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代除了明朝,北方统一南方为何较为常见?

中国古代除了明朝,北方统一南方为何较为常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896 更新时间:2023/12/24 5:11:50

中国的封建时代,政权更迭是非常常见的事情。新兴政权逼迫旧的政权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在一场又一场的战争当中演变的结果。然而在历史当中却存在这么一个奇怪的现象,除了明朝是从南方发家进而占据天下以外,其他的政权都是以北方为根据地,从而统一了南方、进而控制天下。

北方的综合实力远超南方,在历史的潮流当中,更为常见的才是北方统一南方。北方文明发展的优势带来了经济和人口的巨大优势,让北方在统一战争中处于更大的优势地位。在统一方面来说,明朝之所以能够发展于南方、最终统一了北方,这和明朝建立时的时代局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一、北方经济、人口的优势,让其统一天下有了极大的优势

(1)北方经济发展起步早,统一所需的经济基础雄厚

中国文明早期发源于黄河流域,因此北方地区可以说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悠久的发展历史,带来了北方经济基础日益雄厚。在古代,无论是土地国有制、亦或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影响,对于北方的发展都是非常之大。这就推动了北方经济起步早。

早在人类文明发展之初,北方地区便处在进步当中。悠久的发展历史,让北方的经济远超于后面的南方地区。若论其两者的发展程度,南方的发展还得益于北方人口南迁带来经济的起步。

在这样的情况相比较而言,北方的经济优势无疑是非常明显。北方地区历经秦汉的发展,这一时候的经济重心依然稳稳立足于北方地区。有着当时中国政权经济、政治中心的优势地位,这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

在经济重心南移以前,北方经济发展水平是当时南方的数倍之多。凭借着这一优势地位,中国历代的封建政权都选择将自己的首都定在北方,从而推动自己统一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政权的建立又带动了北方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这样相互促进的情况之下,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早、后天发展充足,积累下雄厚的基础。这对于战争的消耗,有着强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因为北方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古代人口也多分布于北方地区。

(2)中国古代人口多分布在北方地区,士兵来源充足

在中国封建政权发展以前,因为气候、地形等自然原因,中国的人口多分布在北方地区。在秦汉时期,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得知,当时的中国人口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的山西,山东等地。而这一时候的南方人有着大片的无人区、人烟稀少。北方占据着绝对的人口优势,这位北方向南方统一提供了强大的人力支撑。

北方密集的人口也为军事力量的扩大,提供了基础。众所周知,北方文明发展远早于南方地区。更重要的是,在统一战争中需要的政治文明,北方的发展水平也是远超于南方的。政权更迭的过程当中,北方不断进行政治改革、推进政治进步。在这一情况的进步使得人口密集的北方地区,出现了各种各样实力强劲的豪门世族。

这些豪门世族在北方统一南方的过程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为北方政权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但南方人口稀少,文明发展较慢,并没有较突出的领导势力领导。那南方统一北方的无人领导,谈何统一之说?之后南方的发展更是依赖于北方人的多次南迁,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的发展。这也造就了南北心理差异的不平衡,进一步削弱了南方统一北方的可能性。

(3)南方人口多由北方迁入,畏战心理较突出

北方长期受战乱影响,在适逢乱世时经常会发生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其实是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少数民族的铁骑入侵,使得大批北方人南逃。这些北方人口的到来,促进了南方地区人口的增长,带动了各方面实力的增加。但是这些南迁的北方人也使自己心理有所改变,对于战争产生了畏惧。对于原本较彪悍的北方人,还是南迁以后的北方人心理都是较为温和的。因此这一心理因素的影响之下,让南方发展起来的政权更为注重的是稳定与安全,而不是开疆拓土。

不得不说,在行事作风的比较当中,北方人相比于南方人更为激进。这也就导致了经常发生的情况是北方统一南方,而不是南方政权统一北方。在人和这一条件失利的南方地区,也并未占据地利。

二、南北方地形存在的极大差异,导致了统一的难度差异大

(1)北方地区多平原,大规模的军队进攻较容易

北方多平原、地形平坦,这就使得了北方的城池面积相对于南方地区来说,呈现出更大的格局。同时在这一基础之上,更带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真正由平原地形带来的有利因素,应是北方军事力量的发展。古代战争当中经常比拼的是,双方人数的多少。

北方地区的平原地形更适合建立大规模的军队,在历史的记载当中,北方经常都存在着数十万为一个部分的军营。这与南方的少数单兵作战为主的战斗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广阔的平原地区带来的是北方政权军队规模的扩大。并且这些士兵长期在平原地区作战,早已熟练当时的作战方式。他们习惯于大规模的攻城掠地,这就使得一旦南方的军队遇见北方如此大规模的进攻,经常都会因为人数劣势在战争中频频失败。

