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争夺天下,赵国必然要输!原因呢?

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争夺天下,赵国必然要输!原因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476 更新时间:2024/1/24 13:17:55

古代诸侯国征战,军事地形优先,什么都不说,先上地图。

[var1]

秦国的军事地形优势

周王分封秦国的时候,秦国的经济相当落后。而当时天下的经济、文化中心都集中在中原区域,秦国那块地方在中原国家看来就是西陲之地,野蛮贫瘠,任何一位诸侯国君王都不愿意攻打秦国,去占那一块儿不毛之地,这样就为秦国前期的发展赢得了充足的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中地区不断得到开发,变得适宜居住。这个时候秦国地处西部反而成为地理上的优势,在击败周边的异族之后,秦国西面、北面和南面都没有非常强大的诸侯国,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东面,攻略天下。

秦国有四座著名的要塞,东面的函谷关、西面的大散关、南面的武关和北面的萧关。这四座要塞使得秦国军队进可攻退可守,使得关中成为秦国稳固的大后方根据地。

有了这四处要塞,秦国就立于不败之地。强盛的时候可以随时出兵攻伐六国,打了败仗也可以安然退回关中,而其余诸国却始终威胁不到秦国的本土。

秦国除了有险要的山势和关隘,还有富饶的粮食基地。整个关中是一整块大平原,能够源源不断地生产出粮食。秦国后来又陆续拿下了汉中平原和成都平原,这几块平原的产粮能力,让秦国拥有了可以和中原地区相抗衡的经济实力。

充足的粮食哺育了秦国的人口,提供了充足的兵源,为秦国最终统一天下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秦国拿下巴蜀地区,从地理上占据了长江上游优势地位,长江天堑不再是问题。事实上,秦国最终灭掉楚国,正是牢牢抓住了这一地理优势,顺江而下,将国土辽阔的楚国一步步消灭掉。

赵国的地形优势

赵国是现在山西中部和北部、陕西东北部、河北西部和西南部等地区。赵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为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

赵国始祖造父,为商朝名臣飞廉次子季胜之后,因征伐徐国有功,受封于赵城,由此为赵氏。赵氏历经二十余代,传至赵简子赵鞅、赵襄子赵毋恤。赵鞅打破了晋国六卿的格局,赵毋恤力战智、韩、魏的围攻,简襄之烈确立了赵国版图。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正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始命赵烈侯赵籍为侯。国都曾先后在晋阳(今太原)、中牟(今鹤壁)、邯郸(今邯郸),公元前372年又立信都(今邢台)为赵之别都。

[var1]

赵国王族的始祖,乃是商朝大将飞廉之孙,因为曾经帮助周天子攻讨徐国有功,因此得到了赵城这一处封地,其位置为现在山西太原地方。从此之后,赵王族就在山西地界惨淡经营,最终将现在的山西、陕西北部以及河北部分地方收入囊中。

而这片地区有着相当优越的地理条件。一方面,赵地坐拥黄河中流的广大土地,将历来土地肥沃、适合农耕的河套地区拿在手中,这就为赵国提供了足够的生存资源。一方面,赵国偏居北方,退可坐山观虎斗,进可发兵齐魏燕,这给赵国提供了更高的战略灵活性,不用像居于中间的魏、韩受到四面势力的倾轧,同时又不用像燕齐两国居于东方平原无险可守。秦国之所以能强大,其实也是因为秦国所在的关中之地,也有着这样的地理优势的原因。

而在消灭六国的过程中,其中韩、魏、楚、燕、齐分别都只花了秦始皇最多3年的时间,唯独攻打赵国,是从公元前236年开始,直到公元前228年才拿下赵国首都邯郸城,整整花了8年的时间。

古代的骑兵相当于现代的坦克部队,存战场上冲锋起来,一般的步兵根本 无法阻挡,可以说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赵国的铁骑,即使是魏国著名的重装步兵——魏武卒也无法抵挡,至于秦国的轻甲步兵秦锐士,那就更加不在话下了。

但是,秦国的关卡牢牢地守住了秦国边境,使得赵军铁骑英雄无用武之地,秦国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赵国无奈之下,只有与其余诸侯国争夺地盘,经济发展自然不如秦国昌盛了。

