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消灭元朝后,朱元璋是如何处理十万蒙古女人的?说出来你别不信

消灭元朝后,朱元璋是如何处理十万蒙古女人的?说出来你别不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733 更新时间:2024/1/1 23:26:50

讨论历史,绕不开皇帝,开国皇帝是最有能力,也是大家最想了解的。

如果皇帝有排名,秦皇汉武唐宗明祖当然要占一个席位。明太祖朱元璋开局一个碗打天下,那是成了说书人口中的传说。

朱元璋是最接地气的皇帝,他有和我们一样的穷苦经历。

他看天下自然更加透彻,他是实在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君主,当然也能看清自家臣子的不堪。

有人说他是暴君,杀了从龙之臣,是也不是。

灭元之后,

朱元璋建立明朝,10万蒙古女人摆在他面前。

臣子都杀了,敌国的女人怎么处理呢?

也许得从他的生平说起,什么使他做出这等选择。

开局手牌烂透了

前朝是元,一个歧视南人北人的朝代,大多数中原人过的都不好,朱元璋更是如此,家境极差。

小时候给地主当牛做马,家里又连年遭灾,这小农民的日子自然是过不成了。那又能咋呢?

朱元璋自然是哏跟着元末的大趋势,当了个乞丐。

现在看看乞丐是挺丢人的,在那时候,哪个穷人还没当过乞丐。历史的心酸就这样降临到了他的身上。

作为一个乞丐自然就是无家可归,朱元璋在那浩浩荡荡的队伍中四处游荡。

路过寺庙,看到僧人居然有饭吃,

渴望吃饭的朱元璋就主动的做了一个和尚。

和尚这年头也不是什么好做的工作,刚开始还勉强果腹,之后战乱频发,元朝越发不堪,就算是出家人又去哪里寻一口饭吃?

相传是有元军砸了朱元璋和尚的饭碗,也幸亏如此,才出现了这么一个好皇帝。

恨,自然是恨元朝的,那个百姓,哪个乞丐不背地骂几句“丧尽天良”?

和尚不做了,老朱开始打江山

朱元璋回家了,看到发小汤和竟然混的不错,可不羡慕咋地。

汤和不含糊,直接将老朱拉入了反抗军的大营,也就是当时郭子兴的红巾军。

郭子兴一看,这朱家小子打起仗来也真不孬,打了好几次漂亮的胜仗。这不看朱元璋孤零零一个人嘛,大手一挥,义女马氏就嫁给了他。

这不,朱元璋大明的班底不就来了一个,就是著名的马皇后

从此之后,朱元璋职位不断提高,加之其非常出色的军事才能,在红巾军有了不小的声势。

郭子兴没等到统一,早早的逝去了。他儿子开始和朱元璋搞起了夺权。说来也是,那儿子不比女婿亲吗?

但是他儿子实在是难堪大任,对内嚣张至极,而且也没有什么功绩,那头头的位置不是老朱那能是谁的。

朱元璋最开始哪有这么霸气的名字,之前总是重八重八的叫。

影视剧就有一个打油诗“八个小孩一头牛,日月同行照九州”,就说的是朱重八。

朱元璋也就一步步发家,性格谨慎,也遵循三步走战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一步步的走向那个九五至尊的宝座,成了历史上起点最低的皇帝——明太祖。

虽说之后刀了不少之前的好兄弟,

但他相比其他君主,已然是一个大善人。

这么悲惨的经历,当然也有它该有的意义,朱元璋很敏锐,有军事才能,明辨是非,最可贵的是高度关心百姓。小时候的经历对他的性格以及才能有非常重要的塑造作用。

蒙古女人最后的结局

朱元璋最终没有把屠刀放在她们的脖子上。

朱元璋太仁慈了吗?朱元璋杀死自己的小弟,为什么不杀敌国的人?

他做这种事自然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首先啊,那些小弟到了明朝已经是位极人臣了,权力大了,自然中饱私囊的现象就少不了,这些会给百姓带来很大的伤害,杀了也不是一个不可接受的事情。

而那些女人,没有抵挡军队的实力,在明朝也不可能当上官,对于百姓的危害自然少之又少。杀了也无用,只能让自己名声更臭。

既然不杀,那对于这些女人,朱元璋实行的是什么样子的政策?——汉化。

想回去的自然可以回去,但是留在中原必须要遵守一些条例。

首先,蒙古女必须嫁给中原男子,生下来的孩子肯定也是学习中国文化,

代代如此,就会将蒙古人变成中原人。

如果有与蒙古男人私通的,惩罚也是很严重,杖八十,贬为奴隶。

这可不是给哪位大人家的少爷打的意思意思的杖,实打实的杖八十谁也扛不住啊。

其次,中原是没有那种父亲死了儿子娶母亲的陋习的,这对于蒙古女人来说实在是太棒了。

减少了她们的排斥,自然她们也就愿意当一个明朝的子民。

中原人不虐待其他人,最终才能搞成五十六个民族大团圆,不是吗?

