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于禁投降关羽背后有什么隐情?

于禁投降关羽背后有什么隐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84 更新时间:2023/12/8 2:12:35

于禁投降关羽背后有什么隐情?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关羽发动了襄樊战役,先后围困了襄阳和樊城。在樊城外,水淹七军,尽管是关羽的巅峰杰作,成就威震华夏的美名;还是于禁的谷底拙作,背负折戟沉沙的骂名。

于禁统率七军到樊城救援。七军,通指七支军队。《三国志·魏书二三·和常杨赵裴传》记载:太祖征荆州,以俨领章陵太守,徙都督护军,护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周礼·夏官?序官》记载: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根据周制,一军就是一万二千五百人,于禁的七军就是八万七千五百人。实则不然,汉末的“军”不同于周朝的“军”。换句话说,汉末的“军”早就没有了周时的规模。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卷十四·車部·軍》记载:軍,圜圍也。四千人爲軍。从車,从包省。軍,兵車也。汉末讲究精兵,一个军大约有四千人。因此,于禁的七军差不多是二万八千人左右。除了这些二万八千人之外,于禁官司拜左将军,有直属部队一千多人。因此,于禁此时所率的七军,大概三万人左右了。东晋常璩撰《华阳国志·卷六·刘先主志》记载:魏王遣左将军于禁督七军三万人救樊。于禁的七军在樊城外被水淹后,不是被淹死,就是被俘虏。统帅于禁兵败被俘,先锋庞德陨身殉节。

单从《三国志》的“禁遂降”三个字就断定于禁被汉水淹没,丧失抵抗力,未经任何抵抗,就直接投降关羽。曹操,乃至是曹丕,甚至是后人,均以此为论据,从而推断出于禁贪生怕死。在生死关头,于禁露出了求生的欲望。对于禁的判定,属于“以成败论英雄”片面之词,有失偏颇。事实并非这样。建安五年(200年),官渡鏖战中,曹操手下已经有很多人私下向袁绍示好,准备在有利的时机投降,而身处危机重重,险象环生的于禁却始终如一效忠曹操,未曾有贪生怕死的念头。十九年后,襄樊战役中,于禁反作出惊人之举,不战而降,身陷囵圄,在屈辱中渡过余生。

因此,于禁投降,必有隐情。具体如下。

其一,保全士兵。

于禁,虽以法御下,却体恤士卒,以恩威并施之举,倍受士卒们的敬重及爱戴。面对涛涛江水,于禁的七军,要么坐以待毙,要么以身殉国,要么苟且偷生。作为最高统帅,于禁的一举一动自然影响着整个七军三万余名将士的命运:战,难逃一死;降,逃过一劫。三万多名将士,背后连系着三万多个家庭,父盼子归,母望子归,妻等夫回,子待父回。为此,于禁投降是保全麾下将士的唯一选择。于禁以一已之力赚得三万条人命。

其二,看透得失。

于禁,不仅是能征善战的武将,还是精通博弈的官员,在夹缝中求生存,俨然是曹操帐下的外姓第一将领。面临生死抉择,于禁要么死战到底,消耗关羽的有生力量,后与三万手下一同陨身徇节,失命保忠;要么不战而降,积蓄七军的再生力量,后与三万将士一起东山再起,求命保义。以三万多条生命的代价,是用来保住于禁一人的忠诚,还是换来于禁对曹操一个人的不忠而对七军三万人,甚至是关羽数万水军的大义。因而,于禁的投降是保护两军将士的独一途径。于禁以一已骂名挣得数万人生命。

于禁,之所以在襄樊之战中被水淹后当场投降,完全是因为爱护自己手下兵士的性命,以一已之名声、得失,甚至荣辱来成全数万人的生命存亡。于禁之举,虽有损忠名,却不失义节。

笔者按:大度,形容人气量大,能容人。于禁,在襄樊之战中,率七军到樊城救援时,被关羽水淹后,未死战而投降,不惜背负降将的骂名而保全帐下三万将士性命,以一已之虚名挽救三万之生命失作为。正所谓: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打仗靠的是什么 古人叫阵会有什么效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将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将领真的会单挑叫阵吗,古代打仗靠什么,叫阵会有何结果?大家基本上都了解古人两国对决时是这样的过程:双方将领单枪匹马出来叫阵喝骂。一方趾高气扬地持枪喝骂,一方悄无声息地一马冲出军阵,抬手一刀立把喝骂之将斩于马下,于是胜方挥刀大呼,儿郎们,

