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江的这108将,到底是一群什么人,北宋真的是他们搞垮的么

宋江的这108将,到底是一群什么人,北宋真的是他们搞垮的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377 更新时间:2024/3/18 11:58:44

宋江在宣和元年聚众36人在梁山泊起义,攻打今天的山东青州,后辗转十几个州县。后来徽宗曾经招安宋江等人,但是宋江没有领命,后来宣和三年,在连云港附近,遭到伏击,宋江被俘,起义失败。

真实的宋江团队一伙36人,能够坚持战斗这么长时间,而且《宋史·徽宗纪》中记载,得到数万官兵的围捕,而且多次逃脱,可见战斗力是非常强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之所以这么多官兵,在这么长时间没有围捕成功,是有历史原因的。

很多历史记载,宋江等民间起义是因为宋徽宗喜欢各种千奇百怪的石头,于是滥用民力搬运这些石头到京城,搞得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我们习惯于把秦朝灭亡,归咎于当年秦始皇滥用民力修建长城,这种简单的历史归因是不可取的。那么宋徽宗到底做了哪些事情,让宋江等人揭竿而起呢?

公元1100年,年轻的宋哲宗去世了,因为没有儿子,因此让端王赵佶继承了皇位,也就是宋徽宗,此时宋徽宗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党争。宋朝皇帝权限并不像后来元朝、明朝、清朝那么高度集中,皇帝如果想要签发委任状或者下一份诏书,都需要到门下省去审核,而且他们还有驳回的权力。比如北宋范祖禹坚持不同意哲宗对一名吏部尚书的任命,封还、进奏了9次。仁宗时期,外戚刘从德死后,他妻子经常出入内廷,仁宗碍于当时的舆论,认为他和刘从德妻子有私情,于是废除了她遂国夫人的称号,后来仁宗觉得不妥,又想重新赐予封号,但是当时中书舍人富弼,坚决不肯,于是仁宗只能作罢。

宋朝皇帝权限不但有限,而且还需要做一个和事佬,需要平衡各种党争。徽宗时期就面临新旧党之争,这些党争不是为了国家利益,而是为了打击异己,为自己谋私利。比如新党的王安石,他曾经颁布了“青苗法”,当每年农民青黄不接的时候,由国家提供贷款,等到秋收以后,这些贷款再由农民给还上。这是为了防止地主利用青黄不接,进行土地兼并。但是这项措施断了旧党这些地主乡绅的财路,遭到旧党的反对。

这些旧党就利用道德大旗来攻击王安石,认为王安石不符合儒家道德。但是司马光上台以后,在废除新法的同时,却没有任何政策措施能够保证朝廷的税收问题。这就导致了整个国家政策的混乱,朝廷财政拮据,地方上利用“青苗法”的政策漏洞,各处摊牌贷款,而这些地方官员从中加成获利,导致民不聊生。

《水浒传》中把蔡京形容为十足的奸臣,但是真实的蔡京却扭转了司马光时期的混乱局面。蔡京是财政高手,在浙江杭州和福建明州地区设置了市舶司,对贸易船只收取关税。他还重新丈量了土地,并收取土地税。蔡京担任宰相的第二年,宋朝政府就消灭了财政赤字。同时,蔡京还建立了一套社会福利制度,比如他建立了“居养院”,收留60岁以上无人赡养的老人,以及孤儿、残疾人等等;他还建立了“安济坊”,专门治疗没钱看病的人。说白了,就是福利院加免费医疗,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这些措施极大改善了当时宋朝的财政状况,所以宋江起义并不是蔡京的锅,也不是花石纲所导致的,而是新旧党之争,导致整个国家政策没能很好地贯彻,反而成了民怨四起的根源。

宋江和他们这些兄弟,大都是宋朝的无业游民。因为宋朝是没有户籍限制地,大量的土地兼并造成了无业游民。这群人不是劳动阶层,不想也不用参与劳动,在当地百姓眼里们他们都是败家子,闲汉。在朝廷看来,他们也没有社会价值,是过剩的人口,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但是这群人是社会火药桶的引线,那个炸药桶在哪儿呢?那就是天灾与瘟疫。中国是个农业社会,古代没有水稻杂交技术,粮食生产一直处于低水平循环,农民手里那点余粮,只要遇到水旱灾害,或者社会动荡,就会选择逃荒。这些逃荒的人群达到一定规模就会形成民潮,只要用引线点燃,就点爆了整个火药桶。

如果这些流民单个出现的时候,只会横行乡里,当一个地痞流氓。地方上的乡绅害怕他们捣乱,当地百姓怕被骚扰。如果遇到官方抓捕,他们会聚众反抗,找一个险要的地方据守,这就是梁山形成的原因。

在《水浒传》里,大家奉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这种乌托邦式的生活,是不可能一直持续的。要么像李逵说的那样”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另一个出路就是等待朝廷的招安。真实的宋江是有更大野心的,他并没有选择招安,而是想夺取赵家的天下。

所以宋江上了梁山就把聚义厅更改为忠义堂,大家不再是一起吃吃喝喝的兄弟,而是有了更大的目标,从以前的安身立命到谋求天下。他们提出的替天行道是指责皇帝的不作为,他们要取而代之。

而之前的聚义厅,顾及的是兄弟之间的感情,比如劫法场,不会顾及百姓的安危,可以滥杀无辜。无论是攻打曾头市还是祝家庄,村庄都是防备梁山的过来抢粮草,此时他们和土匪没有两样。而忠义堂代表的是儒家忠义,是所有阶层信奉的忠孝。比如之前李逵下山去接母亲,结果母亲被老虎吃掉了,这么悲惨的一件事情,结果宋江等人却哈哈大笑,可见他们此时是没有孝这个概念的。

