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神”薛仁贵:从军40年无数次高光,却打了大唐最大一次败仗

“战神”薛仁贵:从军40年无数次高光,却打了大唐最大一次败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162 更新时间:2024/2/9 12:30:56

但对于有些人而言,现状就是用来打破的。

公元7世纪,一颗将星照耀大唐,三箭定天山、降伏高丽、大非川之战,薛仁贵拼着命为自己搏出了另一番天地。

彼时,他不过30岁,而在此之前,他只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农民。

△薛仁贵雕像

01

公元614年,天下大乱。

这一年隋炀帝远征高句丽失败,各方势力纷纷抬头意图造反。巧合的是,这一年薛仁贵出生了。而这一年,他的贵人李世民刚刚16岁。

薛仁贵,单名一个礼,仁贵是他的字。

从严格意义上讲,薛家也是有家学渊源的。从北魏到隋朝,薛家一直有人在朝为官,薛仁贵的父亲也不例外。可是到了薛仁贵这代,似乎不太走运,赶上隋末大动乱,父亲只能解甲归田,没过几年就去世了,只留下薛仁贵和老母亲相依为命。

可生活依旧还是得继续。为了养家糊口,薛仁贵早早就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农夫。

虽然没沾上祖辈的光,但薛仁贵从小就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常常为自己无法让父亲归葬故土感到遗憾。

直到30岁这一年,薛仁贵的生活依旧马马虎虎,成日鸡毛蒜皮家庭琐事,也没有什么好机会,于是他想着给父亲迁一下坟,改善一下自己的运气。

薛仁贵的妻子柳银环也是一个贤内助,不仅没有责备薛仁贵异想天开,还宽慰他:“有出众的才干,要等到机遇才能发挥。如今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亲征辽东,招募骁勇将领,这是难得的时机,你何不争取立功扬名?富贵之后回家,再迁葬也不迟。”

不得不说,柳氏见识不凡,正是她的指点让薛仁贵如拨云见日一般,找到了目标。

△薛仁贵画像

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这个家族以骁勇善战著称,南北朝名将薛安都是他的六世祖。此人单枪匹马直闯万人之中,斩杀敌方将领,人称“关羽再世”。

薛仁贵虽然家道中落,但并没有忘记祖辈习武的习惯。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句话说得一点不错。

听了妻子柳氏的话,薛仁贵决心弃农从戎,投军去,于是来到了正在招募士兵的唐朝名将张士贵的麾下。

在电视剧和历史演义中,张士贵的形象是奸邪小人,可在真正历史上,他并未刁难薛仁贵,不仅功勋卓著,还擅长作诗,二人就是单纯的上下级关系。

就这样,薛仁贵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02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46岁的李世民亲征高句丽,而此时的薛仁贵只是十万大军中的一个小小炮灰。

△李世民 影视剧照

一次,唐军在安地城和高句丽大军相遇。双方开战没过多久,唐军郎将刘君邛就被高句丽的军队围困,正当无法脱身之际,薛仁贵单枪匹马挺身而出,大喝一声,高句丽将领的首级便被取下,薛仁贵将其悬挂于马上。

《旧唐书》记载:“贼皆慑伏,仁贵遂知名。”

张士贵眼前一亮,薛仁贵向领导跨近了一大步。

薛仁贵在唐军中名声大震。可薛仁贵要的不仅仅是名声,他要光宗耀祖,建功立业。

三个月后,薛仁贵的机会来了。当时高句丽集结了25万大军,与唐军在安市城作战。作为最高统帅的李世民自然也参与了这场战斗。

正是这一战,薛仁贵走进了李世民的眼中。

据《资治通鉴》记载:只见薛仁贵身着白衣,手持画戟,“腰鞬张弓”,大呼冲阵,所向无敌,高丽军望之披靡。唐军大举跟进,高丽军大败,“斩首两万余级”。

这个与众不同白袍小将,无论是造型还是作战,都给李世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大战结束后,李世民特意召见了薛仁贵,赏赐了两马,40匹绢以及俘虏的十个高句丽人,并升他为游击将军。

由于天气寒冷,粮草供应不上,唐军还是没有攻下安市城,只得打道回府。

△薛仁贵 影视剧照

回朝途中,李世民特意找薛仁贵说了一番心里话:“朕的将领都老了,每次想提拔新人的时候,总是没有合适的。这次能不能打下辽东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得到了你啊!”

