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汉的衰败与刘备滥发货币有关系吗?

蜀汉的衰败与刘备滥发货币有关系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165 更新时间:2024/2/13 22:07:41

蜀汉的衰败与刘备滥发货币有关系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通货膨胀并非只会发生于当今的纸钞时代,早在金属铸币的三国时期其实就已经发生过。刘备袭夺益州后 ,为了筹措军资,充实财政,既不用抢掠,也不用偷盗,仅凭手中掌握的货币铸造、发行、流通权利,大肆铸造钱币,遂引发难以控制的通货膨胀,将一场巨大的金融灾难引入蜀中,堪称杀人于无形。蜀汉朝廷通过发行币值1;100的新制钱,疯狂掠夺西川百姓的财富,在通胀引发的巨大阴霾下,西川百姓陷入穷困潦倒、水深火热中无法自拔。

唐朝诗人刘禹锡自诩是刘氏后裔。他曾经写过一首歌颂先贤、蜀汉昭烈帝刘备的诗,题曰《蜀先主庙》。诗中写道:

刘禹锡身为刘氏后裔,对其先辈刘玄德的文治武功进行热情讴歌,还对蜀汉后来的结局表现出无限惋惜与伤感。这亦属人之常情。

货币不仅仅具备一般等价交换的价值意义,朝廷发行的货币还具有主权之象征意义。刘禹锡的诗中说刘备恢复了被董卓废除的汉代五铢钱,实际上有超越货币本身涵盖的特殊意义,等于是宣示了刘备恢复、延续汉室血脉,重塑汉室正统,光复了汉朝西南的部分江山社稷。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军阀割据,国家饱受战乱之苦,经济更是差不多已经分崩离析。西川僻处西南一隅,地瘠民贫,但因地理偏僻、 地势险峻,少受战乱波及,所以在刘璋治蜀时期尚能自给自足,到刘备率军入蜀时,大量军民随其进入西川,期间刘备和刘璋之间又鏖战连连,蜀地兵连祸结,农田荒芜,经济残破,物资供应严重不足 ,刘备取代刘璋后,面对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的益州大地,首先面对的难题就是要维持币值稳定,但要想做到这点,恢复使用汉朝的五铢钱还存在着诸多难题。

这可不是无端臆测,而是有史为证的。《三国志·蜀书·刘巴传》记载:

刘备袭取益州后不久,“军用不足,备甚忧之。巴曰:‘易耳,但当铸值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市’。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刘备刚入川时因军费不足,内心很焦急。属官刘巴对刘备建言道:“这有何难,您可以用发行新货币的方法解决军用不足的难题,只须铸造一种一枚抵一百枚(币值)的新钱币,并把所有的民间商业贸易活动都交给官吏管理 ,由朝廷垄断经营” 。刘巴这一招,实际是釜底抽薪,亦属最早的国进民退。

刘备本质就是一拥兵自重的大军阀,他首先考虑的并非西川的经济问题,也不太在意币值问题,他最在意的是军费问题,所以当刘备遇到刘巴这类“理财高手”或“金融大盗”后,能迅速捐弃前嫌( 刘巴本是是曹魏官员,非常蔑视、憎厌刘备,数次拒绝其征召),一拍即合。

刘备建立蜀汉后,朝廷将旧币按100比1的比率,折算新发行的货币,从此开了对西蜀百姓财富进行明目张胆地疯狂掠夺模式。最终的结果,朝廷的府库必定是堆积如山,贯朽粟陈,军饷更不在话下。与之相对应的呢,肯定是百姓疲惫,穷困不堪,两手空空了。

史载,吴主孙权先后发行了以一抵千、以一抵两千甚至五千的数种大面值货币。最终导致吴国吏民贫困交加,朝廷财政巨额亏空,国家统治根基被动摇,最后军中乏粮,士气涣散,将士相率降魏,国家也因之彻底覆亡。而三国中真正恢复了汉代五铢钱的却是曹魏。

中原地区是当时人口最多、经济文化最繁盛、同时也是遭受战争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所以曹魏恢复五铢钱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

《三国志》记载,魏文帝(曹丕)黄初二年春三月,曹丕首次下令恢复使用汉朝的五铢钱。但只是到了当年秋天,因币值不稳导致谷物价格猛涨,曹丕又被迫废除了市面上五铢钱的流通。