宋朝地方是没有募兵权限的,虽然保证了中央军事威慑力量,但是地方却失去了自我保护的军事能力,这也导致了宋江等团伙能够四处逃窜。但是北宋灭亡的真实原因并不是宋江等这些人起义给推翻的,而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的军事压制,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对中原文明的步兵是有绝对的优势的。当宋徽宗被金人掳走的时候,当时开封的百姓都在路边痛哭,说明宋徽宗在位期间还是保持了整个经济的繁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杨贵妃是庞然大物?绝色美女杨贵妃到底有多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据记载,赵飞燕身高165厘米,而体重只有90多斤,拿现在的审美标准来说这样的身材是非常苗条的,甚至可以成为女性的标准身材,拥有如此好的身材、再加上她婀娜的舞姿和绝色的容貌,俘获皇帝的心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如果赵飞燕出身在唐朝,恐怕就不如杨贵妃得宠了。杨贵妃本是唐玄宗儿子寿王之妻,她的婆婆武惠妃是唐

  • 朱元璋驾崩前,下令38位妃子陪葬,3岁公主一句话救了母亲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因此朱元璋建立了许多摧毁人权的制度,比如“诏狱”和“廷杖”。而且,朱元璋生性多疑,他在成为皇帝后,先后处死了许多曾经和他一起打拼的天下得力手下。而一些官员甚至要通过装疯卖傻,来摆脱掉朱元璋对自己的怀疑与不信任。除此之外,在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虽然一生没有再立皇后,但是他的后宫嫔妃却无数。朱元璋一生残

  • 隋唐中“青龙四出世,白虎三投唐”你知道是谁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隋唐中“青龙四出世,白虎三投唐”指的是:一转世:单雄信(青龙) 罗成(白虎);二转世:盖苏文(青龙) 薛仁贵(白虎);青龙三转世:苏宝同(青龙);青龙四、白虎三转世:安禄山(青龙) 郭子仪(白虎)当然,这些称谓也只是小说中虚构出来的,并非真实存在。一转世:单雄信(青龙) 罗成(白虎);罗成与单雄信第

  • 晁盖之死,是宋江派人干的吗?别再阴谋论了,看看原著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认为,是宋江暗害了晁盖。其实,这算是宋江被黑得最惨的一次。曾头市之战,是晁盖上梁山后第一次出兵,结果出师不利,打了败仗不说,连自己都搭进去了。他误信了两个和尚的话,中了埋伏,面部中了毒箭,仅仅过了两更之后就死了。那支毒箭上,刻着三个字“史文恭”。总有人说,史文恭是高手,不屑于用毒箭。晁盖道:“

  • 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几乎没人能接他三锤,唯独这四人可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隋唐时期,它其实是隋朝和唐朝,这两个朝代放在一起的一个合称。可以说,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技上都空前的发展,甚至在治国的政策上都是比较开明的,甚至都影响了周边的一些国家向它进行学习。在这样一个强盛的历史时期,英雄也是辈出。在隋唐的众多英雄里面,

  • 北宋灭亡的时候,鼎鼎大名的杨家将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实际上北宋后期的耻辱与赵匡胤开国时的一道命令有关,大家都知道赵匡胤是武将出身,经历了五代时期纷乱的战争局面,深知政权的稳定一定要统治者牢牢的把握住权力。因此赵匡胤开国后就立下了规矩:不许杀文官,文官就是再贪婪也不如武官的危害大,结果造成了北宋南宋都形成了重文抑武的局面,这就使武将的权力大大削弱,虽然

  • 隋唐第一好汉:锤震天下无敌手,只有两人不能杀,他不听,命丢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提醒李元霸的人是他的师父,紫阳真人。提起这个紫阳真人,他在《西游记》中的名头更响,由于朱紫国王后被赛太岁抢走,紫阳真人为了保护娘娘的名节,给她一件五彩仙衣,直到孙悟空除妖之时,赛太岁也没有碰到娘娘一点,因为他一靠近娘娘,就有种被针扎的感觉。可见这位紫阳真人还是很厉害的,起码传授李元霸武艺,一点

  • 大明王朝无法磨灭的耻辱:土木堡之变始末及后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洪武二十一年,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的孙子脱吉思贴木儿战败以后,北走土刺河畔,为其部下所杀。北元内部陷于混乱,分裂为三大部:鞑靼部,瓦刺部和兀良哈部。 在这三大部中,兀良哈部与明廷关系最密切,而鞑靼部势力最强大。“鞑,即蒙古,故元后也。”(《明史 列传215》)鞑靼仍传蒙古汗,从脱吉思帖木儿死后,又两世

  • 隋唐第一猛将,14上阵杀敌23岁战死,堪称唐朝“霍去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据历史记载,罗士信年少成名。他一开始跟随隋朝大将张须陀,14岁的时候就到战场拼杀。罗士信天生神力,身上可以穿两副重甲,使用一挺长枪,杀入敌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罗士信作战勇猛,多次冲锋陷阵立下功劳,因而很受张须陀的重用。除了勇猛以外,罗士信还相当有谋略。有一次讨伐匪首卢明月,一直久攻不下,张须陀认为粮

  • 魅力陕西行|走进淳化县之“淳化元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淳化”是宋太宗赵炅的年号,淳化元年喜好文墨的赵炅亲书“淳化元宝”真行草 三体钱文,始开御书体之端。史载,“淳化元宝”在淳化元年(公元990年)五月铸造,一般有铜钱铁钱六式,是当时全国通行的货币。淳化四年(公元993年),淳化县被命名为“淳化”,比铸“淳化元宝”晚四年,可见“淳化元宝”与淳化县名称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