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一生四次认怂,一次比一次彰显他的伟大

李世民一生四次认怂,一次比一次彰显他的伟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47 更新时间:2024/1/19 22:48:29

但李世民的一生也有认怂的时候,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影响英雄气概反而彰显了他的伟大!

第一次:浅水原之败

武德元年(618年)六月,陇西割据军阀薛举率十万大军入侵安定郡,李渊派李世民率十万兵马迎战,双方在浅水原一带展开激战。

当时薛举军团将唐军主力围困在高墌城内。薛举麾下秦军骁勇善战,尤其是骑兵,更是剽悍无比,锐不可当。所以唐军最佳的应对方式应该是深沟高垒,坚守不出,同时派出精兵去袭扰对手粮道,慢慢消磨敌军锐气,然后再决战。这其实也是李渊派李世民出征时千叮咛万嘱咐的既定策略。

然而彼时的李世民正是年少气盛之时,面对薛举的阵前骂阵,一时没忍住,提前与秦军在城外浅水原对决。此战,唐军惨败,士卒战死十之五六,大将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阵亡。李世民狼狈逃回长安,薛举占领高墌,收集唐兵的死尸堆成京观。

虽然此战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是殷开山、刘文静趁李世民生病不听指挥,擅自出城决战,才导致的惨败,“殷开山言秦王有疾,薛举必然轻视我等,所以宜炫耀武力以威镇之。于是将兵营陈于高墌城西南,列阵示威,甚至未加防御。”

但现在的史家普遍认为《资治通鉴》的记载是“为尊者讳”,浅水原之败的最大责任人实际还是李世民,这从他见到李渊后“哭拜于地”以及再战薛举时依然带着殷开山和刘文静,就能佐证一二。

不管浅水原之败时李世民是真病假病,反正第二次与秦军对决时,不管薛举之子薛仁杲在阵前如何叫骂、羞辱,李世民都是坚守不出,甚至当手下兵将受不了敌军言语所激,纷纷要求出战时,李世民也是哈哈一笑,说“我军新败,士气沮丧,当此时应骄其兵,耗其粮,方可一战而胜。就当我们怕了他又如何?”同时传下军令:如再有敢言出战者斩。

就这样,李世民在浅水原足足认怂了六十多天,直到西秦粮草殆尽,军心浮动,才果断率军出击,一战而定。

浅水原之战是李世民自太原起兵以来经历的第一次失败,而且是惨败。但这次失败,非但没有击倒李世民,反而使年轻气盛的李世民变得更加成熟,李世民的第一次认怂实际上是一次蜕变,从此,李世民的战术风格从一味的穷追猛打向后发制人、疲敌制胜转变,战略战术都得到极大提升。

第二次:渭水之盟

武德九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如愿以偿登上了皇帝之位。然而唐朝这次极不正常的皇权交接,引发了朝廷上下一场极大震动。李建成的殒命,让原来太子派成员人人自危。燕王罗艺、庐江王李瑷等人,先后起兵发动叛乱。

而这时的突厥正是“控弦百万,戎狄之盛,近代未有”之时,自然看出了有利可图,于是武德九年八月下旬,突厥可汗颉利率军大举南下,“颉利、突利二可汗合兵十馀万骑寇泾州,进至武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逼长安,八月二十八日抵达渭水北岸,与长安一河之隔。

而这时的长安城只有寥寥数万兵力,其他主力部队都屯驻各地,一时之间远水救不了近火。如果双方真要动起手来,唐朝肯定要吃大亏,甚至存在被颉利可汗打进长安灭掉唐朝的风险。

迫不得已之下,李世民使用疑兵之计,亲自带领高士廉、房玄龄等六大臣前往渭水,隔渭水与颉利可汗谈话,责备颉利背负盟约。“俄而众军继至,颉利见军容既盛,又知思力就拘,由是大惧。”(出自《旧唐书》)

而且李世民又对匈奴许以大量金帛财物,“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双方即在渭水之上的便桥上杀白马以盟誓,史称“渭水之盟”。