商鞅变法在先,富国强兵,赵国变法在后,只是强军而已。

秦国之强大,在于秦国诞生了一个商鞅,以及诸如白起、王翦等等的大将,靠着如此之多的能人,才让秦国得以称霸一方。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终于斗败吕不韦与嫪毐集团,得以真正亲政。通过几年的休养生息之后,嬴政终于坐稳了自己的位置,同时让秦国的国力达到鼎盛。于是嬴政便开始派遣大将王翦、蒙武等人,揭开了秦灭六国历史事件的序幕。

商鞅变法,富国强兵。

商鞅第一次变法在秦孝公六年,把秦献公时实行的什伍制变成相互监督纠发的连坐制。商鞅的法律规定是伍间要"相牧司连坐",把老百姓给组织了起来。十家一什,五家一伍,一家犯罪,五家十家都受到牵连,即一家有罪而九家相揭发。若不揭发,则十家连坐,这就叫做连坐。商鞅制定的法律规定:不揭发检举的"腰斩",检举揭发的同斩敌人首级一样受到赏赐,窝藏有罪的人与投降敌人同罪。降敌罪的惩罚是本人斩首,全家罚为刑徒作苦役。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中国古代人分四等,士农工商,商居四民之末。当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的关键原因还是生产力水平太低了。

废井田,开阡陌(阡陌就是田间的大路)。

秦国把这些宽阔的阡陌铲平,也种上庄稼,还把以前作为划分疆界用的土堆、荒地、树林、沟地等,也开垦起来。谁开垦荒地,就归谁所有。土地可以买卖。

商鞅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改变了之前大家心照不宣,国家变相默认土地私有的状态。

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行按军功受赏的二十等爵制。高官授爵在此之前是世袭世禄制,生下来就有俸禄,从商鞅变法开始改变了这种情况,奖励军功,按功授爵。秦国把爵位从一级到二十级,愈高享受的待遇、特权愈优厚。如升到第十级"五大夫"时,赏赐给300户人家的税地。爵位在五大夫以上,除享有600户人家的租税供他食用外,还有权收养宾客。

最关键的是有爵位的人,犯了法,还可以减免,"爵自二级以上,有刑罪则贬,爵自一级以下,有刑罪则已。"贬是指降低爵位,"已"是取消爵位。

秦国的这种激励制度使得秦军在战场上非常的骁勇善战,狂砍人头,因此被其余诸侯国民众称其为虎狼之师。

[var1]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化变法改革运动,秦国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的制度,创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壮大了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

赵武灵王实施的“胡服骑射"则只是强军,和秦国的商鞅变法相比之下,落了下乘。

商鞅变法后不久,赵武灵王即位。15岁的赵武灵王精明神武地解决了“五国图赵”的危机,随后又接连平定了多地叛乱。

而赵国所在之处之地是北方边境,因此匈奴时常派出骑兵前来掠夺钱财和食物,赵国的战车和步兵却对此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匈奴骑兵带着抢来的财务满载而归。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赵武灵王开始了大刀阔斧地改革。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提出“以胡制胡”的战略方针,揭开了“胡服骑射”的军队改制。他要求赵国民众都身着胡服,练习骑马射箭,结果是赵国最终领先其他六国,率先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

秦国所处的地理优势就和二战时期的美国一样,本国境内没有经过太大的军事入侵,因此,对于饱受战乱侵扰的赵国来说,经济上此消彼长,被秦国所灭只是早晚的问题。

[var1]

秦国的地理优势使得相邻的赵国只能处于守势,并不是赵国著名将领廉颇、李牧等期望所看到的局面。

秦国和赵国的长平之战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战争,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

赵国将领廉颇就在无奈之下选择了防御策略,因为赵国连年用兵,在经济上已经远远地落后于秦国了,而且国库空虚,还要防守北方的匈奴,能够守住就是胜利了。

秦国军队在久攻不破的情况下,使用了反间计,而赵国也在困境之下,临阵换将,谋求一战决胜负,为此赌上了国运,最终因犯下了兵家大忌,落下了全军覆没的下场,使得赵国从此成为了历史。

[var1]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一个变法并未彻底的赵国,自身长期处于和邻国的互相征伐之中,又如何与国力蒸蒸日上的秦国相抗衡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功过论争千秋去,无字碑上遍诗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的历史功过,关于武则天的无字碑,简述武则天的功过是非

    宗承灏的《武则天及其时代》根据正史资料对武则天的一生,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剖析,让我们站在颇为公正的角度真正认识历史上这位不一般的武皇帝。作者开篇为我们讲述了武则天之父武士彠的发家史及其后来的家变(这是我历往没有见过的一部分史实),让我们对武则天有了全面深刻的重新认识,大有一种原来是这样的感悟。武则天

