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战国七杰中的燕国毫无存在感,甚至连国名都会写错?

为何战国七杰中的燕国毫无存在感,甚至连国名都会写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282 更新时间:2024/1/16 13:50:04

司马迁列出了夏商帝的世系,却无法列出燕国君主的世系。在《燕召公世家》中有过记载,据说在周武王伐纣之后,封召公于北燕。但在之后的200年以内,却只有零星的记载,无法进行统一的还原历史,司马迁虽然列出了燕君釐侯和顷侯这两个人,但他们却也无详细说明,甚至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总之,在燕国这立国的数百年中竟有200年的空白期,几乎没有留下任资料。

[var1]

更加诡异的是,长久以来,人们并没有看到西周早期青铜器上刻有“燕”字,但刻有齐、鲁等字的青铜器却屡见不鲜。

基于这两个不寻的现象,人们很难不怀疑燕国的真实性,甚至有学者直言周之初并无燕国。也有人认为燕国之前就是狄戎,为了融入华夏这块净土,认了召公为祖。像这样类似的情况,不在少数,像春秋时期的吴国,泰太伯去吴建立吴国的说法是不可信的,因为陕西到吴国有千里之遥,泰太伯去吴是值得商榷的……

随着上个世纪,北京琉璃河遗址的发现和发掘,燕国问题才真正得到解决。1940年代,在北京房山琉璃河地区发现了西周遗址,但当时国家还没有精力去发掘,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发掘才慢慢开始深入。

[var1]

人们在考古中发现一铜鼎,铭文中写有:匽侯令(命)堇饴(颐)大保于宗周。庚申,大保赏堇贝,用乍(作)大子癸宝 。

笼统的说就是匽侯与大保的关系,铭文上并没有说清楚,所以金鼎并没有当真解开这个谜团。直到80年代,琉璃河遗址又发现了另一件青铜器,才揭开了燕国起源的真相。

上刻有王曰:“太保(即大保,即召公奭)唯乃明乃心,享于乃辟。大封乃享,令命克侯于匽。使羌、页、虘、驭、微。与御敞。”

也就是周武王对昭公时说:“你立下了大功,赐你土地享受。我把侯、羌、页、虘等地给你,你就在这建国好了。”

[var1]

通过青铜的铭文与史书相印证,充分说明燕国确实是周初周武王赐给召公的封国,只是在之前传世的青铜之上写着“匽(偃)国”而已。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燕国的原名是匽国(偃),为什么史书上要写成“燕”呢?

其实,“匽国”之所以被称为“燕国”,可能与燕、匽、幽三个字的演变有关。

甲骨文中的燕字是一个非常逼真的燕子形象,但乍一看有点像匽字。

如果是这样的话,“匽”到“燕”的变化可能是由于新旧字的书写风格不同,但何时以及为何发生变化仍然是个谜。

[var1]

唐代张守杰作《史记·义传》说:“武王开燕、冀二国,因燕山冀丘而得名。”他引《阔帝志》云:“燕山在幽州渔阳县东南六十里。”他还引述才宗《国都城志》说:“周武王封昭公于燕,其地在燕山荒野,旧地名燕”。

可以想象,如果“燕”字是由“偃”、“匽”字发展而来,那么“匽山”、“偃山”应该是最早的写法。

[var1]

如果是这样的话,“燕国”、“匽国”、“偃国”这三个词语完全相似,只是新字和旧字的写法不同而已。史书把“匽国”、“偃国”写成“燕国”,也就不足为奇。

但目前没有史料证明燕山曾被写为“匽山”、“偃山”或“燕山”。

那么历史学家为什么把“匽国”、“偃国”写成“燕国”,还有待历史学家进一步研究。

更多文章

  • 超燃历史绘画短剧受好评,襄樊之战关羽竟是“大义失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但最近也有一部短剧,同样把视角聚焦在历史中的小人物上,一经上线就在B站收获了近200万播放,那便是《川流:驿人》。《川流》系列由历史战略游戏《三国志·战略版》出品,一年半前的《川流》由吴宇森担任监制,播放之初便广受好评,《川流》讲述了赤壁之战中两个小兵的故事,传达出“小人物也能创造历史”的观点。每个

  • 吕不韦:一生堪称传奇,从富商到权臣,将家国天下当生意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吕不韦简介及人生经历,吕不韦生平介绍,吕不韦一生很大的成就

    [var1]经过数代秦王的苦心经营,中国历史终于走到了至关重要的节点——大一统前夜。在这关键时刻,秦国急需一位新的掌舵人,带领秦人共同迎接黎明的曙光。而这个人正是出身低贱的商贾吕不韦。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人。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

