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为何被后世称为“龟唐”?就是因为这些事

唐朝为何被后世称为“龟唐”?就是因为这些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795 更新时间:2024/1/17 10:31:23

宋对唐的总结当然有失偏颇,但唐朝时期社会风气开放的确属实,这一点从着装上可以体现出来。中国古代妇女穿着大都是包裹严实,除了手脚之外基本不会看到其他部位裸露在外,而唐朝却画风突变,从唐诗中可以一窥端倪,什么“粉胸半掩凝晴雪”、“云鬓花颜金步摇”、“雪胸鸾镜里,琪树凤楼前”,而我们现在从影视剧中看到唐朝女性穿衣大胆,领口很低,酥胸半露也并非影视剧随意发挥,可能有夸大,但却并非空穴来风。后来有文人将唐朝称为“脏唐”,说什么臭汉脏唐宋不清,也是因为唐朝宫闱淫乱、不守礼法。

有多乱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1、唐高祖李渊

著名史学家吕思勉曾评价李渊”性好渔色“,说他起兵的原因是“实由裴寂以晋阳宫人私侍之”,当上皇帝之后更是“嫔妃擅宠,女谒盛行”,说李渊没有雄才大略肯定有失偏颇,但他起兵前就与隋宫中妃子勾勾搭搭却是事实,隋炀帝杨广可是他的亲表兄弟啊。李渊一共有22个儿子、19个女儿,史上能查到的妃子就达19人之多,哪怕他退位做了太上皇,还生了好几位皇子,可见其“好渔色”并非浪得虚名!

李渊

2、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政绩突出,但他忙里偷闲,也生了14个儿子,21个女儿。他最被后世诟病的是玄武门事变之后,直接把弟弟李元吉的妻子杨氏纳为了妃子,杨氏还为其生了个皇子--曹王李明。野史甚至还记载李世民娶了隋炀帝杨广的皇后萧氏,此事可能是胡诌,毕竟当时李世民才30岁上下,萧后再美貌也有50多岁了,不过这种传说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李世民的后宫生活混乱。

李世民

3、唐高宗李治

李治最名声显赫的行为就是父亲李世民还在世时就与小妈武则天有了私情,后来更是让小妈当了皇后,成就了一代女皇。李治后来又与武则天的姐姐武顺勾搭上了,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武顺还把自己的女儿贺兰氏也进献给了李治。姐妹共侍一夫、母女共侍一夫,也真够乱的!

4、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即位年纪已经67岁,人老心不老,这个时候她开始纳面首,史书称其面首三千那是言过其实,但薛怀义、沈南璆、张易之、张昌宗这四位确实是板上钉钉。而她的女儿太平公主也是不遑多让,先嫁薛绍,再嫁武攸暨(为嫁武攸暨还处死了他的妻子),之后大肆包养男宠,并将自己的男宠张昌宗进献给母亲,令人咂舌!

李治与武则天

5、唐中宗李显

李显时期最出名的是皇后韦氏,其女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之子,她为皇后之尊却与武三思私通。史上记载有一天韦后思念武三思,便恹恹地打不起精神,李显便立即宣召武三思进宫。韦后见到武三思立刻有了精神,就与他玩起双陆游戏来,皇帝李显却在一旁手握筹码,替他们计算输赢。不仅如此,韦后还在后宫中养了三个美男子,分别名为杨均、马秦客、叶静,李显身为皇帝,绿帽子却戴得如此心安理得,同样让人匪夷所思!

韦后

6、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更过分,“一骑红尘妃子笑”描写了他与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殊不知他们之间的爱情却写满了”无耻“二字。杨玉环本来是李隆基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被李隆基看上了,他想据为己有又怕被人诟病,就使了一招“曲线救国”,先以为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敕书寿王妃杨玉环出家为道士,道号“太真”,张罗儿子李瑁新娶韦氏后,就将杨玉环封为贵妃,从道观中接了回来。这个时候,李隆基已经61岁,而杨玉环不过27岁,妻子变继母,也不知道李瑁心中作何感想?

李隆基

不仅宫闱之事混乱不堪,唐朝前期很多政变都是因女人专权而起。705年的神龙政变,就是因为武则天攫取李唐江山,自己当了皇帝,所以在她年老体衰病秧秧的时候张柬之等人发动了逼其退位的政变;707年景龙政变和710年唐隆政变则是因为韦后专权,太子李重俊组织的景龙政变失败,才有了后来的唐隆政变,一举摧毁韦后势力,扼杀了韦后想效仿武则天之心;713年先天政变是因为太平公主又想左右政局,废除李隆基太子之位,李隆基在父亲禅让之后对她进行的反杀。李隆基上台之后,深深意识到后宫干政的危害,立下了”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自此之后唐朝再无女性专权之事出现。

其实唐朝民风之所以开放是因为唐朝乃中国大王朝中除元、清纯少数民族血统外,唯一一个胡人与中原血统高度融合的一个朝代。李渊出身于关陇贵族,有四分之一的胡人血统,而胡人在婚嫁观念上较汉人开放,少数民族母系氏族观念尚存,因此唐朝相对于其他朝代而言,女性地位较高。由于它有强盛的国力、开放的思想、胡汉融合的基因,唐朝也成为中国封建王朝史上最开放包容的朝代。例如其他朝代女子以瘦为美,而唐女子却偏偏以胖为美,而武则天称帝后,更是改变了男权社会的一些游戏规则,从而导致了一系列”女强人“的出现。

唐女性以胖为美,服饰较为开放

而唐朝灭亡的真正原因笔者认为有三个原因:一是藩镇割据,长期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的力量;二是宦官专权,使得皇帝大权旁落,破坏了国家正常的统治秩序;三是朋党之争,瓦解了统治集团的力量,严重动摇了唐朝统治的阶级基础。而后期皇帝们贪图享乐、不问政事的行为更是让政权日趋腐朽,民不聊生,终于以王仙芝、王巢起义为起点,敲响了唐王朝的丧钟!

