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朱元璋没有吃好晚饭,马皇后出场的时候正在厨房忙碌,给朱元璋做了一道小菜。皇帝吃饭,皇后穿鞋底,就像正常的夫妻生活一样。
虽然谈的是军国大事,但朱元璋与马皇后谈话的语气却十分亲切。朱元璋表示,北伐一直失败,徐达只好重新坐镇指挥,但此役过后,徐达只能被封为异姓王,大臣之位对徐达不利。
马皇后持不同看法,娶了徐达。然后男女主角的故事就开始了。
盘点一下老朱家的三个儿媳妇
1.燕王妃徐妙云:
徐妙云是徐达的长女,未出柜时就有女学生称号。所谓学生,就是通过考试被录取,然后进入各级各类大学学习的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女学霸”。
徐妙云以一家之主的身份出现在舞台上。徐达很喜欢吃烧鹅,但是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吃鹅。为了逗徐达开心,弟弟妹妹偷偷做了一只烧鹅。怕徐妙云知道,他们躲在柴房里一起吃了。但徐妙云还是发现了,把烧鹅扔了,又把全家数了一遍。
在战场上统率千军万马的徐达,在这丫头面前一脸焦急,场面十分滑稽。
燕王朱棣听说父亲要他嫁给徐妙云,连夜逃出皇宫。消息一出,徐妙云的脸色自然不好。但徐妙云似乎并不在意,相反,他更担心朱棣的安危。这时,女学生们已经爱上了朱棣。
燕王父子北伐时期,徐妙云的一系列操作,妥妥的把未来的公婆聚集到了自己的身边。
马皇后将徐妙云召入宫,安抚被逃婚之痛。徐妙云的反应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一句简单的无怨言后,他开始解释,他和燕王既是夫妻,就是夫妻,夫有过错,就是他的过错。我无处抱怨,只有自省和劝告。马皇后听后非常高兴。像这样识大体的媳妇哪里去找。
紧接着,徐妙云拿出了徐达在军方收养了十几年的孤儿名单,这样一来,徐达在军方培养心腹的嫌疑就很容易消除了。
京城不少达官显贵,听说燕王娶了徐达的长女,都争先恐后地向徐家送礼,希望巴结徐达。徐淼将魏公府的贺礼全部撤走。既然是送给她的礼物,她自然可以随心所欲。
朱元璋听了之后,脸色就像一头自己养的猪,终于可以给别人做白菜了。朱家就算弄到这么一颗小白菜,连猪都能卖了。
二、太子的侧妃吕氏
太子侧妃卢氏第一次出场,就是一副严母的架势。太子和燕王在宫中,正好遇到来找朱允炆的陆夫人。卢一上来就训斥朱允炆玩疯了,问他今天的描写写完没有。从太子的两个儿子的性格可以看出,侧妃吕氏所生的朱允炆性格比较稳重,而常妃所生的儿子朱雄英则比较调皮。
太子只是一句简单的谏言,陆家便说了一大堆如玉未全的话,三岁是幼,七岁是老。这说明陆家在太子面前是有发言权的,否则他也不敢这样对太子说话。还有,陆夫人虽然是妃子,但是野心很大,同时头脑也很清醒。皇子的爱,一辈子都保不住。只有她的儿子有出息,她才能对自己的余生充满期待。
陆家不仅得着太子的宠爱,她也很会笼络人心。不管是给嫂子还是给婆婆。不过马皇后这种级别的婆婆,可不是花言巧语就能糊弄的。马皇后打心眼里喜欢徐妙云,于是把戴了多年的手镯送给了徐妙云。它可能不是很昂贵,但意义并不简单。这就像是把自己的重任交给了徐妙云。
常太子妃的脸色只是有些不自然,陆氏的脸色却更意味深长。陆夫人送徐妙云出宫,目送徐妙云的马车远去。从他的眼神中,她已经在心里认定,这将是她以后最大的威胁。
只是此时她不知道的是,不仅是徐妙云,燕王才是她父子最大的敌人。
三、秦王悦敏公主
剧中,朱熹对王跃民深爱有加,王跃民却不以为然。她认为朱熹除了爱老婆外,一无是处。而且,王月敏并不安心做她的秦王妃,而是在南京充当了她大哥王宝宝的眼线。
比如她的陪嫁丫鬟,当着众人的面称她为王妃,私底下却依然称她为王妃。主仆二人妥妥的在曹营,心在汉。其实,在南京生活多年的王月敏知道,娘家的北苑政权已经不复存在,只有哥哥在苦苦支撑着自己。即便如此,她依然将恢复北苑政权作为自己的头等大事。
就个人素质而言,王跃民是个不错的间谍。他在众人面前一直很安静,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因为她需要收敛自己的光芒,只有这样别人才不会注意到她。
她的下场很可能是悲惨的,皇室绝对不会容忍一个一丝不苟的公主。在古代,战争和婚姻总是千篇一律,似乎根本不在乎已婚女人的感受。
当初王月敏嫁入朱家,肯定是把自己比作一个壮汉,因为她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死棋手。所以她只是一个可怜的人。
四、写在最后
期待《山河月明》这部剧越来越精彩。虽然我们都知道女主一定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但是过程总是比结果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