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任见:唐代茶政和茶税的弊病【原创】

任见:唐代茶政和茶税的弊病【原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641 更新时间:2024/2/8 7:57:39

我们知道,先秦和汉代,茶并不为人所认识,草本的“荼”,到了唐朝,才变成木本的“茶”。

唐代最著名的茶叶是成都和重庆一带的“蜀茶”。蜀中的茶叶,是唐朝时期的高级饮品。随着唐代茶业的发展,荆楚和南方更大范围的茶产,也打出了自己的名声。

每一种茶都有特别的爱好者,或曰爱好者群。

唐代御史台的官员偏爱蜀茶,唐人赵璘所撰《因话录》记载,他们在御史台中的兵察院辟出专门储存茶叶的仓库,常常采购蜀茶中最优质的品种,为防潮湿,用密封的罐子贮存,每次取用时都需要御史亲自开封,因此兵察院又被称为“茶罐院”、“茶瓶厅”。

唐代的人嗜好茶饮,茶叶贸易繁盛,市场规模巨大,杨晔《膳夫经手录》说: “始,蜀茶得名蒙顶也。于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顶,是以蒙顶前后之人,兢栽茶以规厚利;不数十年间,遂斯安草市,岁出千万斤。”

杨晔记录,唐帝李忱大中年间,剑南茶区至他处,南走百越,北临五湖,即今之太湖流域,谷雨后,散落东下,每年产销量竟达数百万斤。饶州、歙州、江州一带的浮梁茶,又百倍于蜀茶,岁出千万斤。“商贾所赍,数千里不绝于道”。几千里的道路上,都是做茶叶生意的人。

《元和郡县图志》载:浮梁即今之江西婺源、浔阳即今之江西九江“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馀万贯”。 这里所说的浮梁、浔阳,当包括今天的江西婺源、德兴、景德镇,及安徽的祁门等大片产茶地区。

如此巨大的茶业产量,推至各地,在茶业经营之中,又潜藏着多少使奸耍滑的机会?

唐代前期,茶业没有多大发展,茶业之利也不明显,官府对茶也没有专卖没有课税,也没有出台什么行业管理政策。中唐以后,茶业空前发展,饮茶习俗和茶叶文化产生了,朝廷和官府的茶政、茶法也出来了。

唐代征收茶税,为唐代政治及军事活动提供了重要财源,为唐王朝的延续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政治、经济深陷危机,为了在短时间内迅速聚积财源,朝廷不但开征而且一再提高茶税税率,变换征收原则,扩大征税范围,想方设法在短时间内增加税收,集聚钱财。这样就导致唐廷与地方、与茶商茶农的关系日趋紧张,矛盾不断激化。

公元782年,唐德宗李适建中三年,为筹措常平仓本钱,赵赞上疏建议,“请于两都并江陵东都扬汴苏洪等州府。各置常平轻重本钱。上至百万贯。下至数十万贯。隨其所宜。量定多少。唯置斛斗疋段丝茶等。候物贵则减价出卖。物贱则加价收糴。权其轻重。以利疲民。”“从之”。

于是,赵赞“乃於诸道津要置吏税商货,每贯税二十文;竹、木、茶、漆,皆十一税一,以充常平之本”。

课征“茶漆十一税”的次年,即发生“泾源兵变”,哗乱士卒攻陷长安,唐帝李适仓皇出逃至奉天今之陕西乾县,又被乱军围困月余,史称奉天之难。

为减轻百姓负担,李适接受教训,诏罢“茶漆十一税”。但后来,盐铁转运使张滂又借称水灾困厄,请“于出茶州县及茶山外商人要路,委所由定三等,时估每十税一”,又恢复了茶税。

唐朝初兴茶税时,岁入不超过40万贯,不算太重。但是到了公元821年,长庆元年,因“两镇用兵,帑藏空虚”,又加“禁中起百尺楼,费不可胜计”, 盐铁转运使王播建议增加茶税,“率百钱增五十”,使每年的茶税一下增加到60万贯以上,提升了50%,搞得天怒人怨。

公元841年,唐会昌元年,崔珙任盐铁转运使,“又增江淮茶税。是时,茶商所过州县有重税,或掠夺舟车,露积雨中,谓之‘地钱’。”

茶叶贸易遭到朝廷榨取,地方搜括,结果“私贩益起”。

《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公元852,唐大中六年的“十二条茶法”,由于规定严酷,执行严厉,虽然使茶税倍增,但百姓痛苦不已。

