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雄才大略,为何选择懦弱的李治当接班人?只因一个人捣乱

李世民雄才大略,为何选择懦弱的李治当接班人?只因一个人捣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418 更新时间:2024/2/4 4:59:27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她的成功固然有她个人的天赋和努力,但也跟很多偶然因素有关。

比如说她的丈夫李治就是个懦弱的人,如果不是自己老公太懦弱,也轮不到武则天走向前台,武则天就曾经作为唐太宗的才人,在宫里待了12年,居然品级一直都没有提高,也没有儿子。

这可是12年呀,说明不管你多么有魅力,遇到强悍之人,你也是无计可施,后来太宗死后,武则天直接被弄到感业寺去了。

那么一向雄才大略的李世民,为什么会选择一个懦弱的李治当接班人呢,这不是说李世民看走了眼,不知道李治很弱弱,相反李世民正是看到了李治的懦弱和“与我不类”才决定让李治接班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就要从李世民晚年“二龙夺嫡”说起了,李世民本人是通过杀害哥哥弟弟,逼迫父亲才坐上皇位的,跟后来的赵匡胤一样,自己得位不正,更是要提上忠君爱国,把一切可能的萌芽都扼杀。

所以李世民上台后,大力提倡儒家的忠孝理论,继承人方面也是早早地就定了太子,而且是严格遵守儒家嫡长子继承制。

他给儿子起名李承乾,这是赤裸裸的喜欢和暗示,承接乾坤,将来这天下就是你的,李承乾的母亲是李世民最喜欢和最敬重的长孙皇后,可以说如果没什么意外,李承乾是妥妥的帝国接班人。

但偏偏这个皇位实在是太诱人了,跟李世民当年的想法一样,都是同一个妈生的,凭什么他李承乾就是太子,于是李泰和李承乾之间,不可避免的发生了皇储之争。

年老的李世民终于体会到了父亲李渊当年的处境,面对自己两个儿子,而且都是自己的皇后所生,身份上一样高贵,智力成就方面不分伯仲,两个人斗来斗去,实在是让李世民很是心疼。

但李世民的态度很明确,因为当年的惨痛个教训,他一直在强调嫡长子继承制,但这些话并没有让李泰死心,反倒是加紧了对太子李承乾的攻击,这或许就是身教大于言传的另一种体现吧,谁让他李世民当年就是杀兄继位的呢。

李世民对李承乾是真的喜欢,爱子有加,派陆德明、孔颖达、于志宁杜正伦魏征悉心辅佐和教导,这明显就是朝着未来皇帝培养的。

但李承乾集合了所有的优势,但却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他是个瘸子,当然这是个比较粗俗的说法,在不需要打仗的年代,作为太子这几乎不算是个毛病,在悉心照料下完全可以忽略。

这像极了后来明朝的朱棣的儿子朱高炽,那也是大胖子腿脚不利索,而且朱棣还不喜欢他,就仗着自己是嫡长子,一直做太子,但是他能忍,面对朱高煦疯狂的各种进攻,朱高炽全都忍了下来。

但是李承乾不行,面对李泰的步步紧逼,李承乾明显心理素质不行,这个也好理解,毕竟八岁就被封为太子,大唐帝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备受瞩目和宠爱。

这种人看上去优势明显,但其实有个巨大的缺陷,那就是从小待遇太好,经不起挫折,而且作为太子,他的老师都是儒学名宿,教的都是迂腐不堪的内容。

你作为皇帝学这些没错,但是你作为一个需要和别人抢皇位的人,只懂儒术肯定不行,也是面对李泰不断的挑衅,李承乾节节败退,结果就导致了李承乾滑向了另一个极端,,日益狂悖骄躁,不敬师长。

这些都没关系,李世民是什么人,他看待两个孩子,跟小时候看他们争东西是一样的,什么都看在眼里,但心里丝毫不起波澜。

直到李承乾昏了头,要杀李泰更要造反,他联合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陈国公侯君集,图谋造反。

李承乾这些年看来真的是养尊处优惯了,他老爹干造反上台的,还能让儿子给逼宫了?很快太子下狱,只不过李世民切肤之痛,实在不想当年兄弟惨案再发生,于是就没有杀李承乾,只是废为庶人。

到这里,李泰的目的达到了,按照正常逻辑李泰该成为太子了,但此时李世民的奇葩逻辑出现了,这都是当年玄武门之变的后遗症。

李世民说,太子之所以这样,都是李泰给逼的,他决定也废了李泰,要不然会让天下人举的,两个皇子争斗,李泰是因为搞掉了太子才上台的。

而且李世民觉的李泰能力太强,跟自己很像,他要是当了皇帝,哥哥弟弟姓名不保,看着有点搞笑,就因为能力强,像自己,所以李世民决定李泰也要废掉,他要立一个一直默默无为的李治。

为了不让当年的惨剧发生,李世民认为李治性格懦弱,当了皇帝肯定不会赶尽杀绝的,一个性格懦弱的人,总是心慈手软的。

李世民不愧是一代明君,他没有看错,李治继位后,的确没有赶紧杀解决,李承乾和李泰最终都善终了,但李世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后宫里的一个才人,会让事情变的更糟糕。

正是因为理智的懦弱,武则天当了皇后,上了台,最终的结果是,太祖太宗的孩子,基本上被武则天快杀绝了,看来一个人纵有李世民那样的才能,对于某些事那也是无法预料的,人始终是斗不过天命呀。

更多文章

  • 隋炀帝只派兵一人,就俘虏契丹4万人,此人默默无名,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隋炀帝野史传闻,江都兵变隋炀帝有多少兵力,隋炀帝军事图片