搜寻历史的点点滴滴,一起感悟中国五千年历史沉浮!

更多文章

  • 唐德宗李适的罪己诏-何以直击人心灵之痛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唐德宗李适唐德宗时期安史之乱已经平定,唐德宗对节度使权力过大心怀忌惮。所以对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等节度使要求子孙世袭爵位的要求予以拒绝,这个事本来做得不错,但手段太生硬导致李惟岳造反。朝廷好不容易镇压了李惟岳,后来田悦、王武俊、李纳、李希烈等举兵反叛,接着朱泚攻入长安称帝,唐德宗带着部分大臣、皇后嫔妃、

  • 到底谁才应该为岳飞的死负责?谁才是谋害岳将军的元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韩世忠,是和岳飞将军齐名的老将军,这位老将军直接找到秦桧,要秦桧拿出岳家父子谋反的证据。面对韩老将军的质问,秦桧居然无耻的说出了“莫须有”这三个字。 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 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来

  • 宝物藏心 武昌红巷美术馆稀珍 明代嘉靖人物情景开光青花大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明代嘉靖时期以人物故事为主题的青花器物较多,特别是在体型硕大的瓶、罐上面更是喜爱以人物故事题材来装饰。武昌红巷美术馆宝物藏心艺术中心藏嘉靖青花人物故事图罐高43、口径23、腹径36、底径25厘米;直口,短径,丰肩,鼓腹,圈足。整器青花均为西域的回青与端州的石子青配合,故发色蓝中泛紫,在测光下可以观察

  • 唐玄宗痴迷杨玉环?换一个人照样受宠,只是她出现的时机不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开元二十五年,52岁的唐玄宗李隆基将18岁的寿王妃杨玉环召入宫中,开始了两人长达19年的浪漫爱情。唐玄宗为专宠上杨玉环?有人认为是漂亮,还有人认为是善解人意的解语花,甚至把玄宗喜欢胖胖的环环也当做一个理由。但是,从玄宗的喜欢四个女人,就会发现前期的赵丽妃和后期的杨玉环都能歌善舞,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 杭州岳庙秦桧雕像被砸烂9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岳王庙秦桧夫妇的跪像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大家纷纷抽打雕像,电影《满江红》成为春节档票房冠军,让杭州岳王庙成为了热门打卡地。雕像上面还挂着“禁止吐痰”的提示,800多年来因为有人经常击打损毁,已经重铸了9次,总是被人砸烂。1月30日,有网友评论:提起秦桧夫妇跪像,人们就想到了杭州岳王庙内岳飞墓前的那一对

  • 后赵版八王之乱(上)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八王之乱,熟悉历史的人应该都不陌生,这是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成员们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这场内乱中,司马家的八个王中你杀我,我杀你,七个都凉凉了,最后不光没有赢家,还导致后面的五胡乱华和西晋的灭亡,也改变了华夏文明命运。顺带一提,八王之乱还被战略游戏《全面战争:三国》做成了DLC。有学者犀利

  • 为什么宋朝皇帝不热衷扩张?其实这怕是一个历史误会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1、北宋的积极经略从主体来看,两宋的进取心还是很强的,只不过,对于两宋来说,时常存在实力和野心不匹配的状态。北宋建国初期,是在后周王朝的基础上。当时后周打残南唐,而南唐是当时除了契丹和后周之外,综合实力最强大的一个割据力量。所以,打残南唐,算是为北宋后来的局部统一,创造了条件。赵匡胤称帝后,在后周的

  • 司马家族隐忍数十载,建立西晋政权,却因一着错,拉中原步入荒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又有十六国混战,南方作乱、北方征伐,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更迭,三百多年来,安宁之日无几,战乱与分裂,是时代的特征。在战争中丧生、在饥饿中觅食、在瘟疫中浮尸、在迁徙中丢失,无数生命、无数财产在这耗时三世的动荡中消失殆尽。丘垄徘徊、昔居依依、遗处井灶、残朽桑竹,陶渊明道尽了乡村的衰败,说尽了人丁的凋零,白骨

  • 《精忠录》:岳飞故事流传过程中一部重要的资料选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精忠录》是关于岳飞资料的选辑,包括岳飞生平史实与著述、历代朝廷褒典与文人赋咏等,是岳飞资料选编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并且推进了说岳故事的广泛传播,是岳飞史事与岳飞故事流传过程中一部重要的资料选编。现存于安徽省图书馆的版本被认为是袁纯所辑景泰刊本,但考察其中收录诗文,此本在袁纯景泰年间编辑的基础上有

  • 鉴评中心丨探寻检测通过的艺术品系列之——汝窑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汝官窑洗。口径14.8厘米,足径10.3厘米,高3厘米汝窑是中国宋代五大著名瓷窑之一,始于北宋晚期,是宋代为满族宫廷特殊需要而设立的窑场,窑址在汝州境内(今河南汝州、宝丰一带),又称汝官窑。世有“名瓷之首,汝窑为魁”之说。洗敞口,釉面有开片纹,洗内有水渍,底足有三处支钉痕,通体施青釉色,釉质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