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后诸葛亮时期的休生养息政策,使蜀国错过了最好的伐魏良机

后诸葛亮时期的休生养息政策,使蜀国错过了最好的伐魏良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985 更新时间:2024/1/31 11:33:39

其实,“以攻代守”是解决蜀国自身问题的唯一方法。只是姜维伐魏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有心杀敌,无力回天了。

那么,在后诸葛亮时期,最佳的伐魏良机在什么时候?蜀国又是怎么把它给错过了呢?

一、天下有变,侍机而动

诸葛亮在《隆中对》里为刘备提供了成就霸业的基本蓝图,其中有一点很关键:当天下有变,派一上将军从荆州向宛、洛出兵,刘备从益州越秦、川进军……

这里强调了要根据天下的形式,开展军事行动。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淹七军,威震华夏,也是利用了当时宛城守将侯音的谋反。同时,也是在策应刘备正在进行的汉中之战。

关羽丢了荆州后,两路大军共同伐魏的战略虽然失败了。可是,借天下之变寻求战机的策略却一直没有改变。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选择在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即魏明帝太和二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曹丕刚死,曹叡跟四位辅政大臣正处在一个磨合期,符合“天下大变”这个形式。

但是,当诸葛亮死后,他的继任者们显然早已将这件事忘到九霄云外了。

此后的曹魏政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处在争权夺利的混乱中。如果蜀国的主政人员,哪怕抓住其中的一个机会,历史或许将被改写。

二、休生养息,错失良机

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姜维分别成了蜀国的实际主政者。其中,蒋琬、费祎都力主休生养息,恢复国力,只有姜维是积极的伐魏支持者。

蒋琬主政时期:234年至246年,共十二年。费祎主政时期:246年至253年,共七年。姜维主政时期:253年至263年(蜀国灭亡),共十年。那么,在三人主政时期,魏国都发生了哪些大事呢?

1、239年,曹叡去世,年仅八岁的曹芳继位,曹爽司马懿成为辅政大臣。

曹魏政权也就是从这一天起,拉开了曹家与司马家权利博弈的大幕。曹爽以“提拔”司马懿作太傅为名,明升暗降,架空其军权。而司马懿干脆装起了病,回家一歇就是十年。

而此时,蜀国正是蒋琬主政时期,离诸葛亮去世也有五年之久了。根据《三国志后主传》和《三国志蒋琬传》的记载来看,他确实也有利用这个机会大干一番的想法。

在这一时期,蒋琬曾经有个想法:多做船舟,发展水军,由汉水、沔水突袭魏兴和上庸。

可惜的是,这个设想被蜀国另一个重臣费祎坚决反对,再加上蒋琬身体越来越不好,最终不了了之。第一个机会就这样失去了!

2、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曹爽被诛,司马家成了魏国的实际掌权者。

司马懿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年事已高,两年后就去世了。司马师司马昭兄弟掌握了大权。

此时的蜀国已是费祎在主政,他是一个比蒋琬更力主休生养息的人。即使司马师兄弟在魏国政权中根本没有站稳脚跟,即使姜维一次次的主动请缨。

费祎都坚定的认为:丞相这样的大智之人都无法伐魏功成,我们的才略更是万万完不成丞相完成不了的事儿。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

姜维每次出战,费祎必定将兵员控制在一万以内。就这样,第二个机会也失去了!

3、254年夏侯玄谋反、曹芳被废

公元254年是魏国的多事之秋。这一年,中书令李丰和皇后的父亲张缉等人计划谋立夏侯玄辅佐皇帝,从而废掉已是大将军的司马师。最终事败,悉数被杀。

过了没多久,司马师就废掉了曹魏的第三位皇帝曹芳,改立曹髦(即高贵乡公)为帝。

不管是夏侯玄谋反,还是曹芳被废,这都是曹氏(夏侯氏)宗族与司马家的正面交战,对于第三方来说都可以渔翁得利。

此时的蜀国,费祎刚死去不久。虽说姜维可以摆脱各方的掣肘了,但限于粮草不足,几次无功而返。第三个机会最终也没抓住!

虽然,后来魏国又出现了毋丘佥谋反、诸葛诞谋反、司马昭杀曹髦立曹奂。可每一次事件的平定后,司马家的势力就更稳定一步,代魏而立已是不可逆转的事实!

彼时的姜维已经很难再获得更好的机会了!

蒋琬、费祎坚决地执行了休生息的国策,这确实缓解了蜀国人民的生活负担。然而,这终究免不了被灭国的结果。从一定程度来讲,他俩的“失策”让蜀国错过了最好的伐魏良机!

