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中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平生三大战役,彰显其赫赫战功

三国中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平生三大战役,彰显其赫赫战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743 更新时间:2024/1/25 13:08:33

而与蜀汉对弈的魏国也有这么一位完美武将,他就是魏国的“五子良将”之一张辽。

张辽的从军之路可谓是十分的艰辛,他先后跟随过汉末军阀丁原、何进、董卓、吕布等人,但是这些汉末军阀鼠目寸光,并非明主,使得一心想要大展宏图的张辽无法施展抱负,过的郁郁不得志。

就当张辽对于自己的戎马生涯失去前进的希望时,一位拥有雄才大略的人物出现在他的面前,这位人物就是汉末枭雄曹操,曹操的出现,使得张辽这位将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成为曹操麾下的部将之后,张辽就像打通了“任通二脉”一样,开了他的“传奇之路”,而在他的传奇之路上,有三场载入史册的战役成就了他传奇,这三场战役分别是白狼山之战,天柱山之战,以及合肥之战。

接下来,我们就结合历史,来看看三场让张辽成就传奇之路的战役。

白狼山之战——张辽的成名之战

公元207年,已经在曹操麾下崭露头角的张辽跟随着曹操远征乌桓,当时,曹操率先头部队先期到达了白狼山后,便带着先头部队登上山头,对这片区域进行环顾。

就在曹操与诸将环顾四周的时候,却发现山脚下出现大量的乌桓兵卒,这令曹操顿时眉头紧锁,曹操此役,带的先头部队人数有限,并且都是以轻骑兵为主,因此双方一旦展开激战,面对数倍于己的乌桓军,曹军胜算不大。

曹操见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就将自己的部下召至自己的面前进行商议,多数部将见敌军势大,有点怯战,就建议曹操固守待援,等到后援部队的到来,在与敌军进行决战。

但是,张辽却站了出来,反对“畏敌不前”的建议,建议曹操主动率军出击,打乌桓军一个立足未稳,得以解困。

曹操听后,显得犹豫不决,迟迟没有下决定,张辽见状,当即结合当前的战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劝战。

曹操听完张辽的话语之后,走到山头,发现乌桓的军队尚未排好战斗阵型,处于一种各自为战的状态,当即采纳了张辽的建议,将先头部队的指挥权授给张辽,命他率军冲击敌阵。

张辽领命之后,便带着张郃,曹纯等将领,领着先头部队,对乌桓的军队进行了“反冲锋”,正所谓,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当时,率领乌桓大军的乌桓单于蹋顿,他万万没有想到曹军会和他麾下的乌桓大军进行正面对垒。

他面对张辽的“反冲锋式”打法,有点措手不及,没有做出正确的指挥反应,使得乌桓大军被曹军冲击得七零八落,自己也在混战中,被张辽斩杀落马。

此役,曹军以少胜多,击溃乌桓大军,斩杀乌桓单于,使得北方之境内的胡虏一族皆臣服于曹操。

白狼山之战,可谓是张辽的成名之战,此战过后,张辽声名远播,成为一位即战力十足的将星人物,至此在前三国时期,成为一位可以和关羽媲美的良将。

后世的昭文馆大学士为此将张辽与卫青霍去病这些名将并列,在诗文《登长城赋》这样写道:卫青开幕,张辽辟土,校尉嫖姚,将军捕虏。

天柱山之战——狭路相逢勇者胜

说完了白狼山之战,我们再来说说这场天柱山之战,此战,彰显了张辽的勇武和冒险精神。

公元209年,江淮豪强陈兰、梅成二人在六安国聚兵作乱,曹操闻讯后,怒不可遏,当即兵分两路,派遣部将于禁等人率兵前去讨伐梅成,派遣张辽率兵讨伐另一匪首陈兰。

于禁率军抵达之后,与梅成的匪兵展开了对垒,梅成见曹军势大,不敢正面硬杠,便心生一计,假意归降,暗地里整肃匪兵,投奔另一位匪首陈兰。

当于禁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之后,便带领大军追击梅成,但是这个时候的梅成已经逃到了匪首陈兰的大本营天柱山中。

