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之乱世:从刘备私家兵到拜将封侯,可惜最终惨被追杀

三国之乱世:从刘备私家兵到拜将封侯,可惜最终惨被追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969 更新时间:2024/2/3 22:20:46

刘备身边的金子一定会很快发光。刘备随时把自己的部曲放到军队去锻炼。魏延“数有战功”,于是被刘备正式安排进军队成了牙门将军,虽然是低级武将,也说明魏延乃是可造之才,在刘备部曲中脱颖而出。

将部曲放到军队中,再根据其表现安排职位的管理方式,说明刘备确实具有雄才大略。因为这样的结果,领兵大将有能力,更有忠心。

刘备取了汉中后称汉中王,这时汉中需要一位太守镇守,大家都以为非张飞莫属。张飞也认为自己当仁不让。结果刘备派了魏延,这个结果让大家都出乎意料,“一军尽惊”。

以部曲出身的魏延被刘备提拔为重镇汉中太守,可见刘备对魏延的期望,而且刘备更为魏延站台。当着群臣的面,刘备有意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意思是我给了你如此重任,你怎么做?

太守相当于今天的市长,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哪里可以一两句话说清楚的。刘备也并不是要魏延谈计划,而是让魏延表态。魏延的表态信心十足:“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魏延的意思,如果曹操亲自来,我可以挡住他,如果曹操的手下来,我就灭了他。

魏延以这样大的口气对刘备说话,刘备非常高兴。

刘备很清楚魏延的能力,他需要看到的是魏延的信心。魏延的表态,让群臣感受到了他的信心,都“壮其言”。

汉中乃是魏蜀争夺的重镇,而魏延在汉中则像钉子一样,牢牢定住。

数年以后,诸葛亮开始北伐,让魏延往西入陇右,魏延大破雍州刺史郭淮,被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征(南、北、东、西)大将军自古都是非常高的头衔,这个职位手握野战精锐部队的军权,而且有调动人财物的全权。魏延是前军师和征西大将军,集文武为一身,地位仅次于诸葛亮。

诸葛亮对魏延如此的安排,应该说是给予了十分的信任。因此诸葛亮不可能如传说中那般给魏延穿小鞋。

诸葛亮临死前秘密召集了两拨人开会,第一波是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诸葛亮做出了退军计划:

以魏延部为全军断后,而姜维部走在魏延部之前,如果魏延不听命令,姜维即带兵先走。

魏延是仅次于诸葛亮的大将,如果魏延不听其他人的命令,姜维带兵先走也无可厚非。

第二波是魏延,诸葛亮对魏延是勉励。

诸葛亮对魏延说:“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诸葛亮对魏延的能力不怀疑,只是让他“谨”守卫,而不要逞强,要“慎勿”进攻。

诸葛亮和刘备相反,刘备要听魏延的豪言壮语,而诸葛亮要魏延谨慎。

诸葛亮死后,杨仪在全军封锁消息,然后让费祎传达诸葛亮生前的命令。这时候魏延表示了反对:“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魏延表示了两点意见:

1、 诸葛亮死了,我可以率领大军讨伐魏国,不要因为诸葛亮的死而退军;

2、 我不会受杨仪这样的人节制,更不会为他断后。

费祎甩下一句:“我就去回复杨仪了,杨仪是文官,不懂军事,但是他一定不会违背诸葛亮的命令。”之后走了。

费祎走后,魏延细细琢磨后有些后悔,想去追费炜,可是哪里还追得着。魏延又派人去看杨仪军中的情况,回报说大军已经按照诸葛亮的安排依次回撤。

魏延大怒,因为他要带军继续北伐,没想到杨仪真的撤退。于是,魏延立刻率军先走,并烧毁走过的栈道,报成都说杨仪叛变。

而杨仪也向成都报告说魏延叛变。

魏延军走得很快,他挡住杨仪军去路,并向杨仪军攻击。杨仪的先锋何平出阵对魏延大军大喊:“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意思是诸葛亮刚死,你们怎么就这样做?一番宣传战后,魏延的部下都知道魏延是在违抗诸葛亮的命令,于是都跑了。只剩下魏延和他的几个儿子。

魏延和他的几个儿子又不得不往北向汉中跑,结果被马岱追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高览是一位武功高强的名将,他真的被赵云杀死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高览的个人简介,赵云刺死高览是哪一战,卧龙吟高览赵云

    赵云杀死高澜的说法出自《三国演义》《曹操仓亭破本初,玄德荆州依刘表》的第31话。曹操在苍亭再次击败袁绍后,袁绍吐血而死。统治汝南的黄巾军残部刘辟和龚都带着数万骑兵投奔刘备。趁着曹操跟袁绍的儿子们打架的时候,刘备想攻打许昌。曹操赶回营救,在汝南打败了刘备。刘备被包围,只身逃走。刘辟护送刘备的家人前来,