其实,以李世民的性格本想与匈奴决一死战,“帝怒,欲击之”然而大将李靖建议说应避其锋芒,再求一战,“靖请倾府库赂以求和,潜军邀其归路。”李世民从其言,才有了此次的委曲求全、认怂之举。

这次事件堪称李世民一生中的至暗时刻,也被李世民引为一大耻辱。所以他在隐忍了三年之后,于贞观三年,派大将李靖,并州都督李勣、华州刺史柴绍、灵州都督薛万彻统兵10万,征伐突厥。李靖在定襄大败突厥,李在道截击,“降其部众五万余人”。后唐军又督兵疾进,大破突厥军,颉利在西逃吐谷浑途中被俘,东突厥灭亡。李世民终于报了渭水之盟的一箭之仇,自此,李世民被西域诸国尊奉为“天可汗”。

第三次:如此女子,孤亦惧也

众所周知,李世民手下谋臣如云,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有“房谋杜断”之称的房玄龄,然而房玄龄最出名的还不是他的“擅谋”,而是“惧内”。

房玄龄到底有多“惧内”呢?据载,说有一日,李世民退朝之后,百官都各自散去,只有房玄龄一路跟着李世民,不肯离去。李世民以为他有什么要事要私下禀报,谁知一问才知道,房玄龄是惹怒了家中夫人,害怕河东狮吼而不敢归去,因此想向皇上讨要一份圣旨保身。听罢缘由的李世民哭笑不得,便想出一个办法为自己的老部下“解忧”。

房玄龄回府之后,李世民的圣旨便到了,不过这道圣旨不是为房玄龄解忧,而是给他“添堵”。圣旨中说,房爱卿劳苦功高,因此特赐美妾三名。结果还没等到房夫人反对,房玄龄就大喊“冤枉”还再三向夫人保证,自己宁死不受。

李世民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先是亲自召见房妻,做思想工作,房妻坚持己见,毫不让步。太宗见状,说:“你要么不妒而活,要么妒忌而死!”房妻不为所动。李世民于是赐“鸠酒”一杯,房妻果断一饮而尽。其实李世民赐的是醋,而非“鸠酒”,房妻安然无恙。

李世民被房夫人的情真意坚所感动,不但不再逼迫,反而郑重向房妻道歉。事后他不无感慨地对房玄龄说:“如此女子,孤亦惧也,何况卿乎?”委婉地表示,我是不行的,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李世民没有利用自己的帝王之尊生生拆散一对璧人,反而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据载,房玄龄一生没有纳妾,而且始终对妻子礼遇有加。这里面应该也有李世民的功劳。

第四次:对尉迟恭退避三舍

李世民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并不是他的文治武功,而是他善于纳谏,不诛杀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除了侯君集因谋反被杀,其他二十三位都在贞观朝享尽荣华。

李世民对功臣究竟有多好?不但加官进爵,还处处忍让,甚至退避三舍。

在评书《薛仁贵征东》中,因为薛仁贵遭到李道宗迫害,被李世民定了死罪,打入天牢。还说谁要是想保他,就与他同罪。

薛仁贵的义父尉迟恭仗着与李世民的交情,上书替薛仁贵伸冤。李世民虽然不高兴,但还是说,念你与朕患难相从,就不治你的罪了,但薛仁贵罪不可赦,还是要处斩。

尉迟恭一气之下,让左右抬过鞭来,说道:“此鞭乃先皇所赐,有几行字在上,万岁龙目请看。”李世民装着没听见,传旨退朝。

尉迟恭岂肯罢休,他跟在李世民身后,嘴里还大声嚷嚷:“请万岁赦免薛仁贵!”李世民快步如风,尉迟恭也是一路小跑,就这样他从朝门一直追李世民走进止禁门,按制,朝臣是不能进入止禁门的,尉迟恭大急,便一把抓住李世民的龙袍,李世民碍于尉迟恭的面子不便发作,其实早已不胜其烦,因此使劲一扯,把龙袍撕掉一角,并令内侍赶紧关上门。