天柱山四面环山,地势险恶,乃是一个易守难攻之地,于禁率兵来到了天柱山脚下,不敢贸然进山。

这个时候,张辽领着另一路曹军赶到了天柱山脚下,便要引兵进山清剿,却遭到了以于禁为首的曹军部将的劝拦。

诸将对张辽这样说道:张将军,天柱山道路险恶,不宜进兵,再加上我军兵力有限,很难维持较大规模的用兵作战。

张辽听后,对诸将说道:现在是一与一的形式,谁勇敢谁就能占到先机。

诸将见张辽执意已决,便不再反对张辽的用兵之策,张辽见说服了诸将,便引兵进入到天柱山深处安营扎寨,

到了天明时刻,张辽领着两路曹军杀到了山上,打了匪兵一个措手不及,匪首陈兰、梅成二人都在剿灭战中,被张辽的兵士所斩杀。

天柱山之战结束后,曹操对平定六安国之乱的张辽赞誉有加,对其进行了封赏,说天柱山首功,当即张辽的身上。

天柱山之战不仅让曹操对于张辽更加的倚重和信任,更让那些与张辽同朝为将的将领们更加敬重张辽的用兵能力。

合肥之战——张辽的巅峰之战

如果说白狼山之战,天柱山之战为张辽定下了传奇之路的“格调”,那么合肥之战则是将张辽的戎马生涯推向了“巅峰时刻”。

公元215年,江东孙权趁着曹操领兵西征张鲁之际,亲率十万大军进攻合肥,而这一切早在曹操的预料之中。

曹操早在西征之前,就留下书信一封,用以应对东吴来袭之举,当时,作为合肥守将之一的张辽当着诸将的面,将这份书信打开,从中找寻应对之策。

曹操留下的书信中这样写道:如果孙权领兵前来,张辽和李典二人率军迎战,乐进将军则守好城池,随时接应张,李二将。

诸将看过这份信件之后,面面相觑,因为合肥的守城部队只有区区的7千人,而孙权的东吴大军足足有10万之众,以7千人对阵10万人,岂不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

作为合肥守城主将的张辽看出了诸将的疑惑和担忧,便对当前的局面进行了分析,也对东吴主帅孙权的指挥能力进行了分析。

最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那就是趁东吴大军立足未稳,给予他们迎头一击,间接地打击东吴大军的士气,形成一个相持的局面。

张辽的这番见解和分析,顿时让以李典等将领茅塞顿开,满脸的愁容顿时被一扫而光。

于是乎,作为这个战术的发起者,张辽当夜,召集了800名精锐将士,开怀畅饮,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准备明日率着800名精锐将士冲击敌阵。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张辽已经披甲持戟,骑着自己的战马,领着这800名精锐将士悄然无息地出了城。

而这个时候的东吴大营里,东吴将士们还在睡梦中熟睡,全然不知,一场突袭即将发生。

随着张辽一声令下,曹军800名精锐将士将东吴值守的将领和士卒全部斩首,随后一鼓作气冲入到东吴的大营之中。

此时,东吴大营里的士卒和东吴将领才从营帐中走出,慌忙地拿起武器与张辽带领的800名精锐将士展开厮杀。

结果可想而知,这些还处于懵逼状态的士卒和东吴将领很快就被张辽和其带领的800名精锐将士击溃。

偷袭成功的张辽,见一击得手,便带着800名精锐将士趁势杀到了东吴的中军大营,想要生擒东吴主帅孙权。

东吴主帅孙权见到曹军如此凶猛,害怕极了,连忙呼唤麾下的将领前来护驾,孙权就这样在诸将的护卫之下,逃到了一座山冢上。

而张辽见到孙权引兵败退至山冢后,便领着骑兵进行追击,追到山冢下后,张辽便站在马背上谩骂孙权,欲用激将法激怒孙权就范。

面对张辽的谩骂,孙权怒不可遏,但是他素闻张辽的威猛,不敢应战,孙权为了发泄内心的愤怒,命令麾下的东吴将士对张辽以及他所率领的曹军展开围击。

张辽见到东吴兵卒浩浩荡荡地从山冢向下冲击,当即命令麾下的将士对东吴军队展开反击,使得东吴兵卒无法聚拢成军。

与此同时,张辽振臂一呼,身先士卒,带着曹军骑兵杀出了重围,使得孙权想要歼灭张辽部的想法彻底落空。

这场张辽引导的曹军突袭战,从凌晨战到中午,打的东吴大军溃不成军,吴主孙权为此懊恼不已。

引兵而退的吴主孙权并没有因为这一次兵败而善罢甘休,他聚拢残兵,继续对合肥城展开围击,这一围就是十余日,但是曹军主将张辽针锋相对,使得孙权无法取得一定攻城进展,最终选择退兵。

而张辽见孙权退兵,便想要借此机会乘势追击,结果,由于东吴从将帅,再到兵卒士气低下,无法再战,被张辽的追兵打的是极为狼狈,东吴主帅孙权也在追击中,差一点被曹军生擒。

就这样,持续数十日的合肥之战,最终以张辽取得完胜宣告告终,这场战役,张辽主动出击,以少胜多,打的吴主孙权,不敢贸然在北犯魏境,同时,这场战役也使得张辽走上了他最为高光的时刻,成就了他的传奇之路。

这场战役结束后没多久,曹操就对张辽进行了嘉奖,封赏他为征东将军,以示尊贵。

我们都知道曹魏阵营中,名将诸多,许诸,典韦,张郃,李典,徐晃皆是将帅之才,但是后世却多推崇张辽为曹魏阵营第一人。

在唐肃宗时期,唐肃宗以历代的名将六十四位配享姜太公,其中曹魏能够入选的名将仅仅只有张辽和邓艾,这就足以说明张辽是一位极为传奇的将星。

而我们所熟知的白狼山之战,天柱山之战,以及合肥之战则是张辽步入名将之列的试金石,令人叹为观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乱世里,钟会拥二十万精兵,更兼姜维相助,谋反三天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钟会的实战能力蜀国灭亡之后,司马一族在魏国的势力愈发壮大。而司马昭又毫不掩饰自己对曹魏江山的觊觎之心。于是人心浮动,钟会不甘心居于人下,选择了反叛。钟会是何许人也?他可是和邓艾、姜维并称三国后期不可多得的军事奇才。司马昭一直都很看好钟会,甚至将钟会比作刘邦手下的张良。可终究钟会有张良之才,却没有张良

