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死后一千四百年,一农民违背诸葛亮的话,差点改写明朝历史

诸葛亮死后一千四百年,一农民违背诸葛亮的话,差点改写明朝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297 更新时间:2023/12/27 5:17:29

魏延建议,为了保证奇袭成功,他带兵秘密穿越秦岭中子午谷,直扑魏国关中地区,由于魏国主力此时都在西路祁山前线,关中布防空虚,魏延带兵穿越子午谷后,可以兵不血刃毫无阻碍地到达魏国西北重镇长安城下。只要蜀汉奇兵进展迅速,长安城守军甚至来不及做出反应,蜀汉有极大把握把长安一举拿下。如果蜀军攻占长安城,则关中大局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逆转,甚至有望把整个关中都纳入蜀汉囊中。

如此一来,天下大势将会发生非常有利于蜀汉的变化,刘备进取中原复兴汉室的梦想,也有了很大把握实现。谁知诸葛亮另有一番心思。诸葛亮认为,子午谷看似崇山峻岭,山路坎坷崎岖,大军很难穿越,曹魏也很容易忽视这条线路的防守。但话说回来,万一曹魏事先有所准备,利用子午谷地形设下伏兵,来个关门打狗,蜀军将全军覆没片甲不还。诸葛亮认为当时蜀汉国力薄弱,不宜冒此大险,否决了魏延的奇谋妙计。他坚持走大路正面强攻,才是“十全必克”之道。这就是引发后世极大争议的子午谷奇谋。

一千多年来,诸葛亮和魏延二人谁对谁错的争议,始终众说纷纭,难有定论。由于蜀汉直到灭亡也没有出兵子午谷,成败是非成了悬案,难以做出结论。时光荏苒,到了一千四百多年后的明末,子午谷奇谋终于被人试验了一次。一个农民违背诸葛亮的预言,采用了魏延的计策,才使得这桩千年公案终于有了个结论。

敢于违背诸葛亮的话之人,是明朝末年农民军首领高迎祥。高迎祥是名副其实的明朝末年起义军中的老大。论起义时间他位居前列,论规模他首屈一指,论谋略和战斗力,他多次大败明朝官军,李自成张献忠等日后名扬天下的起义军“大腕”都曾是他的部下。高迎祥一度让崇祯伤透脑筋,必欲除之而后快,是明朝的头号打击对象。崇祯九年初,崇祯调集洪承畴孙传庭等一批精兵强将,集中兵力围追堵截,高迎祥在中原、湖广四处受挫,走投无路,带兵重返西北,进入汉中,来到了一千多年前诸葛亮的出发地。

高迎祥在明军的围攻下陷入苦斗,他为了扭转被动局面,决定冒一次险,穿越六百里子午谷直取关中,一举拿下明朝重镇西安。只要攻克西安,西北战局顷刻就会逆转,明朝在西北将进退失据,全面陷入被动。崇祯九年七月,高迎祥带领数万大军孤注一掷,一头扎进子午谷。高迎祥克复山路崎岖、后勤补给困难的不利因素,走了半个多月后终于走出山谷,来到了关中腹地边缘的陕西周至黑水峪。

结果诸葛亮当年的预言变成了现实。明朝方面一见高迎祥部忽然消失在群山中,预料到走投无路的高迎祥极有可能冒险穿越子午谷,提前在子午谷出口附近的黑水山峪布防重兵守株待兔。高迎祥的部队翻山越岭疲惫不堪,刚刚在周至县露头,明军大将孙传庭等候多时,立即发起猛攻。高迎祥的义军还没反应过来,就陷入重围全军覆没。高迎祥也被俘后,被押送京师,崇祯把他处死。

高迎祥此举纯属冒险,当年魏延的计划是兵分两路,一路佯攻,一路奇袭,诸葛亮尚且觉得太冒险,高迎祥却连佯攻的疑兵都没有,就全军钻进子午谷,兵败身死,用性命验证了诸葛亮的远见卓识。幸亏李自成和张献忠不久前已和高迎祥分兵,不在军中,否则明末义军三大首领很可能被一网打尽,明朝命运将由此发生难以预料的巨大变数,明朝历史差点被改写。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创下的6大记录至今无人能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有多厉害,成吉思汗在历史上到底多厉害,成吉思汗是历史上最牛逼的时期么

    成吉思汗在世65年,在这65年里,成吉思汗一共创下6大记录,至今无人能破。1,发动人类历史规模最大的战争其实整个蒙古帝国也就只有三十多万的军队,但是仅凭着三十多万的蒙古铁骑,蒙古帝国却进行了50多年的东征西讨,先后消灭四十多个国家,征服七百多个民族,被他消灭的军队数量,更是超过百万。所占领的土地,拥

