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编造“大清灭亡后,满人排队剪辫子,汉人宁死不剪”的一定是某些遗老遗少,他们要借此证明“大清不该亡”、“大清深得民心”,其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所谓的清朝辫子究竟是啥样的——那个真正的“金钱鼠尾”辫子,遗老遗少们也没按规定照着做,他们是跟电视剧学的发型——要这些人活在真正的清朝,也是要被骂做不肖子孙的:明明是只留下一根老鼠尾巴,你剃光了脑门就糊弄过去了?
当然,有一些人是拒绝进步害怕变革的,就像跪久了就不愿意站起来一样,特别是某些既得利益阶层,剃掉了他们的猪尾巴,剥去他们的长袍马褂,让他们当老百姓,他们自然不愿意。所以那些人,特别是读书人,宁肯跳水自杀也不接受与普通百姓平起平坐——他们拒绝剃发,只是一种守旧的反抗形式,如果要是告诉他们:剃掉辫子并不影响你们继续作威作福,那么他们还要反对的话,就值得敬佩了,可是那样的“忠贞”者,一个都找不出来!
所以说,剃辫子是一种形式,就像剃发易服是一种形式一样。当旧的东西被打破,一些人的特权被剥夺的时候,总是会遇到很大阻力。就像有人整天喊着要恢复峨冠博带宽袍大袖的汉服一样,那是有资格穿长衫的一群人——即使在汉朝乃至富宋强明,普通老百姓也是短褐穿结食不果腹,老百姓都是小衣襟短打扮,什么宽袍大袖跟他们无关——那么请问要恢复的汉服,是官老爷们的峨冠博带还是劳苦大众的犊鼻裈勉裆裤呢?峨冠博带是汉服,那么乞丐身上披的烂布条就不是了吗?
所以说辫子也好,汉服也罢,真正变换的不是头发和服饰,某些人要坚守的,也不是脑袋后面那几根毛,他们死死抱住不放的,是自己的既得利益,这其中有满人,也有汉人。所以不要说什么“大清灭亡后,满人排队剪辫子,汉人宁死不剪”,因为积极剪辫子的,是汉人,响应的,是受压迫的满人,王宫贵胄无论满汉都是反对剪辫子的,因为那是他们的“命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