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三国里面最能打的那个英雄

曹操:三国里面最能打的那个英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529 更新时间:2024/1/4 1:07:18

曹操在竞技场上起家时,不过才五千人,士兵大部分是家兵,将领则是他的宗族兄弟,曹洪夏侯惇这些人,也就等于把平时看家护院的武装扩充了一下而已。部队经费怎么办?曹操的父亲曹嵩当时有一份家产,老爷子想在清理之后,远走它乡避难。曹操一番动员,从这部分家产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军费,就还不够,有个叫卫兹的人,是曹操的铁粉,卫兹家资丰厚,靠他捐资,这才使得曹军不致作无米之炊。

曹操的第一仗是参加关东联军,讨伐曹卓。董卓有多厉害,大家都心知肚明,因此谁都不肯出头。袁绍乃联军盟主,袁术也是联军里的中坚力量,董卓把在洛阳和长安的袁氏亲属全都杀光了,如此血海深仇,袁氏兄弟居然也选择了按兵不动,连个屁都没放。

当时的曹操在联军中不算最弱,也是最弱之一,可是所有联军各部,也就他敢单挑董卓。当然勇气同样需要付出相应代价,董卓军队乃是久经沙场的凉州骑兵,在战场上铁马狂飙,其强悍的战斗力和杀伤力,令人闻风丧胆。曹军由家兵和新兵组成,虽由曹操亲自进行过训练,但终究缺乏实战锻炼,更不用说和精锐的正规军骑兵打硬仗了。经过一天的激烈u,曹军被杀得大败,官兵死伤枕藉,铁杆粉丝卫兹当场阵亡,曹操自己也差点送命,多亏曹洪把自己的坐骑让给他,才得以脱离险境。

曹操虽然打了败仗,但却虽败犹荣,为其他联军将领做了最好的表率,无怪乎有人认为仅凭此一役,曹操就已足称“汉末第一英雄”。

敢打是能打的前提和起点。从那以后,曹操开始胜多败少,逐渐走上人生巅峰,直至官渡大战,和袁绍展开生死对决。官渡一战,决定着曹袁事业的兴衰乃至个人的存亡,双方可说是把三国时期所能想到的技战术都给用上了,激烈程度前所未有。

袁绍也是一个拥有不错战绩的用兵家。在他之前,北方最厉害的是“骑兵之王”公孙瓒。当初公孙瓒固守幽州,他看到兵法上说,百楼不攻,就是只要能建起百座高楼,敌人便无法攻打,于是便在防区内挖了十道濠沟,用泥土在壕沟内筑起土台,这些土台中,最里面的高达十余丈,其它的也都有五六丈。

公孙瓒的高楼弄得袁军疲困不堪,以致数年围攻都毫无建树,袁绍显然对此印象极其深刻。等到他消灭公孙瓒后,便把这招学到了,并移植到官渡战场,只不过公孙瓒用高楼防守,他用高楼进攻!

袁军没有直接对曹军营寨进行攻击,而是在距离其寨墙一定距离内,堆起无数土山,等到土山快要与曹军营寨等高的时候,便用树木在上面筑起望敌楼,然后再派弓箭手和强弩兵登楼施射。

好家伙,曹营官兵这下子全都成了袁军的活靶子。在强弓劲弩面前,他们脆弱得跟豆腐渣相似,没过多长时间,就有不少人被射死射伤,营内哀鸿一片。

为了克制袁军的高楼法,曹操发明了发石车。发石车又称“霹雳车”,抛射的是石弹,施射时,石弹在空中响声隆隆,如同打雷一般,。最终,袁军的望敌楼全部被这种响声极大的“最原始大炮”所击毁,楼上来不及躲避和逃命的弓弩兵也非死即伤。

斗智斗勇斗技的竞赛并没有就此结束,袁绍一招不成,再施一招,这就是地道战,他命令士兵暗中挖掘地道,直通曹营,以便进行偷袭。孰料曹操不仅同样精通地道战,而且知道如何使用反地道战,对敌方的地道战进行防御。