  • 历史上真实的元朝-元初期社会经济的恢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忽必烈时代,蒙古统治集团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夫争国家者,取其土地人民而已。”战争破坏因而日益减少。“保守新附城壁,使百姓安业力农”的方针获得部分实施。在中原汉地,元政府也采取一些相应措施来扭转长期战乱所造成的残破局面。元朝社会经济由战时的衰敝状态渐臻恢复乃至一定程度的发展。这种恢复乃至发展,在全国

  • 历史上真实的元朝-佛教在元代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蒙古统治者最先接受的佛教,似为中原汉地的禅宗。1214年,蒙古军陷宁远(今山西五寨北),禅僧海云当时只有13岁,曾于“稠人中亲面圣颜”。1219年,成吉思汗在西域传诏,命海云及其师中观统汉地僧人,免其差发。1242年,海云又北觐忽必烈,说佛法大意。蒙哥汗时期,中原佛教势力迅速从金末所遭受的惨重打击中

  • 历史上真实的元朝-伊斯兰教在元代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从唐代开始,伊斯兰教即在留居中国沿海地区的波斯、阿拉伯商人中流行。泉州的“圣友之寺”、扬州的礼拜寺(明代重建,今存)及其创建者补好丁(今译普哈丁)之墓(地在今扬州东关对河),都是两宋时期伊斯兰文化的见证。但迄于两宋,其传播规模一直很有限。蒙元时代,中亚各族居民大批徙居内地,其中有相当部分是伊斯兰教徒

  • 历史上真实的元朝-伊利汗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伊朗承认伊利汗国吗,伊利汗国服饰,伊利汗国全盛时期版图

    伊利汗国是元朝西北诸藩之一,其极盛时代领土东起阿姆河和印度河,与察合台汗国和印度为邻;西临地中海,领有今小亚细亚半岛的大部分,与埃及和欧洲相望;北至太和岭(高加索)和花剌子模,与钦察汗国接壤;南濒波斯湾和阿拉伯海。为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之子旭烈兀所建。都城先后在蔑剌合(今伊朗阿塞拜疆之马腊格)、桃里寺

  • 历史上真实的元朝-两都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真正对泰定帝具有吸引力的一项中原王朝制度,是册立皇太子制。泰定元年三月,泰定帝在册封皇后八不罕氏同时,立年幼的长子阿剌吉八为皇太子,并命朝臣摄祭太庙以告。致和元年(泰定五年二月诏下,改当年为致和元年)七月,泰定帝死于上都。半个月后,阿剌吉八便以储君名义,与皇太后联名降旨谕安百姓。他的正式登基,似乎只

  • 历史上真实的元朝-“惟和”政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惟和”政治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天下粗安的局势,但自然不可能完全消除朝廷政争和社会对抗。在成宗从世祖手里接过来的中书省班底里,首相完泽“小心慎密”,遇事敷衍推诿,得过且过;其他成员则大都是精通回回法的理财家。至元时期的回回名臣赛典赤之孙伯颜,世祖末年起入为中书平章政事中的第一人,并被赐予其祖父的旧

  • 南宋冷知识-隆兴和议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南宋隆兴六年,隆兴的意思,南宋隆兴府丰城县富城乡

    采石之战当绍兴二十年(1150)正月施全谋刺秦桧未成的前一个月,金皇统九年(1149)十二月,金副相(平章政事)完颜亮刺杀金熙宗后夺取帝位(死后降封海陵郡王,本卷行文称完颜亮或海陵王、海陵)。完颜亮在帝位稳固以后,决定破坏“绍兴和议”,企图消灭南宋。金贞元元年(1153)由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

  • 南宋冷知识-绍熙政变及禁“伪学”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南宋绍熙,南宋时的历史背景资料都有哪些,南宋初期政治史

    终生奉行投降求和的太上皇宋高宗在淳熙十四年(1187)十月死去,宋孝宗终于摆脱太上皇的制约,但已是年至花甲的老人,已经损失了进取中原的信心,次年十一月即向丞相表示将传位给太子,退位休养。淳熙十六年二月传位给太子赵惇,是为光宗。光宗初期还注意吏治,但不久即有病,逐渐受制于皇后李凤娘。李后悍妒,不仅离间

  • 南宋冷知识-宋与蒙古联合攻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宋抗击蒙古的三道防线,南宋抗蒙古小说,南宋联合蒙古灭金

    金朝连年侵宋,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国势更加衰弱。与此同时,金的背后已兴起了一个强大的蒙古。1211年以后,金连续受到蒙古军的打击,已无力招架。这样,蒙古在1226年灭掉西夏后,于宋绍定五年(1232)12月,遣王檝使宋,提议与宋联合攻金,宋遣邹伸之报聘,议定灭金后以河南土地归宋。宋与蒙古结盟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