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与范仲淹苏东坡“见字如面”

与范仲淹苏东坡“见字如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872 更新时间:2024/2/8 7:55:47

范仲淹苏东坡“见字如面”

《千面宋人——传世书信里的士大夫》

提到北宋范仲淹,你首先会想到什么?是他流传下来的名篇诗句,比如《岳阳楼记》,还是史书中对他的描述,那个年过半百奔赴战场、披荆斩棘推进庆历新政的形象?亲眼看到范仲淹亲笔留下的书信手迹,你会不会觉得与他更拉近了一些距离?

2023年春天,广西师大推出了一本历史类通俗作品《千面宋人——传世书信里的士大夫》。这本书角度独特新颖——从书信的角度切入宋史,聚焦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等60余位士大夫120余封传世的个人往来私信。作者结合史料重新解读这些孤立的历史碎片,将书信中所涉及的人、事、物及背后的故事巧妙地糅合成一个个完整的故事,从战场、为官、治学、人情、生死五大方面剖析宋代文人的社会关系、政治倾向、内心情感和才华品级,最后试图还原出一幅在宋代历史大背景下宋人普遍具有的性格共性拼图。

直面书信中的范仲淹苏东坡

120余封宋代士大夫之间的往来私信,包括范仲淹《边事帖》、苏轼《归安丘园帖》、黄庭坚《雪寒帖》、米芾《武帝书帖》、司马光《天圣帖》、赵构《付岳飞书》、欧阳修《端明帖》等。当我们盯看着书中的那一篇篇书信手迹,好像可以与那些历史人物“隔空相见”。

很多人都知道苏轼的《寒食帖》,千古独步。其实他的《归安丘园帖》写得也非常好,用笔率真自然,字体舒展,大小随意,展现苏体特有的自然气度。

《千面宋人》就收录了《归安丘园帖》。该帖书于元祐元年(1086年),纸本,行书,信札一则,共十行,计90字。这封书札背后的故事,也一直被后人解读。苏轼写这封书信的时候,正是他被召回重用,回京城当翰林学士之时。而此时的章惇,则处于被贬的失意时刻。苏轼这封信,本意是为了安慰老朋友,但却被误解。有人认为这封信正是两人从挚友变为敌人的转折。苏轼与章惇原本是一对知己,他们在嘉祐二年同中进士。两位才华横溢的才子,惺惺相惜。无奈人生各有沉浮,其中心曲也不为外人道也。

端详如今还流传在世上的几卷范仲淹书信手迹,你会发现他在起首的时候,都会把自己的名字“仲淹”二字写得极小。在信的正文里,他的字间距比较平均,字体宽博却又有点收敛,结尾的称呼非常周全。有人说,看到范仲淹的字就会想象出一位个头比较高大、行步中正、满脸诚实的人。所谓的见字如面、见信如晤,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可以说,情绪饱满的笔迹墨痕,是阅读者“破译”书写者波澜起伏的内心世界,以及蕴藏在其身上独特个性的有效入口。

犹如一座宋人信札博物馆

在人们已经逐渐淡忘了书信传统的今天,昔日文坛巨擘给我们留下的书信礼仪范本,也称得上是一座可以随身携带的宋人信札博物馆:写信给不同身份的人,应该如何行文?又该如何用词?用何种格式?何种书体?翻开书中的这一封封信件,顿首、再拜、起居万福……这些礼仪用语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宋人传统书仪之美。

作者仇春霞是西南大学古典文学硕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专注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与传播。在她看来,博物馆里的书信是孤立的历史碎片,比起枯燥的论证过程,她更想将碎片的历史以可爱的方式讲给大家听。为了完成这项工作,很多文献需要反复精读,仇春霞像福尔摩斯一样“侦查”了四年,那些与信息碎片有关的证据链被一条一条地建立起来。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读懂该书,仇春霞和编辑花费了大量功夫,整理出了长达半米的“人物历史信息及信札索引表”和“全书人物关系图”附在书中,让读者既可以随时查阅书中收录信件的书写年份,以及对应年份的历史事件,还可以厘清书中不同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刘珈汐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状元进京写了一个字,朱元璋居然下令处斩,原因让人不寒而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临终前批语,状元进京图,朱元璋弟弟汪二宝进京

    ▲朱元璋流传许多恐怖的行径。(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历史评价两极,他一直以来都是以猛治国,认为“胡元以宽而失,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在当皇帝期间,也曾诞生过类似文字狱的情事。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自小经历了多次战乱,对于统治权力的渴望可谓是十分强烈。当他登上皇位之后,他采

