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她是汉献帝的妻子,却也是曹操的女儿——汉王朝最后的皇后曹节

她是汉献帝的妻子,却也是曹操的女儿——汉王朝最后的皇后曹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213 更新时间:2024/1/17 9:08:44

上面这段话是表现曹丕强令汉献帝禅让时的情景,汉献帝此人不必多言,他早已经沦为曹家的傀儡,早在曹操之时他就已经屡遭不敬,现在曹丕直接要改朝换代了,他完全没有反抗的力量,小说中对此描写地极为凄惨。然而,刚刚引文里的配角却容易令人忽略,这就是“曹皇后”。

《三国演义》中当然是把曹操和曹丕当反面人物来写的,但对这个“曹皇后”却是当做忠义之人。曹皇后是谁?她的身份很特殊,她是汉献帝的末代皇后——穆皇后曹节;但是,她同样也是曹家人——她是曹操的女儿,曹丕的妹妹。

这无疑是十分尴尬的一个定位。曹节是怎么当上皇后的不用多说,想想曹操和汉献帝的关系就知道。因为献帝皇后伏寿被曹操弑杀,建安二十年正月(215年),在曹操和群臣的压力下,汉献帝改立曹节为皇后。可是,曹节心里是向着谁的呢?是父亲,还是丈夫?而且,她和汉献帝又是什么关系呢?

在古代,女性的地位比男性要低得多,曹节无疑是被自己的父亲当成政治工具送出去的,虽然史书中并没有详细描写她和汉献帝夫妻之间的关系如何,但考虑到其上位的方式,汉献帝很难对她有什么好感。

然而,在曹丕逼宫,满朝皆向魏之时,曹节还是坚决地站在了丈夫一边,这个“曹后掷玺”的情节并不是《三国演义》凭空捏造的,《后汉书》中就是如此描写的:

魏受禅,遣使求玺绶,后怒不与。如此数辈,后乃呼使者入,亲数让之,以玺抵轩下,因涕泣横流曰:“天不祚尔!”左右皆莫能仰视。

我们很难知道她心中真实的想法。是尊崇当时“妇嫁随夫”的封建传统价值?还是对与自己相处多年的献帝的同情?或是秉承大义,对汉王朝仍然有着强大的忠诚观念?

总之,曹后为汉献帝做了最后一丝反抗,由于她的特殊身份,她并没有遭遇什么危险。当然,她没遭到危险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大势已去,她的反抗已经没有任何威胁。

我们也许可以推测,由于曹节的“立场正确”,她和汉献帝的关系应该也没有那么糟。不过,对于曹丕这个角色,曹节还能和丈夫刘协站在统一战线,批驳排斥;然而对于其父曹操,事情就复杂了。出于孝道曹节不可能对其父亲有何异议,但站在刘协的立场,对曹操绝无可能有任何好感,这根刺是否也横在他们夫妻之间呢?我们也很难得知。

汉献帝退位了,还好,当时的华夏大地还有强大的古典政治遗风,加之汉帝国在时人心中强大的号召力,刘协并没有遭遇太多为难,其被封为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曹丕还表示“天下之珍,吾与山阳共之”。

曹节当然也成为山阳公夫人。

总体来说,这对夫妻在之后封地中的生活还是不错的。

曹魏青龙二年(234年)三月庚寅(4月21日),刘协去世,享年五十四岁,魏帝曹叡闻讯后,“素服发哀,遣使持节典护丧事……追谥山阳公曰孝献皇帝,册赠玺绂……车旗服章丧葬礼仪,一如汉氏故制”,并宣布大赦天下。八月壬申(9月30日),刘协被安葬于山阳国,陵曰禅陵,置园邑。谥号为孝献皇帝。

某种程度来说,刘协是幸运的,亡国后仍有天子威严,死后亦有天子礼制。

不过,曹节只能开始守寡了,此时的曹节,只有38岁(此事存疑),只是,这之后,曹节又目睹了另一场惨剧——她之前对魏朝的诅咒成真了。

公元249年,高平陵之变发生,曹爽集团被诛灭,司马家族控制曹魏实权,正如曹氏家族之前控制刘汉的实权一样。

因果报应。

此时,曹节的哥哥曹丕早已经去世,曹魏的国君是曹奂,是她侄孙。而此时,曹节已经是一个老太太了。

她会是什么心情呢?这个欺辱她丈夫的曹魏政权的确如同她当年的诅咒一样,没有好下场,可是,她真的就会为此而有快感吗?我们也无从得知。

景元元年(260年),曹节,这位汉帝国最后的皇后也病逝了,谥号献穆皇后,合葬于汉献帝刘协的禅陵,同样的,她所用的车服礼仪皆遵从汉制。

六年后,曹魏政权灭亡。

更多文章

  • 他们本是常胜将军赵云之子,为何待遇与关羽张飞之后相比相差甚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云与关羽张飞的关系,赵云关羽张飞五虎加点,三国志赵云张飞关羽

    “吾乃常山赵子龙”每当想起这句话的时候总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当初的常胜将军是何等的不可一世;但是今天的主角也就赵云的两个儿子——赵统和赵广,此二人丝毫没有继承到赵云的勇猛,纵观三国历史,对此二人的记载可谓是少之又少,下面就从仅有的记载中,给大家聊聊赵云的这两个犬子!!首先来看二人的资料。赵统,生卒

