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之洞意外成探花,感恩慈禧却不盲从

张之洞意外成探花,感恩慈禧却不盲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226 更新时间:2023/12/31 22:42:57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张之洞这个名字,他曾担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署理)、军机大臣等职务,是晚清洋务派的代表人物。然而,比较鲜为人知的是,张之洞还有两个比较特殊的身份:

一、他是晚清中兴名臣胡林翼(湘军名宿,与曾国藩齐名)唯一的入室弟子,另外他还有两位老师——丁诵先、韩超也不得了,一个后来担任翰林院侍读,另一个则官至贵州巡抚;

二、他的族兄张之万是1847丁未科的状元(同年中进士的还有李鸿章、沈葆桢等人,他们属于同年所以关系很好,相当于现在的同学关系)。

这么一说,坐拥如此之好的政治资源,很多人认为张之洞不想要出人头地都很难。话虽这么说,可张之洞的仕途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先来看看他的科举之路:

1837年,张之洞出生,五岁就进入私塾,因为才思敏捷,所以从小便有“神童”之誉。

1850年,14岁的张之洞参加南皮县试,获得第一名秀才(相当于南皮县高考状元);

1852年,16岁的张之洞参加顺天府乡试,获得第一名举人(又称解元,相当于北京地区高考状元);

1853年,因为身体原因放弃会试;

1856年,父亲去世,在家丁忧,不得不放弃会试;

1859年,因为张之万担任同考官,不得不避嫌放弃会试;

1860年恩科加试,张之万又担任同考官,又只能放弃;

连续四次不得不放弃会试的经历让张之洞非常沮丧,常常感叹造化弄人,甚至还一度找到族兄张之万抱怨:下次能不能不要再担任会试考官了,毕竟自己身为解元,却已经整整九年都没参加过会试了。

好不容易熬到1862年,26岁的张之洞才第一次参加会试,结果却因为各种原因名落孙山,还好次年再次参加会试才终于考中了第141名。殿试结束后,张之洞的答卷本来被考官们列为第二甲,但阅卷时慈禧太后看到张之洞这个名字后感觉好像有点印象,因为张之万是曾经的状元,而张之洞15岁时就曾高中解元,于是当场就将其定为第一甲第三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探花。

按照正常的思维,会试和殿试是等额考试,一般只是少数人的名次会发生较小的变化,而张之洞能够从第141名昂首挺进前三,完全是拜慈禧太后的恩赐而幸运得来的,所以张之洞对慈禧的这份知遇之恩感激涕零,终身都对慈禧太后极为忠诚。

从1864年高中探花开始,张之洞在北京当了十多年颇有政绩的京官以后,直到1881年才出任山西巡抚,从而正式开始了他的封疆大吏生涯,此时他年仅45岁。四年后他因为对法主战被擢升为两广总督,并开始了他的洋务生涯。在随后的若干年里,他不但创办了好几所高等院校(比如说今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还创办了许多近代军工重工业企业(比如说当时的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等),终成晚期一代名臣。

前面说到,张之洞一生对慈禧太后忠心耿耿,但也有例外的时候。1900年,慈禧太后因为诸多原因(包括义和团运动等)宣布对英、法等十一国列强宣战,导致八国联军侵华,同时命令南方各督抚率兵前来护驾,但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和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李鸿章等人却联合起来对外宣称“坐拥东南,死不奉诏”,也就是我们后来常说的“东南互保”——不但拒绝执行慈禧太后的救驾命令,还称此诏令是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不久,清廷和八国联军和谈成功,结果张之洞等人不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因为“力保疆土”而受到了慈禧太后的嘉奖。

1909年,73岁的张之洞在弥留之际留下遗言:“为官四十多年,勤奋做事,不谋私利,到死房不增一间、地不加一亩,可以无愧祖宗。”这或许算得上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吧。不久,这位晚清四朝老臣与世长辞,谥“文襄”,赠太保,入祀贤良祠。

标签: 张之洞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除了“断袖”,古代还有哪些比喻男同之间亲密关系的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汉朝时期,男宠之风在宫廷中颇为盛行,几乎每个汉朝皇帝都有男宠,他们能与皇帝同起同卧,这在当时的上层社会中是公开的秘密。“断袖之癖”的典故就是出自汉哀帝刘欣与男宠董贤,如今“断袖”泛指男子之间的同性恋行为。断袖断袖是古人对同性恋的代称,或者说“隐语” ,典故出自《汉书·佞幸传》:常与上起卧。又尝昼寝,