古人有“割袍断义”之说,尉迟恭见李世民如此绝情,激愤之下举起钢鞭照着止禁门一鞭打去,结果钢鞭断为十八截。尉迟恭大吃一惊,想到自己出师时师父所说,鞭在人在,鞭亡人亡,现在鞭已亡了,自己该何去何从?再一抬头,见门上写着“止禁门”三字,门如其名,犯者死罪。于是尉迟恭对着止禁门拜了二十四拜,叫声“万岁”,然后撞门而死。

其实,李世民并没有走远,他其实一直在门后听动静,当听到尉迟恭高叫万岁之时,心知不妙,忙令内侍开门,可惜已经悔之晚矣,尉迟恭早已气绝而亡。

李世民呼唤一声:“敬德,痛死孤也!”就此昏厥。

虽然这是评书演义,当不得真,但也能看出李世民与尉迟恭的感情之厚,而且这段故事也并非完全虚构,《旧唐书》记载的一事可能就是其模板。

贞观六年九月的一天,李世民在宫中大摆酒宴,尉迟恭与任城王李道宗均在座,酒过三巡,尉迟恭突然发飙,对做于其上的李道宗说:“你有什么功劳,配坐在我的上席?”李道宗委婉做出解释,尉迟恭竟然勃然大怒,一拳打在李道宗的眼睛上,差点儿打瞎他的一只眼睛。

坐在主座的李世民站起身来相劝,也许是真喝醉了的缘故,尉迟恭非但不听,还拿着笏板对李世民指指点点。

面对如此不敬的举动,李世民非但没恼,反而哈哈一笑,对众人说,“敬德醉了,扶他下去休息。”,虽然尉迟恭嘴里还在嘴里咕哝,但还是被侍卫驾走。尉迟恭离席后,李世民旁若无事地继续喝酒。

第二天尉迟恭入宫请罪,李世民才疾言厉色地训斥了他一通,李世民说,“朕登基以后,一直想保全功臣,但你的行为让朕明白,韩信彭越遭到杀戮,不是汉高祖的过失,对待功臣不是只有奖赏。要严格要求自己,别做后悔不及的事。”尉迟恭听完这一席语重心长的话,连忙磕头谢罪,从此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

其实,李世民的一句“敬德醉了”实际是救了尉迟恭一命,如果任由事情发酵,不说李世民是否嫉恨尉迟恭,如果有言官上书言尉迟恭“大不敬”之罪,李世民就不得不严肃处理,轻则罢官流放,重则杀头抄家。面对尉迟恭的酒后大不敬,李世民选择了退让认怂,不能不说李世民胸怀宽广,对功臣极好。

综合观之,李世民一生四次退让认怂,都没有影响他的英雄气概反而彰显了他的伟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治与武则天的第一次权力交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与李治第一次吻戏,武则天李治秦海璐吻戏,李治为什么纵容武则天

    武则天本身就有很出色的政治能力,所以李治很信任他,在养病期间很多政事,都交给武则天处理。但是李治得了风疾之后,基本上不了朝了,所以就是武则天一个人处理朝政,这就导致了武则天开始拥有自己一个人的朝堂力量。我们想想高宗李治为了独掌大权,付出了多少努力,不惜连自己的亲舅舅都不放过。而现在,大权却要被别人分

  • 北宋灭亡时,名震天下的天波府杨家将哪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北宋灭了杨家将去哪了,天波门北宋,北宋杨家将小说

    在演义和小说体系体系中,金刀杨业(初代)和佘老太君育有七个儿子(二代),大郎杨延平、儿郎杨延定、三郎杨延辉、四郎杨延朗、五郎杨延德、六郎杨延昭、七郎延嗣。(杨令公还收养了一个义子,八郎杨延顺)。杨家七郎中,六郎杨延昭生有一个儿子杨宗保(三代),杨宗保娶了穆桂英,二人生有一个儿子杨文广(四代)。在杨文