这也是朱元璋对待外面人民的政策的一个缩影。

他对外收复失地,自然要面对一些之前的侵略者,什么样的政策适合那个地方也就成了一个难点。

好在他敏锐,蒙古女地位低,拉入汉籍提高地位,蒙古人归顺了许多。

这种政策在他北伐时就有一些显露。

那时候他说:只要蒙古人愿意学习汉人的礼仪秩序,就可以当汉人,地位和福利和汉人一样。

女人如此,对待男俘虏也不会差。

朱元璋同时优待男俘虏对于其中有才能的人,在政治上进行招抚,就算你很是平庸,明朝也会将这些蒙古人送上合适的岗位。

兵法常说围三缺一,

就是让敌人知道输了也可以活着,但投降活的更好。

把俘虏都杀了的话,明朝的名声就臭了,啥军队遇到明军都会决一死战,那样子损伤太大了。

如此一来,蒙古人纷纷依附明朝,明朝也少了些麻烦。

毕竟如果蒙古还在中亚游荡,过不了几十年又是一条好汉。也就会威胁到明朝的统治。

而释放这样的友善信号,也无时无刻不在彰显明军优待俘虏,是一个有良好品德的大国。

明朝在朱元璋的带领下有了一个相对良好的外部环境,明代的昌盛也就因此而开始。

关注我,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头条创作挑战赛#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最远打到了哪里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时光回到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历史上的蒙古帝国,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在位期间,先后对外进行了多次扩张行动,四处征讨掠夺,成果斐然。1211年,蒙古军大举进攻金朝,在一系列的猛烈攻势下,金朝都城很快沦陷,金朝卒。随后在1218年,成吉思汗发兵进攻西辽,很快西辽就被打败

  • 清朝时期,河南五大直隶州,发展各不相同,仅一座彻底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时期,河南省即辖府又辖直隶州,至清末共下辖九府五直隶州,其中这五大直隶州分别是郑州、汝州、陕州、许州、光州五大直隶州。郑州直隶州,清初为散州,属开封府,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荥阳、荥泽、汜水、河阴等4县,雍正十二年降为散州,仍属开封府。光绪三十年(1904年),郑州复升为直隶州,领荥阳、荥泽、汜

  • 50岁道光踢死独子奕纬后,接连临幸妃嫔,连生6个赫赫有名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自从夏朝,夏启开始“家天下”时代,世袭制就这么传承下来,而传承的最好的就是皇家。自古皇家一旦皇帝有了儿子,一般大臣都会建议早早立储,以稳固国本。因为皇帝其实也是个高风险职业。一旦遇到危险,那么储君就立刻上,这样国家才不会陷入动乱。但清朝的道光皇帝似乎就没有多考虑过这个问题,或者说他在50岁之前,就没

  • 努尔哈赤挖出一块石碑,警示爱新觉罗家族,结果300年后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早在元朝时期,草原上就流传着一个故事。爱新觉罗和叶赫那拉曾经有过一次激烈的决战,双反在草原上发起了一次战争,叶赫纳拉氏拼死战斗,最终打败了爱新觉罗家族。叶赫那拉氏族一战成名,奠定了满族中的地位,逐渐成为了满族一大姓氏。从那场战斗之后,叶赫纳拉氏与爱新觉罗家族结成世仇。不过,经过后续多年的建设,两大族

  • 清朝太监太难做了,每晚必须给嫔妃做这件事,太奇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太监权力最巅峰的朝代就是明朝了,当时李自成把明王朝的国库都翻遍了也只有四千两银子,而魏忠贤被抄家的时候却搜出来了千万两白银和很多稀奇珍宝,这崇祯皇帝还没有太监有钱,也是非常可笑了。到了清朝,为了不再上演太监当权的现象,规定了太监不能有权力。后宫中除了皇亲国戚以外的男人存在意义就是一个——做苦力活

  • 强夺岳父侍妾做侧室,纵容其将原配做成人彘,隆科多的作死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李四儿”一事,正史和野史中曾有记载,但不过寥寥数字而已。在日本学者稻叶君山的《清朝全史》中也有少许篇幅描述此事。这个李四儿籍贯、出身都不详,只知道他是隆科多岳父的一个侍妾,据说长得身材娇小,相貌出众,而且伶牙俐齿,能说会道,因此被隆科多相中。因此有事没事就往老丈人家里跑,明面上是看望岳父老泰山

  • 《红楼梦》里王夫人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夜抄大观园?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表面上看夜抄大观园,是王夫人为了回应邢夫人送来的绣春囊,实际上也是王夫人的一次收权行动,这次抄查的主力人手,都是王夫人的几家陪房,第一位就是周瑞家的。这时候宝玉的年纪已经大了,已经到了谈婚的地步,元妃的赐礼,金玉的传言,王夫人和薛姨妈其实做过铺垫。宝钗管家理事,已经接触到了贾府的部分家务,也是打了基

  • 1951年,陈毅给了黄金荣一把扫帚让他扫大街,蒋介石:陈毅太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位于西藏南路、延安东路交叉口的上海‘大世界’门口交通拥堵,速来现场疏导!“1951年5月的一天,上海市的交警接到了这样一个命令。来到现场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恢复了交通秩序。说来奇怪,这次交通堵塞,竟然是一个八旬老头扫大街被群众围观引起的。一个老头子扫大街,有什么稀罕,为何引起如此大的轰动?原来,

  • 努尔哈赤跟李成梁到底啥关系?“奴儿”“努尔”两字之差暗藏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人修的《明史》是为李成梁作传了的,但是只字没提李成梁跟努尔哈赤的关系,只说李成梁抓住闹事的建州右卫都督王杲,还杀了王杲的儿子阿台、阿海,但是细看明朝史料才知道,原来那个被李成梁送到京城凌迟(磔)处死的王杲就是努尔哈赤的亲外公,而且李成梁还利用女真内乱干掉了努尔哈赤的爷爷和父亲。这样看来,李成梁可

  • 看了当年武汉的汉阳钢铁厂才知,为何民国3大城市是上海天津青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汉钢铁厂的历史背景,汉阳铁厂历史简介,民国钢铁基地

    武汉风光至于青岛天津更别说压武汉了,光汉口的经济实力都是‘’驾乎津门、只追沪上‘’,号称东方芝加哥,更别提三镇合一后的武汉了。总的来看,武汉在民国的地位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汉口直辖市的繁荣;2、三镇合一,武汉定都;3、武汉会战,资源西迁。不否认上海作为民国第一大都市的事实,但是武汉最巅峰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