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西周到秦汉时期,分封制和郡县制的风云激荡

从西周到秦汉时期,分封制和郡县制的风云激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04 更新时间:2024/2/4 1:26:12

1、分封制使周统治兴盛

周本属于商的属国,武王联合其它方国部落才得以灭商建周。周立国后分封了一批宗室、功臣、先圣后裔,建立诸侯国,以拱卫周王室。周的分封制以严密的宗法为基础,以嫡长子制为核心、由等级官制,贵族世袭构成了等级阶梯,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国家管理体系。据史载,周初期分封了71个诸侯国,以后陆续有分封,先后分封之国多至数百。所以就有“周封八百”之说。西周通过分封制对其疆域进行统治,使得西周的疆域东到大海,西抵羌戎,南至荆楚、北达鬼方,统治的领土范围大于殷商,又实现了国家统治效率的提高。

2、分封制为周的衰落埋下隐患

分封制在政治上以血缘宗法为基础,血缘关系的疏远就决定了周天子政权的不稳,国家的动荡。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将土地人口等资源分配给各个诸侯,诸侯在各自的管辖范围享有完全独立的军政大权,周天子只是在形式上管辖整个国家。一旦诸侯力量强大起来能和周天子抗衡,那么周王朝的衰落覆灭也就不远了。

3、分封制严重束缚各国改革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周王朝统治基础的井田瓦解,周王室衰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势力做大周天子完全丧失了管理的能力,各国之间为争夺人口和土地战争连年。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在各国形成了大批世卿贵族干政专权,严重制约着各国的发展。列国先后掀起一场场改革变法,要么昙花一现,要么在贵族反扑中以失败告终,在为秦所灭前仍旧没有改革成功。唯独秦国由于东周初期才建国,又与戎狄部族接壤,中原各国“以夷狄视之”受周封建宗法影响弱于各国,商鞅时期“废分封,行郡县”,突破分封宗法束缚成为唯一一个改革成功的国家。秦国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国君牢牢掌控全天下各郡县之军事、行政、财政等各项大权,最终以一国之力战胜六国。

4、没有实行分封是秦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商鞅变法“废分封,行郡县”使秦国摆脱分封制流毒的影响,并最终战胜深受分封宗法影响的山东诸国。秦灭六国后,任用怎样的一套制度体系对天下进行有效的治理成为当务之急,有议再行分封制,李斯力排众议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议,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最终秦始皇采纳李斯的主张,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分封制的废除直接削除了山东贵族的经济基础,激起了贵族的反对成为秦末贵族纷纷起义的直接原因。吕思勉在《秦汉史》中说:“秦初苟能改弦更张,又确可使众不思乱,故始皇之因循旧法,实为招乱速亡之原。”西汉建立刘邦也认为秦的速亡是未实行分封导致的。唐李翰《汉祖吕后五等论》说:“揆夫高祖造汉,殷鉴亡秦,宗族无尺土之封,子弟立空虚之地,故众枝莫助而孤根易拔,封建之心肇于此矣。”

5、汉朝的建立离不开分封

秦二世之时,陈胜吴广起义六国贵族后人纷纷响应自立,在以项羽为代表的六国反秦起义军的打击下秦帝国覆灭。项羽自号“西楚霸王”占据九郡,分封六国贵族瓜分了天下。刘邦不满项羽独占灭秦果实,楚汉战争爆发,处于弱势的刘邦裂地分封韩信彭越等人拉拢其对抗项羽,最终刘邦获胜建立汉王朝。汉王朝建立时,刘邦直接管辖的只有十五郡,各诸侯所占据的区域加起来超过刘邦,占据着大汉王朝的大半壁江山,他们手握重兵。在此情况下刘邦建立的汉王朝随时有被推翻的可能性,为稳定各诸侯刘邦实行分封制。大汉王朝在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的情况下安然地度过了危机期,也为后来逐个剪除异姓封王赢得了时间。

6、七国之乱离不开分封

楚汉战争期间刘邦分封诸侯帮助他击败项羽赢得了天下,汉立国初期,刘邦为稳定诸侯对他们实行分封制,为汉走上对天下管理的正轨赢得时间。之后刘邦借口各诸侯王欲谋反先后逐个剪灭。汉初总结秦亡教训认为秦无骨肉藩屏是其速亡的重要原因。刘邦便分封同姓宗室接管异姓王侯原先统辖区域。并刑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同姓王的分封也就为后来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埋下隐患。七国之乱的爆发再一次证明了分封制下的分封亲族以屏藩制度具有其严重缺陷。七国之乱平息后,同姓诸侯王势力受到严重的打击,但分封制遗留的隐患直至汉武帝施行“推恩令”才最终得以解决。

无论是实行分封制还是实行皇帝制下的郡县制,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对国家有效管理方式的一种探索。其制度并无绝对的好坏之分,关键在于适合时代发展的形势。

更多文章

  • 姜子牙封神时,敕封了7位大帝,真正名副其实的有几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姜子牙封神给谁用最好,姜子牙封神为何要斩将,姜子牙封神榜是封的哪个玉皇大帝

    第一位:中天北极紫微大帝:伯邑考伯邑考是西伯侯姬昌的嫡长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兄。姬昌被商纣王扣押后,伯邑考带着西岐三件至宝前往朝歌,想换回父亲。没想到纣王不讲武德,收了宝贝也不放人,还将伯邑考也扣下当人质,给他当车夫。后来为了羞辱西伯侯,纣王更是烹杀伯邑考,把他做成肉羹赐给姬昌。也正是从此时起,姬昌

