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采用府兵制,为何无兵可培养?

唐朝采用府兵制,为何无兵可培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481 更新时间:2023/12/19 4:59:39

唐朝采用府兵制,为何无兵可培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章介绍。

顺应时代的产物

大统八年(公元542年),宇文泰收拢六镇军人和鲜卑族人编成六军,次年,西魏遭遇邙山之败,宇文泰收编关中豪强的乡兵部曲,任用豪强为乡帅。大统十六年(公元550年),宇文泰建立了由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为主体的府兵体系。不仅如此,宇文泰还推行赐姓制度,将府兵全部改姓各自主帅的姓氏。

经过整合,西魏拥有了一支具有部落兵制色彩的胡汉军队。

加量不加价

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北魏在“计口授田制度”的基础上,实行“均田制”,其实质是按人口分配土地,受益人国家交租纳税,并且承担一定的兵役和徭役,以此稳固政权,促进农业生产。宇文泰在均田制的基础上,适时推出了府兵制。

府兵制到了隋朝,有了长足的进步。“军人悉属州县,垦田籍账一与民同。”这么做意味着寓军于民的府兵制基本成形。闲时,府兵务农耕作,与农民无异。战时,朝廷调拨将帅指挥,征调府兵参战。战斗结束后,将帅解职还朝,府兵各归其府。这种措施不仅杜绝了将帅独专军权的弊端,还可以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军农合一,有效解决了经济掣肘军事的难题。

唐初是府兵制发展的高峰。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唐太宗李世民进一步理顺府兵的组织机构,将军府更名为折冲府,设置折冲都尉、左右果毅都尉、别将等军职,规定三年一拣点以补充缺额。

折冲府分为三等:上等府一千二百人,中等府一千人,下等府八百人。全国共设634个折冲府,其中关内261个,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体现了“居重驭轻,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的政治意图。

李世民率领府兵建立了赫赫军功,他豪情满怀地说:“我徒兵一千,可击胡骑数万。”

土地兼并 害人害已

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加剧,对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产生巨大冲击。均田制是贫富两大集团妥协的产物。在实际授田中,有的农民没有或足额得到土地。得到土地的农户抗灾防变能力弱,这为土地兼并埋下了伏笔。

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唐玄宗意识到土地兼并的严重性,下令检田括户。至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累计查出逃亡农户80多万户,违法土地兼并80多万亩。次年,朝廷明确规定农民的口分田、永业田不得买卖典贴。此后,朝廷再次强调口分田、永业田不得转让,同时限制“借荒”、“置牧”、“包佃”等兼并行为。

自身缺陷 行将就木

府兵制本身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战事不断,府兵由轮番服役变成强行戍守,经年累月,造成军府当地劳动力不足,影响农业生产,导致该地区经济下滑,府兵不堪重负。而唐军以火为基本单位,十人一火,除了要自筹日常军备外,还要照料负责运输的“六驮马”,使得农民负担更加沉重。

此外,唐军与契丹、回鹘、突厥、吐蕃等势力长期作战,府兵“番役更代,多不以时”,而且伤亡明显增加,府兵补充难以为继。贵族官僚任意私使府兵,使其地位降低,社会上形成了当府兵为耻的观念。富户又与官僚勾结,想方设法逃避兵役。诸多原因,致使“卫士稍稍亡匿”,折冲府兵员不足,补充困难,府兵制名存实亡。

多管齐下 回天乏术

唐朝也采取了对应措施,缓解征兵压力。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武则天宣布征召以富户强丁为目标的团结兵,这些士兵享受免除征赋的待遇,可自习弓箭,每年定期考核。唐玄宗即位之初,由于折冲府缺额严重,难以完成征防军务,边疆军镇开始招募自愿参军的成年男子,由此,影响深远的募兵制开始萌芽。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玄宗下令各镇节度使根据防务需要制定征兵名额,征召自愿戍边的士卒。第二年,朝廷决定不再从内地征调府兵守边,原有非长征士卒一律放还,这一决定从根本上宣告府兵制功能的终结。天宝八年(公元749年),鉴于“折冲诸府无兵可交”,唐玄宗下令以募兵制取代府兵制。

经过了历史拐点的府兵制,大胆创新,意义非凡,它的光辉之弧很长,却始终弯向前进的弓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王孟英有着哪些著作?他主要是研究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孟英,清朝,历史解密

