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有庞大的寄生集团是个严重的问题,可有比这个更严重的问题

明朝有庞大的寄生集团是个严重的问题,可有比这个更严重的问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834 更新时间:2024/1/20 0:38:07

后来,皇帝也把官田变为私产。天顺三年(1461年)司礼监曹吉祥和养子曹钦发动叛乱,被镇压下去后,没收了他的庄田,作为官田。宪宗即位就用这些土地建立皇庄。当时给事中齐庄就说:“天子以四海为家,何必置立庄田,与贫民较利?”朱见深对这种正确意见不予理睬。到弘治二年,根据户部尚书李敏所奏,京畿皇庄有五处,一万二千八百顷,贤明如孝宗也没有想去解决这问题。皇庄之制的极度膨胀是在正德年间(1506—1521),武宗朱厚照即位刚满月就在京畿增建了七处皇庄,后来更是各地建皇庄,总数达到三百多处,仅在京畿之内,其皇庄就占地37595顷。上行下效,诸王勋戚也乘机扩大自己的庄田,侵占了大量民田。因为土地资源的枯竭,犯罪而被没收的勋戚大臣的庄田有限,朱厚照即位以后,这一没收政策也被广泛运用于一般平民的土地。这种做法激化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事实上,人们完全可以用16世纪中原及南方富户的庄园堡垒来证明,皇帝正开始失去强夺乡绅土地的能力或愿望。

直到武宗去世,朱厚熜以外藩入继大统,在从湖北到北京路途的三十七天中,首辅杨廷和利用这个权力真空期,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取消了皇庄,改为官田,所收租米纳入国家财政,并退还许多土地给百姓。朱厚熜即位后被杨廷和说服,认可了这些措施,取消了朱厚照增设的皇庄,在京畿之内将26693顷土地退还给私人或官府,皇庄的规模回到正德朝以前的情况。他的儿子朱载垕对诸王勋戚的庄田实行了类似汉武帝的推恩制,每继承一次就减少一些庄田,减到二百顷为止,并且要受赐者向国家财政缴农业税,不交税则没收庄田,这样问题才稍微得以缓解。可惜好景不长,就在嘉靖四十年(1561年),景王朱载圳就藩,要求多给庄田。在明朝初年,亲王初年俸外,酌量给一些草场牧地,其中有以荒地河滩请求多给的,最多不到一千顷,而且户部(财政部)大臣有权上奏驳回,不完全听从其请求。就在百余年前,朱见深始建皇庄的时候,还有言官出来反对。到了这个时候,亲王占有大量土地作为庄田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再加上景王的封地德安(现属江西九江),当时‘楚地旷,多闲田’,所以户部讨论后就同意景王的请求,皇帝也批准了,开了很坏的先例。不仅如此,荆州的沙市不在景王的申请范围之内,景府派了太监去收租,知府徐学谟坚决不给,又在汉阳的刘家塥收取柴火税,推官吴宗周坚持反对,徐,吴二人都受到处分。当地其他土田湖陂被侵夺了数万顷,朱载圳飞扬跋扈可见一斑。四年以后朱载圳死了,朱厚熜对首辅徐阶说:“这个儿子一直图谋夺取太子的地位,现在总算死了。”(朱厚熜虽然没有立太子,按照长幼的次序应该是哥哥裕王朱载垕继位)。朱载圳没有儿子,死后妃妾都回到北京的府邸居住,封地被撤除,庄田重新收回为官田。

穆宗朱载垕的第四子朱翊镠是神宗朱翊钧的同母弟弟,四岁就被封为潞王,万历十七年(1589年)就藩河南卫辉。开始朱翊镠因为是皇帝的同母弟弟就住在北京的府邸,他的王店、王庄遍布畿内。就藩以后,统统还给官方,财迷的万历派了太监接管,于是就变成了皇店、皇庄。皇族不仅占有庄田,并且开始把手伸到商业领域。朱翊镠就藩,认为经济损失太大,要求当皇帝的哥哥弥补。先是要多给赡田(赡养家口的庄田),他看中了从前景王的庄田共计四万顷,反正这本来就是亲王的庄田,户部就同意了,皇帝当然批准。朱翊镠觉得还是亏了,再要求把国家专营的食盐分给他一些,由他自西淮、河东运盐行销取利。明朝的盐法是这样的:沿海产盐人家称为“灶户”,政府自灶户收买的盐称为官盐。招商运销有特定的地界和数目,这类商人称为“引商”,运销的地界称为“引界”。“引”有两种意思,可以解释为“运销官盐的许可证”,亦可以解释为“盐的重量计算单位”,一“引”为四百斤。

盐的收买方法是:各盐场定出每年生产的数目,由公家收买,称为“正盐”,支给工本。正盐每引四百斤,支给米一石。洪武十七年以后,改米给钞,两淮两浙每引两千五百文钱,其余各处两千。官盐的运销,招商承办,以引为单位,每引纳米若干,收米入仓后,发给盐引,注明数量、取盐地点、运销区域。贩卖完毕,五日内应将盐引缴销,以防一引两用。在正盐中又分“官盐”与“客盐”两种:运至官仓,以供政府正用的,称为官盐;由引商凭引支取,合法运销的,称为客盐。此外便都是私盐。客商贩盐,盐不离引;否则亦作私盐论,处罚甚重,贩卖者处绞刑,买私盐食用的,罪减一等,也要充军。明初定制,以盐课收入充当边境军饷及水旱饥馑救灾之用,因此潞王这一项请求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对于国计民生和边防军饷的影响,后果极其严重。迫于太后和皇帝的压力,户部不得不同意。明史上还说对于潞王的要求‘无不应者’。(待续)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和珅临死之前,纪晓岚狱中为其送行,为什么救不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朝来说,满人和珅是皇上绝对的宠臣。相传和珅生的俊俏,而且脖子里有一道疤。这使得乾隆想起在雍正年间喜欢上的一个宫女,因地位悬殊,宫女自缢身亡,因此脖子间留了疤。乾隆满心的愧疚。和珅就是这么应景的出现在乾隆面前,乾隆是个外貌协会的资深会员,一切看外貌说话。美貌+疤痕+才干,和珅平步青云,成了和中堂。