  • 阿伊努:东亚国家日本的少数民族,居住在库页岛和北海道的原住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阿伊努,日本,历史解密

    阿伊努(日语:アイヌ),或翻译成爱努人、爱奴人、阿衣奴,是居住在库页岛和北海道的原住民。在其他的移民来到日本列岛之前,阿伊努是在大陆和附近的群岛之间还没有造成广大的海峡的时代,从亚洲东北渡海而来。他们现今被认为是日本的土著,曾经占领过全日本。但其后逐渐被中国人、高丽人、马来人、印度尼西亚人(包括印度

  • 蓟属于什么品种的植物?又该如何栽培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世界,蓟,历史解密

    不知道大家对蓟有了解吗?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蓟相关的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蓟的外形特点与品种简介蓟为菊科蓟属的植物,一般多生于荒地、山坡、路旁等,现在常被人工栽培作为药用。蓟又名大蓟、刺蓟、山萝卜,花期为6-8月,花语为谨慎、严谨、稳重、沉默的爱。蓟蓟为多年生草本,有多数肉质

  • 古代官府为何禁止私人买卖食盐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日常生活中,食盐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食盐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在很多方面,食盐都可以涉及的到。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不记得《武林外传》这部搞笑电视剧中出现过的一个场景,李大嘴为图便宜从小贩手中购买了私盐,却差一点被判刑,这是为什么呢?在中国的文化传承之中,食盐一

  • 三国时期曹魏五谋臣分别指的是谁?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三国时期曹魏五谋臣的故事。曹魏五谋臣,指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五人。因为这五个人对曹魏势力的成立与巩固有巨大贡献,所以,把他们叫做曹魏五谋臣。唐朝宰相朱敬则在《隋高祖论》里称及:“荀彧、贾诩、荀攸、程昱

  • 孙策的五个兄弟,分别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孙策的五个兄弟,分别什么结局?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孙权兄弟五人,大哥是孙策,长于孙权七岁;三弟是孙翊,小于孙权四岁;四弟是孙匡,生平年岁不详。另一位弟弟孙朗,不见于《三国志》的本传,而见于虞喜所著的《志林》,是孙坚的一位姨太太所生的儿子。在这里,小编先介绍一下孙权的四个兄弟。孙策,公元1

  • 李凤娘那么坏,为什么没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李凤娘那么坏,为什么没被废?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欺凌丈夫、染指朝政、顶撞公婆、言行恶毒,怎么看都不是个好儿媳,宋光宗的皇后李凤娘实在是让宋孝宗难以忍受,宋孝宗也是想要将其给废黜的,但却没有成功。李凤娘入宫,是因为宋高宗选中了她,没想到这个毒妇成为太子妃与皇后之后,本性暴露,她的公公宋孝

  • 春秋时期,宋国是如何灭掉曹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国,周朝,历史解密

    曹国是武王的弟弟振铎的封国,国都是定陶,与齐、晋、宋、卫、郑等国接壤。在春秋时期,曹国作为“华夏村”里的小个子,之所以总是被人殴打,除了地理位置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太皮了”!1. “老宋啊,我才不服你呢”!曹国跟宋国是邻居,但这哥俩似乎关系并不好。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这时的曹国和宋国都是齐国

  • 夏尔·卡米尔·圣桑的作品有着怎样的风格?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夏尔·卡米尔·圣桑,法国作曲家,历史解密

    音乐神童圣-桑也是一位音乐神童,而且堪称空前绝后:他刚刚两岁半,就开始学习钢琴;三岁生日刚过,他就写出了第一首钢琴小品;七岁时,他已正式从师学习作曲了;十岁的圣-桑,已经开了个正式的演奏会,这时的他竟然能够不看谱就背奏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任意一首;他还是一个能够“一心二用”的人,例如他经常一

  • 井上哲次郎有着怎样的哲学思想?他主张什么伦理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井上哲次郎,日本,历史解密

    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主要是移植英国和法国的哲学,井上开始大量介绍德国的哲学。他把德国的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与中国的儒学、印度的佛教等相结合,企图建立自己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的基本哲学思想是"现象即实在"论。他认为,实在和现象是相即的,即互相包含、融合的,现象和实在是同一存在的两方面,现象本身即是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