更多文章

  • 孙权一觉醒来,发现皇后居然被勒死在床上,究竟是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孙权的哥哥,孙权死了孙权大哭,孙权九岁取回父亲尸首

    宫女胆子大到勒死皇后,可想而知是多么的难以置信。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将人压迫得喘不过气,一个等级的差距就能让人生死族灭,更何况一个是宫女,一个是皇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传言潘氏貌美异常,美的不似凡人,对于她还有一个故事。潘氏是会稽郡人,他本来只是一个小小官差的女儿,但是因为他的父亲触犯了律法,从而

  • 来生做酒坛,三国最特立独行的士大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景行自制曹酒,酒坛图片唯美古风,酒坛制作

    中国虽然不是一个有着统一宗教信仰的国家,但是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依然形成了具有独特体系的神话框架。我们的先民相信人在死后会去往另一个世界,对于投胎转世的讨论也是层出不穷,因此从很久之前开始,中国人就十分重视自己的身后事,也对来世抱有殷切的期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投胎转世为人自然是最佳的选择,如果能够生

  • 汉朝的后妃制度,居然分这么多的等级。皇帝很嗨,也很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后妃等级列表,汉朝皇帝排列顺序,汉朝历史完整版

    感兴趣的小伙伴,那么就继续看下去吧,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解一下汉朝的后宫等级制度吧!在汉朝立国之后,汉高祖刘邦虽然是开国皇帝,但毕竟是草莽出生,对贵族的那一套不是很懂,所以对于妃子这个方面没有什么具体的认识,觉得只要够多就行了。但是刘邦的孙子就比他和他儿子会玩多了,汉元帝刘爽,他们已不再像其刘邦,刘恒

  • 西汉一官员为官清廉,却位列十大酷吏第二,还严刑审讯过老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西汉酷吏排名,西汉酷吏的历史作用,西汉酷吏是干啥的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贾谊一篇《过秦论》,说明了始皇帝的万世之功业,同时也揭示了秦王朝之所以二世而灭亡的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所以在陈胜与吴广揭竿而起之时,各地纷纷响应,遂组成伐秦大军,秦王朝最终走向了灭亡

  • 关羽的武圣竟然是这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关羽为何是武圣,岳飞跟关羽哪个是武圣,关羽武圣绝版了吗

    然而在众多名将中,随着朝代变化,名将的座次也在改动。然而有个人的位置却是水涨船高,最后甚至取代姜太公成为武庙主神,与孔子齐名尊称“武圣”。他就是关羽。关羽在武庙刚刚形成的时候,只是和他的兄弟张飞位列六十四名将。而且地位还不算高,只处于中游地位。到了北宋关羽的忠义开始被历代君主重视。于是宋徽宗给了他“

  • 刘备最赏识的顶级人才,被曹操青睐,两次大败孙权成其“噩梦”!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人之前,不得不吐槽一下,一直以来,想必各位都曾见过类似“刘备错过的人才”之类的标题文章,在那个“君择臣、臣亦择君”的年代里,除了关羽赵云张飞之外,像简雍、孙乾之类的,多是小门小户出身,负担少,可以随从刘备游走四方,像麋竺这样的商人,地位低下,更期待能拥有更多的政治资源,而像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的

  • 此人是赵云的师傅,他还有另外两个徒弟,是张飞都不能战胜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云张飞法正走枪还是盾,赵云取桂阳张飞取武陵,张飞赵云徐庶

    而在这些文化作品的演化中,也延伸了很多的虚构人物,虽然说他们并不出现在这段真实的历史之中,但是却同样令人感到无比的惊叹!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个这样的人物,他出自苏州的评书三国。说起这个人可能会让很多人都感到陌生,因为无论是正史还是三国演义中都没有出现过。他有着天下第一枪的美称,他就是童渊。不过童渊虽然不

  • 秦朝统一全国之后,周天子得到了怎样的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朝天子顺序一览表,周天子是谁,大秦帝国的周天子是谁

    至此,殷商亡,周朝建立。之后,为了江山永固,周武王进行了详细的布置,先是消灭和兼并亲商的诸侯,之后又将自家人分封往各地,总之,经过周武王的努力,大周王朝在稳定中蓬勃发展起来。不过,有道是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虽说周武王以及历代周天子都希望大周江山稳固,但事与愿违,周朝在经历了强盛阶段后,不可避免的走逐

  • 西汉宰相朱博,靠着讲义气身居高位,最后却因为站错队而被株连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兰考朱博,西汉末年的朱博,西汉琅琊太守朱博

    朱博思考了一瞬,决定见一下这个人之后朱博随便找了个理由召见了尚方禁,朱博仔细地观察了尚方禁的脸,发现他的脸上果然有黥刺,(古代有些罪要在脸上刺青,称为黥刺)朱博沉默了一瞬,将屋子里的人都清走了,尚方禁见朱博屏退左右,心理不禁开始紧张起来。现在屋子里只剩下朱博和尚方禁,过了很久之后,朱博开口了,问尚方

  • 开国中将刘昌毅:裁缝出身,外号“猛张飞”,淮海战役活捉黄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好了今天我们要重点介绍的并不是《三国演义》中的张飞,而是我党众多将领中的“张飞”,这位将领外号“猛张飞”,曾经在淮海战役中活捉了国军名将黄维,可以说名气非常的大,而且他到确实和张飞一样的勇猛,而且他还粗中有细,绵里藏针,他就是开国中将刘昌毅。估计许多人不知道中将刘昌毅吧,刘昌毅确实从名气比不上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