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风云:乌桓诸地祭彤立威信,白狼归附蛮荒仰汉威

东汉风云:乌桓诸地祭彤立威信,白狼归附蛮荒仰汉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430 更新时间:2024/2/7 23:51:22

只有北匈奴阳为修和,阴仍寇掠,仆射耿秉耿弇侄子。屡上书请击北匈奴,明帝尚不欲遽讨,令显亲侯窦固及太仆祭彤等,商议进止。众议以为应遣将出屯,相机进取。明帝乃拜耿秉为驸马都尉,以骑都尉秦彭为副,窦固为奉车都尉,以骑都尉耿忠为副,并为置从事司马,出屯凉州。转瞬间,已是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耿秉等急欲邀功,奏请出塞北伐,明帝因此命祭彤出征,让其与度辽将军吴棠征集河东、河西羌胡各兵,及南单于兵万一千骑,出高阙塞;再遣窦固、耿忠率酒泉、敦煌、张掖甲卒,及卢水羌胡万二千骑,出酒泉塞;耿秉、秦彭率武威、陇西、天水募兵,及羌胡万骑,出居延塞;骑都尉来苗、护乌桓校尉文穆,率太原、雁门、上谷、渔阳、右北平定襄各郡兵马,及乌桓、鲜卑兵万余骑,出平城塞,四路兵共伐北匈奴。窦固、耿忠行至天山,适与北匈奴西南呼衍王相遇,一番交量斩首至千余级,追杀至蒲类海,取得伊吾庐地,特置宜禾都尉,留吏士屯田伊吾庐城。耿秉、秦彭袭击北匈奴南部勾林王,颇有杀获,进至绝幕六百余里,直抵三沐楼山,四望无人,乃收兵南归。来苗、文穆至勾河水上,虏皆奔走,无从截夺,也即退回。祭彤、吴棠与南匈奴左贤王信,出高阙塞,驰行九百余里,不见一虏,只前面有一山相阻山势不甚高峻,信却指为涿耶山,说是冈峦回阻,不便前进,因勒马下寨,好几日不闻动静,只好却还。其实,左贤王信与祭彤,两不相合,所以妄言误事。嗣经朝廷察觉,说吴棠与祭彤逗留畏懦,将他革职召还系狱。祭彤系故征虏将军祭遵堂弟,素性沈毅,屯边有年,左贤王信及外夷,此次坐罪被系,当然有人替他救解,不过数日,便即释出。祭彤且惭且恨,竟至呕血不止,临终嘱语诸子道:“我蒙国厚恩,奉命出征,不能立功报国,死且怀惭;从前所得赐物,理应一律呈还,汝等能承我志,当自诣军营,效死戎行,聊补我恨!”言讫遂逝。遗恨无穷。长子祭逢依嘱上簿,具呈遗言。明帝知祭彤忠诚,再拟任用,陡闻祭彤病重身亡,不胜惊悼,因召祭逢入见,详问乃父病状,悲叹不已,抚恤有加。及祭彤葬后,次子祭参遵父遗命,投入奉车都尉窦固营中,随征车师。乌桓、鲜卑统慕祭彤威信,有时使人入京,每过祭彤冢,必拜谒号泣。辽东吏民因祭彤前为太守,却寇安边追怀功德,特为立祠致祭,四时不懈。生虽失荣,死俱含哀,可见得公道尚存,虽死犹生呢?好作后人榜样。