据宋史记载,赵匡胤为了平定南唐政权纠结了数十万大军。当时的南唐仅有不到十万的军队,在相差如此悬殊的攻城作战过程中,最后的南唐后主也只能向宋朝投降。这一场战争当中足可见北方平原地区建立大规模军队的优势所在,也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古代经常是北方政权南下、统一了南方。

(2)南方山地、丘陵,各自为政的情况削弱了南方的力量

南方地区山河相间分布、多丘陵山地,使得非常容易引发割据政权。相比较于北方地区的平原来说,南方政权对于自己统治下的区域控制力相对较弱。在南朝时,由于地形原因引发的割据问题屡见不鲜。从而导致了南方地区以臣弑主的现象经常发生。这样内乱的情况之下,南方的力量又怎能强大起来?更由于南方地区山地丘陵的地形限制相对崎岖的地形,导致了南方的城池大多面积较小。这就再一次削弱了南方统一北方的可能性,

南方原本在军事力量方面就远弱于北方地区,而由于城池面积狭窄,能够训练的士兵更是非常有限。面对北方大规模军队的进攻当中,胜算非常小。不仅如此,南北方士兵的装备呈现天差地别也是影响这一情况发生的重要因素。

三、由于基础雄厚,北方军队的装备向来是优于南方

中国的煤炭、铁矿,多分布于北方地区。在早期的发展过程当中,北方政权大力开采这些资源。加上北方的冶金业发达于南方;在军队装备的配置方面,是强于南方的。在三国时,曹操的军队几乎是全员配备长枪、铁剑。但是处于南方地区蜀汉政权,士兵配备的装备差于曹操。更有一些部队连装备都不无法配足。这一情况之下,北方军队的战斗力明显远高于南方地区。

在身体素质方面,北方人的身体是能显强于南方人的。加上又配备如此精良的装备,北方统一南方又有何难。朱元璋时能由南方统一北方则是占据了众多的优势条件和正确的战略,才最终造就了这一个前无古人的成就。

四、明朝从南方统一北方时,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才得以成功

朱元璋起义的时候,正处于元朝朝政混乱、各地烽烟并起的情况。这一时候即便是有着深厚基础的元朝,面对着当时如此多的起义军又也是后继乏力的。这就给朱元璋趁势北伐提供了契机。加之朱元璋本就是北方人,对于北方的形势是非常了解的。结合着当时的起义军,朱元璋从南京打到了北京、顺利由南方统一北方。从本质上讲这并不是纯粹南方统一北方的成功,如果没有北方势力和加入与协调的话,朱元璋并不能达成这一前无古人的成就。

结语:

中国古代由于北方的发展较早、实力雄厚,因此经常是北方政权统一南方。但这并不影响南方的发展。随着南方经济出现出繁荣的景象,南北方之间的差异开始缩小。这也使得朱元璋实现了这一前无古人的成就,在如今的新时代发展过程当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南北地区的协调发展,才能促进新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书籍:

《资治通鉴》

《明史》

《四库全书》

文/史海观复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明朝皇帝竟然有五位是宫女所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哪个皇帝是宫女养大的,明朝宫女,有意栽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明武宗爱玩,并且玩出了花样,让后世感到瞠目结舌。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爷孙俩在位时间都超过了四十年,但是爷孙俩经常旷工,后来索性二十多年给自己放了长假,在后宫一个专心炼丹,终于“得道成仙”,一个在宫里专心敛财,成了“土财主”。还有一个更奇葩的皇帝明熹宗天启皇帝,不爱处理政务,专心做木匠,并且乐此不疲,

  • 李治一夜让武则天怀孕,李世民11年占着茅坑不拉屎?难道是他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为什么让李治爱得死去活来,李治和李世民武则天的关系,李治与武则天后代的关系

    当武则天在家的时候,当她得知自己被选为秀女时,她痛哭了一场。她母亲说嫁给一个明君很幸运,但这也间接打断了她的念想。入宫后皇帝是唐朝皇帝李世民。初入皇宫时因母亲家世地位,容貌妩媚,取名武媚。当时她的野心被打断了,无心注重美貌来引起皇帝注意。慢慢地皇帝忘记了这个人。后来她认为妻子也可以帮助皇帝,实现她

  • 中东一民族自称成吉思汗后代,称是中国人后裔,如今要求回归祖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东成吉思汗后裔,老梁讲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出生地

