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的“高平陵”之变,看上去非常愚蠢,为何最后却成功了?

司马懿的“高平陵”之变,看上去非常愚蠢,为何最后却成功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672 更新时间:2024/1/26 3:58:09

历史上只有一次“高平陵事变”,但它刷新了封建王朝斗争的底线。

这次政变,不仅让曹操辛苦打下的江山被司马氏夺走,还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血腥的一次政治屠杀

高平陵事变也是历朝历代统治者眼中的违禁词

曹魏代汉时,汉献帝禅位于曹丕,几乎毫无阻碍,因为彼时的刘协也不过空有皇帝头衔而已,曹操早已将效忠于汉献帝的伏皇后、董贵妃、汉献帝的儿子杀死,面对光杆司令自然不需要什么流血政变就能顺顺利利地继承江山正统。

当然了,为了彰显自己的仁厚,曹丕还是客客气气地给刘协留了些许颜面,让他安度晚年。曹丕的这个举动也是他最英明的一次,避免了后代被司马氏抄底。

可惜,天妒英才,曹丕在位6年就去世,曹叡掌玺12年后病死,曹魏江山落在了年幼的曹芳手里。曹叡临终托孤给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

曹爽背后是宗族势力,掌握着军事大权,他一上位就在朝堂上安插自己的势力,把兄弟几个都推上了核心圈子,逼得司马懿等一干老臣退居二线。

司马懿熬过了曹魏几任皇帝,见识非凡,心思狠毒,远非曹爽这个中二莽夫能比。

在曹爽的打压之下,司马懿收起锋芒,扮成了一个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却备受打压的苦逼形象,曹爽等人则成了国之奸贼、人人喊打。

当时,司马懿虽然蜗居在家,但仍把控全局:郭太后对他关怀有加,时常遣人问好;儿子司马师掌握禁军大权;朝中同僚向他示好;家里暗中培训了3000多个死士;曹爽等人的一举一动都尽收眼底……

魏正始十年正月,作死的曹爽带着曹芳和几个兄弟兴高采烈地去高平陵祭祀曹叡,京城空虚。

司马懿瞅准机会,发动致命一击,3000死士攻占皇宫,抢占了武库,司马师带兵包围皇宫。接着,司马懿联合太尉蒋济、尚书令司马孚等进谏郭太后,郭太后按照司马懿的想法,下旨废曹爽兄弟,顷刻之间,曹魏江山变了颜色。

原本权势滔天的大将军曹爽第一时间慌了神,然后向司马懿投降,以求保住性命。谁料,司马氏出尔反尔,狂屠7000余人,无论男女老少、出嫁多年的女子,全都被司马氏以谋反罪处死。

早前,曹爽的部下桓范哭着说:“曹子丹(曹真)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

何晏、丁谧、邓飏、毕轨、李胜、桓范等被灭三族,“名士减半”就是当时的写照。

曹爽、司马懿共同辅政10年,曹爽表面风光,私底下树敌众多,头号强敌司马懿早已蓄势待发,在高平陵事变中给他上了最后一课。

从曹爽正月初六拜高平陵,到司马懿初十下令夷曹爽等三族,正月十八大赦,仅仅十三天时间,就把不可一世的曹氏集团斩杀于血泊之中。

高平陵事变后,曹魏皇权崩溃,三代基业毁于一旦。

曹芳禅位后,曹髦继位。曹髦虽然得位有亏,但毕竟是曹氏子弟。他不甘心大权旁落,也组织了一批敢死队与司马家的鹰犬发生激战,结果,少年英才的曹髦被成济用丈八长矛刺了个透心凉。

小编认为曹髦此举太过毛躁,但他不愿坐以待毙、以身犯险的处事方式,颇有当年曹操献刀刺杀董卓的壮举,也算是曹氏最后的骄傲了。

最终,司马家也放弃了“温水煮青蛙”的方法,明火执仗地干掉了皇帝,从曹氏手中抢夺了皇权。

想当年,曹操一手提拔了司马懿,曹丕将其视为心腹,曹叡临终托孤,曹家对司马家的恩德众人皆知。可是,司马懿却毫不犹豫地篡了曹氏权,世人对司马家的厌恶,大多数都源于这种忘恩负义的举动。

