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与孟晚舟相似的大清官员扣押事件,苦熬20多年,活着不能踏入大清

与孟晚舟相似的大清官员扣押事件,苦熬20多年,活着不能踏入大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266 更新时间:2024/3/27 0:58:50

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女士被加拿大政府无理由扣押,这一行为激起中国人民滔天民愤。这不是一起简单的审查案件,而是加拿大和美国联袂演绎的恶性诬告事件。

强权欺压

美国政府以“欺诈”的名义,要求加拿大政府将孟晚舟引渡到美国接受审问。在此期间,全球网民发起了释放孟晚舟女士的联名签署活动,参与人数一路飙升。

美国对大量证明孟晚舟女士清白的证据熟视无睹,对中国政府积极交涉置若罔闻,妄图挟持孟晚舟女士,来达到控制华为,中国示威的目的。

这一行为将美国贪婪又毫无底线的嘴脸彻底撕碎,也再一次证明华为这些年做出的卓越成就已经威胁到了他的地位,也说明中国崛起的速度已经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平安回国

只是非法扣押企业高管的行为,着实上不得台面。好在经过3年多的交涉,孟晚舟女士终于平安回国。这是属于她和华为的胜利,也是中国人民的胜利。

在个人利益、家族利益、国家利益面前,她和华为经受了太多考验,也承受了太多的痛苦和磨难。

纵观中国历史,但凡涉及到两国利益往来,必有人从中牺牲。虽然历史上流传着“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习俗,但是并不是每一位使臣都有一个好的结局。

汉朝时期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押19年。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他从未低过头。即便对方让他在环境恶劣的北海牧羊,他都没有屈服。19年如一日地守护着自己对朝廷的忠诚和宁死不屈的铮铮铁骨。

好在最终他回到了汉朝,受到了皇帝的嘉奖,被载入史册。但是同样出使他国的杨重英却没有这么幸运。

战败被俘

他的父亲是乾隆年间的大将,战功赫赫,却在攻打缅甸的时候作战失利。为了逃避乾隆的追究,他的父亲虚报战况。事情败露后被皇帝削去官位,自杀身亡。

这个时候,杨重英的军队被缅军打败,他也不慎被俘,他的两个随从却趁乱逃走。乾隆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直接下令将他一路逃窜的随从斩杀,并下令杨重英再不得踏入大清半步!

很显然,乾隆已经对杨重英父子失望透顶。作为一国臣子却被罚不得再回国土,也是极其凄惨的事情。被缅军掳走的杨重英对这个消息还一无所知。

拒不投降

面对缅军,杨重英誓不投降,甚至不踏入缅甸都城半步。这是他作为汉朝臣子最基本的气节所在,也是他作为汉朝将领的血性所在。忠君爱国是将士的必修课,也是他们毕生践行的唯一准则。

面对杨重英的决绝态度,缅甸国也很佩服,准允他驻扎在城都之外。作为一国之君,看待敌国刚烈之士时总带着几分欣赏,还带着浓重的探究和征服欲。

当国王招数使尽仍不能让杨重英投降的时候,他干脆试图招收杨重英为缅甸驸马。试问,面对温软生香的美人,有几个人不动心?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有美女作陪,他杨重英就算是一块石头,也该融化了吧。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杨重英拒绝了缅甸公主。哪怕他们在一起朝夕相处十年,杨重英也没有动过她一丝一毫。这拂的不仅是公主的面子,也是缅甸国王的脸面。对清朝,杨重英已经做到了极致。

清朝和缅甸停战期间,缅甸国王为了向乾隆示好,主动将杨重英放回清朝领地。毕竟能够拥有这么一个刚正不阿的将领,是国之大幸。

不幸的是,杨重英拖着病躯快要踏过边界时,却被官兵拦了下来。现在的他,是清朝的耻辱,是亵渎皇权的俘虏,是罪臣的后代。他在敌国二十多年不屈的坚持,到头来没有得到应有的交代。

