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枕戈寝甲,谈谈春秋时期吴国霸兴与灭亡

枕戈寝甲,谈谈春秋时期吴国霸兴与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875 更新时间:2024/1/16 18:18:39

春秋时期,诸侯林立,霸权迭兴。郑、齐、宋、晋、秦、楚等国相继登上历史舞台,各领风骚数十年,成就春秋千变万化的国际局势。

到了春秋末期,吴国发挥其地缘优势,开始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破楚、臣越、制齐、威晋,一时间呈崛起之势,但最终却为越国所灭。

从灭亡到勃兴,吴国的历史不过百余年,霸兴与灭亡与其谋霸战略的运用密切相关。吴国因何霸兴?因何灭亡?能给人们带来哪些示?

一、吴国的初建

周初年进行分封的时候,关于吴国的记载较为简略。吴太伯最初的落脚之地在今江苏南京、安徽当涂交界的横山一带,从当时的政治军事格局看来,吴国的地理优势有三:

第一,吴国地处东南角,拥有独立的发展空间。在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中,齐、晋、吴等国家的共性就是具有地缘优势。

[var1]

地理条件优越不意味着国家实力强盛,而是为军事战略的制定提供沃土,也就是说,如果吴国战略得当,很可能成长为中原霸主。

第二,初创吴国的人是周文王的伯父,一向在有贤能的名声,吴人作为他的后人容易获得周朝正统宗法观念的认同。

也就是说,吴国在外交上有一定程度的优势,如果能处理好与其他诸侯国的关系,会成为吴国发展的强大助力。

第三,太伯去世后,他的弟弟仲雍继承其位,仲雍改弦易辙,入乡随俗,吴人对他非常支持和拥护。

吴国也以此作为根基走上开疆拓土的称霸之路,太伯传至十九世寿梦时,吴国更加壮大。

吴王寿梦在位之时,楚国因受中原诸国的排挤向东加强控制,吴国因此受到楚国的挤压。

[var1]

楚庄王登位后,吴国臣服楚国,也受到楚文化的影响,渐渐兴盛起来。由于楚国的逼迫,吴国向西以守御为主。

吴的核心区域在苏锡常平原,没有收到过北方的威胁,江东地区呈现作为整体区域的趋势。但吴国没有进一步采取策略使江东地区融为一体,选错了扩张方向。

公元前584年,吴国讨伐郯。

当时的国际局势下,吴国这一举动震动中原,并使其处于不利地位。

郯是晋国的盟友,同时又与鲁国存在联姻,吴王寿梦因称王不臣于周导致其后方不稳。

此时的吴国实力不足以向中原进发却选择进攻郯国,是吴国战略上的失误。

[var1]

春秋时期,楚国疆域的逐渐扩张,中原诸侯国将其视为严重威胁。为了争取战略上的主动权,当时的中原霸主晋国为了寻求力量将目标转向吴国。

早前楚人申公巫臣逃奔到晋国之时就建议晋国与吴国联盟抗击楚国,于是巫臣于公元前585年出使吴国,请求晋吴联合。

对于吴国而言,这是摆脱楚国掌控的好机会,但实际上吴国吴晋国联合后会陷入与楚的消耗战中,成为晋国制约楚国的工具,是一种战略误导。

在申公巫臣的帮助下,吴国在与楚国的战争中多次取胜,逐渐掌握淮南群舒之地。

二、吴国的霸兴

有了晋国的帮助,吴国从太伯开始累积十九世的军事力量得到释放,并形成攻打楚国的强大动力。

吴国和楚国在淮域的争斗越来越激烈,到公元前547年吴王馀祭登位,吴国开始与越国争夺江南地区。

公元前522年伍子胥从楚国逃奔吴国以后,吴国和楚国之间的战争更加激烈,也开始掺杂个人的复仇因素。

[var1]

伍子胥到达吴国后一再献计攻打楚国,从战术而言无可挑剔,但从战略层面来说,吴国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攻打楚国上实为下策。

因为吴国在同楚国争斗时,势必会极大消耗自身实力,吴国又不如楚国强大,即使竭尽全力将楚国打败,自身也会陷入贫困之中,况且还有越国对吴国虎视眈眈。

公元511年,吴王采纳伍子胥的计策,全面控制淮河中下游地区,并持续向楚国腹地逼近。

到公元前506年柏举之战胜利,吴国兵锋直指楚都郢城,楚昭王仓皇出逃,伍子胥大仇得报。

连年针对楚国大量消耗吴国的人力财力,同时使对国际局势的把握也有所减弱。

三、吴国的灭亡

众所周知,“久暴师于外”是用兵时最为忌讳的,几乎空国远征的吴军却长期在楚地滞留。

公元前497年,勾践继承越王王位,此时吴国的国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次年,吴国欲趁越国新君刚立,政权不稳之时偷袭,不料因轻敌败走,吴王阖闾重伤不治而亡。

[var1]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困越于会稽山,本应一鼓作气消灭越国,但夫差在越国谋臣的持续误导下放过越国。