曾经在高平陵事变中帮助过司马懿的尹大目、许允、蔣济等等也对司马家族恨之入骨。

这些因素都成为西晋快速灭亡的重要原因。

两晋期间,反叛、争权、外患,从来没有停止过,无论是贾南风上位,还是八王之乱、王敦叛变、桓温逼宫,到处都充斥着阴谋和篡位的气息

后来的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也都跟司马氏的无耻作风息息相关。

晋朝南迁后,东晋第二位皇帝司马绍从王导那里听到司马氏篡夺曹魏江山的经过时,惊呼:“若如公言,晋祚安得长?”

也正是如此,刘裕起兵反晋后,直接将南方的司马氏一族诛杀殆尽,那一刻,站在司马氏家族阵营的人寥寥无几。

随后的王朝更替中,“高平陵事变”也成为江山霸主们头上的一把尖刀,在摧毁敌人的同时,也破了自己的金身。小编认为王朝霸业,从来没有完美一说,只有残忍和强悍。

曹爽有兵有地,手握皇帝,曹魏正统,司马懿才是个篡权的,又只占了一座空城,曹爽为什么就乖乖投降了呢?

司马懿的高平陵之变,真的很不高明。既没有控制皇帝,也没有控制足够的兵马,只控制了一个空空的都城,这种政变举措,很难与他军事家的称号相称。但凡对手是一个有头脑的人,分分钟就能调兵遣将让他死无葬身之地。司马懿这样也能成功,只能归功于他有一个更蠢的对手——曹爽。

帮司马懿的人本来是希望对付曹爽的,不想司马懿居然是夺了曹魏江山,让帮助司马懿的人目瞪口呆。郭太后、蒋济等人还是目光短浅,不明白司马懿夺权必然篡国的道理!同样的事情汉昭帝也遇到过,上官嫉妒霍光,以收回皇权的名义劝昭帝杀掉霍光,昭帝心里明镜似的,清楚的知道霍光虽然专权,但却跟昭帝休戚与共,杀了霍光,上官桀必然犯上作乱。郭太后蒋济等人就看不明白。

更多文章

  • 玄武门政变成功,李世民称帝后,尉迟敬德为何被列为第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那就让李世民在登基的时候变得更加圆滑吧。其实当时尉迟敬德之所以在这次政变中被李世民授首功,就是因为他在这次政变中先救了李世民一命。然后在这个地方发动政变后,李世民带着已经埋伏在附近的伏兵冲了上来。在冲杀的过程中,他和对方展开了厮杀,而当时的李世民,也是在不断的厮杀中掉下了马。在这样的状态下,他差点

  • 玄武门事件后,如果李渊反抗李世民,尉迟敬德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尉迟敬德晚年简介,尉迟敬德拼音,玄武门之变对李世民的评价

    在李世民逼李渊退位时,尉迟敬德是他身边最信任的人,也是李世民的官方打手。好在李渊当时没有反抗。如果李渊抗拒退位,不听李世民的话,尉迟敬德早就杀了李世民来满足李世民的心愿。在玄武门事件中,尉迟敬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在这件事上,尉迟敬德对李世民非常忠诚。可以说,一切都是为了李世民。他也清楚地知道,自

  • 她演武则天成名,戏外她真的成了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哪位明星演过武则天,武则天秘史武则天与李治吻戏视频,盘点女明星演过的武则天

    草根出身,拿过六届金鸡百花;1990年代开始经商,努力成为“亿万富翁”;她因“逃税”入狱,失去自由422天;出狱后,他从横店群演重新出发,还清债务,重回前线;一生中多次,四次婚姻,其中两次是多管闲事,却能让每一位前妻念念不忘,57岁嫁给追了自己30年的豪门老公……她《大女主》“人生八十集电视剧都不够