    韦云起是驸马韦正矩的堂兄,其人有勇有谋,不惧权势。兵部尚书柳述娶了兰陵公主,还备受隋文帝宠信,就连杨素也怕他三分。但韦云起从不阿谀奉承,还在隋文帝面前直言柳述嚣张跋扈,批评隋文帝“选拔官员不能任人唯贤”,只选自己宠信之人。隋文帝听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把他当作自己的良师益友。隋炀帝刚即位,契丹人就趁

  • 为什么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而朱棣却不敢向朱元璋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敢反李渊朱棣不敢反朱元璋,朱元璋怎么评价李渊,李渊朱元璋

    李世民,是直接起兵干自己的老爹,顺手把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全宰了。更厉害的是,李渊还得乖乖地立李世民为太子、紧接着又禅位让李世民当了皇帝,当起了太上皇。李世民夺位这事做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没有一丝拖泥带水。从开打到收兵,干净利落,没一会儿就干完了,还赶得上吃中午饭呢。朱棣呢,是起兵打自己的侄儿,一个

  • 假如玄武门之变失败,李世民到底有多惨?万劫不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一生也无法抹去的污点,无论是缔造了一个强盛的李唐帝国,还是开启了“贞观之治”,史书都将它杀兄的事迹记载了下来。那么,假如玄武门失败,李世民将是如何下场呢?李世民必死无疑李建成和李元吉不是善男信女,他们也数次想谋害李世民,只是没有他被决绝、这么急切,最终慢了一步,被李世民抢了先手,

  • 杨贵妃与安禄山互生情愫,怕被发现无意发明一物,至今仍是流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杨贵妃和安禄山故事,杨贵妃安禄山与杨玉瑶吻戏,王璐瑶杨贵妃与安禄山

    虽然李隆基独宠杨玉环一人,但在历史上爱慕杨玉环的人可不止他一人,还有安禄山。“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话就是用来形容两人的爱情的,为博得美人一笑,李隆基可谓是想尽各种办法。杨玉环本不是李隆基的妻子,而是儿媳,因李隆基的爱妃去世,他整日郁郁寡欢,最后旁人介绍说杨玉环貌美出众,不如见一见,

  • 五代十国的历史,为什么很少被提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五代十国有什么历史资料,隋唐五代至十国对联,五代与十国并存吗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但是我们对某一段历史的熟悉程度,绝对不是跟他的时间成正比的,有些历史阶段,时间非常长,比如说西周,持续了几百年,除了开头之外,其他的我们几乎一无所知。有些时期,尽管时间非常短,但是我们对他的熟悉程度,却远远超过其他时代,比如说三国就是这种典型的时代。哪怕是把三国的标准放到,从董卓之

  • 储副到太子:南北朝以后,为何储君从国家副元首变为单纯的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南北朝储君,丁有键告诉储君逃婚原因,窦太后要立梁王为储君

    这种继承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充当国家副元首职责,他们日后不仅有可能承担继位的责任,平时也要担任重要的职务,熟悉处理各种事物,对所处的位置,以及皇帝负责,职能要比太子多。但是从南北朝以后,这些副元首扮演的是单纯的继承人角色,其他职责跟着消失,职业发展方向已经被牢牢规划,没有回旋的余地。发生这些变化的

  • 从设立各种“使官”破坏官僚体制,看唐王朝走向没落的体制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伟大的朝代,有着非常大气磅礴视野恢弘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但是这一切都随着幽州节度使安禄山的叛乱戛然而止,自此中国历史上节度使一词成了武装割据,叛乱祸源的代名词,直到宋太祖彻底消灭这个职务,两百多年时间节度使这个名称一度成为很多人的噩梦。但是这个魔鬼本身确实唐王朝自己创造出来的,

  • TVB《深宫计》驸马替罪冷漠对待太平公主,两人的结局却悲惨收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太平公主和驸马葬礼,深宫计太平之死,香港古装电视剧深宫计

    故事最开始的发展就是宋王妃死去,原来一切都和驸马武攸暨有关,武攸暨为了公主的玉佩找到尹掌珍修复,却没想到因此害了宋王妃,不过一切都被宋王妃摆平。回心院传来阵阵人声,没想到的是太平公主囚禁并毒打多年的吴翠莹,其原因是因为当年吴翠莹间接导致先驸马死去,于是落得悲惨下场。没想到如今东窗事发,一切被王蓁和太

  • TVB《深宫计》郑纯熙遭李隆基冷漠对待,元玥竟被提议收为义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深宫计李隆基郑纯熙,宫心计郑纯熙视频,郑纯熙

    故事讲述了太平公主从中作梗,导致李隆基登基却有名无实,同时太平公主揭穿王蓁不能怀孕的秘密,更是安排了外甥女郑纯熙嫁给李隆基。李隆基无法接受却也无可奈何,李隆基面对郑纯熙,将太平公主的恨都聚集在郑纯熙身上,所以郑纯熙遭到李隆基的冷漠对待。而元玥和甘若芊以及郑纯熙在一起姐妹情深,感情迅速增加,三人成为宫

  • TVB《深宫计》王蓁怀孕却秘而不宣,成为皇后却最终和李隆基反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宫心计王蓁皇后被废,王蓁个人资料,王蓁宋辰彦知乎

    司制陆碧云和司珍徐相思遭到偷袭,使得后宫更加人心惶惶。事事对李隆基上心的王蓁,也要管理尚宫局并安抚人心。然而贤妃却始终认为,王蓁应该为太子开枝散叶。王蓁身体不适,在太医诊治之后怀有身孕,但她却要求太医保密此事,王蓁怀孕却秘而不宣。除此之外,太平公主也将再度上线,和王蓁、李隆基再度掀起一场明争暗斗,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