三年后,越王勾践回到越国,养精蓄锐,发展军事,越国的领土基本恢复到站前规模,为越国消灭吴国埋下了伏笔。

早在吴王寿梦之时,吴国的疆域已经到达郯。到吴王夫差时,吴国开始谋划北上争霸的行动。根据当时的地理条件和国际局势,吴国想要北上与齐、晋争霸,必须先征服鲁国。

从公元前489年到公元前486年,吴国与鲁国多次发生战争。公元前487年,齐悼公本想与吴国联合攻打鲁国,后来反悔,夫差很愤怒,决定与鲁国联合攻打齐国。

[var1]

相对北方诸侯,吴国在地理上有特别之处,即“以船为车”。作为交通工具,船的运能更大,成本也较低,但须有合适的水道。

吴国为了输送兵力挖掘了不少水路,使其船只能够直达中原。从这次吴王夫差挥军北上到身死国灭,子贡的战略误导是重要原因。

当时鲁国危难,子贡受孔子之命解危,先说服田常放弃攻打鲁国转而讨伐吴国,又说服吴国伐齐救鲁,再说服越国与吴国联合攻打齐国。

同时子贡又提醒晋国做好防范,吴国战胜齐国后一定会对晋国出兵,事情按照子贡的预期发展。

齐国在众多国家的围攻下战败,夫差又向晋国伐齐挑战,不料越国乘机攻入吴都。后越国再次攻打吴国,到公元前473年吴国疆土被越、楚、鲁、宋瓜分。

四、吴国霸兴与灭亡的启示

第一,分清敌友,准确评估安全环境。通过对周边势力综合情况的把握,看清互相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准确评估安全环境的关键所在。

对吴国来说,越、楚、晋、鲁、齐能对其产生大的影响。吴国是姬姓诸侯之一,处于以姬姓周王室为正统的春秋格局中,晋、鲁、吴是同姓,可视为天然盟友。

[var1]

楚国的势力虽然不再扩张,但其与吴国相距甚远,虽然能对吴国产生威胁,但不至于危及到吴国的生存发展。

越国与吴国之间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两国是邻国,世世代代都是敌人。

吴国渐渐强大以后,越国被迫退让,对越国来说,吴国是其生存的最大威胁,同时越国的存在也是吴国生存发展的阻碍。

但是吴国也对越国的威胁性一直没有形成清醒的认识,导致最终反而被越国消灭。

公元前494年吴越之战本来是灭越良机,伍子胥认识到这一点,向夫差详述吴越之间不可共存的关系,劝他趁机除掉越国。

但夫差被眼前利益迷惑,在越王向其臣服后认为越国已不具威胁。等到越王回国,伍子胥再次提醒夫差勾践的野心,但夫差始终不听。

[var1]

第二,谨防误导,妥善处理诸国关系。谋霸者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缜密的战略思维,洞察并谨防各种势力的误导,清楚地判断当前战局,作出最适合的决策。

吴国的兴亡与三次误导事件密切相关,一是吴王寿梦被晋国误导。寿梦听信晋国之言与其联合,成为晋国讨伐楚国的工具,从吴楚交恶到吴国灭亡,两国交战多达20余次。

漫长的吴楚之争大量消耗吴国国力,使吴国无暇分心顾及后方,导致吴军远征之时遭到越国的侵袭。

第二次是吴王夫差被越国误导,越国在夫椒之战中失败,通过卑身侍吴的方式迷惑夫差,使夫差对越国放松警惕。

在吴国,勾践为了给夫差治病甚至亲尝其便,因此夫差对勾践的忠诚再无怀疑,最终将其放归越国。

然而勾践忍受这一切屈辱都是为了“抱怨复仇,破吴灭敌”,积蓄力量消灭吴国。

[var1]

第三次,夫差被子贡误导,重蹈空国覆辙,使越国乘虚而入,此次再无翻身机会。

相比之下,秦穆公进攻中原未成即转向后方建设,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由此看来,谋霸者必须独具慧眼,从国家实际出发制定适合的战略,吴国首先应将注意力放在越国身上。

结语

在战事频仍的春秋战国时期立足并非易事,许多诸侯国不断经历起落,吴国也是其中之一。

吴国本身具有天然的地缘、血缘优势,如果制定合适的战略,在春秋时期称霸中原不是难事,然而吴国却在一次次战略失误的累积中走向灭亡。

概而论之,吴国灭亡在于统治者没有认清当前战局,忽略了越国的威胁性,导致国家空虚之时多次受到袭击,一蹶不振,终为越所灭。

参考文献:《吴越春秋》《史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禅有兵有粮草,各路援军正在路上,为何要开城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者荣耀刘禅穿插安琪拉,国服第一刘禅孤王出装铭文,刘禅七个儿子下场

    首先蜀国不占天时,灭亡是早晚的事。魏国作用三分之二天下,地广物产富饶,长江以北的广大中原地区多为平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蜀国位于益州,蜀道艰难,多为山地自行车丘陵,交通不便,土地贫瘠,也只有四川盆地土地肥沃。从军事上将,蜀汉虽然易守难攻,但却也不利于行军,粮草供给也是问题。从人才上看,魏国城池众多

