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这位不是皇帝而胜似皇帝的人,做了件比皇帝还厉害的事情

清朝这位不是皇帝而胜似皇帝的人,做了件比皇帝还厉害的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538 更新时间:2024/1/13 19:04:08

通过对豪格的“法办”,其他人见了多尔衮开始变的唯唯诺诺,多尔衮也随着自己的实力越来越强大,对他人的态度更是越来越嚣张。顺治二年正月,多尔衮派多铎阿济格征战李自成,五月大顺政权在李自成被杀下灭亡。同年多尔衮又晋封为皇叔父摄政王,众大臣见了他一律要叩头跪拜。顺治三年,多尔衮派豪格统兵前往四川镇压大西政权。借口调兵遣将需要到皇帝那里拿信符太麻烦的理由,干脆直接把皇帝玉玺拿了自己屋里用。顺治四年,多尔衮又给自己封了个“九王爷”的称号,并且警告众官员,以后谁要是不叫自己九王爷,一律革职查办。并且从此见了顺治小皇帝也不用行大礼。顺治五年灭掉大西政权。至此,大清占据了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灭掉大西政权后的豪格居功自傲,开始有些翘辫子。多尔衮看到眼里后,心想这小子要是拉拢的人多了,估计将来还是个麻烦事,因此不但没有给他奖励,反而以“包庇部属、冒领军功及提拔罪人扬善弟吉赛”的罪名直接关入大牢。而豪格一看多尔衮这玩意看来对自己真正是无情无义了,于是在悲愤交加中于顺治五年三月死于大狱之中。豪格死后,多尔衮发现原来豪格的老婆这么漂亮啊,自己不去照顾谁还能照顾啊,于是趁机又霸占了豪格的福晋并纳为妃子。就在顺治五年末,多尔衮越来越不把顺治小皇帝放在眼里,自封为“皇父摄政王”,并向众臣宣布,俺是皇帝他爹,你们谁也不用去皇帝那里参拜了,以后有啥事直接到我府里来给我汇报就行了。众人对孝庄太后和多尔衮有一腿的情况心知肚明,既然他们之间有那么一腿,小皇帝叫他爹也无妨,所以也没有人提出意见,当然也没人敢提。

俗话说物极必反,趾高气昂的多尔衮在顺治七年十一月外出打猎的时候掉下马受了重伤,次月魂断喀喇城,年仅三十九岁。顺治帝听说后,虽然心里高兴,但为了在孝庄太后面前和众大臣面前装装样子,还是率诸王大臣穿着孝服亲自到东直门外迎接多尔衮的遗体。并追封其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多尔衮的大老婆元妃博尔济吉特氏也被封为“义皇后”。顺治八年正月,年满十四岁的福临正式开始亲政。这个时候,多年受多尔衮欺压的正白旗大臣苏克萨哈和王府护卫詹岱也会见风使舵,通过察颜观色早已发现福临对多尔衮的不满了,所以两人一起商量,状告多尔衮说其谋逆,主要罪名如下:一、多尔衮说好的和济尔哈郎同为辅政大臣,但是不仅不让济尔哈郎参与朝政,反而让他弟弟多铎来辅政。这可背叛了其向先皇发的誓言,妄自尊大。二、把诸大臣征战沙场的功劳全归到自己名下,并不断通过这些功劳给自己加以封赏。三、逼死自己的亲弟弟豪格不说,还霸占了人家的老婆、财产。四、多尔衮所用的一切仪式都和皇帝相同,甚至比皇帝的规格还要高,自己还私穿龙袍。五、散布流言说皇太极称帝是通过夺位上来的……墙倒众人推,一些有的没有的罪名全加在了多尔衮头上,再加上顺治本身就长期受多尔衮的欺压以及自己的生母和多尔衮也不清不白的,于是顺治做了一个决定:剥夺多尔衮的一切封号,掘墓、鞭尸,并且把头砍下来游街示众(一说是扬灰)。如此下场,多尔衮生前估计也是万万想不到的。所以说,人活着,还是本分些好,处处树敌,目空一切,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吃几碗干饭,终归还是会遭到报应的。