  • 黄道周行书《除夕帖》,乾隆说他:不愧一代完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黄道周(1585-1646),字幼玄,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明亡后抗清,被俘殉国。崇祯十一年,因指斥大臣杨嗣昌等私下妄自议和,七月初五崇祯帝在平台召开御前会议,要杨嗣昌与黄道周当场辩论。崇祯斥道:“一生学问只办得一张佞口!”黄道周高声争辩:“忠佞二字,臣不敢不辩。臣在君父之前独独敢言

  • 康熙把爱给了她一人,为其凭吊了25年,破例把她的儿子封为皇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顺治帝临终前,把幼子托付给四位辅政大臣。康熙即位后,鳌拜的势力越发壮大,成为稳固朝政的一大隐患。而遏必隆则是墙头草,态度不定。孝庄太皇太后认为:这两家的女子选入宫中,都不可以作为皇后。经过深思熟虑,太后更倾向于大臣索尼家的赫舍里氏。赫舍里氏(HeseriHala),满族姓氏,属于满洲正黄旗与镶黄旗,

  • 忽必烈派17万大军未能征服此国,无奈请此人出山,该国遂举国臣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南宋灭亡后,公元1281年,元朝开始第二次东征日本。这次的进攻分为南北二路,北路军队由蒙古和朝鲜部队4万人,船只900艘组成;南路军队由南宋降将范文虎率领原南宋的水师部队战船3500艘,水兵10万,从舟山群岛起航。这样巨大的规模为当时世界所仅有。和第一次远征一样,元朝的军队不费什么力气就占领了西岸沿

  • 明朝最后一段岁月,成了一个不折不扣吞噬高官的黑洞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李自成的大军如摧枯拉朽搬摧毁大明王朝的同时,崇祯皇帝确实也曾试图励精图治,改变帝国羸弱的景象,而此时在他的身边并非没有一个可以信任的人,只不过天生的狭隘让他不能相信任何人。也不会给任何人以充分的时间和自由来重新治理这片已经逐渐败坏的江山。在崇祯死去数百年后,无数史学专家为这位看似可怜的末代帝王找出

  • 蒲松龄请官员吃饭,看到蒲松龄准备的东西后,官员羞愧的溜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蒲松龄最有名的一首诗,蒲松龄全集,蒲松龄赴宴的故事

    有一次,一位官员听闻了蒲松龄的事迹,便想请他吃饭,于是叫人送上请帖,请帖上写着“请吃半鲁”。蒲松龄看后本来想拒绝,邻居却劝他应该去拜见这些大官,对以后仕途有帮助。于是,蒲松龄应约前往。到了官员府后,这位官员命人端来一大盆鱼汤,基本都是汤水,没看见什么鱼。蒲松龄正疑惑间,官员和蒲松龄说道,官场就如何这

  • 咸丰为何年仅31岁就驾崩?全因这3个坏习惯,现代男人也常犯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咸丰皇帝31岁就驾崩,与他3个坏习惯有关。(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咸丰帝是道光帝第四子,生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诞于北京圆明园澄静斋。咸丰帝是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掌握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与最后一位经由储位密建的皇帝。咸丰帝20岁登基,1861年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得年31岁。死后庙号文宗

  • 清朝时有个5品官,名字很难听,因为名字,出差时还闹了个大笑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这故事之前我们先借《西游记》的一个情节作个引子,话说齐天大圣搅得天庭乱七八糟,玉皇大帝为了安抚他就随便给他安排了个小官做,大家也都知道那官名听着玄妙、唤作“弼马温”,其实不过是个看马的小官罢了,连看大门的都看不起他。所以有些官职可能真的是名不符实,如此也常常闹起笑话。历史上也有个与马有关的官名,那

  • 成吉思汗的两个儿媳妇,一个成为“四帝之母”,一个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成吉思汗的四帝之母,蒙古四帝是哪四帝,成吉思汗的哪个儿子继承了汗位

    窝阔台成为大汗之后,由于军队大部分掌握在拖雷手中,他对拖雷非常猜疑。五年之后,金国被蒙古灭亡。回军途中,窝阔台假装生病,当时拖雷就在窝阔台身边,蒙古巫师乞求长生天,找一个人替大汗生病,拖雷在被逼的情况下不得不喝下巫师早已下了毒的符水,几天之后拖雷中毒身亡。八年之后,嗜酒如命的窝阔台在大醉一场之后也死

  • 年羹尧至死都不知,苏公公为何要给他搬凳子,这招真是“阴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年羹尧真的该死吗,年羹尧凭实力作死,年羹尧为什么不回大营

    苏培盛见势自然是很明白他的意思了,自然是不再说什么了。于是苏公公见势立让一旁小太监给将军搬个椅子。此时的年羹尧还在以为苏培盛这是跟他示好,所以他大摇大摆的就坐了下来。不一会儿,果郡王下完棋出来了,看见年羹尧,年羹尧作为臣子,理应是向允礼行礼的,但是他却称腿疾发作不便行礼,允礼听后并没有在意,说只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