这便是俗话说的“三军易得,一将难求”了。

薛仁贵被提升为右领军中郎将,负责镇守玄武门。从一介贫民到领导护卫,他只用了一年。接下来迎接他的不光是功名富贵,还有正式开的玩命生涯,而且注定不能重归平淡。

唐初名将如云,可直到李世民去世,薛仁贵都是玄武门的守护者。或许,这正是李世民给儿子李治留下的一份大礼。

03

薛仁贵靠着不断玩命,幸运地走到了李世民面前,可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何能让李治再关注自己?

公元654年,唐高宗李治带着武则天去万年宫避暑,薛仁贵随行护驾。当天晚上就爆发了山洪,其他人吓得都跑了,只有薛仁贵冒死跑进宫,把李治和武则天喊起来逃跑,李治幸运躲过一劫。

这一晚淹死了三千多人。凭借不怕死的精神,薛仁贵再一次幸运地走到了贵人面前。

好的员工需要好老板,这一点李治和薛仁贵不谋而合。

△李治 影视剧照

很多人都奇怪,薛仁贵是个武将,如何能得李治赏识?

其实真实历史上的唐高宗李治,杀伐决断、对外扩张一点都不比父亲李世民少。

唐高宗年间,大唐雄师威震四方,降高丽、定天山、灭铁勒、战吐蕃……这是铁血与征服的时代,这是属于薛仁贵的时代。

公元661年,和大唐关系不错的回纥首领去世了,新首领则与大唐为敌。唐高宗李治决心教训一下这个新首领,于是派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率兵赴天山攻打铁勒九姓部落。

临行前,李治在宫内设宴,席间薛仁贵现场展示了一下“如何一箭射穿五层铠甲”,在场的人都目瞪口呆。薛仁贵这一手让唐军吃了定心丸,士气大振。

九姓铁勒早已纠集了十万大军,在天山脚下坐等唐军到来。两军摆开阵后,九姓铁勒派出数十名勇士上前叫阵,结果薛仁贵二话不说,搭箭就射死三个。

九姓铁勒瞬间目瞪口呆,以为薛仁贵是天神附体,纷纷下马投降。趁着敌军迷茫之际,薛仁贵率军剿灭九姓铁勒残部,生擒首领兄弟三人。

△主要活动在蒙古高原西部、北部的铁勒各部

担心九姓铁勒死而复生,薛仁贵下令将投降士兵全部坑杀,足足有二十余万人。

薛仁贵收兵后,军中传唱说:“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天山一战,薛仁贵成就了自己“战神”的威名,从此九姓铁勒衰败,不再为边患。但因坑杀降兵过于残忍,唐人没有将薛仁贵写进武庙。

04

此后20年间,薛仁贵一直征战沙场从未停歇。

667年,李勣带兵再次攻打高句丽,薛仁贵带兵斩首五万。李治亲自给薛仁贵写信:

“金山大阵,凶党实繁。卿身先士卒,奋不顾命,左冲右击,所向无前,诸军贾勇,致斯克捷。宜善建功业,全此令名也。”

668年,薛仁贵率领三千人突袭扶余城。有人劝他不要冒进,薛仁贵答:“兵不在多,在于会用!”

果然,上天是公平的,打扫战场很安全,所以不会使他加官进爵;冲锋陷阵容易丧命,却能换来丰功伟绩。这次战役的结果就是,薛仁贵攻下扶余城,斩杀高句丽军一万余人,唐军声名大振,扶余川四十余城纷纷投降。