不论多尔衮这人的品性究竟如何,但他对大清所做的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咱来说说多尔衮做这种不是皇帝的皇帝在政治上都有哪些作为。首先不庸置疑的就是定都北京,以北京为基础,逐渐向全国蔓延,达到统治全中国的目的。在清军到达北京后,关于是否迁都北京的问题上,众大臣发生了争论。以阿济格为首的反对派认为大清根基未稳,不宜迁都。而多尔衮认为要想真正的夺取明朝的花花江山,必须迁都,因为大明江山的财富远比辽东地区天寒地冻物产匮乏多的多。正是在多尔衮铁腕干预下,大清才得以迁都北京,并从此影响了中国二百多年。其次就是善于吸取汉人的一切有利制度,他以明朝六部为国家权力机关,并引进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等机构。同时重用汉官如范文程、洪承畴、冯铨等人,这为统治汉人思想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次就是降低税收,发展经济,把明朝的一些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全部废除,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民族问题上,在继承满汉蒙一家亲的基础上,对西藏、新疆(吐鲁番)等少数民族也表示友好的态度,并赐号封爵。在外交上,如日本和德国也表示友善并愿意长期交往。当然,对就不这么客气了,毕竟曾和明朝一起对付大清,他曾多次逼着国王给自己贡献美女,如果不漂亮的话,就让他们再次选美,选到自己满意为止,选不出来就恐吓说要揍他,弄得整个朝野大怨。

既然有好的一面肯定就有不好的一面。一是剃发易服。明令清军所到之处,限全体汉人十天之内必须依从满族人把头顶前额刮光扎辫子,穿满人的袍服大褂,违抗者处死。曾有句话叫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说的就是这段时期。二是占房圈地。把原来京城里的几十万汉人全部赶跑,象征性的赔点钱,把腾空的房子留给清朝宫室和八旗官兵居住。三是不允许为满人当奴仆的汉人逃跑,发现逃跑的抓住就抽一百鞭子,抽完不说还再次归还满人。如帮助其逃跑的人,罪更重,不但要罚没财产还就地正法。并且逃跑者的邻居也要跟着挨一百鞭子,流放边远地区。上述这些方面引发了汉人的强烈不满,全国到处都有起义反抗抵制清军入城的,由此又引起了清军屠城。清军在进攻江南各城时,由于汉人的抗争自己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因此在城破后,满人对城内的老百姓进行大屠杀以解心头之恨。最著名的就是金庸在《鹿鼎记》中提到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扬州守将史可法誓与扬州共存亡,杀死不少清军,最终因弹尽粮绝被清兵攻破。攻城清官多铎在多尔衮的授意下,对城内老百姓连杀十日,据《扬州十日记》中所写,光是收敛的尸体就有80万具。

另外还有江阴八十一日、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四川大屠杀等。满清大屠杀死亡人数是中国历次改朝换代之最。奇怪的是屠城这些事,清朝官员倒不避讳,均写进了正史,估计多尔衮也有向世人炫耀的成分在内,不听老子的,老子就要把你们全给杀掉。不管是也罢,非也罢,总之,多尔衮这位不是皇帝胜似皇帝的摄政王是清朝开国时期最重要的一个人物,他继承了先人统一全中国的遗愿,南征北战,入主中原,开创了清朝历史新纪元。

更多文章

  • 宋代一尼姑服侍皇帝洗澡,结果被皇帝临幸,不久后生下千古名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皇帝娶尼姑,宋朝一尼姑阴阳双体害了几百人,尼姑和尚生活照

    李氏的一生可以说是十分坎坷的,母亲去世得比较早,只能跟随父亲和继母生活,无奈家中又起了变故,父亲也不幸离世,继母无力养活一家老小,只能把年仅13岁的李氏送去尼姑庵出家,起码三餐温饱,总比流落街头要好得多。李氏在尼姑庵度过了几年,长得亭亭玉立,娇美动人,却时常受到一些登徒浪子的骚扰,她很想摆脱这种生活

  • 康熙先灭鳌拜再削藩,3原因足以说明,康熙的手段令人细思极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而清朝建国后,沿用的皇权专制制度,也就是和汉唐宋明一样的制度,由皇帝一个人拥有天下,拥有最终决策权的专制独裁制度。康熙要完成自己的独裁统治,就要收缩其它皇亲贵胄的权力,加大自己的话语权。和他的父亲顺治一样,只有加大汉人的权力,来制衡满族贵族的权力,时而维护自己的权威和统治。康熙想要做的就是实现爱新觉

