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周王朝第三任周康王-姬钊

西周王朝第三任周康王-姬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823 更新时间:2023/12/18 8:43:51

姬钊,中国王族分封时代西周王朝第三任王,其祖父为西周王朝首任周武王姬发,其父是西周王朝第二任周成王姬诵

周成王三十七年(壬戌,公元前1079年),在位37年的周成王姬诵卒,其子姬钊继位。

周康王元年(癸亥,公元前1078年),召公奭、毕公高为之举行隆重的登基仪式,并且率领诸侯陪同姬钊前往祖庙,将文王、武王创业的艰辛告诉他,又作一篇文章,告诫姬钊要节俭寡欲、勤理国事,守住祖先基业。

周康王十一年(甲戌,公元前1067年),唐侯姬虞(周成王之弟、周康王之叔)改国名为‘晋’。

周康王十五年(戊寅,公元前1063年),鲁公姬伯禽卒,其子姬酋嗣位,是为鲁考公。

周康王十九年(壬午,公元前1059年),鲁考公姬酋卒,其弟姬熙嗣位,是为鲁炀公。

周康王二十一年(戊辰,公元前1057年),齐太公姜尚卒。

周康王二十五年(丁亥,公元前1054年),姬钊派兵进攻鬼方(今陕西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鬼方是古代北方游牧族之一,经常侵扰中原地区。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后曾将之放逐于泾、洛(今陕西泾河、洛河)以北,令其按期入贡。后因周王朝镇压东方管叔蔡叔、武庚的叛乱,放松对西北方控制,鬼方部落乘机从岐周(今陕西岐山)以西和陇(今陕西干阳、陇县)之间对周王朝西北边境进行侵扰,并且威胁到国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姬钊为了消除边患,命盂率大军进攻,鬼方调兵迎战。经过两次大规模作战,周军斩杀鬼方4800余人,俘获4名首领及其下一万三千人,缴获大量车马牛羊。于是,周王朝又将鬼方驱逐至远离镐京的汫陇和岐周以西。

周康王二十六年(戊子,公元前1053年),在位26年的周康王姬钊薨,其遗体葬于毕原,其子姬瑕即位,是为周昭王

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的毛公鼎、大盂鼎、大克鼎皆出土于晚清时期,故而并称晚清‘海内三宝’。其中,大盂鼎是迄今所见西周最大的青铜鼎。

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为周康王姬钊在位23年时铸造,其鼎身呈圆形,腹部饰兽面纹带,足部饿大兽面纹,通高1.08米,重153.5公斤;腹内侧铸有19行铭文,共291个字,铭记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册命贵族盂的史实。其文雄壮凝练、圆润遒劲, 用笔方圆兼备,字体端庄美观,布局质朴平实,通篇铭文气韵生动,疏密得当,让人叹为观止,堪称西周早期金文书法杰作,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正因如此,大盂鼎自出土以来几经波折。大盂鼎于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歧山县京当乡礼村村西,出土后先为当地豪绅宋金鉴收藏,后曾一度被歧山县令周庚盛占为己有,流落北京。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宋氏上京赴试,得点翰林,遂出银三千两,又将大盂鼎买到手,运归歧山。清同治年间,宋氏家族中衰,后代宋允寿将该鼎运往西安,以700两白银卖给河南项城人袁保恒(袁世凯的叔父)。袁保恒曾为李鸿章、左宗棠的军幕,转将此鼎献给左宗棠。

清同治七年(1868年),左宗棠遭到弹劾,幸得大理寺卿潘祖荫上疏,方得狱解,任为陕甘总督。为了感谢潘氏,左宗棠遂以大盂鼎相赠。潘祖荫对金文颇有研究,很快弄清腹内铭文内容,认定这件铸造于西周康王时代的礼器乃无价之宝,鉴于宝鼎铭文中提及西周贵族‘盂’,因此将宝鼎定名为‘大盂鼎’,此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大克鼎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任家村窖藏出土数十件青铜器,其中的大克鼎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公斤,宽沿鼓腹,双耳三兽蹄足,器身纹饰由三对相称的变体夔纹和宽大的窃曲纹组成,腹部内壁有铭文28行,计290字。该鼎为天津一位姓柯的盐商购得,并请北京琉璃厂得宝斋李成甫经理鉴定。李氏难识铭文,遂将鼎铭做成拓片,送请潘祖荫辨识。经考证,潘氏得知铭文记述一个叫克的人,因祖父师华父谦逊品德,加之辅佐王室管理朝政有业绩,受到周天子怀念,提拔克担任王室膳夫,赏赐礼服、土地、奴隶等;克叩首受命,铸鼎颂扬周天子的同时,祭祀祖先在天之灵。于是,潘氏托李成甫前往天津买下此鼎,成为个人收藏品。