是年秋季,北匈奴复大举入寇,直指云中,太守廉范督率吏士出城拒敌。吏见虏众势盛,恐自己兵少难支,乃请廉范回城保守,移书他郡求援。廉范微笑道:“我自有却敌的方法,何用多忧!”说着遂令军士安营静守,不准妄战。好在虏兵初至,倒也有意休息,未尝相逼。俄而日暮,廉范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爇火,环绕营外,好似有千军万马,趋集拢来。虏兵远远望见,总道是汉朝救兵至,不禁惶骇,正拟待旦退兵,不防汉营中已扬旗鸣鼓,出兵前来。那时不知有多少兵马,还是走为上计,一声哗噪弃营尽走,被廉范驱杀一阵,送脱了几百颗头颅。尚恐汉兵追蹑,狼狈急奔,甚至自相践踏,伤亡至千余人,嗣是不敢再向云中。廉范,字叔度,系杜陵人,世为边郡牧守。独廉范父客死蜀中,廉范年十五,闻讣哀恸,往迎父丧。蜀郡太守张穆,为廉范祖父廉丹故吏,厚资赠廉范,廉范一无所受。携榇东行,路过葭萌关,载船触石,竟致破没,廉范两手抱柩,随与俱沉。幸由旁人怜廉范孝义,并力捞救,才得免死。柩亦捞起,舁归安葬。随后,廉范诣都求学,师从博士薛汉,终得成名。既而,薛汉连坐楚狱,伏法受诛,故人门生,莫敢过问,惟廉范收尸殓葬,为有司所奏闻。明帝大怒,召廉范入责道:“薛汉与楚王同谋,交乱天下,汝不与朝廷同心,反敢收殓罪人,难道不畏王法么?”廉范叩头道:“臣自知无状,但以为薛汉等受诛,身已伏辜,尸骸暴露,臣与薛汉谊属师生,不忍漠视,因此草草收殓,罪当万死!”汉明帝听着,怒亦少平,因复问道:“卿是否廉颇后人,与前右将军廉褒、大司马廉丹有亲属关系否?”廉范答说道:“廉褒系臣曾祖,廉丹系臣祖考呢?”明帝叹道:“怪不得有此胆量,朕嘉卿知义,权贯卿罪!”廉范乃叩谢而退。孝义可风,故特详叙。自是义声益著,得举茂才,再迁为云中太守。却敌有功,名扬中外,嗣复历任武威、武都二郡太守。随俗化导,并有政绩,再调守蜀郡。蜀俗素尚词辩,互讼短长,廉范每以醇厚相励,禁止告讦。成都民物丰盛,邑宇逼仄,旧制禁民夜作,冀免火灾,百姓更相隐蔽,屡兆焚如。廉范撤销旧令,但严令储水,火一触发,得水即灭,百姓称便。乃讴歌廉范之德,编成数语云:“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裤!”廉范在蜀数年坐事免归,居家考终。先是廉范与洛阳人庆鸿为刎颈交,始终不渝,时人谓前有管鲍,后有庆廉。庆鸿亦慷慨好义,位至琅琊、会稽二郡太守,所至俱有政声。会由益州刺史朱辅,报称白狼王唐菆等慕化归义,献上歌诗三章,重译以闻。明帝颁下史官,备录歌诗,第一章是“远夷乐德歌”,歌云:

大汉是治,与天意合。吏译平端,不从我来。闻风向化,所见奇异。多赐缯布,甘美酒食。昌乐肉飞,屈伸悉备。蛮夷贪薄,无所报嗣。愿主长寿,子孙昌炽!

次章为“远夷慕德歌”,歌云:

蛮夷所处,日入之部。慕义向化,归日出主。圣德深恩,与人富厚。冬多霜雪,夏多和雨。寒温时适,部人多有。涉危历险,不远万里。去俗归德,心向慈母。

末章为“远夷怀德歌”,歌云:

荒服之外,土地硗确。食肉衣皮,不见盐谷。吏译传风,大汉安乐。携负归仁,触冒险狭。高山岐峻,缘崖磻石。木薄发家,百宿到洛。父子同赐,怀抱匹帛。传告种人,长愿臣仆!

白狼以外,又有槃木等百余部落,俱在西南寨外,素与中国不相往来,至此,皆举种称臣,奉献方物。端的是东都昌盛,不让西京。

(本篇完)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多有远见?1.5万公里远征打下一个战备省,让我国至今受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自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之后,边防就成了重中之重。古代军事发展水平远不及现代,边防信息靠狼烟、行军靠战马,信息传递非常不便。因此,秦始皇才建造了长城,在古代,这种静态防御在边境安全上是最为有效的办法。那么,这些封建君主们防的是谁呢?主要就是游牧民族。中原王朝再大,也有个边界,而在边界之外依然生活着

  • 张飞敢三番五次找吕布单挑,为什么关羽却不敢?仔细看他们的出身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张飞敢三番五次找吕布单挑,为什么关羽却不敢?仔细看他们的出身!张飞一生中与吕布有过四次争斗,有三次都是张飞主动进攻,第一次是在虎牢关的时候三英战吕布,当时吕布力败十八路诸侯,威名赫赫无人敢于应战,很有项羽在巨鹿之战胜利以后,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的感觉。但是吕布显然不是项羽,因为这个时候有人拍马而出,大

  • 东吴有一员小将,毫无名气,却打得关羽丢盔弃甲,还差点生擒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权错过的十大名将,关羽有多爱刘备的老婆,关羽赵云刘备