  • 此人比罗成更像三国中的赵云,一身冠绝天下的武艺,可惜死于非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在隋唐中很多人把罗成比为是常胜将军赵子龙,冷面寒枪俏罗成虽然在小说中是隋朝第七条好汉,武艺高强,是用枪高手,但是在隋唐中有一人比罗成更像三国中的赵云,此人就是伍云召。伍云召为南阳关守将,长着面如紫玉的俊美外表,拥有一身冠绝天下的武艺,是隋唐第五条好汉。伍云召父亲伍建章连同家眷三百余口人尽被杨广处死,

  • 秦国一统华夏,知道秦国姓嬴,知道嬴姓的春秋诸侯国还有哪些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姓嬴还是赵,嬴华嬴疾嬴驷什么关系,秦嬴为啥是养马的家奴

    秦国,国姓为嬴。嬴姓,上古八大姓之一。上古八姓,姬、姜、姒、妘、妫、姚、姞、嬴,一色的女字在里边,这也是对人类发展源头母系氏族的致敬和肯定。[var1]中国第一部正史是西汉司马迁的著作《史记》,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跟着大禹治水的伯益,被舜帝赐姓为嬴,伯益是嬴姓的始祖。带领伯益治水的大禹为姒姓。大禹

  • 刘备一生最大的两个失策,一次不应按兵不动,一次不该主动出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原版刘备过江唱段,刘备孙子刘谌,刘备死后多久蜀国灭亡

    第一次失策就是太信任关羽了,默许关羽北伐。北伐之后,却放任关羽而不去救援。当时刘备取下益州后,又在汉中击败曹操大军,接着派遣刘封、孟达占据上庸。此时的刘备的实力可以说是到达了自己的全盛时期。而相对于此时的曹操来说,刚刚在汉中吃了败仗,加上家里的几次叛乱,可谓内忧外患。此时攻守转换,刘备进入攻势,曹操

  • 《资治通鉴》系列谈之十六:天下第一商圣吕不韦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吕不韦,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var1]吕不韦早年经商于阳翟(今河南禹州),一次到邯郸做生意,见到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此时,因秦国数次攻赵,公子异人不受待见,生

  • 为何鼓动秦国老世族杀死商鞅的人是公子虔?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var1]看过《大秦帝国之裂变》的同学们都知道,公子虔是一个非常精神分裂的人物。一方面,商鞅变法初期,秦孝公、公子虔和商鞅,组成了铁三角同盟的关系。一起面对老世族甘龙和杜挚的步步紧逼。可谓是商鞅变法的坚定支持者。而且,公子虔掌握秦国军队,对秦孝公来说,公子虔对变法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秦

  • 刘备弥留之际,刘禅随口问了8个字,能把刘备活活气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临死前和刘禅的对话,刘备遇到刘禅会说什么,刘备为什么要刘禅当太子

    公元223年的白帝城中,一代枭雄刘备正在走完他人生的最后一程,刘备此时可谓是狼狈不堪,因为遭遇了伐吴的大败,刘备已经无脸面再回到成都。东汉末年,天下三分,魏蜀吴三国鼎立。而蜀汉的君主刘备,虽然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笼络了一批前朝老臣的忠心,但仍然是三国中最弱的那一个。此时刘备称帝还不到一年,蜀汉基业未

  • 刘禅突然投降,姜维怒吼九个字,字字扎心,刘备若知,要打残阿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禅投降时姜维打到了哪里,阿斗刘禅,阿斗为什么不怕姜维

    三国乱世,先是诸侯割据,然后三分天下,最后三家归晋。刘备作为三国时代的三巨头之一,其创业环境是最为艰难的,一不是官二代,二没有父兄留下的基业可以继承,可以说是白手起家。刘备为了蜀汉基业,可以说是耗尽了一生的心血。他的前半生过得非常凄凉,寄人篱下,颠沛流离,几乎找不到一寸立足之地。终于在得到了“卧龙”

  • 大秦灭亡时,灭六国的百万秦军虎狼之师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国最精锐三大军团,虎狼之师秦军多厉害,秦军虎狼之师是如何炼成的

    法家认为,只有民弱民穷,国家才能成功地实行法治。他们声称“人民不必被爱,税收和服务不必轻”。所以,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并没有让百姓生活复苏,而是继续花费物力财力,用来修陵、下海采药、周游列国。[var1]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秦朝点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火种。陈胜、吴广带领秦朝农民起义反抗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