袁军偷偷开挖地道的秘密很快就被曹军发现,曹操立即命令士兵在营内挖掘长长的深沟,用以截断袁军所挖的地道。此法虽然简单原始,却是后来反地道战的一个通用要领,如此一来,袁军的地道战也就进行不下去了。

仗打到这里,曹操依旧处于弱势。袁绍用于官渡大战的主力部队,接近十二万,而且物资充裕,尤其粮草充足,号称预支十年都没问题。曹操集结于官渡的兵力不过才三万左右,比兵少更严重的,是包括军粮在内的军需匮乏,甚至已有断粮之虞。当时的官渡军营,已有不少官员和将领私下致书袁绍,暗通信息,做着脚踩两只船,甚至投降袁绍的打算。

曹操这个时候怎么办?扬长避短,你不是粮草多吗,我截断你的后勤补给线!

曹军的大本营在许都,距官渡前线为两百里,袁军的大本营在邺城,距官渡则有四百里之遥,袁军补给线的长度足足相当于曹军的两倍。补给线过长,势必造成运输困难,袁军每次为前线补给粮食的间隔时间都较长,而且一次性运粮不是几千车,就是一万车。这种情况下,截断袁军粮道和焚烧其粮草,就不失为将敌人的劣势转化为自身优劣的一个捷径。

关键时刻,袁绍谋士许攸又投降了曹操。通过许攸所提供的绝密情报,曹操探知,袁军粮草都集中于乌巢,于是当即挑选精锐步骑兵,由他亲自率领,连夜偷袭乌巢。

曹操亲自出马组织偷袭,在当时很多人看来,着实太过冒险,毕竟许攸在投曹前没有任何征兆,也无人可以为他做保,万一许攸是假归降,作为三军主帅的曹操岂不等于自投罗网?

曹操则深知此次行动的重要性,即便身边绝大多数人都心存疑虑,他也要孤注一掷,舍生忘死地去试上一试。事实证明,偷袭乌巢的行动是做对了,在曹操的指挥下,曹军奇袭并一举攻下了乌巢,袁军刚刚运到前线的万车军粮被付之一炬。

消息迅速传遍袁军各个营垒,袁军官兵陷入极度的惊恐与慌乱之中,只不过是片刻之间,这支声势浩大的军队就自行崩溃了,人人争相逃跑。袁绍对此毫无心理准备,也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军队,只能随波逐流,跟着一起逃命,他在乘马渡过黄河时,甚至连帽子都还没来得及戴,仅头著幅巾,情形狼狈之至。

在曹操生活的时代,强者如林,名将如云,从袁绍、袁术、刘表、刘备、孙权,到“飞将”吕布、关西军首领马超,都是凭本事吃饭的家伙,个个不易对付。曹操的非同一般,就是他像游戏里面打怪升级一样,把这些人全都挨个打了一遍,除了在赤壁大战中偶尔失手以外,几乎从没输过。从这个意义上说,曹操不愧是强者中的强者,正如辛弃疾词中所写,“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曹操不仅比他的对手都明显技高一筹,而且胸襟宽广,不以一时之成败论英雄。后来袁绍死了,曹军攻下邺城,曹操不仅以袁绍故人的身份慰问袁绍家属,对袁家予以优待,还亲自到袁绍墓前致祭,并且在墓前痛哭流涕,情辞极为恳切。曹操这种慷慨大度之举,绝非心胸狭窄,小有所成即得意洋洋者可比,显示的正是一个大军事家所应有的风度和格调。

); }

【文轩】魏王曹操

¥50.4

购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家分晋:瓜分的虽然是晋国,毁掉的却是周王朝800年的根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一、三家分晋的定义三家分晋,是指中国周代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列卿瓜分的事件。那么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那么,为什么三家分晋意味着战国时代开启呢?《左传事纬》里也明确指出:“智伯灭而三晋之势成,三晋分而七国之

  • 曹操一生令人猜不透,临终遗言暴露本性,苏轼评价:要死才说真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曹操临终前,他留下了一段话,就是这段遗言,让后世的人对曹操的看法产生了很大的改变。那么曹操的遗言是什么呢?语出汉曹操《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大意就是说:我死了以后,我那个房子里放的那熏香,香料,你们把它分掉,不要浪费了。我的那些小老婆,还有我那些歌女,