    王孟英(1808-1868年),清代著名医学家,字孟英,号梦隐(一作梦影),又号潜斋、半痴山人、随息居士、睡乡散人、华胥小隐。祖籍浙江盐官(今浙江海宁市),乾隆间迁居钱塘。孟英出身世代医家,曾祖王学权,精于医,曾撰《重庆堂随笔》,祖父及父皆业医。十四岁起父亡后,立志习医,后寓居常山县行医,尤擅长温病

  • 在古代,战争结束后是如何打扫战场的?如何处理尸体?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场,三国,历史解密

    说到古代人打仗这件事情还是非常有讲究的,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战后打扫战场都是一项必做的工作,而打扫战场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便是处理战死沙场的死尸,包括敌人的,这一方面是出于人道主义,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避免瘟疫的滋生,而这种工作通常都是由胜利一方承担的。至于处理的方

  • 六部制度起源于何时?兵部的职责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兵部,在古代,属于六部之一,而六部制度始于西周,终于晚清,横跨两千多年历史。6部,指的是朝廷里六个政府部门,而六部里面,礼部负责制定礼仪;工部又称水部,负责帝国的大大小小工程;户部负责人口统计以及财政、税收;而刑部负责办案;吏部负责官吏升迁;最后是兵部:兵部负责军队管理。六部相对来说,对帝国都是不可

  • 古代穷人该如何传宗接代?典妻制度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非常低,未嫁从父,已嫁从夫,夫死从子,进入丈夫的家庭,需要三从四德,男人却可以有三妻和四妾,这是指有钱结婚的人,那没有钱的穷人做些什么呢?所以出现了一个坏习惯,这就是典妻制度。《贾捐之传》记载:“控妻卖子,法不能禁:义不能止。”典妻,也就是卖妻,将妻子作为商品进行买卖。这是汉朝

  • 揭秘:古时候用的银子是长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不管是在什么年代都不能可以不劳而获的,就比如出去买东西,那是不可能空手得到的,在过去的时候,人们买东西确实是不像现在需要花钱,因为市面上没有货币,但是也不是能平白无故得到的,就需要拿上东西与人交换,但是慢慢随着发展,古人们通过智慧就想到用贝壳当做货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慢慢改变了,从金子、银子到现

  • 比魏延还冤的蜀汉名将,此人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比魏延还冤的蜀汉名将,此人究竟是谁?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而在这些悲剧之中,有一个人的悲剧最不显眼,但其实却也真的很冤枉。因为这个人之死是蜀汉政权的损失,而且,此人之死有可能是因为诸葛亮的报复。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也许熟读三国演义的人,听到这个名字就会无比恼火,因为在大

  • 王允为什么要害蔡文姬之父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王允为什么要害蔡文姬之父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事实证明,王允的极端做法,不光没有起到团结豪门士族的作用,反而与他们愈走愈远。蔡邕为何对董卓之死感到哀伤蔡邕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藏书家和音律大师,大才女蔡文姬就是他的女儿。生逢乱世,蔡邕对政治总的来说是躲避的态度。由于

  • 朱标为什么能得到朱元璋的喜爱?他为何会被选为皇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标,明朝,历史解密

    朱标,明太祖朱元璋嫡长地,母亲是孝慈高皇后马氏,他是明朝第一位皇太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知道历史上的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他与马皇后所生的有长子朱标,次子朱樉,三子朱棡。有人说朱棣和朱橚也是马皇后所生,不过始终存疑。朱元璋有很多妃嫔,但在众多妃嫔中,他最敬重的还是结发

  • 唐朝的不良人是怎样的存在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的不良人是怎样的存在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什么是不良人呢?不良人是唐朝的官吏职位,主管侦缉逮捕的差使,就相当于很多影视剧中的捕快吧。在清朝梁章钜《称谓录》引《说铃续》中提到:“缉事番役,在唐称为不良人,有不良帅主之,即汉之大谁何。”后根据资料记载,唐代官府征用有恶迹者,充任侦缉

  • 汉朝到底有多强大?人们真实的生活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起我国在历史上最强大的时候,大家可能就要说现在了,国力强盛,国民生产水平高,不得不说改革开放给我们平常百姓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尽管如今我国在世界各国之间的地位都如此之高了,但是还是比不上我国古时候的汉朝,那么当时的汉朝究竟有多么强大呢?首先我们知道,汉朝是秦朝之后的一个大一统王朝,在汉朝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