  • 杨广的孙子在喝毒酒前说了一句话,日后成为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广真的杀父霸母吗,杨广赐毒酒,宇文化及杀杨广

    杨坚建立隋朝后,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库充足,最重要的是还重新统一了分裂的国家,隋炀帝虽然昏庸残暴,可是却出台了很多有益于后世借鉴的好政策,最重要的是,他劳民伤财建立的大运河,成为了后世交通运输的枢纽,他罪在当朝,功在千秋。也许杨广做了这么多,是因为太想证明自己了,也导致了民生载道,百

  • 〔读城〕李后强:荥经云峰寺“飞来石”的搬运工是唐朝名将韦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文 / 李后强(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摘要】我们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现场多次考察,初步判断荥经县云峰寺的“飞来石”(太湖石)实际是一座假山,属于园林美化性建筑,始建于唐朝,后来宋明清各代都有维修。假山由多片石块组成,主体是

  • 一个敢和朱棣对骂的七品大臣,气的朱棣下令:埋了,转身官复原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陈谔这个人在永乐年间的时候通过科举进入到了朝堂当官,当时给他的官位是正七品,别看他的官位不怎么高但是他的职责是负责督察刑部,如果碰到有拖延的工作他可以直接报告皇帝,是一个可以直接见到皇帝的人。他在工作方面是极其的认真性格非常直爽而且有个特点嗓门非常大,这也使得他非常不讨朱棣的欢心。那么他的声音大到了

  • 袁天罡:终唐者赤,却不敢跟李世民说他的后人沦落到这个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袁天罡剧照剧照李世民曾经让袁天罡算过大唐王朝的命运,可以传承多久。谁知袁天罡和李淳风推算后写了一句话:”乱唐者武,终唐者赤“。李世民听到后很害怕,就问:”有何破解之策?“袁天罡想了想,留下了一个锦盒给李世民说:”不得已时打开锦盒“李世民就将锦盒收了起来。但其实袁天罡知道无论做什么都改变不了结局,还有

  • 岳飞入狱后,有人替岳飞求情,秦桧说了3个字,岳飞恍然大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没人敢对皇帝不敬,除非是你不想活了,就算是前朝皇帝也不可以,康熙都能对朱元璋墓三拜九叩,谁还敢对前朝皇帝不敬?何况宋高宗也算是南宋的开国皇帝。关于岳飞之死,毫无疑问是宋高宗授意的,两宋三百年历史上,一品官总共就杀了俩,一个是被逼当皇帝,最后不得不死的张邦昌,另一个就是岳飞,所以宋朝是极少杀重

  • 晋朝大臣薛兼祖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晋朝大臣薛兼祖,寒胡舞番形,下脐穴以合气,故靠实取穴。晋朝大臣薛兼祖地手绘图历史简述薛兼(约255~322年),字令长,丹阳人。晋朝大臣,东吴尚书仆射薛综之孙,西晋散骑常侍薛莹之子。历太子洗马、散骑常侍,进爵安阳乡侯,拜丹阳尹,守太常卿。永昌元年卒,赠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形峦评析此为薛兼薛半州

  • 一群深处西南的汉族人,一直恪守明朝文化习俗,身着明朝汉族服饰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平民服饰图解,明朝服饰怎么变,明朝龙袍

    这是同明初移民有关的一段历史,这是独特的“屯堡文化”。西南云贵地区最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发生在明朝。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三十万大军进攻西南,铲除了元朝的残余势力,并且将军队留在了当地,还让这些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儿女全部送到戍地。军队驻守之地在当时被称为“屯”,移民居住之地被称为“堡”,因此,这

  • 原来朱元璋想过将这两个字定为国号,后放弃,未料竟被后人引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原来朱元璋想过将这两个字定为国号,后放弃,未料竟被后人引用明朝从建立起,就给后世留下了很多饭后闲谈的故事,不管是朱元璋的经历,或者是后来朱棣夺权,开创永乐盛世,还有最后被李自成推翻时,末位皇帝朱由检自杀留下的遗言都是人们的饭后谈资。而除了以上这几个故事,还有明朝国号的由

  • 武则天人生逆袭之后,西安感业寺怎么掉队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1400多年前,坐上龙椅的杨广自觉国运昌盛、天下富庶,为了感谢上天所赋予的基业而兴建一座寺庙,赐名“ 感业寺”。在耗费民力又穷奢极欲的判词面前,他亲临感业寺祈福 时,心中会思考什么?或许只是“大业”年号的千秋万代,和来年兴修更多的离宫。杨广断然不会想到,隋王朝会断送在自己手中,被李渊大表哥送上“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