△薛仁贵 影视剧照

此后薛仁贵的大军一路高歌猛进,和李勣合力灭掉了高句丽。大唐在此设立安东都护府,薛仁贵出任安东都护,同时被封平阳郡公。

从军以来,薛仁贵几乎没有败仗,可夜路走多了总会碰到鬼。

唐高宗时,吐蕃不复唐太宗时那样对大唐恭敬,西域纷争不断,其中与大唐争夺吐谷浑的战争最激烈。

670年,吐蕃咄咄逼人,攻陷西域十八州,野心勃勃的李治决心援助吐谷浑,同时收拾吐蕃,于是任命薛仁贵率五万大军护送吐谷浑王去青海。

可李治却给薛仁贵配了一个拖后腿的副手——郭待封。郭待封的父亲是隋唐名将郭孝恪之子,一个典型的官二代。在他看来,草根出身的薛仁贵根本不配领导自己,所以一路上磨磨唧唧不听指挥。

一开始唐军进展很顺利,直到到了大非川,薛仁贵和郭待封分批行动。薛仁贵安排郭待封率领辎重部队设栅固守,自己向前疾行,好有个照应。

可是郭待封看不起薛仁贵,怕功劳被独占,非要离开大非川这个有利地形。结果郭待封一离开,唐军的辎重和粮草就被吐蕃和吐谷浑联手围攻。

△唐高宗 李治

没了粮草的薛仁贵只好撤军退回大非川,吐谷浑和吐蕃同时进攻大非川,唐军惨败。薛仁贵和吐蕃签署了停战条款才回了大唐。

战败后的薛仁贵,由于草根出身,也没人保他,只得被清出公务员队伍,回家种地,这一年他56岁。

薛仁贵成为庶民后去做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就在他被贬没多久,朝鲜半岛又乱了,于是朝廷再次起用他。

681年,李治召见薛仁贵,对他说:“以前在万年宫,要是没有你,朕就没命了。你又为大唐伐九姓、击高丽,漠北辽东都对你俯首称臣,我又怎么能忘记。如今辽西不安宁,瓜州沙州路都不通了,你怎么能不出马呢?”

就这样,67岁的薛仁贵又被封为瓜州长史,踏上了人生最后一段征程。

682年的一日,突厥人入侵云州,薛仁贵奉命征讨。突厥人问:“唐朝将领是谁?”

回答说:“薛仁贵。”

突厥人说:“我听说薛将军流放到象州已经死了,怎能复生?”

薛仁贵脱掉头盔去见他们,突厥人仔细一看大惊失色,都下马排队拜揖,渐渐逃走。

薛仁贵趁势追击。这一仗大获全胜,突厥人大败,薛仁贵率军斩杀上万人,俘虏两万人,夺取驼马牛羊三万余头,取得云州大捷。这是薛仁贵的最后一战。

第二年(683年),70岁的薛仁贵在长安病逝。就这样,白袍小将走完了他的一生。

薛仁贵的一生,30岁是一个分水岭。

30岁之前,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乡野村夫;30岁之后,他牢牢抓住改变命运的机会。

薛仁贵凭一己之力,靠玩命为薛氏家族换来了泼天富贵。

薛仁贵的一生,为了大唐而战,为了大唐的荣耀而战。他是当之无愧的大唐战神。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受母亲欺压被妻女残害,唐中宗李显的一生活得到底有多悲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中宗李显简介,被称作六味地黄丸的唐中宗李显,唐中宗李显高清视频

    单论家世,李显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史上背景最强的男人!爷爷是唐太宗李世民,父亲是唐高宗李治,母亲是唯一女皇武则天,弟弟是唐睿宗李旦,儿子是唐少帝李重茂,侄子是唐玄宗李隆基。光是直系亲属中就出了六位皇帝,也难怪有人戏称他为“六味帝皇丸”。但就是这么一位身份背景如此之牛的人,一生却过得无比悲哀,这还要从他的

  • 东晋风流宰相谢安,一生谈定自若:中国古代史上最完美的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谢安(生于公元320年,卒于公元385年),字安石,陈国阳夏(今河南康州)人。四岁便显出将军气概。乔俊桓义看到他就佩服了一次:“这真是个美少年,以后不会比王导差的。”他开始显示他的天才和智慧。他博学多才,文静聪慧,洞察力不凡,自幼擅书法。当他十几岁的时候,他更加与众不同。他有一次去拜见国王,两人谈了