  • 千古一帝秦始皇,幼年时宫闱混乱,不记名的爸爸就有好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赵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太后,可以说她的存在给中国的历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关于她的传闻最多的就是和吕不韦之间的故事了。那么秦始皇和吕不韦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今天小编聊一聊这三个人之间的故事。赵姬是一位能歌善舞、容貌俊俏的大家闺秀,吕不韦是一个做珠宝生意的商人,二人结为夫妇,然而赵姬却被丈夫当礼

  • 楚风起兮7:楚国终于建立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周朝的诸侯爵位共分为五等,分别为公、侯、伯、子、男,这五等爵的封地都以国相称,获封者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爵位可以世袭。子爵虽然地位不高,但却跻身于周王朝的诸侯之列,实现了几代楚人建国的理想,也算对得起列祖列宗了。熊绎感慨万千,庆幸自己押对了宝,他和族人们载歌载舞,一连庆祝了好几天。狂欢过后,熊绎冷静

  • 盘点三国7大“神”将,有一人很低调的杀了关羽,还射死了黄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关羽黄忠大战,三国黄忠厉害还是关羽厉害,三国不同版本的黄忠关羽

    TOP、7潘凤潘凤是冀州牧韩馥部下的上将,擅使大斧,以“无双上将”的身份出场,当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他奉韩馥之命前往汜水关前挑战董卓部下大将华雄;潘凤长得极为威武雄壮,袁绍见后颇为赞赏,认为其能斩杀华雄,结果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典型的被主公坑了…

  • 柏举之战:孙武的封神之战,吴国如何以少于7倍的兵力战胜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武吴楚之战,柏举之战运用了哪些兵法,柏举之战楚国为什么失败

    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鲜有的以少胜多的战役。[var1]而吴国能有此实力与楚国一战还得亏晋国的扶持。春秋争霸时期,面对日益强大的楚国,晋国采取了联吴制楚的策略。吴国在晋国的帮助下,经济实力飞速发展,国力不断壮大。公元前584年,为和楚国争夺江淮地区的霸权。吴军的水陆大军齐出,一举拿下了楚国的淮河重镇

  • 东汉连出三位贤德皇太后,执政期间都有何丰功伟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位就是阴丽华,光武帝刘秀元配。在历史上以美貌著称,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族。新莽末年天下大乱,刘秀亦于家乡起兵。昆阳之战后,刘秀于宛城迎娶阴丽华为妻。东汉建立后,阴丽华受封贵人。因郭圣通作为连接真定王室与刘秀之间的桥梁,在刘秀建国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阴丽华虽占有原配名分,又有刘秀的推重,但无论

  • 李牧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打得匈奴人不敢犯边,为何被赵王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牧怎么被赵王杀的,赵王杀李牧视频完整版,李牧和赵王什么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间战乱不休,匈奴人也屡屡进犯,几无宁日。诸国之间连年混战,要论地理位置,属赵国最差。赵国的位置大体位于今天的山西东北部一带。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赵国处境颇为凶险 。它不仅要与其他诸侯国进行你死我活的殊死搏斗,还要应付漠北匈奴骑兵的不断袭扰与入侵。赵国几面受敌,为了国家安全,付出了极大

  • 曹操的这个养子,结果是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克星,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大哭,曹操和司马懿谁厉害,司马懿克制诸葛亮

    但今天我们要讲的不是他们,而是曹操曾经收养的一个养子,他就是曹真,虽然在电视剧上面把他塑造成一个有勇无谋的武士,但实际上他的能力也是不容小觑的,也是诸葛亮和司马懿前半生的克星。也是诸葛亮和司马懿前半生的克星。这是因为当年战乱,曹真的父亲在为曹操招募士兵的时候,遇害身亡,所以曹操就把他收为自己的养子。

  • 春秋灭国专业户晋献公吞并山西河东,再假途灭虢控制南下中原通道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晋国的核心领土和绝对势力范围大约是山西临汾的翼城县、曲沃县和运城的绛县、闻喜县、夏县一带。当时就是春秋晋国的翼城、聚邑、曲沃等主要城邑范畴了。晋国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君臣组合中,大臣的核心班底中没有晋国公室、公族的子弟,史称“晋无公族”。两轮大清洗——曲沃代翼,晋国晋穆侯、晋文侯一系的大宗公族基本

  • 揭秘东汉五位公主的政治联姻,只有一位没因驸马而受诛杀或流放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而他的五位公主只有一位涅阳公主的驸固得以善终,其他四位公主的驸马均因故遭到诛杀?刘义王,东汉光武帝刘秀长女,母不详。建武十五年封舞阳长公主,下嫁梁松。梁松为光武帝爱婿,宠幸莫比。永平四年,汉明帝杀梁松,舞阳公主受牵连被流放回凉州姑臧梁家。《后汉书卷十下皇后纪第十下》:皇女义王,建武十五年封舞阳长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