  • 1982年,河南一男子到山采药时,怎料在石缝里发现一张武则天宝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据悉:男子名叫屈西怀,家住河南登封唐庄公社王河村,平时在嵩山采药为生。这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去采药,采完药以后,便在嵩山最高峰峻极峰那里玩,却在无意中发现了一张黄纸片。起初他以为就是包点心用的盒子纸,就伸手捞了出来。拿出来后,却发现是个铜片,用毛巾擦过后明晃晃的,有人说像金子,男子看着上面都是一些他不

  • 曹操为了防止司马懿造反,偷偷留了三个人才,奈何死的太早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位,曹休曹休父亲早逝,曹操讨伐董卓之际,曹休从千里之远的吴地赶到了曹操身边,曹操送他“千里马”的称号,随后一直跟随曹操四处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曹操死后,曹休被封为东阳亭侯,足以见得曹操对他的看中了,曹丕即位后,曹休官至征东大将军,带领魏军征讨东吴,在历阳大败孙权,名震江东。但是他击败孙权后,却

  • 秦琼未参加玄武门之变,却屡受李世民重用,原来是有这层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登基为帝后,多次任用秦琼为元帅出征;秦琼比李世民差不多大了20岁以上吧,晚年的他,伤病也非常的多,只要能够出征,基本都是任用秦琼为帅。秦琼是隋唐时期赫赫有名的十三太保,有勇有谋,多次拯救主帅与危难之中,也是瓦岗寨的一员,后投降了李唐王朝。秦琼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在太宗时期并没有多少丰功伟

  • 鬼才临终前最后一计,能保魏国江山不倒,奈何曹操不听劝告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操魏国,曹操魏国的首都在哪里,曹操统一魏国以后总共有多少兵马

    但是曹操赤壁之战失败后,非常思念一位已经故去的人,他就是郭嘉。郭嘉被称为鬼才,他是曹操前期重要的谋士,帮助曹操平定了吕布,而后以少胜多打赢了官渡之战,可谓是天纵奇才,但是却在38岁的时候英年早逝。曹操在败走赤壁后感叹道,如果奉孝还在,我就落不到如此下场,可见他对郭嘉的依赖。曹操对于郭嘉的计策可以说是

  • 四个朝代的皇帝都出自这个集团,唐朝的前世今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那个时代的中国居于世界之巅。虽然时间已过去一千多年,但在国外仍有很多人称呼中国人为唐人;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叫唐人街;中国的传统服装叫唐装;中国人自己在外也以唐人自居,每提到唐人、唐朝时都透着一股矜持、骄傲的劲。 唐朝的第一个皇帝叫李渊,他和之前隋朝、北周、西魏的皇帝都

  • 秦始皇为什么不立皇长子扶苏为太子呢,却传给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嬴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母芈氏。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侯生、卢生相互讥讽、评议秦始皇的暴戾,并因此逃亡而去。秦始皇闻讯勃然大怒,于是命令御史逮捕并审问所有的儒生。儒生们彼此告发,秦始皇就亲自判处违法犯禁的四百六十多人,把他们全部在咸阳活埋。还向全国宣扬,让大家都知道此事,以惩戒后世,同时

  • 考古发现疑似安阳曹操高陵守陵户遗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高陵及建筑遗存发掘区位置曹操高陵的发掘与认定曾引起广泛关注,此后发掘调查工作一直在进行当中。2010年夏季,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曹操高陵周边开展大范围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寻找高陵陵园及陪葬墓相关线索。勘探除了发现陵园遗迹之外,还同时在周边区域发现了数百座不同时代的墓葬和其它遗迹。其中,陵园西部

  • 盘点三国时期的六大战术大师,据说有一人不死,诸葛亮不敢出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不出山完整版,诸葛亮的战术,三国历史上最顶级的六个谋士

    TOP、6庞统庞统绰号“凤雏”,与诸葛亮齐名,号称“卧龙凤雏,得一而安天下”;但似乎刘备两个都得到了,也仅能三分天下占其一,而且是最弱小的一个。在赤壁之战时,庞统为了避乱去了江东,被鲁肃推荐给了周瑜,后入曹营献连环计,助周瑜火攻大败曹操。周瑜死后,诸葛亮前去吊孝,碰巧遇到了庞统;当时鲁肃正好把庞统推

  •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不仅割下李建成的头颅,还做一件很卑鄙之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玄武门前刀箭闪,屠兄逼父血飞溅。”这句诗歌是张子耀描写的大唐初年的玄武门之变的情景。唐朝初期,唐太祖李渊身体越来越差,想要传位给自己的孩子们,但是又不知道该传给谁。一直纠结中。而他的孩子们也是明争暗斗,极力的讨好自己的父亲。在那个封建王朝时期,人们对待无法解释的现象十分的迷信。有一年太白金星出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