  • 长孙无忌的人生剧本其实早就已经写好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长孙无忌简历,李治为什么要逼死舅舅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和长孙顺德

    文 / 子玉有些人的人生结局是可以预测的,比如,长孙无忌。显庆四年(659)四月,唐高宗李治罢免了太尉长孙无忌、削去了他的封邑,并改任长孙无忌为扬州都督,将他安置在了黔州。说不好听点其实就是流放加软禁的套餐。到了七月,李治更是直接派出使者前往黔州,命令长孙无忌自杀。曾经大唐的功臣、关陇贵族集团的领军

  • 安史之乱有多恐怖,长安十室九空,睢阳三万百姓被守城将士蒸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安史之乱睢阳保卫战,平定安史之乱实力,图说历史安史之乱

    编辑 ▏怪兽学府杜甫名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正是长安经历安史之乱后的真实写照,唐玄宗弃城逃往蜀地,叛军长驱直入攻陷长安,200万人口的京畿地区,百姓或逃亡或被杀,剩下的人口不到1000户,河南到关中百姓十不存一,河南睢阳守军将领张巡无奈之下将百姓蒸食分给士兵食之。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二

  • 唐高宗李治的挚爱是武则天吗为何晚年那么急于废掉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则天为什么让李治爱得死去活来,武则天秘史李治跟韩国夫人吻戏,武则天与李治有几个孩子

    在历史上记载武则天是李世民的一个妃子,并且李世民对武则天并不是很宠爱以至于武则天十四岁嫁给李世民之后却没有很高的地位。而得到皇帝的宠爱获得很高的权利和地位是每一个进宫的女子这一生中最想要达到的目的。但皇帝只有一个就算再多情的皇帝也不会一下子喜欢许多女人。所以在皇帝的后宫中有那么多妃子总会有许多妃子被

  • 牛李党争,首先遭殃的却是佛教徒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牛李之争代表人物,牛李之乱,唐朝晚期牛李斗争

    自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因科举问题结恨,直到唐宣宗大中三年(849)李德裕死于被流放之地崖州即海南岛,在长达四十多年的时间内,两党相互争斗,此起彼伏,以致于文宗曾经发出“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的感叹,斗争之激烈可想而知。会昌开元(背“昌”)牛李党争,实质上是朝廷内部,面对安史之乱以后所出现的社

  • 夏朝是中国第一个王朝,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通过什么方法建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夏王朝的建立不是偶然的都是先辈的原始积累,通过自身的改革实践才得以成功,记住积累自己知识资源人脉才能厚积薄发。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哦!也给小编来个点赞加关注吧,谢谢你们啦。

  • 苏妲己就寝前有一个习惯,深得纣王喜欢,现在的女孩却绝不敢效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玉碎香消实怜 娇容云鬓赛仙 ”,这是封神榜里纣王听闻妲己的死讯之后念出的诗句。封神榜中纣王总共作了两首诗,一首是写给女娲娘娘的,诗中描写了女娲娘娘的美貌,不乏冒犯之意。惹得女娲娘娘很是震怒,特意派出九尾狐狸变成人间美女苏妲己迷惑纣王,让纣王做出了不少的荒唐事,最终激起民愤,商朝灭亡。其实《封神演义

  • 商代晚期,军队的主要职能就是保护城市,为何还会受到限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文 |蒋冉Jiang编辑 | 蒋冉Jiang毫无疑问,商代晚期的军队主要与城镇联系在一起,在不被派去执行战地任务时包括夜间守城,军队的职能是保护城市,然而,他们可能开展的活动范围将受到特遣队组成和规模的限制。当时,军队为何会受到这样的限制?商朝的武装力量射箭在商代受到高度重视,出现了两个官方头衔,她

  • 从甲骨文记录中消失的武丁,到底有多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文 |史记新说编辑 | 史记新说武丁时期的战争成就一场相当高强度的运动,以周的原始国家为目标,并成功结束了他们在王朝剩余时间的公然叛乱,似乎是在武丁统治后期进行的。这场运动是由于周在品日益增长的直接结果,还是由特定事件引发的,尚不清楚。然而,与传统的说法相反,周可能试图利用武丁对附近的杜坊和宫坊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