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楚国小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呢?我们还要从周天子分封诸侯的时候开始说。当时周天子分封的时候楚国的开国君主熊绎仅仅只是一个子爵,这也是为什么在说到楚国君主的时候都会说楚子的原因。本身熊绎还是挺开心的,毕竟他也终于得到了王室的认可,于是就在周天子会见诸侯的那天兴致勃勃的就去了。
[var1]
但是最后却没有想到他连入席的资格都没有,毕竟当时的诸侯可以说是非常的多,子爵可以说是其中垫底的存在了,之后熊绎就把这件事视为奇耻大辱。之后回到楚国就开始辛辛苦苦的创业。
[var1]
[var1]
当时熊绎创业艰苦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呢?古书上面写的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拉着用荆棘编制的大车,穿着打折补丁的破衣服去开垦山林。为的其实就是多弄出来一些耕地,毕竟当时的粮食可是硬通货。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楚国在战国后期能够成为诸侯中最大的粮食生产商之一。
[var1]
[var1]
就这样延续了几百年,之后到周厉王时期,当时楚国的国土内已经基本没有未开垦的农田的,所以为了继续增强自身,楚国就只能开疆扩土了。但是楚国的为止我们都知道,虽说不在中原的正中心,但是周围也都是其他的诸侯国,所以开战也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一件事,这里多说一句,楚国对于那些被灭国家百姓的处置可以说是战国时期最好的了,平均分布在全国各个位置,这也是为什么楚国灭国无数却没有大规模反叛的原因。
之后楚国就一直延续着开疆扩土之后开垦山林的战略,慢慢的楚国便成为了战国时期的强国之一,更是第一个自立为王的诸侯国。不过却有一件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楚国贵族们往往都不会谈论这段历史,甚至史书上面都没怎么编写过。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熊绎是在周天子侮辱他之后才开始发愤图强的,这就有点令人深思了。尤其是楚国最后还是第一个自立为王的,可以说楚国早在熊绎时期便有了造反的念头,只不过一直都在积蓄能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