  • 光武帝刘秀在平定天下后,为什么没有像刘邦和朱元璋那样杀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在我国的古代,各个朝代在建立之后,开国皇帝往往都会杀掉一些对自己有威胁的功臣,比如刘邦除掉了各路异姓王,还有朱元璋也杀掉了大量的功臣,就连尚文风的宋朝赵匡胤也弄了一出杯酒释兵权,总的来说,就是削弱各个功臣的实力。但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却不一样,刘秀能够平定天下,和他手下的云台二十八将是分

  • 张飞长坂坡上一声吼,为什么吓得曹操十万大军,没有一人敢应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飞长坂坡一声吼吓死了谁,张鹤伦改编张飞长坂坡,张飞长坂坡之战完整版

    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怕有埋伏。刘备大败,张飞率领二十骑兵断后,还派人在后方扬尘,以致当时尘头大起,让曹军疑有伏兵。这一点在之后刘备和张飞的对话中就可以看出来。“他被我一喝,倒退数里,何敢再追?”“若不断桥,彼恐有埋伏,不敢进兵,今拆断了桥,彼料我无军而怯,必来追赶。彼有百万之众,虽涉江汉,可填而过

  • 在正史中,关羽、张飞、张辽、吕布为顶级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关羽张辽张飞,吕布关羽张飞火凤燎原,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吕布谁最厉害

    《曹瞒传》:时人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在三国时期,吕布和赤兔马是非常出名的,也就意味着吕布很猛。《三国志》: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骁武给并州。《后汉书》:吕布字奉先,五原九原人也。以弓马骁武给并州。在汉朝,并州兵骑是三支精锐部队之一,吕布的勇猛必然非凡。《三国志》:绍令众追之,皆

  • 同样是立了军令状,诸葛亮为什么不杀关羽却斩了马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为啥同样立了军令状关羽不杀马谡,关羽下军令状场景,马谡军令状原文

    但是在三国中,同样的立下了军令状,关羽在华容道因为义气放走了曹操,马谡不听命令丢掉了街亭,最后关羽没事而马谡被斩。本文以《三国演义》为中心,试图讲解这个原因,希望能讲明白。首先,需要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曹操必须放走、街亭必须守住。曹操赤壁大败之后,率领众人仓皇逃跑,此时刘备军团和东吴军团穷追不舍,本来

  • 吕布没斩过一个名将,为何是三国第一猛将?关羽赵云不如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吕布顶几下赵云会哭,吕布赵云cp,一吕布二典韦三赵云

    要说谁是三国第一猛将,估计大部分人都会脱口而出,吕布吕奉先嘛。确实,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个排名流传非常广,就算没看过《三国演义》,不懂三国的人,也很有可能听说过。不过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没有击杀过任何一个名将,为什么能成为三国第一猛将呢?首先咱们需要明确一点,其实《三国演义》中,被斩

  • 在当阳桥边,张飞只有二十几个人阻挡,为什么曹操就放弃了追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飞在长坂坡当阳桥对付曹操,单田芳张飞骂曹操mp3,大连话张飞骂曹操

    所以,曹操的主要目的,便是南方益州的刘璋与汉中的张鲁,荆州的刘表以及扬州的孙权,此时,益州牧刘璋惧怕曹操的威势,相继派遣阴化、张松联结曹操,而汉中张鲁自守之人,无足挂齿,江东孙权,年少有为,且隔着长江天堑,因此,曹操将目标放在了依旧是自守之人的荆州牧刘表的身上。当时的刘表典领荆州二十年,带甲十余万、

  • 关羽败走麦城后,为什么吕蒙也死了?答案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关羽怎么被吕蒙杀了,吕蒙斩杀关羽完整版,关羽败走麦城吕蒙智取荆州概括

    在三国局面刚刚形成时,便发生了几件大事,那便是关羽,曹操,吕蒙接连死去。关羽死在孙权的奸计中,而吕蒙则是罪魁祸首,让人疑惑的是,为什么在二爷死后,吕蒙和曹操接连死去?这难道是上天给他俩的惩罚。在笔者看来,吕蒙不是因关羽而死,也不是被孙权害死,而是活活累死的。因为吕蒙在三国里并不算多么厉害的将帅,唯一

  • 农民修井挖出一物,关羽真实身世被揭开,专家:我们被骗了两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关羽死亡真相图片,关羽真名叫冯长生吗,关羽评价赵云

    但就在他挖掘的时候,却挖到了一块硬物,弄出来之后,发现居然是一块碑石。他大字不识,便请来当地有些名气的文人,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可是把文人吓一跳——这块碑石居然记载了“武圣”关羽关云长的生平!武圣关羽关羽大名,在整个中国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什么“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水

  • 刘邦叫汉高祖,朱元璋叫明太祖,为什么李世民不叫唐太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邦李世民明太祖,王立群讲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全传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后世人称他为明太祖。就像清代的努尔哈赤也被好多人称呼为清太祖一样。可是,令人感到有些迷惑的是,李世民同样是开国皇帝,为什么只被称为唐太宗,却不是唐太祖,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为什么呢?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隋朝覆灭之后,李世民的父亲李渊便以称帝。按照这样来算的话,李世民并非唐朝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