    大伙都知道,夷陵之战刘备大军输得很狼狈,是被东吴大都督陆逊打败的。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为了突出陆逊的牛逼,特意安排了孙桓、韩当、周泰等等将领的战败情节来衬托,然而,这并非是真实的。恰恰相反,孙桓此人被演义“黑”了,其实他是一员很有本事的东吴小将。演义中,蜀军伐吴,孙桓自告奋勇,请命带兵前往破敌

  • 吕后与韩信无仇无怨,为何趁刘邦不在,将韩信杀掉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韩信是怎么被吕后杀的,韩信为什么杀吕后,韩信被吕后杀为什么不反抗

    历史上,吕后与韩信的交集并不多,无仇无怨,但吕后却趁刘邦不在,将韩信给杀掉了,这是为何?关于这件事,史书是这么说的,说韩信自从被刘邦削去王爵,降为淮阴侯之后,一直被安排在长安监视居住,韩信对此很不满。在长安期间,韩信每天与周勃、灌婴和樊哙等人为伍,他深以为耻,整天闷闷不乐,逐渐产生了谋反的想法。有一

  • 为什么司马懿到了晚年后,会厌恶妻子张春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懿张春华之死,历史司马懿爱张春华吗,张春华发现司马懿女装

    司马懿比妻子张春华大十岁,比三个小妾大三四十岁。这就好比一头老牛吃上了嫩草,而且还拥有一大堆,怎么会再回头去吃一堆老草?张春华的确是个好妻子,张春华给司马懿生了三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司马干,还有一个女儿南阳公主。能和张春华生这多子女,司马懿以前还是很爱张春华的。司马懿除了正妻张春华,司马懿还有三

  • 《三国演义》益州离关羽明明只有二十里路,为何刘备却拒绝出兵?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刘备夺取益州,刘备拿下益州完整版,关羽打樊城刘备为啥不出兵

    刘备进位汉中王,关羽失为了呼应汉中的胜利才开始北伐的,这里不得不说蜀汉的策略出现问题,如果当时汉中决战胜利后就应该立马送信给关羽,因为曹操在汉中战役撤走的兵力太多了,而东吴早就索要荆州,刘备就是耍赖不还,鲁肃只要一死,诸葛亮就应该反映过来,东吴早晚是要动手的。这些先不说,关羽在北伐前并没有接到上方领

  • 这位皇帝所谓的醉中杀人,与曹操梦中杀人相比,在结局上相差甚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操为什么梦中杀侍卫,曹操皇帝,曹操之后有哪几个皇帝

    但实质上并非如此的,皇帝再高贵终究是人,并不能掌控万物,如果做得不好就会失去人心,为自己招来祸患,所以历史上的昏君,在皇帝的宝座上都坐不长久。反之,想要做好皇帝这个角色,得到天下人的拥戴,除了自身才能外,还必须勤于政事,才有可能把天下治理好,让国家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所以做个好皇帝并不容易。但林子大了

  • 除了赤壁之战,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历史上真实的赤壁之战,郭嘉不死赤壁能胜吗

    十月,袁绍又派车运粮,并令淳于琼率兵万人护送,屯积在袁军大营以北约20公里的故市(河南延津县内)、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恰在这时,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曹操立即付诸实行,留曹洪、荀攸守营垒,亲自率领步骑五千,冒用袁军旗号,人衔枚马缚口,各带柴草一束,利用夜暗走小路偷

  • “江东四英”之孙策的拜把子兄弟——周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策与周瑜的关系,孙策周瑜cp同人文,周瑜投靠孙策

    首先,我们来说周瑜。周瑜的精彩就在于,《三国演义》给了我们一个负面的开始,然而当我们真正了解周瑜,才发现原来他才是真正的英雄!他和“江东小霸王”孙策拜把子;他能娶绝世大美女小乔为妾;他精通音律,名动江东;他火烧赤壁,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就是周瑜。然而周瑜也卷进了孙吴的派系斗争,你没发现孙权的举动很

  • 马超都投降了刘备,为何庞德宁死不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马超和庞德离开了吗,如果马超在荆州庞德会投降吗,庞德为什么不和马超投靠刘备

    马超,在三国战力排行榜中位居第五,虽然最后被封为蜀国的五虎上将之一,但是在最开始的时候,马超也曾是一方诸侯,其地位丝毫不弱于刘备。而且手下战将如云,更是打过不少硬仗。在他投靠刘备势力之后,也将一部分的手下带到了蜀国阵营,但是却有一员猛将,宁死不肯与他一起归顺刘备,这名大将就是庞德。 01 庞德迫于无