  • 武则天的复仇——揭秘狄仁杰与女皇的恩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女皇会对狄仁杰感到愤怒?我们一起来揭秘这段历史吧。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狄仁杰不仅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大将军,更是一位杰出的大臣。他曾担任过中书侍郎、太子少傅等职,后来又被擢升为左相,成为唐朝政治的核心人物之一。他以清廉、正直、勤勉为代表的君臣道德,备受人们的尊敬

  • 只有三镇兵马的安禄山,又怎么能有底气反叛大唐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唐安禄山个人简介,安禄山控制的三镇地图,安禄山为什么要反叛知乎

    首先,要了解安禄山为什么会有三镇兵马。在唐朝晚期,大唐国力逐渐衰弱,加上宦官专权、朝堂腐败等因素,导致边疆镇守不力,边境上的安禄山、史思明等人利用这个机会慢慢发展起来。尤其是安禄山在长安担任禁军统领期间,他擅长拉拢士兵、贪污受贿,积攒了一定的财富和人脉关系,为他日后发动叛乱奠定了基础。安禄山之所以能

  • 为什么孙权不敢称帝?为什么后来又称帝了?孙权表示:我太难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称帝这事儿,孙权真心感觉“太难了!”他既没有曹魏的“法理性”,也没有刘备的宗室血缘,这导致了他在汉朝轰然倒地十几年后,才在群臣的催促下,拖拖拉拉,找了个空隙称帝。在汉末三国,第一个建国的是曹魏。曹丕终于难掩激动篡夺了大汉天下,赶走妹夫汉献帝,自己取而代之。从曹丕的一系列操作看,他很聪明,他把夺皇

  • 一生都难被封侯的西汉名将李广,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这句话表达了王勃人生无常,怀才不遇的愁苦。这句词中的“难封”描述的乃是汉朝被誉为“飞将军”的李广,只不过为汉朝立了赫赫战功之后,一生都没有被升官加爵,这才有了“李广难封”的典故。西汉初期,朝廷对北方的强敌匈奴一直以来都卑躬屈膝的用“和亲”的方式来维持北境的安定,免于匈奴的进攻。李广在汉文帝时期就从军

  • 唐玄宗老来得女,本该宠爱无边,却狠心把女儿丢进道观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唐玄宗,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杨玉环,但其实唐玄宗一生妃嫔众多,其中爱恨情仇也为人津津乐道。据记载,在一次晚宴上,一名美艳绝伦、能歌善舞的西域歌姬频频向唐玄宗抛媚眼,西域女子多身材高挑纤细,面容立体精致,一颦一笑间皆是风情。唐玄宗也是贪色之人,哪受得了这种挑拨,被这歌姬挑起兴致,晚宴结束后就迫不及待

  • 为什么说李世民是开皇帝看当代史书的先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代皇帝对李世民评价,李世民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的皇帝,李世民真的篡改史书了吗

    一是在李世民当皇帝之前,历史确实是由史官书写的,而非胜利者,也非人民; 二是从李世民开始,到清代,史书基本上是要经过皇帝审阅同意的,也就是俗话说的“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三是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历史才是由人民书写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记得“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里面就是一堆刘邦的黑历

  • 秦汉与匈奴:为何游牧民族在帝国鼎盛时期更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汉与匈奴是什么关系,匈奴鼎盛时期有多强,秦汉时期汉族与匈奴之间的关系

    在当时匈奴的名字可谓是如雷贯耳,他们有时候会成为王朝的竞争对手,有时候也会成为被收服,臣服于王朝的统领。但是要说什么时期的匈奴最令人恐惧,那么这个时期必然是秦汉时期,对于秦汉这两个王朝,我们并不会感到陌生。毕竟这两个王朝在历史长河中他们的实力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在秦始皇的带领下统一六国,开辟先河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