  • 靖康之耻被称为中国史上八大耻之一,那到底屈辱到什么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靖康最惨公主是谁,北宋靖康野史,真实的靖康图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中的这句话很好的反映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究竟有多么的耻辱。靖康耻被称为中国史上八大耻之一。靖康之变可以说是宋朝的奇耻大辱。屈辱到何种程度?据史料记载,被俘虏的宋朝女性,上至王妃,公主,下至平民百姓,都被金兵掠走,任意凌辱。她们会被强迫穿着暴露的衣服,

  • 清朝皇宫打了70多口井无人饮用,专家说其中原因让人后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皇宫里的井有多少,清朝最可怕的井,清朝宫廷十大未解之谜

    老王分析如果只是单纯的因为要显示身份拒绝饮用井水而要饮用泉水的话,嫔妃娘娘们还说得通,毕竟皇家饮用泉水也是皇帝自己规定的。但是太监宫女们也饮用玉泉山的泉水显然有些解释不通。如果说是为了灭火,这个原因倒是可以说得通,毕竟是木质结构建筑群,一旦着火的话就抵挡不住了,而且随着风势可能会造成连锁反应,所以皇

  • 读了明代这本以三国为题材的书,才知道什么是真的毁三观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花关索传》故事说,刘关张桃园结义时,刘备认为自己独身一人而关张都有老小牵挂,“恐有回心”,于是关张相约交叉杀了对方老小。张飞杀了关家十八口,关平求情“留作牵龙备马人”,张飞一高兴,就带走了关平、放了嫂嫂胡金定。胡金定当时已怀胎三个月。后来生下一子,七岁时,观灯走失,为索员外拾得。九岁时,又被班石洞

  • 后人拿出清朝祖传金钗,专家当场被震住,这人来头不小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文/煜杰讲历史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敢和皇帝离婚的妃子,祖父是清朝的吏部尚书,她的丈夫是末代皇帝溥仪。她在嫁给溥仪时,这位皇帝还在满清旧老的安排下娶了位皇后作为自己的正妻,即使那会清朝已经灭亡10年了。在宫中三个人的相处还算融洽,许是婉容年龄较大的缘故,在性格方面,婉容骄傲泼辣,在溥仪面前爱撒娇,什么

  • 明朝大臣因谋反被处死,抄家时发现一间密室,皇帝看到后悔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于谦是明代时期的一位官员,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有人说他长大必成气候。于谦从小就喜欢读书,知识渊博且品行较好。但也正是因为他的个性正直,使于谦在一次考试中因不愿意收买当时监考的官员从而导致饱读诗书的他这次考试排名十分的落后,当然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情肯定与考官脱不了干系,但又因于谦当时无权无势,这件事也就

  • 清朝一秀女,16岁被雍正看上,因一技能迷住乾隆,后成为其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什么是适龄呢?其实很简单,清朝的秀女制度是每逢皇帝选秀,所有年满14周岁且尚未婚嫁的女子都要进宫。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八旗子弟不想进宫,所以在选秀之前把自己嫁出去呢?这种可能不是没有,但是却非常的小。因为当时八旗女子想要嫁人也是要经过皇宫同意的。首先就是选秀之后了,选秀落选的女子嫁不嫁人皇宫基本就不

  • 年羹尧为什么与牧童下棋,在人生最后时刻有了何种顿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每代皇帝都有自己宠信的将军,自从雍正上位后,对年羹尧很看重。可以说,年羹尧就是雍正极为信赖的人,能力不错,率兵平定了青海,成为一等公。年羹尧的名字在西北很有威慑力,又有权力管理云南,成为了雍正的心腹之人。年羹尧很有才华,三十岁就成了四川巡抚,获得了康熙皇帝的赏识。而对于康熙的提拔,年羹尧也是铭感于心

  • 李自成的开国大军师,为什么能逃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自成水煮活人的真相,粤语版李自成,李自成与陈圆圆图片

    但想要继续蹦跶,就得有一个头脑灵活的来帮衬了,像朱元璋身边的刘伯温。众所周知,李自成蹦跶了很久,那么他的帐下,必然会有这么一位能人!能人分为两种,一是走正规路子,仕途坦荡,当官去了。另一种就比较悲催,不过嘴皮子耍的溜,靠算命为生,只等时势造英雄。李自成身边的那位,声名不显,叫宋献策。据说,宋献策学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