茶农、茶商、茶贩为了逃避苛刻的茶税,想方设法,走私茶叶。茶叶走私利润巨大,晚唐期间还出现了“江贼”、“茶盗”。

先后担任黄州刺史和池州刺史的杜牧就上书报告宰相李德裕,陈述茶盗猖獗的情况:“夫劫贼徒,上至三船两船百人五十人下不减三二十人,始肯行劫,劫杀商旅,婴孩不留。所劫商人,皆得异色财物,尽将南渡,人山博茶。盖以异色财物,不敢货于城市,唯有茶山,可以销受……是以贼徒得异色财物,亦来其间,便有店肆为其囊橐,得茶之后,出为平人,三二十人,挟持兵仗。凡是镇戍,例皆单弱,止可供亿浆茗,呼召指使而已。”

盗贼抢掠金银财宝,拿到茶山,换购茶叶,用来洗白。当时还有众多的私茶贩,“凡千万辈,尽贩私茶。亦有已聚徒党,水劫不便,逢遇草市,泊舟津口,便行陆劫。白昼入市,杀人取财,多亦纵火,唱棹徐去。”

在集权社会,一切权力集中在少数统治者的手里,广大民众被压在下层,煳口不易,谋生艰难。唐朝茶政茶法茶税,成了统治者控制生产、剥削茶农、掠夺茶利的手段,以致民怨四起,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中国茶史(上)

任见 著

目 录

第一章 先茶时代的苦荼

001 东方农耕民族的发现

002 秦朝时期的“出蜀茶”

003 值得圈点称道的《荈赋》

第二章 “茶道”和“禅茶”

004 《僮约》中的茶仪和日常

005 西汉时期的顶级茶叶

006 道、道教和两汉“茶道”

007 “禅茶一味”和茶饮乐舞

第三章 “真茗”与“非茗”

008 三国两晋的茶俗和茶文化

009 “真茗”“非茗”各有滋味

第四章 女性敢为茶先锋

010 美姿容知茗饮的女冠

011 女皇武照与唐宫茶羹

第五章 茶界名士仙、僧、圣

012 道心禅意与茶饮文化

013 “茶仙”“茶僧”和“茶圣”

第六章 陆羽茶事百科全书

014 陆羽的茶事百科全书(a)

015 陆羽的茶事百科全书(b)

016 陆羽的茶事百科全书(c)

第七章 诗韵茶香两相宜

017 茶艺、茶道和茶表演

018 诗韵茶香,相得益彰

019 上达天子,下被幽人

第八章 贡茶、商茶和榷茶

020 八大茶区香溢天下

021 贡茶质高,商茶量大

022 飞钱加热,榷税降温

第九章 茶马互市余声远

023 唐茶外贸和茶马互市

024 茶马古道及其价值

第十章 茶政、茶税和茶器

025 唐代茶政和茶税的弊病

026 匠心巧工的唐代茶器

任见,即作家后山,出身理科,中外文化比较研毕业,有《浪漫国度-法国史传》6卷本、《洛阳城》10卷本、《丝路密码》2卷本、《大唐上阳》(10卷本)《帝都传奇》(10卷本)《牡丹传奇》(10卷本)《曹操传》(大陆、台湾版)《刘禹锡传》《白居易传》《来俊臣传》《薛怀义传》《巫文化诠讲录》《学以成人》等著作及译作逾百种。

任见:“三川”宝地,古今偃师【原创】

任见:茶马古道及其价值【原创】

任见:唐茶外贸和茶马互市(b)【原创】

任见:唐茶外贸和茶马互市(a)【原创】

任见:飞钱加热,榷税降温(b)【原创】

悲哀的历史纪念-《巴黎雷欧艺术评论》新版026

在雕塑与生活之间-《巴黎雷欧艺术评论》新版025

每个人的沙漠-《巴黎雷欧艺术评论》新版024

巴黎雷欧的油画新作《动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袁天罡预言武则天会篡位,为何李世民不除掉她,只因此人泄露天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在现在大家对于在唐朝时期李世民命令当时有名的道士袁天罡和李淳风所编写的《推背图》大家因为那些注解还是会觉得不可思议,毕竟经过注解,很多我们国家发生过的历史事件都在那本预言书上有所呈现,即使是后来的中日战争也是有所预言,所以对于这本书很多人还是觉得十分的神奇的。既然那本书能有预言很多的事情,那么当

  • 杨贵妃发明1样东西 中国女人已用了1200年 如今成为女人私密物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贵妃的美颜秘方,杨贵妃用什么香料,杨贵妃吃荔枝用的工具

    说到这里,中间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安禄山是杨贵妃的干儿子,但是据野史记载,他们之间并不局限于“母子”关系,而是有其他暧昧的成分在里面。在皇帝和大臣面前,他们是母子,但是在背地里的关系,大家都懂得。相传,杨贵妃经常背着皇帝和安禄山这个所谓的干儿子幽会,当安禄山来到杨贵妃寝宫的时候