  • 武则天是不是一个风流的皇后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在世的时候,武则天只是个小小的才人,很不受宠,只能谨小慎微的过日子,在太宗最后的日子里,她和侍疾的李治打交道多了,相互有了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一个要为自己的未来打算,一个要在父皇身边留一个自己的眼线,两个聪明人一拍即合结成了同盟。然后就是李治在诸皇子中脱颖而出顺利登基。武则天回归皇宫之路

  •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历代国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1、衰(?-前622年,成子,不详)2、盾(前655-前601年,宣子,成子之子)3、朔(前637-前595年,庄子,宣子之子)4、武(?-前541年,文子,庄子之子)[var1]赵武5、成(?-前518年,景子、景叔,文子之子)6、鞅(?-前476年,简子,景子之子)7、无恤(?-前425年,襄子

  • 武人集团的溃败,五代十国的末路,北宋统一战争,赵匡胤结束乱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宋太祖画像北宋建国:继承后周衣钵,五代十国后期,社会生产恢复,经济形势好转,特别是后周世宗柴荣的一系列举措, 使得当时后周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柴荣决心重新统一天下,于是采取先南后北的策略,很快就击败了后蜀和南唐两个南方政权。公元959年,柴荣率军对契丹用兵,一连拿下燕云十六州当中的瀛、莫二州,以及

  • 曹丕问赵咨:“吴王是什么样的君主呢?”他的回答让人服气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丕与赵咨对话,曹丕为什么封吴王,三国演义赵咨怎么评价孙权

    [var1]影视剧中的曹丕照例,只要接到加封的谕诏,就应当派人谢恩。派谁去呢?这人要有蔺相如那样的才智,才能不辱使命。于是孙权就派了赵咨去。赵咨拜见魏王曹丕,曹丕便询问赵咨:“吴王是什么样的君主呢?”赵咨昂然回答:“我吴王秉承父兄大业,从镇江而来,是大智大勇仁义雄略之主。”曹丕一听,心中大为不快,但

  • 春秋战国时期军事家吴起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起战国名将,春秋战国大将吴起故事,战国人物传说吴起

    吴起杀妻这事情听起来很凄惨,很悲哀,这女人临死的时候,如果要问吴起,你问什么要杀我?吴起该怎么样回答?作为一个人,一个生命,怎么就可以随意的剥夺!吴起最终的结局是被杀,一生坎坷,跌宕起伏。在魏国被人诬陷,在楚国乱箭射杀,没有善终。吴起在鲁国遭人诋毁,于是投奔魏文侯,文候问李克,吴起这人怎么样?李克说

  • 武则天两次杀了自己的男宠?男宠二张的死与武则天有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武则天的第一个男宠销声匿迹之后,张易之和张昌宗两兄弟迅速崛起,成为了武则天的新宠。这两兄弟长的模样非常峻峭,而且出身也比冯小宝要好,富有艺术才华,没有冯小宝身上的那股俗气,。但是这两个人会不会接受冯小宝的教训,安分守己呢?他们的所作所为又给武则天的统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张昌宗是唐高宗时代的宰相

  • 武则天称帝15年,最后把江山还给李唐,只因狄仁杰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能登上皇帝宝座的都不是泛泛之辈,尤其是武则天,为了登上高位,她是做了大量工作的。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永徽六年(655年)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高宗驾崩后,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

  • 为什么说宰相合肥天下瘦:李鸿章到底捞了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朝廷采取限购政策,别说一套房,十套、百套,中堂大人也是随便买买的。熟悉晚清史的,应该都是听说过这两句话: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今天就来一起聊聊:李鸿章的家底,到底有多厚呢?1、咸丰期,大清两极分化加剧晚清政治盛衰的转折点,大致在道光朝,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界,清廷就彻底进入了没落期

  • 武则天的传奇人生:她经历过多少男人,为何要把皇位还给李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就来拨开历史迷雾,走进中国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武则天,波澜壮阔又被遭非议的人生,去看看她到底是如何一步步铲除异己,将李唐江山掌控于股掌之间的。武则天虽贵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但因其母亲杨氏是前朝皇族之女,所以打小就不招府里人待见。武士彟活着的时候,大家多少还有所收敛。武士彟一死,家里的堂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