万幸的是,当时的云贵总督将杨重英的事情转告了乾隆。当时的乾隆已经年迈,也喜逢大寿。大手一挥,赦免了杨重英的罪责,给了他极高的夸赞,之前被杨重英父子连累锒铛入狱的杨家家眷也被释放。

皇帝赦免的圣旨还没来得及交到杨重英的手上,他就因病去世了。也许是阴差阳错,也许是天意弄人,一代英雄就此落幕。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杨重英的遗体最终被接回家乡入土为安。

在封建王朝,皇帝的旨意就是架在人们头上的一片天,生死就在掌权者的一念之间。只要能够讨得皇帝欢心,就可享尽荣华富贵。只要忤逆皇帝,就要落得个满门抄斩。

即便捧着肝胆忠心,也抵不过皇帝的个人喜怒。云贵总督向皇帝禀报杨重英事情之前,或许还要对皇帝进行一番揣测。

为了让杨重英得以伸冤,或许还要等到皇帝开心的时候,才能抽空提上一提。赦免杨家人的时候,皇帝或许一边欣赏着歌舞表演,一边喝着酒,大手一挥就让人把他们一家子放了。

又或许,是真的被杨重英的铮铮铁骨感动得无以复加,索性将二十多年前的惩罚收了回去。

无论哪一种情形,杨重英受到的屈辱都无法抹平,封建王朝君主霸权的弊端也无法忽视。如果当权者看不到臣子的付出,甚至将他们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那这个当权的人又能走多远?

在此情境下,联想到乾隆将杨重英和苏武做了对比,夸赞杨重英比苏武还要厉害的时候,倒是觉得更加讽刺。

和古人相比,我们长在民主自强的环境里,遇到不公待遇有人在背后撑腰,受了委屈也可以自由发声,这本身就是极大的进步。孟晚舟安全回国,也是中国无数次交涉的巨大成果。

中国能够走到今天,依靠的正是面对强权不卑不亢、据理力争的坚韧气节,也再一次验证了“人间正道是沧桑”。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改变,从中吸取的教训却能鞭策我们走得更远。

即便某一天不公平的事情到来,也要有宽广的胸襟承接一切,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更多文章

  • 曾国藩竟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为明哲保身隐藏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曾国藩个人资料,曾国藩发迹史在线收听免费,曾国藩聪明的三个表现

    曾国藩能够说是大清的续命人,其在最危机的时间,八旗戎行被太平天国打得落花流水的时间创建湘军,力挽狂澜于既倒,消除了太平天国,救了大清王朝。可谓是居功至伟,可是,其有一个特别嗜好,无人知晓,可是假如让满清皇帝知道了,必定会被杀头。这还要从曾国藩的才学说起,曾国藩27岁中进士,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并且是一

  • 他已年过70,走路都困难,康熙知其身世后,吓得连夜将其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康熙一生最荒唐的人,康熙最强的几个儿子,权势滔天的康熙为何会败给康熙呢

    随后,朱慈焕碰到这辈子最大的贵人胡乡绅。胡乡绅不仅十分器重朱慈焕,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于是朱慈焕也算成家立业了,再也不去想复辟的事。而且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朱慈焕改名姓王,这位乡绅去世后朱慈焕来到当地的寺庙中,削发成为一名僧人。在寺庙呆了没多久,朱慈焕又来到浙江而且意外结实了一名姓胡的余姚人此人

  • 大婚之夜,光绪哭着对皇后说:姐姐,我很尊重你,但我太为难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光绪十四年(1888年)当这个消息传遍全国上下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很激动,光绪自己更是这样。他特意发了一道上谕,专门用来表达他对慈禧太后的感激之情。本来入选者有五人,第一位是慈禧的侄女静芬,她是都统桂祥的女儿,第二位和第三位是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最后两位是礼部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位

  • 溥仪一生最崇拜的祖先,不是康熙,也不是乾隆,而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溥仪的老祖宗是谁和康熙有关系吗,康熙和溥仪之间有血缘关系吗,康熙跟溥仪的关系