  • 在古代守宫砂有什么作用?真的能验证贞洁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守宫砂,汉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女人的贞洁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守宫砂其实就是涂抹在女性手臂上的一种朱红色小点,在古代通常被用来验证女子的“贞操”,如果“守宫砂”还在,那么便证明该女子是贞洁的;如果“守宫砂”消失,那么便证明该女子已经与他人有了私情。那么“守宫砂”真的如此神奇吗?事实证明它

  • 揭秘:赵云与诸葛亮的真正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揭秘:赵云与诸葛亮的真正关系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国志》记载,景耀三年,刘禅下诏对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追加谥号。曾经单骑救主的赵云不在名单之中,此时赵云也已经过世31年了。次年,在姜维的大力推荐之下,刘禅才勉为其难地追谥赵云为顺平侯。姜维向刘禅荐曰:“赵云昔从先帝,劳

  • 庞统的智谋如何?为何早年没得到重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若论三国奇才,大家或许随口就能说出1、2、 3 来!确实在三国时期有才之士确实是太多了,当然最为出名的也就那么几个人,比如大家所熟悉的,蜀汉丞相诸葛亮,曹魏三代托孤重臣司马懿,号称毒士的贾诩,称号鬼才的郭嘉,赤壁败曹操的儒将周瑜,夷陵败刘备的后起之秀陆逊,刘备的奇佐法正,这些人对于热爱三国历史的朋友

  • 刘彻做了什么?他是如何从刘荣手中夺得太子之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彻,西汉,历史解密

    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景帝在位时期很早就立长子刘荣为太子,因此太子之位与刘彻本没有关系,但是却发生了意外。汉景帝废了刘荣,刘彻被立为接班人,最终成为了皇帝。那么刘彻是如何从太子刘荣的手里夺得了接班人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刘彻之所以能够顺利成为太子和他的姑姑

  • 古代百姓春节送礼有什么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百姓春节送礼有什么讲究?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古代百姓之间送礼古代的人,没有今天的人那么精明,预备礼品也无非是合理搭配的点心匣子,里面各种点心都有,年节老百姓拎着到处送,有时候,一个匣子转了一圈,又回来了。据三国时的记载,大年初一,南方家家户户用大蒜、小蒜、韭菜等味道辛辣之物制作“五辛

  • 鸦片战争八旗兵既然打不过 清政府为什么不举国动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鸦片战争,历史解密

    对清代鸦片战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鸦片战争爆发时,清代八旗兵既然打不过,朝廷为什么不举国动员?鸦片战争是我国近代史的开端,在战败后,大清与英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大清开始丧失国家主权,割地赔款更是家常便饭。但很多人对鸦片战争的失败心存疑虑

  • 五虎上将中谁能战胜曹操手下的许褚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历史中,蜀国和魏国一直都是处于战争状态。蜀国最厉害的武将就是刘备麾下的五虎上将,而曹操手下最厉害的就是许褚。但是他们一直没有机会在一起战斗。要是许褚和五虎上将中的每一个人打起来,五虎上将中有多少人能够打败许褚,仅仅只有这三个人。黄忠先来看看五虎上将中的黄忠,黄忠和许褚相比,最大的缺点就是他的年

  • 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半坡文化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半坡文化,历史解密

    半坡文化,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是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1952年发现于陕西西安市半坡村,从陶器上发现二十二种符号,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半坡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位于陕西省西安半坡村。年代距今约6800─6300年,半坡村的原始居民

  • 唐睿宗三让天下,他为何不想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唐睿宗三让天下,他为何不想当皇帝?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要说古代什么东西最为重要,皇帝这个位置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的,多少人为了能够得到这个位子,用尽各种方法杀掉自己的兄弟甚至是父亲。但是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皇帝,面对摆在自己面前的皇位,他没有像别人一样得意忘形的接受这个东西,而是一而再再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