但曹魏统治者恢复币值稳定的初心从未改变。7年后的太和元年四月,魏明帝曹睿下令重启五铢钱上市流通之路。

考古发现,曹魏发行的五铢钱体量较汉代的五铢钱稍小,但和蜀汉、东吴发行的钱币相比, 铸造精细,用料充足, 钱体明显更为厚重、足值。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于禁身为五子良将之一,为何结局却很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于禁,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东汉末年是个群雄并起的时代,经过多番苦战最后留下了三方大势力,也就是我们后世习惯称呼的“魏蜀吴”,受《三国演义》影响,蜀汉五虎将的形象深入人心,但是真实的蜀汉历史上却并没有五虎将,反而曹魏倒有五子良将,那就是于禁、张辽、徐晃、乐进、张郃,其中于禁最终因战败投降成为了魏国的污点,最终屈辱而

  • 范雎为何要提出“远交近攻”,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国,白起,历史解密

    说到“远交近攻”,很多人都会想起范雎,一般评价说:范雎向秦昭王提出“远交近攻”之策,同时范雎也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的人,这是范雎对秦国的杰出贡献,为秦逐个兼并六国最后统一中国奠定了战略基础,而且对后世影响也相当深远,为中国政治、外交思想史增添了重要的一页,感兴趣的读者可

  • 宋代土地制度有哪些特点?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宋朝经济的繁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土地制度,历史解密

    宋朝时期,土地逐渐成了私有物,国家为了保护土地,制定了相关的土地制度。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开创的宋朝后,其土地制度主要是土地私有制,土地国有制只占较少的一部分。宋朝私有土地包括新兴的庶族地主大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

  • 历史上的丰绅殷德有没有报复固伦和孝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丰绅殷德有没有报复固伦和孝公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乾隆有十个女儿,和孝公主出生的时候,乾隆帝已经六十五岁,老来得女,乾隆对和孝公主非常宠爱,而且和孝公主长相酷似父亲,就连性格和四维方式都和乾隆小的时候一样,乾隆把她当做掌上明珠,曾对和孝公主说:“如果你是男孩,我一定立你为太子

  • 吴蜀联盟后,为何孙权没有支持诸葛亮北伐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在当初的历史上,汉中战争的胜利标志着蜀汉的实力到达顶峰,在这次战争中,刘备击败了曹军,成功夺取了汉中,让他成功迎来了人生巅峰,他的成功却让曾经的盟友孙权红了眼,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他派吕蒙前去偷袭荆州,斩杀了刘备的一员大将关羽,正是因为他的这个举动,让两人彻底结成仇家,曾经的联盟也宣告破裂,感兴趣的

  • 北魏孝明帝元诩简介:他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北魏孝明帝元诩简介:元诩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元诩的成就有哪些?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北魏孝明帝元诩简介北魏孝明帝元诩(510年-528年),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王朝第九位皇帝(515—528年在位),宣武帝元恪次子,母为宣武灵皇后胡氏。元诩幼年继位,权臣元叉、母后胡氏相继擅权乱政,大失

  • 吴国在春秋末期的疆域有多大?最后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吴国,春秋,历史解密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衰微,进入了春秋时代。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对于这一成语典故,和春秋末期的越王勾践有关。《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记载:“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越王勾践十九年(公元前

  • 司马懿的一生有多腹黑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懿的一生有多腹黑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曾闻“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司马懿以渺渺之身,最后掏空曹魏帝国,成为西晋王朝的奠基人,的确非乎寻常。他的一生很大程度上是装逼的人生,成功地把自己的人生道路,装扮成潜伏、灿烂、致命一击三个精彩片段,段段

  • 刘邦为什么要说自己是沛县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为什么要说自己是沛县人?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刘邦是土生土长的丰县人,可他当了皇帝后死活不认这帮老乡,偏说自己是隔壁沛县的人,这是为什么呢?一、刘邦对沛县人感情更深,对丰县人有怨念刘邦祖籍虽然是丰县,可他成年后主要在沛县活动,等于是生在丰县长在沛县,所以他说自己是沛县人也说得过去。位

  • 他是明朝最后的希望,却死于汉奸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由榔,明朝,历史解密

    清朝入关以后,迅速剿灭李自成势力,明朝转而向南逃奔,郑成功率领部队抵抗清军数十年,成了南明王朝的中坚力量,1646年开始,郑成功率先出击,先后拿下泉州、诏安、潮州等地,并在厦门建立根据地。稳定东南以后,郑成功上书南明皇帝,希望他派人协助自己北伐,1657年6月北伐拉开大幕,起初取得了小阶段胜利,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