    溥仪作为末代皇帝,亲眼目睹了老祖宗的基业毁在自己手上却无能为力,复辟活动不得人心。细数清王朝的历代皇帝,入关后一共有10位。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都是以勤政爱民著称,一个朝代连着出现明君这也是很少见的事情。我们虽然对这个满清王朝有诸多的不满,他割地赔款最多,差点令中国支离破碎。但是不可否认这个王朝

  • 大清灭亡后,满清皇族为何不学元朝逃回北方?其实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元朝巅峰时期版图,大清灭亡后皇族有多惨,元顺帝怎么逃回北方

    元朝得不到高的评价在于元朝的等级制度,并且比较歧视读书人,而且把当时人口基数最大的汉人摆在了比较低的位置,而且一直没有和汉文化进行融合,于是,元朝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就被驱逐了出去。而清朝在这些方面都做得比元朝好,清朝不仅学习和吸收汉文化,而且还没有直接贬低汉人的地位。清朝在近代因为闭关锁国,签下

  • 她出生时乌鸦遮天蔽日,3天3夜不散,后来统治清朝47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最悲情才女,清朝最凄惨郡主,命运最悲惨的晚清格格

    《顺天府志》记载:“道光十五年,乙未十月,神鸦群聚,三日不散。”也就是说道光十五年,农历10月初十,一群乌鸦遮天蔽日,三天都不肯散去,而就在这一天,慈禧出生了。而且,据史料记载,一群乌鸦还在紫禁城盘旋,飞来飞去,最后在紫禁城中海、南海上空停留。当时北京城的百姓,都以为是满清王朝的掘墓人出世了,大清不

  • 朱元璋杀15万人无法治贪,雍正只用三招,吓破天下贪官的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前赴后继的贪污,整个明朝,贪污受贿成风,连朱元璋都没整下来,后世皇帝更是没办法!但是这个问题,到了清朝雍正皇帝时期,却只用了3招就彻底解决问题。历史上对于雍正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也称的上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了,但是总体来说雍正的名声还是不怎么好的,不过能够在众多王子中脱颖而出夺嫡成功也绝非偶然,定然有

  • 杨秀清作为兵权的掌权者,为何斗不过手无实权的洪秀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秀清如果杀了洪秀全,杨秀清为啥打洪秀全,杨秀清装神弄鬼被洪秀全拆穿

    所谓“万岁”等称号是永安封王时加给“上帝之子”们的尊号。洪秀全作为君主称“万岁”,以下东王杨秀清为九千岁,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依次为八千岁、七千岁、六千岁、五千岁。因为他们是上帝家庭的成员,所以才拥有这样的称号。最关键的是,杨秀清有一大绝招:“借天父下凡”,可以像洪秀全一样

  • 民国才女不敢接受他的爱,多次拒绝后,她说“愿死后并葬荒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民国十大才女爱情故事,关璐民国才女,民国才女陈芝秀简介

    走出不一样的人生1902年石评梅出生在山西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视她为掌上明珠,给她起名为“汝壁”希望她如同这个名字一样,一生雅致,在父亲的教导下,石评梅自小就熟读四书五经,辛亥革命后,石评梅进入小学进行系统的学习,中学毕业后,石评梅觉得自己绝不能同大多数女人一样,自己要走出不一样的人,于是她决定继续

  • 她俩是林丹汗的宠妃,成寡妇后却嫁给了敌人皇太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林丹汗的八个妻子,皇太极和林丹汗,皇太极的宠妃是谁

    另外的两宫福晋更是奇怪,她们都来自阿霸亥博尔济吉特氏,而且还都是再嫁的寡妇,最奇特的是,她们的前夫也一样,都是林丹汗。这两宫福晋一位是西宫--麟趾宫贵妃娜木钟,一位是次东宫衍庆宫淑妃。蒙古女人改嫁并不足为奇,不改嫁倒是奇怪,一群女人有共同的丈夫也不奇怪。只是麟趾宫贵妃娜木钟和次东宫衍庆宫淑妃巴特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