  • 三家分晋,其实是周朝命运的一次预演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晋分三家,三家归晋完整版视频,三家归晋一统天下

    周天子册封这三个诸侯,其实更多是承认既定事实:即把三个大夫所掌握的晋国土地,正式册封给他们。从此以后,晋国的韩赵魏三个大夫,和晋国的国君,也都是天子的诸侯,而非晋国的公卿。此时的晋国国君手里,其实还有一点土地。也就是说,所谓的三家分晋,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的时候,更是一种把晋国分成四部分,韩赵魏三家占

  • 《封神演义》中元始天尊为何不让姜子牙成神?富贵在手,天命在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封神演义姜子牙为何不成神,姜子牙没成神会老死吗,姜子牙上元始楼

    那《封神演义》中,元始天尊为什么不让姜子牙成神仙?首先,封神榜是三教圣人共同制定,虽元始天尊掌握很大权利,但封神榜上有名之人却是根据各人福缘深浅来定的。深者成仙道,次之成神道,再次之为人道,就是不被封神。这是封神的基础标准原则,也可以说是天意。凡封神榜上有名之人皆不能逃。当然,姜子牙封神榜上无名,他

  • 在中国历史上,究竟是否存在夏朝这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原来夏朝之前还有两个朝代,夏朝后面朝代电视剧,夏朝和商朝之间的朝代

    一般情况下,确立一个文明是否存在,需要双重的印证:历史文献的记载和考古发现的客观物质证明。只有在这两者指向重合之时,才能够下定论。关于夏朝最早的记载,是出自周朝时期的著作《尚书》。按照传说,夏朝国祚四百年,加上中间殷商的六百年,夏启时代的故事距离西周已然有一千余年。因此,《尚书》中的记载可信度存疑。

  • 河南发掘商朝大墓,墓中主人是个“女战神”,还是中华的大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商朝第一名女战神,河南省内的商朝遗址,商朝有多大

    妇好:拥有美好爱情的传奇皇后1975年,在河南省安阳市小屯西北地区,人们在翻理土地时,无意间挖到了一座古墓。后来经过考古人员的专业考察,这座神秘古墓的面纱被揭开了。墓主人原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文字记载的传奇皇后,也是3000多年前的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武丁,姓子,名昭,是中国商朝的第23位国王

  • 《封神演义》中,阐教金仙为什么不直接去杀纣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阐教有金仙小说,阐教12金仙的下场,封神演义阐教众仙战斗力排行

    阐教作为书中的主角正面角色,自然是助周。截教则是保商。在这场战争中,姜子牙先遭受三十六路人马的征伐,然后才出兵灭商。书中商纣王既然是残暴之君。为什么没有神仙敢直接杀了商纣王呢?首先,阐教第二代神仙对人间的商周之战,并不在意。因为他们身犯杀劫,所以并不在意商周之战,他们更在乎的是封神之战。不过又因为封

  • 周夷王原想杀齐哀公立威,不料弄巧成拙,诸侯更瞧不起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周夷王杀齐哀公完整版,周夷王复仇齐哀公,周夷王为什么煮齐哀公

    齐哀公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第五任国君,是齐国开国太公姜子牙的后人,如果按武王分封诸侯来算,他是根正苗红,正宗的诸侯大王。可他没想到,因为到周王室参加大会迟到了,就被周夷王扔到大鼎里给煮死了。而让周夷王也没想到的是,原本他是想借诛杀齐哀公来树立威信,没想到弄巧成拙,戏演过了头。通过这件事,诸侯们更加瞧

  • 韩国前总统卢泰愚前往山东祭祖,从小背族谱,称:姜子牙是我祖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卢泰愚个人资料简介,卢泰愚儿子,卢武铉和卢泰愚的祖籍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诗经》这首《大明》实际上就是讲述了周王朝的开国史,"天命所归"的思想贯穿整首诗,开篇便直言殷商将亡,之后便从王季迎娶太任为妻,推行德政,文王降生后顺应天命,紧接着武王出生,带兵讨伐商纣,史称牧野之战。而最后一句除了歌颂了武王大军的强劲,还提到了

  • 武王分封诸侯,传说他有九十九个兄弟,实际分封了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受武王分封的有哪些人,武王会盟八百诸侯的孟津,武王分封列国完整版

    大凡看过《封神演义》的读者,都对文王姬昌有一百个儿子的事记忆犹新,其中还有一个儿子是他去朝歌的路上在大树底下捡来的,后来就是大名鼎鼎的雷震子。而真实的姬昌到底有多少个儿子呢?他第二个儿子武王姬发打败商纣后分封天下,他的九十九个兄弟都分封到了哪里呢?实际上,历史上记载的姬昌并没有那么多子孙,他就十八个

  • 纣王让“祼体男女互相追逐嬉戏”可能并非荒淫之举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纣王最害怕的男人是谁,纣王与胡喜媚接吻,纣王让女娲娘娘怀孕的小说

    史载纣王天资聪颖,有口才,行动迅速,接受能力很强,而且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但是有本事的人往往比较自负,纣王也不能免俗,本领很大,但也自负的离谱。他认为他的智慧足可以拒绝臣下的谏劝,他的话语足可以掩饰自己的过错,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人自负到这个程度往往离死就不远了。任用费仲管理国家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