  • 汉武帝的三位皇后,最长的达49年,最后一位死的时候不到25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武帝的四个皇后结局,汉武帝的皇后哪一年死的,汉武帝第一任皇后多大

    刘彻求贤若渴,开创察举制度。但是对于贤才也依旧非常的冷血。要知道,伴君如伴虎,刘彻认为贤才只是工具,随意诛杀。对于贤才是这般,对于自己的妃子、皇后亲戚甚至是骨血也是这般。 汉武帝前前后后有三位皇后,其实这也很正常,毕竟,古代帝王很少在皇后这件事情上是专心的。一般都是,废了再立,立了再废,汉武帝也是如

  • 杨贵妃那么得宠,为何还是一直怀不上,原来得了这种妇科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杨贵妃高清视频免费看,为什么杨贵妃如此得宠,杨贵妃tvb

    这杨玉环也是官家出身,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后来被李世民杀了,在杨玉环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璬家。可以看出她这个生活圈子也基本停留在上层社会。因为家庭关系的原因,杨玉环自然而然的也就进了宫成妃嫔了。咸宜公主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

  • 汉武帝时期,匈奴女子为何在春季容易流产?史书:汉兵穷追二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兵匈奴,汉武帝时期匈奴女人主动流产,汉武帝后期匈奴人的去向

    在汉武帝的政绩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抗击匈奴的胜利。汉武帝时期,历史上著名的大将军卫青和霍去病,就曾远到漠北之地追击匈奴。比较特殊的是在汉武帝时期,匈奴女人一到春季都特别容易流产,这是为何?这一问题的答案在史书中已被揭晓。 “三岁,武帝崩。前此者,汉兵深入穷追二十余年。” 这句话源自班固所著的《汉书》,

  • 谣言可杀人,一代唐朝名将没有马革裹尸沙场,最后死于谣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杀胡人战绩,马革裹尸典故,马革裹尸是军人的荣誉

    贞观二十二年,太白星多次在白昼出现,天象反常。后经李淳风占卜得出结论:女主昌。意思是说会有女人称帝。在当时人看来这跟太阳从西升起一样荒诞,所以李世民也为放在新上。后来李世民在《秘史》中看到:唐三世以后,女主武王伐有天下。正所谓三人成虎,同样的预言李世民已看到两次,再加上民间也开始出现大量类似的谣言,

  • 在唐朝,秦叔宝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他都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说,秦叔宝是个勇将,他并不象隋唐演义上所说的那么差,才排十三杰的第十三名,而是当时一等一的勇将,和关羽一样能在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是个历史记载的“万人敌”,后世评价“此人勇悍”、“叔宝善用马槊,拔贼垒则以寡敌众,可谓勇矣”、“秦武卫勇力绝人”、“秦琼跃马挺枪,刺骁将于万人中,勇在力也。”,据新旧

  • 李白看到自己崇拜已久的偶像,激动之余写下了一首诗,前五个字很讨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中唐诗人张籍为好友,曾写下“桓君泪珠,未婚欲见”。他从小就喜欢杜甫的诗歌,也一直以杜甫为榜样。杜甫的每一首诗几乎都能倒着背诵。遗憾的是,在张籍五岁的时候,杜甫破船而亡,但这并不影响他对杜甫的迷恋。张籍一生只有一个偶像,那就是诗人杜甫。据史料记载,张籍先将杜甫的诗句写在纸上,然后将纸烧掉,在烧完剩下的

  • 见证开元时代的繁华:唐代第一建筑——花相会楼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的三大名楼,唐朝时期扬州著名建筑,中国唯一的唐朝前的建筑

    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滕王阁,都是这一时期建造的。还有黄鹤楼、岳阳楼、河雀楼。还有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花香汇楼。对于唐代来说,这座建筑不仅具有伟大的建筑艺术,而且是供人们观赏的。它还同时承载了很多功能。作为一座皇家建筑,这座建筑的一个很重要的用途就是李隆基为了表现兄弟之间的友谊而建造的。根据《新唐书》

  • 唐·高宗废除王皇后的真正原因,正好赶上了武则天,创造了一代人的繁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出身平民,她是他喜欢的女人。为了攻破冠龙集团的网罗,李治决定从后宫做起。多年来,王皇后一直嚣张跋扈。王皇后被废,武则天被封为皇后的消息,朝廷大臣也不傻,他们知道皇帝要干什么,以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为首的关陇集团强烈反对高宗此举,两人反对的原因是不是对武则天的不满,而是对武则天出身的不满,因为那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