  • 李白在他61年的人生旅途中,为啥有23年居住在山东济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公元727年,时年27岁、尚未婚配的李白抵达湖北省安陆。当时安陆的大户人家许梓芝员外欲招李白为东床快婿。许员外本是唐高宗之故宰相许困师之子,他的女儿许紫烟,又名许营)还未出嫁。在孟浩然的撮合下,731年,李白入赘许门,定居安陆。李白这种“倒插门”在当时社会中是备受歧视的,男人做上门女婿的社会地位

  • 明朝第一家族,开国便封爵,崇祯死后还在传,朱棣都不敢削其爵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三代以上就很难跟你将情面了,君王们会认为你们家享受的富贵已经够了,爵位收回,想封爵再去拼命去。当然,大部分是这样,也有例外。比如说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西晋,封曹奂为陈留王,还赐予封地,爵位和封地都世袭罔替。曹奂的陈留王相当长寿,他这个王爵本来是司马晋给封的,东西两晋加起来一百五十多年,陈留王的爵位和

  • 科尔沁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撒尔管辖的游牧区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科尔沁草原(HorqinGrassland)又称科尔沁沙地。沿用古代蒙古族部落名称命名。科尔沁草原处于西拉木伦河西岸和老哈河之间的三角地带,西高东低,绵亘400余千米 ,面积约4.23 万平方千米。属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翁牛特旗、敖汉旗与通辽市的开鲁县、通辽市和科尔沁左翼后旗、奈曼旗、库伦旗辖区

  • 武则天宣判一出:一位大臣感动得痛哭流涕,一位大臣灰溜溜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张德吓坏了自从女皇弃道教转而尊崇佛教以来,便在长寿二年(692年)颁布禁止天下屠宰牲畜诏令,禁止捕鱼捉虾,以此来显示她虔诚信佛、慈悲万物。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他们天生以五谷、蔬菜为食,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回肉,所以禁令对他们来讲,影响可谓微乎其微。但是,王公百官们却颇感头疼,因为他们是肉食者,但凡有一顿

  • 赵匡胤作了两句诗几百年无人敢接,朱元璋:这还不简单!结果翻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赵匡胤霸气语录,朱元璋和赵匡胤谁更猛,赵匡胤临死遗言

    接着我跟大家聊一聊两位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开国皇帝——宋朝的赵匡胤与明朝的朱元璋二人之间的故事。二人之间之所以会产生联系,还得从文人爱对诗说起。大家都知道,唐宋时期世人爱好吟诗作对,不管是诗人文豪,亦或是普通百姓,差不多每个人都能张口就来,不管是不是自己写的。不是有那句话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

  • 张居正为什么对万历在生活上这么严格,自己的出行非常奢侈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万历对张居正后悔吗,万历首辅张居正免费在线观看,张居正教育万历

    当然,这并不是代表我鄙视、看轻张首辅,我反而觉得他更真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圣贤也不可能做到完人。张居正其人,因其巨大的历史贡献,被后世赞为“宰相之杰”,居功甚伟,无限风光。张居正的“万历新政”改革,使原已垂危的大明王朝生命得以延续,具有重大的历史功绩,是“万历中兴”贡献最大的人物。万历初期,

  • 武则天一生是个传奇,但她母亲的经历,一点也不逊色于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主角娶了武则天的母亲,武则天写给母亲七十寿辰的诗,武则天母亲杨氏的丈夫

    的确,武则天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了。她先后嫁了两位皇帝,也是一对父子——唐太宗和唐高宗;生了两位皇帝,也是一对兄弟——唐中宗和唐睿宗;同时自己还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俗话说:有其母,必有其女。武则天的聪明才干恰是遗传了其母亲的基因。那么,武则天的母亲到底是怎样的一位传奇女性?武则

  • 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合葬陵寝明孝陵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明孝陵位于紫金山南麓,始建于洪武九年,由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主持营建。汉朝时,风水先生认为此山“(金陵)王气所钟”,因此,紫金山又被称为钟山。帝师刘伯温谙熟风水堪舆之术,朱元璋带着刘伯温、徐达、汤和一起勘察,“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朱元璋选定了这块风水宝地。陵区内南朝七十多所寺院被悉数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