    成吉思汗在遥远的阿拉伯地区,有一群元朝后裔被称为德鲁兹人,他们自称祖先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后代。当年成吉思汗子孙西征时,让两万将士留守此地,后来这些守军被其他国家击败,两万多人被迫四处流窜,最终形成单独的民族德鲁兹民族。如今德鲁兹人外貌与中国其他民族十分相似,历史学家也对德鲁兹人体型外貌分析发现,德鲁

  • 秦琼为什么是凌烟阁功臣中最后一个?李世民对他是何看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琼为什么在凌烟阁排第一名,凌烟阁中秦琼结局,秦琼有入凌烟阁吗

    秦琼之所以排倒数第一,不是因为李世民对他有什么看法,而是单纯因为他的官不够大而已。因为贞观十七年,李世民评定凌烟阁功臣榜的时候,是先挑出了二十四位自己觉得功劳很大的功臣,然后按当时这些功臣的官职大小,依次进行排名。这些功臣,有些当时已经死了。如果是已经死了的功臣,就按照他死后朝廷追赠的最大官职来计算

  • 万历皇帝历史上真是个瘸子吗?真相揭开,让人不敢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万历皇帝是不是瘸子,由郭沫若主持的定陵(万历陵墓)挖掘已经得到了证明,这个先放一放,咱们还是先温习一下万历皇帝光荣而伟大的生平,这位大明王朝的第13位皇帝老爹是明穆宗,家中排行老三,由于爹死的早,在他十岁的时候就座上了皇帝宝座,自此开始了他四十八年的统治生涯,最开始万历还是很敬业的,身边又有大能人张

  • 权力的逻辑:揭开武则天击败顾命大臣长孙无忌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与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和武则天的关系,武则天和长孙无忌之间的较量

    公元659年4月,唐高宗李治的亲舅舅——太尉长孙无忌,突然因卷入一桩“谋反案”而被削去官职,发配到黔州(今重庆市黔江一带)。数月后,在专案组官员亲赴黔州,进一步审理案件时,作为天下最重量级大臣的长孙无忌竟然选择了自缢而亡,从而悲剧性的结束了其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不少人倾向于把这一幕视为历史上的“拐点

  • 《清平乐》中宋仁宗为了自己的爱女福康公主,为政谨慎的他不惜与朝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仁宗女儿福康公主,福康公主死时惨状历史记载,清平乐福康公主

    他就是唐朝的懿宗皇帝李漼,堪称“爱女狂魔”。他对自己的爱女,同昌公主的溺爱,已经达到了一种极度疯狂和偏执的地步。史书上记载,平时对同昌公主是极度的溺爱,到公主出嫁时,更是“倾宫中珍玩以为赠之”。《旧唐书》上记载,有金麦银米数斛、辟寒香、辟邪香、瑞麟香、金凤香、龙脑香、辟尘犀等。几乎把大唐王朝的国库翻

  • 薛仁贵手下八大猛将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薛仁贵十大猛将,薛仁贵出征西凉结局,薛仁贵武功在隋唐猛将排名

    1.周青:八大火头军之首,为薛仁贵结识最早的兄弟。周青是一个足智多谋,又具叛逆性格的人。为了薛仁贵他一度放弃当官,甘于陪在薛仁贵身边当一个小小的火头军。在薛丁山征西中,白虎关一战中,薛仁贵被自己的儿子薛丁山误射中箭身亡,周青看到昔日的兄弟一个个死去,心中无尽悲伤,最后选择遁入空门,在关山寺出家为僧。

  • 《大明风华》中的历史,朱棣最得意的《永乐大典》推迟了好几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永乐盛世朱棣照片,大明风华朱棣永乐大典,永乐皇帝朱棣后谁继位

    在《大明风华》的第2集,解缙给朱棣送画。朱棣开心之余,让解缙主持修撰永乐大典;而在第4集中,朱棣表示他作为皇帝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要迁都,要修永乐大典。朱棣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文治武功皆流传后世,如果说数次北征证明了他的武功,那么永乐大典则是朱棣的文治成就。不过,《大明风华》中到目前为止仅有的两次关于

  • 诗人杜甫:一个官二代的坎坷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杜甫的坎坷事迹及感悟,杜甫的人生三大境界,杜甫几品官

    杜甫是个官二代杜甫,生在一个好家庭,是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家族是传承数百年的大家族。祖父杜审言,官至洛阳市副市长(当时洛阳还是首都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北京)。父亲杜闲,当过陕西乾县县令,相当于如今的县长。母亲出自清河崔氏,唐朝最有名的五个门阀之一,外祖父母均为唐朝王室成员。要是你爷爷是北京市副市长,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