同年,潘祖荫卒,大盂鼎和大克鼎由其胞弟潘祖年从北京运回苏州老家,供放于厅堂上,作为传家之宝,秘不示人。

光绪末年至宣统初年,当时的直隶总督端方觊觎两鼎,几度设法谋获,终未能成。

上世纪20年代,有英国人曾专程来到苏州,想以600两黄金或一幢洋房为诱,换取二鼎,亦遭潘氏后人婉拒。后来,又有民国政府要员在苏州城中盖下一座大楼,想以开办展览馆为名攫获两鼎,遭到回绝。

1937年,苏州沦陷,潘家因无人居住,遂在尘垢满室的后屋掘坑,将二器深埋,上铺青砖作地。然而,日本侵略者探知潘家有宝鼎,几乎每日派人上门搜索,均无所获,由此传开两鼎散失之说。不久,潘氏一家逃至上海避难。

潘祖荫28岁时的画像

潘祖荫年老朝服像

1951年,潘祖荫孙媳潘达于老太太深感保存大鼎责任重大,遂主动写信给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愿将家藏60年的宝鼎献给国家。当时,政府发给潘达于2000元奖金,但她将这笔奖金悉数捐献,以支援抗美援朝。

潘达于

1952年,上海博物馆开馆,大盂鼎与大克鼎便陈列在馆内。

1959年,北京新建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对外开放,欲在全国征调一批文物,其中就有大盂鼎。

1980年,潘达于老人带着孙子到上海博物馆参观大盂鼎

2004年3月14日,潘达于老人的百岁寿辰,为了感谢这位为国捐宝的老人,上海博物馆请回大盂鼎,并且举办‘百岁寿星潘达于捐赠大盂鼎大克鼎回顾特展’。如今,历经风雨的大盂鼎静静伫立在国家博物馆展厅内,周身散发出一种洗练、凝重的大气之美,充分体现出西周王朝的鼎盛之势。

第一部分,用较多文字说明商人纵酒是周兴起、商灭亡的原因,赞扬周代文武二王的盛德。表示康王要以文王为典范,告诫盂也要以祖父南公为榜样。

第二部分,主要是康王命盂帮助他掌管军事和统治人民,并且赏赐盂香酒、礼服、车马、仪仗以及奴隶1726个,叮嘱盂要恭敬办政,莫违王命。

第三部分,说明盂作此宝鼎以祭祀其祖父南公。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武帝打破圈层,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底层有识之士有望出人头地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武帝的用人之道,经典传奇汉武帝,王立群讲汉武帝

    想必大家都记得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之时,陈胜说出的一句振聋发聩的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事实上,自夏商周以来到汉初,阶级固化是很严重的,贫苦有识之士想要出人头地几乎是没有可能的事情。朝廷官员都是功臣及皇亲国戚之后。图: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多年以来流行一种“任子制”:父亲的官职由儿子来承袭。很多官宦

  • 西周王朝第十一任周宣王-姬静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西周宣王姬静,西周王朝详细介绍,西周的开国皇帝是周文王姬昌吗

    姬静,一作‘靖’,中国王族分封时代西周王朝第十一任王,其祖父为西周王朝第九任周夷王姬燮,其父是西周王朝第十任周厉王姬胡,其母则是申伯之女申姜。周共和元年(庚申,公元前841年),国人发动暴动,在位37年的周厉王姬胡仓慌逃至边境彘邑(今山西霍县东北)定居,朝政则由召公、周公二人共同执掌,不另置君,史称

  • 西周的诸王之五:暴戾的厉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厉王的替嫁王妃全文免费阅读,齐厉王刘次昌与姐姐,厉王简介

