘉庆赐死后结局,和珅怎么被嘉庆处死的,嘉庆赐死和珅的真正原因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帝驾崩,“儿皇帝”嘉庆帝终于从实习转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和珅留在宫中总理丧事,趁机切断和珅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再将其拿下,然后给和珅定下了20条大罪,正月十八日赐其自尽,距离乾隆帝死后不过15天。 年老的乾隆帝之所以能独揽大权,有个重要原因就是依靠宠臣和珅来贯彻自己的

  • 英雄难过美人关,努尔哈赤对明朝的第四大恨也是因为一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东哥”明万历十年生于叶赫部,出生之时,叶赫部的大萨满预言说:“此女可兴天下,可亡天下”。果不其然,东哥长大后成为了一位绝代佳人,她的美貌名扬女真各部,引得无数英雄竞折腰。作为叶赫部的公主,她的一生注定要成为政治筹码,曾经被许配给九个男人,几乎每一个都不得善终。九岁时被许配给哈达部的歹商贝勒,然而歹

  • 蓝齐儿被父亲康熙伤害了三次,最终砸碎八音盒,再也不见康熙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蓝齐儿简介,蓝齐儿和康熙决裂,蓝齐儿演员个人资料

    可以说蓝齐儿的命运是足够悲伤的,幸亏真实历史上不存在这样的悲情人物,要不然就实在太让人伤悲了,蓝齐儿的真实历史原型是固伦容宪公主,比起文学作品中的蓝齐儿而言,她的命运要好很多。康熙第一次伤害蓝齐儿蓝齐儿的母亲是容妃,因为母亲也比较得宠,所以蓝齐儿从小就是康熙皇帝十分宠溺的一个女儿,在年少时期,康熙给

  • 被视为保命锦囊的诏书,打开只有三个字,和珅当场傻眼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是满洲正红旗,血统纯正。他的祖先居住的地方曾经和努尔哈赤相邻,也跟随清太祖入关灭了明朝,可见他祖先有着极高的社会地位。他的父亲也曾是大清朝官居二品的大官,可惜他父亲中年早逝,和珅的生活就此出现了转折。可能正是因为经历了这样的人生转折,他更加明白了金钱和权势的重要性。和珅是一个有才能的人,而且头脑

  • 被腰斩的清官仅仅写了7个字,雍正便把腰斩给永久的废除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腰斩起于周,废与清,那清朝皇帝雍正为何因为一个官员在地上写的七个字便把腰斩给废除了呢?在雍正年间,每三年的科举考试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清朝也是非常重视科举的,当时任河南学政俞鸿猷受命到河南任监考官,为清朝选拔人才,俞鸿猷对于科举一时也是非常慎重,不敢有什么过失。俞鸿猷有个随从,这个随从生性狡猾,经常利

  • 顺治独宠董鄂妃,为了她甚至要废掉皇后,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董鄂妃,顺治帝曾经还做出过一些非常糊涂的事情,第一件糊涂事就是想要废除皇后,顺治帝之前已经废过一任皇后,又想要废除第二任皇后,立董鄂妃为皇后,在他心里面董鄂妃才是唯一能够配得上皇后位子的人,但是碍于朝中大臣的阻止加上董鄂妃的规劝,让顺治帝没有做成这件事。第二件事就是董鄂妃生下皇子的时候,顺治帝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