  • 为何战国时楚国不向南扩张,而要和北方那么难打的诸侯国争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楚族是多元的,在黄河、长江流域远古先民的长期交往、争战与融合中,终于在荆楚地区形成有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的楚族。楚族就是以楚地而得名。但是,楚族的族源来自何方,或者原本就是楚地土生土长的民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楚之先世居淮水下游,与奄人徐人等同属东国。……

  • 完美的行为艺术家——西楚霸王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从性格上来说,男人的人格从大处区分,无非就是两个类型:刘邦和项羽。在很多时候,男人都面临着这样的选择:你是觉得自己是刘邦还是项羽?从历史来看,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项羽生于公元前232年,刘邦比项羽大24岁。公元前206年楚汉战争发生时,刘邦50岁,项羽26岁。项羽直到乌江自刎,也不过30岁。

  • 宁让皇帝赏赐的牛肉臭掉,也不分给部将分毫,霍去病为何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各个面露饥色,霍去病宁愿把食物放坏了扔掉,也不给士兵吃。士兵们饿得前胸贴后背,霍去病却在军营中踢足球。霍去病,是个私生子。公元前139年,平阳侯府中的歌女因为受到汉武帝刘彻的宠幸,从此一飞冲天,成为了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她就是一代贤后卫子夫。就在卫子夫平步青云的前一年,她的姐姐卫少儿与在平阳侯府上供

  • 三国杂谈:如果关羽守住了荆州,刘备能统一吗?有希望但很困难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可蜀国却有诸葛亮这样的神人存在,同时还有赵云、关羽、马超等一流猛将辅佐,加上刘备深得民心,因此蜀国也有与其他2国相对抗的实力。尤其在《三国演义》的剧情里,刘备还老是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出现,因此他所建立的蜀国似乎才是正统政权。有了正统的标签,加上老百姓支持,所以刘备在巅峰时期也能和魏国掰下手腕。不过到

  • 杨大眼:骁勇胜过关羽、张飞的北魏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杨大眼,北魏名将,武都氐人杨难当之孙。原名不详。杨大眼少有胆气,跳走如飞。北魏世宗元恪时以功封安成县开国子爵,寻加辅国将军、游击将军。北魏永平年间,为防御梁武帝萧衍入侵,北魏便征召杨大眼为太尉长史、持节、假平南将军、征东别将。后因战功,加封为平东将军。又以平东将军身份出任荆州刺史。后来,在任两年,死

  • 西晋洛阳小吏为何会一夜暴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西晋小吏,西晋首富是怎么死的,东晋斗富的故事

    洛阳城南捕盗衙门有一位小吏,长得端庄俊美,举止文雅。忽然有一天,这个小差役竟然穿上了非同平常的衣服。于是,大家都怀疑这身衣服是他盗窃来的,县尉也心有怀疑,对他进行审查。这个小吏为了洗刷自己,就娓娓道来:那一天,我在路上遇到一个老妇人,她说家里有得重病之人,巫师占卜讲,要得到家住城南的少年来驱邪消灾,

  • 唐朝与吐蕃的几次会盟及其政治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吐蕃与唐朝有多少次会盟,唐朝为什么不灭掉吐蕃,吐蕃是唐朝的附属国吗

    文|奇物君编辑|奇物君前言唐朝和吐蕃是两个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国家,在古代中国和西藏地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唐朝和吐蕃的历史上,两国曾多次进行会盟,这些会盟对两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对唐朝和吐蕃的会盟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其政治意义。唐朝与吐蕃的会盟唐朝和吐蕃的第一次会

  • 西域元素对唐朝的酒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西域酒价格表,百果郎西域王酒的功效,中国唐代的酒文化

    前言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其文化、艺术和酒文化都达到了顶峰。唐朝酒文化的发展,不仅受到汉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受到了西域元素的熏陶。本文将围绕着唐朝酒文化中的西域元素展开深入分析,探讨其对唐朝酒文化的影响。唐朝酒文化的背景唐朝时期的社会经济繁荣,为酒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唐朝时期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