    夷王崩,子胡立,是为厉王。周厉王效法周穆王,也是征讨四方,西征伐西戎,东征击退淮夷,北征击退严允(犬戎),组织浩大的南征。征召西六师、殷八师以及诸侯甲士,征伐南方诸侯鄂国,严令无论年老还是年幼者都要格杀不论。鄂侯御方曾经号召淮夷等反周,引来厉王的严厉报复。鄂国曾是商王的方国,帝辛时有鄂侯,而此时是西

  • 汉献帝的命运是注定了的!把曹操换成刘备,汉献帝刘协会更惨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威胁汉献帝刘协,汉献帝刘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汉献帝刘协是刘邦几世

    刘备塑像也许有很多朋友觉得,刘备若是保护汉献帝,三国应该是另一个局面。毕竟,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最大的反派。尤其,读者看到,曹操弄权,杀皇后,杀皇子,杀贵妃,杀大臣,斩首灭族,手段何其残忍。汉献帝刘协铜像如果保护汉献帝的是刘备,还会像曹操这个样子吗?在笔者看来,刘备应该是和曹操一

  • 西周的诸王之十:被瓜分的王室遗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西周诸王的权力,西周文化遗产,西周晋王简介

    周幽王讨伐被申侯等立为天王的宜臼,不但没有成功,反而因为“戎狄”的背叛而被攻杀。“(伯服)与幽王俱死于戏。”“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王子余臣,宣王之子。申侯等人拥立宜臼,虢公等人拥立余臣,大周又出现平王、携王二位天王。其实,幽王之后,更像是“三王”并立,还有人拥立了王子友

  • 汉武帝对鬼神之说深信不疑,找来方士为李夫人招魂,结果被骗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有一次,汉武帝在祭祀的时候求到了神君,然后他把神君供奉在了林苑,神君原本是长陵的一个女子,儿子死后她万分悲痛,也在悲伤当中死去了,后来神君在妯娌婉若的面前显灵,宛若就在家里供奉她,人们听说之后都纷纷前来祭祀,据说汉武帝的姥姥也拜见过神君,从此之后她的子孙后代就开始地位尊贵,声名显赫起来,所以汉武帝继

  • 西周的诸王之八:周宣王与秦嬴、申国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西周周宣王,申国国君世系表,申国简介及详细资料

    渭水流域、汾水流域是周王室最重要板块申国、西方嬴姓部族与“西戎”关系密切。穆王时,从嬴姓中分别出赵氏;孝王时,分别出秦嬴,已经有防范申国、赢姓之意。秦嬴(非子)生秦侯,秦侯立十年,去世。秦侯生公伯,公伯立三年,去世。公伯,生秦仲。秦仲立三年,周厉王无道,西戎反叛王室,灭犬丘、大骆之族,厉王命人伐戎,

  • 汉武帝一代明君,为何会信奉鬼神之说,屡屡受骗,为何还不知醒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武帝是昏君还是明君,汉武帝的一生留下了哪些未解之谜,汉武帝的历史事件

    汉武帝刚刚继位的时候就非常敬重对鬼神的祭祀,当时有一个名叫李少君的方士经过一个侯爷的引荐给汉武帝主管方术之事。但是汉武帝不知道的是,这个人是骗他的,李少君隐瞒了自己的年龄和出身经历,经常对外谎称自己七十多岁了,但却显得非常年轻,让别人以为他驻颜有术,有让人长生不老的本领,他靠着这种本事,游历诸侯各国

  • 美人一笑灭西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两个重要历史人物: 周幽王,褒姒几个有名成语典故: 千金一笑; 烽火戏诸侯;美人一笑灭周朝周幽王即位于周宣王暴毙后,是西周最后一个君王,他在位10年。他的荒淫无度,不理国政,残害忠良,直接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天下美酒尽我饮,天下美食尽我享,天下美女尽我驭”,这是他为帝的信条。在其父刚死即位不久,他就

  • 汉景帝酒后阴差阳错地临幸了一个侍女,延续了汉代200年的国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景帝细思极恐的细节,汉景帝的阴险事件,汉景帝和匈奴联姻

    这还要从汉景帝的一个嫔妃程姬说起,有一次,汉景帝喝醉了酒,非要召程姬侍寝。程姬接到诏令时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因为她刚好来了月事。程姬不敢拒绝,但显然她也不愿去服侍景帝。在得知汉景帝醉酒后,程姬终于有了主意,她让自己身边一名叫唐儿的侍女,代替自己去服侍景帝。汉景帝醉酒不知内情,便把唐儿当作程姬给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