  • 战国时期,秦国能为何出兵八十万灭楚?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国霸楚,秦国欲派兵伐楚全文,秦国灭楚完整版

    [var1][var1]历史上确实有包拯,他是北宋人。历史上的包拯和电视剧里的形象不太一样。其真人以正直着称,执法严明,不畏强权。在史书记载中,历史上确实有包拯,但至于他的肤色是不是电视剧中所呈现的肤色,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只是民间传说他有一张黑脸,所以被称为“包青天”。史书上记载《三侠五义》:历史上

  • 赵云临死前一把火,烧掉了曹魏后期第一名将的前途,为国去一大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身逢乱世,除暴安良、平定国家是每一个壮年男子都会有的雄心壮志。赵云自小便立下大志,勤学苦练,练就了一身过人武艺,尤善使枪。在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任人唯贤的一代明君刘备,后誓死追随,一生为之血洒战场。我们说,刘备身边,除却关羽张飞等人,就数赵云能力最强。确实如此,在沙场征战的三十年里,他参加过大大小小

  • 战国时期,秦国战神白起在长平之战中斩杀赵军40万余人,是自愿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起初,赵国派廉颇为将军。廉颇深谙兵法,知道主动进攻对赵国不利,所以他坚持不住。就这样,没有大战,小战不断,一来二去就是两年多的时间。最后,赵国没有多少粮食,就派人去齐国等邻国借粮食,也没有得到。就在此时,秦向范居派人去找赵国实施反制措施。于是,赵王用赵括代替了廉颇。至于秦国,白起也有望到达前线。赵括

  • 曹操杀了杨修后,询问他父亲为何瘦了,杨彪轻叹一句,成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长一张祸嘴的人和长一张巧嘴的人,同时生在一个家中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汉末三国时期,曹操和刘备在汉中僵持不下。曹操为了夺下汉中,投入了十多万的兵马与众多粮草。此时继续耗下去,损失太大。可撤军,曹操断然是不能甘心的。又一个毫无进展的日子过去,曹操满腹心事的端坐在营帐中,桌前摆放着士兵送进来的午饭,可他一

  • 他是“复九世之仇”的主角,与妹妹通奸,杀死身为鲁国国君的妹夫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春秋时期的齐襄公。[var1] 1.九世之仇 周夷王是西周第九代君主,他在位期间,正是周王室衰落时期,很多诸侯都对天子不敬,有的不来朝贡,甚至有互相攻伐的。而齐国君主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齐哀公是西周时期齐国第五任君主,他在位期间荒淫女色,名声不太好。 “思贤妃也。哀公荒淫怠

  • 三国第一傲娇:看看关羽的战绩,再谈关羽的傲气从何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真实的关羽又是怎样的呢?是否有这么傲气凌人? 历史上那些被关羽瞧不起,甚至讥讽的人 01.孙权孙权在三国舞台上,地位是不如曹操、刘备的,毕竟东吴是靠他的父兄打下基业的。但是,哪怕如此,他能在笼络吴地世族的基础上,三分天下而得其一,也是一代雄才。可是,这样一个占据天下三分之一的诸侯,却也有被人

  • 如果用饕餮盛宴来形容秦灭六国,那六国应该是怎样的美食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都饕餮美食宴,饕餮大餐成语,六国风情是哪六国

    对于年富力强、荷尔蒙分泌旺盛、牙齿坚固的秦王嬴政来说,在这场统一六国的盛宴上,什么样的美食才好吃,六国又会摆出什么样的菜肴呢?韩国——腌萝卜[var1]公元前231年,秦国大军攻占汉都南郑(今河南新郑),擒获末代韩王安,并在汉故地设颍川郡。成为第一个灭国的战国七杰。[var1]一顿好的宴席离不开开胃

  • 扶苏和胡亥是兄弟,为什么姓氏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扶苏和胡亥是同母兄弟么,老版扶苏胡亥小说,公子扶苏和胡亥文言文

    刘邦原名刘基,获得一定地位后改名为刘邦。明太祖朱元璋的名字叫朱重八,简单实用。后来有了地位,改名朱元璋。朱元璋在元代是杀好人的意思,这个名字有着特定的含义。刘基也很明白,他是刘家的老三。不同的时代对人名有不同的喜好和喜好。比如50年代、60年代到处都是建国建军,而现在紫轩、紫轩的身影随处可见。两者背

  • 《山海经》世界:被暗黑力量阻止研究的“史前文明” 贵州凯里 唐欿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贵州凯里 唐欿[var1]地球上唯一幸存最早的图书馆,大概就是亚述巴尼拔图书馆,它竟然珍藏了2600多年前亚述国王巴尼拔(公元前668年至前627年在位)三万册泥版图书。我在想,古代东方就很难这样幸运了,今后挖开渭河平原地下魔窟会有这种幸运吗?有时间,我就开始读考《山海经》,绘出书中的地理走向,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